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课《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自学生字,理解新词,能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结合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体会说话作必须做到言之有据。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谦逊和平易近人的思想品格,感悟爱因斯坦平凡而伟大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感受小姑娘的率真可爱。
重点难点
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使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理解。
通过朗读,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体会爱因斯坦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自学生字,理解新词,能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结合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体会说话作必须做到言之有据。
3.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使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想成为成功人士吗?那么,请记住这条秘诀吧!(出示名言: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途径和方法+不说空话)2-1-c-n-j-y
(学生齐读名言)
2.知道这句名言出自哪位名人之口吗?(爱因斯坦)
3.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爱因斯坦吗?(小组交流)
4.小组代表发言,多媒体出示文字资料:爱因斯坦(1879—1955)德国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对世界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能量的理论,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得到确证。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21·世纪
教育网
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爱因斯坦的课文。(板书课题: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6.齐读课题后提问: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一个是世界上很有名气的科学家,一个是12岁的小姑娘,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通过课文来了解吧。)
二、诵读课文,初步探究。
(一)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故事由三个具有相互联系的的事件组成:一是小女孩与爱因斯坦相遇,二是小女孩教爱因斯坦穿戴,三是小女孩教爱因斯坦整理房间。)
2.检查阅读情况: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不准确的字音。
3.读了课文,你了解了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指名交流课文大意)
5.小组交流,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全文共几个自然段(十一个),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可分为几部分(四),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6.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小结:全文共11个自然段,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儿第一次相遇。
第一层(第1~2自然段),写小女孩儿撞上了一位老人。
第二层(第3~4自然段),写小女孩儿的爸爸告诉她,她撞到了伟大的爱因斯坦。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写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儿第二次相遇。
第三部分(第8~10自然段),写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儿的交往。
第一层(第8自然段),写爱因斯坦穿戴整齐,邀请小姑娘去家里做客。
第二层(第9自然段),写小女孩儿教爱因斯坦布置房间。
第三层(第10自然段),写小女孩儿每天来看望爱因斯坦。
第四部分(第11自然段),写爱因斯坦向女孩儿的妈妈夸赞小女孩儿。
7.引导交流: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之间有过几次交往?(三次)鼓励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三次交往的自然段。 学生发言,教师交流:第一次相遇(第一到第三自然段),第二次相遇(第四五自然段),第三次相遇(第六自然段)。
8.引导学生试着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他们的三次相遇。(本文写了小女孩儿三次遇到爱因斯坦,这三次交往可用“相撞”、“相遇”、“相邀”三个词语概括。)
三、再读课文,感悟欣赏
1.多媒体出示句子:
(1)1940年的一天下午,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的一条小巷里,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儿放学后正蹦蹦跳跳地往家走。她边走边玩儿,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位老人。
(2)第二天,小女孩儿又遇上那位老人。
(3)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女孩儿。
(4)从此,小女孩儿每天放学后,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来坐坐。
2.学生自由朗读,引导交流。
(1)这四段话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时间先后顺序)
(2)从这些描写中你发现了什么?(这四段话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写了不同情况下的见面,表现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之间由“撞”到“遇”又到“等待”,已经从不熟悉到熟悉,越来越亲密。)
(3)他们最后熟悉到了什么程度,从哪儿能够看出来?(亲密。从此,小女孩儿每天放学后,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来坐坐。)
四、教师小结
1.学生推荐同桌分角色选读其中一次相遇。(师生评议)
2.教师评议并小结。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棕褐色(hè
hē)
埋头(mán
mái)
趿拉(jiē
tā)
纳闷(nà
là)
2.读准字音。
一撮(
)
趿(
)拉
兴(
)奋(
)
牲畜(
)
蓬乱(
)
踱步(
)
踏步(
)
储蓄(
)
帐篷(
)
渡口(
)
一塌糊涂(
)
3.写出近、反义词。
近义:纳闷(
)
要领(
)
思考(
)
冷不丁(
)
一塌糊涂(
)
反义:温柔(
)
蓬乱(
)
伟大(
)
一塌糊涂(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www.21-cn-jy.com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棕褐色(hè
)
埋头(mái)
趿拉(tā)
纳闷(nà)
2.读准字音。
一撮(yì
zuǒ)
趿拉(tā
lā)
兴奋(xīnɡ
fèn)
牲畜(shēnɡ
chù)蓬乱(pénɡ
luàn)踱步(duó
bù)踏步(tà
bù)
储蓄(chǔ
xù)帐篷(zhànɡ
pénɡ)渡口(dù
kǒu)一塌糊涂(yī
tā
hú
tú)
3.写出近、反义词。
近义:纳闷(疑惑)
要领(办法)
思考(考虑)
冷不丁(冷不防)
一塌糊涂(乱七八糟)
反义:温柔(粗暴)
蓬乱(整洁)
伟大(渺小)
一塌糊涂(井然有序)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使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理解。
2.通过朗读,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体会爱因斯坦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谦逊和平易近人的思想品格,感悟爱因斯坦平凡而伟大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感受小姑娘的率真可爱。21·cn·jy·com
【教学过程
】
复习导入
1.多媒体出示句子:
(1)1940年的一天下午,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的一条小巷里,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儿放学后正蹦蹦跳跳地往家走。她边走边玩儿,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位老人。
(2)第二天,小女孩儿又遇上那位老人。
(3)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女孩儿。
(4)从此,小女孩儿每天放学后,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来坐坐。
2.学生自由朗读,(指导朗读这三个句子,抓住“撞”、“遇”、“等待”等词语。)谈话导入学习:爱因斯坦和小姑娘三次相遇,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二、品读欣赏,质疑再探。
(一)精读第一次相遇部分(第一到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次相遇的课文内容。
2.多媒体出示:
(1)老人留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下,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
(2)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来源:21cnj
y.co
m】
(3)“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女孩这么想。
(4)女孩听了直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伟大的人”呢?
3.自由读句子,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4.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文章多处提到爱因斯坦连衣服也穿不整齐,蓬乱的头发,宽大的衣服,使他显得有点邋遢,说明爱因斯坦在外貌、穿着上很不讲究。爱因斯坦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科学事业上,潜心科学研究,他没有闲暇的时间来打理自己,不拘生活小结,这也正是他的真正伟大之处。小女孩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小女孩的天真好奇。
5.多媒体出示:
(1)老人留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下,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
(2)他一边低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3)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
5.鼓励学生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仿照样子说词语和句子。(例词:高而瘦
矮而胖
细而长
粗而短
例句:我一边看着远方淡淡的夕阳,一边回忆着往事。
我一边听音乐,一边写字。
晚上,我一边吃饭一边听歌曲。
我一边逗着小狗,一边心不在焉的回答着他的问题。例词:又高又瘦
又矮又胖
又大又圆
又红又亮
又白又胖
又黑又瘦)
6.交流提问:小女孩第一次遇到爱因斯坦,她怎么会想到“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读课文,用“因为……所以……”说说原因。(因为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所以想到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
7.多媒体出示句子: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伟大的人”呢?(鼓励学生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参考答案: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不可能是伟大的人。)
8.分角色朗读这一段。(由三名同学分别读爱因斯坦、小女孩、父亲的话。)
9.教师小结:这一段写小女孩第一次遇到爱因斯坦。主要描写了爱因斯坦的外貌、动作、语言,父亲对爱因斯坦的由衷赞叹和小女孩天真好奇和讷闷不解。
(二)精读第二次相遇部分(第五到第七自然段)。
1.教师谈话过渡:小女孩在第一天遇到了爱因斯坦,感到奇怪。第二天他们又相遇了。这次相遇的情景是怎样的呢?
1.指名朗读第一次相遇的课文内容。
2.多媒体出示:
(1)第二天,女孩又遇上那位老人。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嗨,先生,你好!”小姑娘主动打招呼。
(2)“我父亲说你就是伟大的爱因斯坦。”“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我说也是嘛,瞧您,穿衣服还不会穿呢,怎么谈得上伟大呢?”
(3)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的,但愿你肯教教我。”
(4)“这还不简单!”女孩将平日妈妈教给她的穿戴要领一口气全说了出来。“能记住吗?”她问。“也许能。”爱因斯坦模仿女孩的语气,将穿戴要领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女孩高兴得跳起来:“太棒了!”她喜欢上了这个怪老头。
3.自由读句子,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4.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在小女孩的想象中,伟人应该是衣着整洁,知识渊博,完美无缺的。而眼前的爱因斯坦却是衣衫不整,所以小女孩说“连衣服还不会穿呢,怎么谈得上伟大呢?”,虽然童言无忌,但对此爱因斯坦却感到很欣慰,因为他也需要一种平等的交流,他认为自己碰到了知音。从爱因斯坦的“鬼脸”、“温柔的目光”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多么可爱、多么纯真的人,真是童心未泯。爱因斯坦十分平易近人,他不承认自己是伟人,还请小姑娘教他。小姑娘则很率直、天真、可爱。
5.多媒体出示句子:我说也是嘛,瞧您,穿衣服还不会穿呢,怎么谈得上伟大呢?(鼓励学生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参考答案:我说也是嘛,瞧您,穿衣服还不会穿呢,谈不上伟大。)
8.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9.教师小结:这一段写小姑娘第二次遇到爱因斯坦,教给爱因斯坦穿戴要领,爱因斯坦十分平易近人和小姑娘的率直、天真、可爱。
(三)精读第三次相遇部分(第八到第十自然段)。
1.教师谈话过渡:小女孩在第一天遇到了爱因斯坦,感到奇怪。第二天他们又相遇了。这次相遇的情景是怎样的呢?
2.指名朗读第一次相遇的课文内容。
3.多媒体出示:
(1)小姑娘看见他的时候简直吓了一跳:他整个变了一个人,按小姑娘说的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
(2)工作室很大,到处摆着书架和书,屋子中间摆着一张办公桌,桌上的东西乱得一塌糊涂。
(3)爱因斯坦歪着脑袋看了看小姑娘的布局:“对,很有科学性。”
(4)从此,小姑娘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来坐坐。
4.自由读句子,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5.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他整个变了一个人,按小女孩儿说的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从中可以看出爱因斯坦十分谦逊,他接受了一个小女孩儿的“指导”,“穿戴得整整齐齐”。他能把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儿当成平等的朋友对待,这更能衬托出他人格的伟大。“一塌糊涂”,乱或糟到不可收拾。爱因斯坦就是这么一位惜时如金的人,他几乎分分秒秒都用来探索自然奥秘:年轻时的他推着儿子的小车在街头边走边思考问题,差点被马车撞了;在桥头等一位学生时,掏出纸进行计算,雨水淋湿了他的衣服也没有觉察;躺在病床上,朋友问他最需要什么?他双眼闪亮,低声说:“我现在只希望有几个小时时间把一些稿子整理好”;直到逝世前他仍在忘我地工作、工作、再工作……这是多么可敬可爱的老人啊!“仍”说明过去就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版权所有:21教育】
6.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7.教师小结:这一段写写爱因斯坦穿戴整齐,邀请小姑娘去家里做客,小女孩儿教爱因斯坦布置房间,每天来看望爱因斯坦。
(四)学习第四段
1.教师范读课文。
2.小组交流: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概括写两个人的交往)
3.为什么小女孩的母亲会好奇地问?引导学生读出“好奇”,爱因斯坦的回答让人想到了什么?(“什么也帮不了她”、“只能”,进一步说明了爱因斯坦的谦逊。爱因斯坦是一个真正“伟大的人”,不仅因为他对科学事业的巨大贡献,还因为他在人格上闪现出的谦逊、平和的品质。)www-2-1-cnjy-com
三、朗读全文,升华情感
四、引导积累爱因斯坦的名言:
(1)你要知道科学方法的实质,不要去听一个科学家对你说些什么,而要仔细看他在做什么。
——
爱因斯坦
(2)在学校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动力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
——
爱因斯坦
(3)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
爱因斯坦
(4)我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绵力来为真理和正义服务。
——
爱因斯坦
(5)科学研究能破除迷信,因为它鼓励人们根据因果关系来思考和观察事物。
——
爱因斯坦
(6)我们一来到世间,社会就会在我们面前树起了一个巨大的问号,你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
——
爱因斯坦
(7)科学决不是也永远不会是一本写完了的书。每一项重大成就都会带来新的问题。任何一个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出现新的严重的困难。
——
爱因斯坦
(8)在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
——
爱因斯坦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辨字组词。
踱(
)
憔(
)
悴(
)
溢(
)
渡(
)
焦(
)
卒(
)
益(
)
摊(
)
耸(
)
付(
)
辅(
)
滩(
)
茸(
)
符(
)
甫(
)
2.关联词语填空。
(1)(
)今天下暴雨,(
)他不能来。
(2)(
)勤奋的人,(
)有希望取得优异的成绩。
(3)他(
)认真学习,(
)重视体育锻炼,(
)刮风下雨,早锻炼(
)不间断。【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
)你决心做一个好学生,(
)应从现在做起。
3.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并选择你喜欢的词语造句。
茫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憔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纳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字不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模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塌糊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积累成语。
一塌(
)
一本(
)
一尘(
)
一视(
)
一表(
)
一知(
)
一鸣(
)
一筹(
)
一劳(
)
一穷(
)
一帆(
)
一窍(
)
整整(
)
兢兢(
)
曲曲(
)
踏踏(
)
形形(
)
潇潇(
)
欢欢(
)
断断(
)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辨字组词。
踱(踱步)
憔(憔悴)
悴(憔悴)
溢(溢出)
渡(渡河)
焦(焦虑)
卒(士卒)
益(有益)
摊(摊派)
耸(高耸)
付(应付)
辅(辅助)
滩(河滩)
茸(鹿茸)
符(符号)
甫(杜甫)
2.关联词语填空。
(1)(因为)今天下暴雨,(所以)他不能来。
(2)(只有)勤奋的人,(才)有希望取得优异的成绩。
(3)他(不但)认真学习,(而且)重视体育锻炼,(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早锻炼(都)不间断。
(4)(如果)你决心做一个好学生,(就)应从现在做起
3.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并选择你喜欢的词语造句。
茫然:迷惑的样子。
憔悴:精神和体力都极度劳累。
纳闷:因为怀疑而发闷,对事情不解的意思。
沉思:认真、深入地思考,在寂静和孤独中对某个中心意念或意象的深沉思索。
温柔:温和柔顺。
一字不差:一个字也没有更改,与原文雷同。
模仿: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
一塌糊涂: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造句:我沉思默想了好一会,才想起这道题的解法。
4.填空积累成语。
一塌糊涂
一本正经
一尘不染
一视同仁
一表人才
一知半解
一鸣惊人
一筹莫展
【板书设计】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潜心科学研究 率直
不拘生活小节 天真
平易近人
可爱
第一次 撞(相撞)
第二次 遇(相遇)
第三次 等待(相邀)
【课后反思】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反思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课文讲述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段,表现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出处:21教育名师】
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第一步: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开火车读、齐读等等,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轻松的学习,自主地阅读,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人物精神品格。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第二步:教学中我主要抓住重点和难点,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直接描写爱因斯坦语言、神态和动作的语句进行自读体会,交流感悟,让学生充分解读文本,理解人物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进而感悟人物伟大而平凡的品格,和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突破文本难点。
第三步:引导学生透过文本,透过生动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引导学生走近了生活中的爱因斯坦,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体会到了他的平凡中的伟大。
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有关爱因斯坦的课外资料补充较少,也没有引导学生课外收集有关资料有效措施。
今后改进的方案:在本课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朗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学生读书时添字漏字,有的学生读的不连贯,结结巴巴、字序颠倒,在今后教学中应该加强阅读训练和指导。
精彩片段
学习《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次相遇。
师:对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四次相遇,你最喜欢哪部分,就认真读一读,用“
”画出描写爱因斯坦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用“
”画出描写小女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想一想,爱因斯坦、小女孩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生:我最喜欢“相撞”这部分课文,我从“老人留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下,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这句话中体会到爱因斯坦不善于打扮自己。
师:哪个词语更能说明这一点?
生:“蓬乱”,这个词语形容须发或草木凌乱。
说明他头发很乱,也没有梳理。
师:课文中还有对爱因斯坦的描写吗?
生:“他一边低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爱因斯坦一心扑在科研事业上,就连走路的时候都在思考。
师:谁来说说课文对爱因斯坦的语言描写。
生:“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我从中体会到爱因斯坦明明是别人撞了他,他还向撞人的人道歉,他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生:我从“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体会到爱因斯坦平时穿衣服很随便。
生:我觉得爱因斯坦是没有多余的时间用在穿着打扮上。
师:为什么爱因斯坦是没有多余的时间用在穿着打扮上?他的时间都用来做什么了?
生:他的时间都用在科学研究上事业上了。
师:在“相撞“这部分,文中是怎么写这个小女孩的?你体会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呢?
生:我从“1940年,有一天下午,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的一条小巷里,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放学后正蹦蹦跳跳地回家。她边走边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个老人。”体会到这个小女孩很天真、很活泼。
生:也许这就是缘分吧!如果不是因为边走边玩,就撞不上这位大科学家了。不就不会有这个动人的故事了。
师:谁来说说课文中对小女孩心理活动的描写。
生:我从“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中体会到小女孩很爱读童话书,也很善于想象。
生:我从“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伟大的人”呢?”这句话中体会到小女孩善于思考,善于根据看到的进行分析和判断。
师:你认为在小女孩眼里“伟大的人”应该是怎样的?
生:穿戴整齐、有礼貌。
师:那父亲说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为什么?
生:爱因斯坦在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这部分课文,读出自己的感情。
生:朗读课文。
【单元说课】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说课稿
各位领导
、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篇课文主要写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向一个小女孩学习穿戴和整理房间的事,反映了他热爱科学事业和和蔼谦逊、平易近人的美德,同时也表现了小姑娘的天真、率真、可爱。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叙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借助对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教学重点是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事业、谦虚好学的品质以及小女孩的活泼率真。
本文是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记叙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断,表现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天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按时间和事情的发展顺序,全文可分为四段,情节简单,语言朴实,抓住典型的生活细节来刻画人物。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是本文导读的重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自学生字,理解新词,能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结合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体会说话作必须做到言之有据。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谦逊和平易近人的思想品格,感悟爱因斯坦平凡而伟大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感受小姑娘的率真可爱。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使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理解。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体会爱因斯坦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读好人物对话,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学习人物语言主、动作和外貌描写。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处在四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日益增加,但由于他们受年龄的限制,认知能力有限,对文字内部的含义难以形成比较深刻的体会,可是在长期的训练中也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而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爱因斯坦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学习他谦虚好学的美德。在教学中,我始终围绕这个中心问题问题,用不同的问题进行引导,同时从扶到放,在自主阅读中让学生真正领悟爱因斯坦的伟大之处。
五、说学法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老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和技能,使他们在自主能动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的快乐。因此我采用扶放结合的教学方法。上课时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清文章的思路,再鼓励学生精读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第一次相遇过程,初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然后引导学生体会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第二次相遇;最后彻底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悟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第三次相遇。其中“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人”这个问题始终贯穿课文学习的全过程。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春的消息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各项教学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探究,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5分钟)
由爱因斯坦的名言引出爱因斯坦,让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有关爱因斯坦的情况,教师小结简单介绍爱因斯坦,导入课题。互相交流对课题的理解和猜测。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做适当的补充。21教育网
2.讲授新课:(约30分钟)
(1)诵读课文,初步探究。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初读,要提示学生读准生字字音。在读得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从偶然相撞、到相遇、相邀、相处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在弄明白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的基础上,划分段落,了解段意。
(2)品读欣赏,质疑再探。本教学环节重点指导学生感悟的是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可以模拟当时当地的交际情景,抓住人物动作表情和对话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演示、体验,从而感受并领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质。教学第一次相遇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抓住爱因斯坦的动作、语言、外貌,体会他平易近人、心胸宽容、胸怀坦荡、和蔼可亲,了解爱因斯坦只知思考科学问题,不拘生活小节,不修边幅的特点。第二次相遇,有两次对话,第一次对话,要注意体会爱因斯坦的谦逊诚恳和平易近人,第二次对话要体会爱因斯坦对孩子的爱心和自己的一颗童心。同时感受小姑娘的率直、天真、可爱。第三次相遇,在朗读中引导学注意小女孩的语言,感受爱因斯坦的变化原因一是爱因斯坦接受小女孩的教诲,二是爱因斯坦要请小女孩作客。通过阅读爱因斯坦的话引导学生体会这位大科学家的平易近人和童心。感悟他们由相碰、相撞到相交的变化。
3.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强化认识,积累实践。(3—5分钟)
鼓励学生积累爱因斯坦的名言,一方面感悟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让学生从小接受有关教育。
【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
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首先我为了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并根据教材特点设计教学,我为课堂教学确定了一根主线,那就是“伟大”一词。教学时以此为切入点,注意两个基本环节:一是抓住爱因斯坦的外貌描写感受人物形象;二是透过表面现象看人物本质。因为主线明确,所以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朗读和感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和体验。21cnjy.com
二、教学策略的选用
(一)引导学生在读中自我感悟。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爱因斯坦人格魅力,体会他在平凡中的伟大。引导学生不断变换度的方式,在读中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读好人物对话,以读促讲,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21
cnjy
com
(二)在教师和学生的双方互动中探究课文。
课文的主线是“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人”。整堂课的教学始终围绕这个中心问题,变换不同的问法、师生互动畅谈自己的观点,达到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真正理解。 21
cnjy
com
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事事无完美,美中有不足。希望我们在教学中互相交流,不断探索,真正让学生主宰课堂,让学生展出课改的风采,展出课堂的优质高效,真正让我们的每堂课都结出累累果实。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同课异构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一面…—面……、“只好”的词语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
4.结合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体会说话作必须做到言之有据。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导人新课
1.出示爱因斯坦画像,简介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美籍德国犹太人。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相对论,并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它的深刻影响及广泛应用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也热爱人类。他没有因为埋头于科学研究而把自己置于社会之外,一直关心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并为之顽强、勇敢地战斗。他说过:“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他自己正是这样去做的。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爱因斯坦的课文。(板书课题: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3.设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爱因斯坦作为当时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与小女孩之间会发生一个什么故事呢 )
二、引导阅读,初步感悟。
1.学习生字词语。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多媒体出示文中生字词语,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要求读准字音。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指导书写。
2.理清文章层次。
(1)默课文。画出文中描写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三次交往的段落。(第一次:第一到三自然段;第二次:第四五自然段;第三次:第六自然段)
(2)小组交流:最后两个自然段写的什么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在互相帮助中建立了友谊,成了好朋友。)
(3)多媒体出示层次练习,小组交流完成练习。
第一段是(
)自然段,写
第二段是(
)自然段,写
第三段是(
)自然段,写
第四段是(
)自然段,写
(4)小组代表发言,多媒体展示小结:
第一段(第1~4自然段),写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儿第一次相遇。(写小女孩儿撞上了一位老人。小女孩儿的爸爸告诉她,她撞到了伟大的爱因斯坦。)
第二段(第5~7自然段),写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儿第二次相遇。(小那还指导爱因斯坦穿戴衣服的要领。)
第三段(第8~10自然段),写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儿的交往。(写爱因斯坦穿戴整齐,邀请小姑娘去家里做客,小女孩儿教爱因斯坦布置房间,写小女孩儿每天来看望爱因斯坦。)
第四段(第11自然段),写爱因斯坦向女孩儿的妈妈夸赞小女孩儿。
3.指名开火车读各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作业
1.练习书写文中的生字词语。
2.完成课后思考题一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学习。
1.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2.说说各段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深入交流。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与下面要求有关的句子。
(1)画出写爱因斯坦外貌的句子。
(2)画出描写小女孩心理活动的句子。
2.问题反馈,引导交流:
(1)小组交流:小女孩第一次遇到爱因斯坦,她为什么会想到“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学生回答后,指导朗读写爱因斯坦外貌、穿着、动作、语言的句子,引导交流理解。
①外貌描写:老人留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下,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引导学生体会爱因斯坦在外貌、穿着上很不讲究。)
②动作、语言描写:他一边低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他抬起头,友好地冲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说完,不等女孩回答,老人又低头向前走去。(体会到爱因斯坦就是这么一位惜时如金的人,感受爱因斯坦的亲切、平易近人、谦和等等美好的品质。教师补充资料:爱因斯坦几乎分分秒秒都用来探索自然奥秘,年轻时的他推着儿子的小车在街头边走边思考问题,差点被马车撞了;在桥头等一位学生时,掏出纸进行计算,雨水淋湿了他的衣服也没有觉察;躺在病床上,朋友问他最需要什么?他双眼闪亮,低声说:“我现在只希望有几个小时时间把一些稿子整理好”;直到逝世前他仍在忘我地工作、工作、再工作……这是多么可敬可爱的老人啊!)
③小女孩心理活动描写:“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女孩这么想。……女孩听了直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伟大的人”呢?(这是小姑娘和爱因斯坦的第一次碰面。爱因斯坦留给小女孩的印象并不好,邋遢、不修边幅,因此,当她的爸爸告诉她那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时,小女孩不能够理解,这为后文小女孩的举动埋下了伏笔。)
3.学生自由朗读。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第二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描写爱因斯坦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
2.问题反馈,引导交流:
(1)读课文中两个“仍是”的句子: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加深体会爱因斯坦惜时如金。口头练习用“一面…一面……”造句。)
(2)读课文中写爱因斯坦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老人抬起头,茫然地望着小姑娘,微笑立即从他那憔悴的脸上溢出:“你好!小姑娘。昨天我撞着了你……”……“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的,但愿你肯教教我。”……爱因斯坦模仿女孩的语气,将穿戴要领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体会爱因斯坦对孩子是那样的爱,对人是那样谦逊可亲。从爱因斯坦的“鬼脸”、“温柔的目光”和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多么可爱、多么纯真的人,真是童心未泯。)
3.分角色读第二段,大家从这一段文章里读懂了什么 (爱因斯坦平易近人,谦逊可亲。)
(三)学习第三段。
1.默读全段,思考小姑娘第三次遇到爱因斯坦的情况。写了哪几个方面 (爱因斯坦穿戴得整整齐齐,小姑娘教爱因斯坦收拾房间)2·1·c·n·j·y
2.从“小姑娘简直吓了一跳、整个变了一个人、年轻了20岁”等语句体会爱因斯坦“穿戴整整齐齐”。
3.理解词语“一塌糊涂”:乱或糟到不可收拾。
4.以上三段,分别写了爱因斯坦与小姑娘的几次交往 说说这几次交往的具体情况。
(四)学习第四段。(爱因斯坦向女孩儿的妈妈夸赞小女孩儿。)
三、作业
1.朗读全文,回忆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三次交往的具体情况。
2.想一想: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为什么
第三课时
一、开火车朗读全文。
二、听写文中的生字词语。
三、检查作业: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 为什么 (爱因斯坦是一个最伟大的人。他不把时间花在穿戴、布置房间和收拾东西上,而是把精力完完全全地放在搞科学研究上。)
四、课堂练习。
1.多媒体出示问题:改变句子的说法,但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1)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伟大的人”呢?
(2)瞧您,穿衣服还不会穿呢,怎么谈得上伟大呢?
(3)这还不简单!
2.学生回答后小结:(1)这个连衣服也不整齐的人,不可能是“最伟大的人”。(2)穿衣服还不会穿呢,谈不上伟大。(3)这很简单!
五、研究对话的不同形式。
1.多媒体出示对话:
(1)老人抬起头,茫然地望着小姑娘,微笑立即从他那憔悴的脸上溢出:“你好!小姑娘。昨天我撞着了你……”“我父亲说你就是伟大的爱因斯坦。”“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我说也是嘛,瞧您,穿衣服还不会穿呢,怎么谈得上伟大呢?”
(2)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的,但愿你肯教教我。”“这还不简单!”女孩将平日妈妈教给她的穿戴要领一口气全说了出来。“能记住吗?”她问。“也许能。”爱因斯坦模仿女孩的语气,将穿戴要领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女孩高兴得跳起来:“太棒了!”
(3)“你得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女孩这样说。这话通常是她的母亲训导她的。“呵,小教授,请你再教教我。”于是,小姑娘手把手地教爱因斯坦:“咖啡杯搁在这儿,烟灰缸放在那儿,文具该这样摆……”爱因斯坦歪着脑袋看了看小姑娘的布局:“对,很有科学性。”
2.小组讨论后教师小结:对话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我们既要善于阅读了解,又要学会书写表达。
六、自由朗读全文。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