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第二单元单元综合测评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第二单元单元综合测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04 11:1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综合测评(第二单元)
(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
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据悉,济南“泉水宴”美食节将于本月底举行,消息一经披露,“美食家”们闻风而动,争先恐后地赶到济南,意欲大快朵颐。
B.“被电脑”的后果,在中学生的书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你让学生写一篇作文,他大笔一挥,龙飞凤舞,而卷面字迹却无法辨认。
C.哈尔滨大桥垮塌、山东威海居民楼爆炸、青银高速淄博段特大车祸……一个个悲剧如影随形。人们不禁要问:安全监督部门是否尽到了应尽的职责?
D.世界经济飞速发展,时代步伐快速迈进,国家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全球一体化浪潮来得生猛,中国也难独善其身。
【解析】 A项,大快朵颐:指大饱口福,痛
( http: / / www.21cnjy.com )快淋漓地大吃一通。用在此处恰当。B项,龙飞凤舞: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此处褒贬失当。C项,如影随形:形容两人常在一起,关系十分亲密。不合语境。D项,独善其身:做不了官,就搞好自身的修养。现也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不合语境。
【答案】 A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导学号:34200099】
A.面对央视记者“你幸福吗?”的随机采访,有人直言不讳“我幸福!”,有人则调侃“我姓曾!”,这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与追捧。
B.深圳南山区前海学校在每班特设两个心理情报员,搜集同学的心理,定期向老师汇报,以便老师及时掌控学生心理动态。
C.在文学发展的路途上,人们会越来越感觉到,不同文体之间相互借鉴、吸收、融汇与交织的趋势越来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
D.统计中心数据表明,中国居民储蓄在2012年前三季度中,用于住房与教育的比例高达65.7%,远高于亚太地区其他国家。
【解析】 A项,“这”指代不明,“热议与追
( http: / / www.21cnjy.com )捧”的对象不清。B项,成分残缺,缺少“搜集”的宾语中心语,应在“心理”后加“信息”等。C项,句式杂糅,应删去“地存在着”。
【答案】 D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三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学,你是什么?你是一个忠实的朋友,你只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热爱你的人们默默奉献
,________________只要愿意和你交朋友,你就会毫无保留地把心交给他们。
A.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并把他们引入博大精彩的世界,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
B.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并把他们引入博大精彩的世界。
C.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并把他们引入博大精彩的世界,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
D.把他们引入博大精彩的世界,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
【解析】 “把他们引入博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精彩的世界”层面一定要接“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这两个分句之间是承接关系。由此可以排除B项和C项。D项的排列顺序把“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与“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看成并列关系了。其实文学的第一功能就是“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把他们引入博大精彩的世界,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是文学的另一功能,两种功能是并列关系,所以A项正确。
【答案】 A
4.依次填入文段中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古典戏曲发展到元代,可以说是迈上了一个高峰,______________。
①唐诗宋词元曲,世人皆言,说明元曲与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代表一个朝代的珍品,这与其语言艺术的成就是分不开的
②关汉卿是本色派的语言大师,王实甫则为文采派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西厢记》堪称文采派的典范
③这部作品在艺术上几乎是完美无缺的,其文辞之华丽、故事之曲折、文笔之细腻、人物之传神均属一流
④元杂剧分为本色派、文采派两派。本色派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朴素无华、自然流畅为语言特色;文采派则以词句华丽、文采璀璨为特点,并十分注意修饰词语,有很好的修辞技巧
A.④②③①
B.①②③④
C.①④②③
D.④①②③
【解析】 ①是概说,所以应放在最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④是对本色派和文采派的概括,②是举两派的代表,所以④②放在一起;③中的“这部作品”紧承②句中的《西厢记》,所以③放在②的后面。
【答案】 C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18分)
石筑的《易经》
余秋雨
还是金字塔。
现代有学者根据金字塔所包含的各种建造数据与天体运行规则的对应性、预见性,断言这是古人对后人的一种智能遗嘱。
这用我的话来说就是,它们就像用巨石筑建的《易经》,后人读得懂就读,读不懂就独处一隅,等待着更遥远的后人。
当一切不可能已经变成事实矗立在眼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么不妨说,金字塔对于我们长久津津乐道的文史常识有一种局部的颠覆能量。至少,它指点我们对文明奥义的解读应该多几种语法,而不能仅止于在一种语法下词汇的增加。
本来也许能够解读一部分,可惜欧洲人做了两件不可饶恕的坏事。
第一件是,公元前四十七年,恺撒攻占埃及时将亚历山大城图书馆的七十万卷图书付之一炬,包括那部有名的《埃及史》。
第二件事更坏,四百多年之后,公元三九○年,罗马皇帝禁异教,驱散了唯一能读古代文字的埃及祭司阶层,结果所有的古籍、石碑很快就没有人能解读了。
如果说第一件事近似秦始皇焚书,那么第二件事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秦始皇相反,因为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文字,相当于建立了一种覆盖神州大地的“通码”,古代历史不再因无人解读而局部湮灭。
须知,最大的湮灭不是书籍的亡佚,而是失去对其文字的解读能力。
在这里我至少看到了埃及文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断、中华文明延续的一个技术性原因。初一看文字只是工具,但中国这么大,组成这么复杂,各个方言系统这么强悍,地域观念、族群观念、门阀观念这么浓烈,连农具、器用、口音、饮食都统一不了,要统一文字又是何等艰难!在其他文明故地,近代考古学家遇到最大的麻烦就是古代文字的识别,常常是花费几十年才猜出几个,有的到今天还基本上无法读通,但这种情况在中国没有发生,就连甲骨文也很快被释读通了。
我想,所谓文明的断残首先不是古代城郭的废弛,而是一大片一大片黑黝黝的古文字完全不知何意。为此,站在尼罗河边,对秦始皇都有点想念。
当法老们把自己的遗体做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木乃伊的时候,埃及的历史也成了木乃伊,而秦始皇却让中国历史活了下来。我们现在读几千年的古书,就像读几个喜欢文言文的朋友刚刚寄来的信件,这是其他几种文明都不敢想象的。
站在金字塔前,我对埃及文化的最大感慨是:我只知道它如何衰落,却不知道它如何构建;我只知道它如何离开,却不知道它如何到来。
就像一个不知从何而来的巨人,默默无声地表演了几个精彩的大动作之后轰然倒地,摸他的口袋,连姓名、籍贯、遗嘱都没有留下,多么叫人敬畏。
金字塔禁止人攀缘,但底下的八九级,去爬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没有人阻止。我爬上几级,贴身抬头,长久地仰望着它。它经过几千年“做旧”,已经失去任何细部的整齐,一切直角变成了圆钝,一切直线变成了颤笔,因此很像一种天造地设的自然生成物,但在总体上,细部的嶙峋仍然综合成直笔。
金字塔在不声不响之中也就撑开了两笔,写了中国的一个“人”字。两笔陡峭得干净利落,顶部直指太阳,让人睁不开眼,只有白云在半坡上殷勤地衬托。
听到许戈辉在摄像机前说“永久”,仿佛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再过五千年,它们还会是这个样子。这便启发了我的一个想法——金字塔至今不肯坦示为什么要如此永久,却透露了永久是什么。
永久是简单,永久是糙砺,永久是毫不弯曲的憨直,永久是对荒漠和水草交接线的占据,永久是对千年风沙的接受和滑落。
无法解读是埃及文明的悲剧,但对金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塔本身而言,它比那些容易解读的文明遗物显得永久。通俗是他人侵凌的通道,逻辑是后人踩踏的阶梯,而它干脆来一个漠然无声,也就筑起了一道障壁。因此还可以补充一句——永久是对意图的掩埋,是把复杂的逻辑化作了朴拙。
一九九九年十月九日下午,埃及开罗,夜宿les
3
Pyramides旅馆
5.文章以“石筑的《易经》”命题有何好处?(4分)
                               
                               
【解析】 这是一道考查题目作用的题目,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来思考,作答。回答内容方面的作用时,要联系主题,考虑命题“石筑的《易经》”和主题的关系,通过筛选信息,归纳整合,得出答案要点;回答结构方面的作用时,可以从文章整体构思来思考。
【答案】 (1)从内容上看,有助于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文章的主题思想。《易经》表明了金字塔的文化内涵和重要地位;“石筑”指出了金字塔的自然特点。(2分)(2)从构思上看,把金字塔比喻成中国的《易经》,这样就拉近了人们与陌生的金字塔之间的距离。这样既便于作者写作,又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2分)
6.指出文章在写作技巧方面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并做简要的分析。(4分)
【导学号:34200100】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技巧的鉴赏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题时应注意两点:一要注意审题,抓住“突出”,留意“两个”,不要忽视“分析”;二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提炼要点,条分缕析,简明表述,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亦即采用“要点+分析”的格式。
【答案】 (1)对比手法的使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欧洲人做的两件坏事和中国的秦始皇焚书坑儒、统一文字的史实进行对比,强调了金字塔的历史无法被解读的遗憾。(2)语言形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使语言生动形象。譬如“摸他的口袋”“只有白云在半坡上殷勤地衬托”等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朋友刚刚寄来的信件”等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
7.如何理解“金字塔至今不肯坦示为什么要如此永久,却透露了永久是什么”这句话的丰富含意?(4分)
                               
                               
【解析】 回答本题要注意:一是要分析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本身的含意,这个句子是个转折复句,提出了“不肯坦示为什么要如此永久”“透露了永久是什么”两个问题,回答问题的时候,就要着眼于这两个方面;二是要联系语境,这里的语境包括小语境(上下文)和大语境(文章的主题);三是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有条理,要有层次,譬如可以分条目,每一条可以采用总分式。
【答案】 (1)金字塔不能解释永久的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亚历山大城图书馆的七十万卷图书包括《埃及史》被烧;②罗马皇帝禁异教,驱散了唯一能读古代文字的埃及祭司阶层,所有的古籍、古碑没有人能解读了。(2分)(2)永久的内涵是丰富的:①简单、糙砺、憨直;②对千年风沙的接受和滑落;③不容易被解读。(2分)
8.结合文本,联系实际,你从金字塔的悲剧中得到了什么启示?(6分)
                               
                               
【解析】 本题是一道探究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有开放性。回答本题时,首先要理解文本的主旨,然后,从文本和现实之间找到某种联系,并且联系现实进行必要的论述。答案不唯一,但是一定要自圆其说。
【答案】 (1)①金字塔凝聚着人类的智
( http: / / www.21cnjy.com )慧,是世界文明的标志。②金字塔不能被解读,是因为相关的文献被破坏、能够解读的人也被驱散。这是埃及文明的悲剧。(4分)(2)这就启示我们:要保护世界文明,不要破坏它。文明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去弥补,这势必割断人类文明的历史。破坏文明的人是历史的罪人。(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8分)
定风珠
魏继新
小镇多吊脚楼,旧称干阑。此屋沿溪而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传为避毒豸虫蛇而筑,人居其上,可眺山水岚雾,倒也有十分情趣。且房屋鳞次栉比,多为木柱板壁,街道为麻石路面,凹凸不平,就有了几分古香古色。镇口岩头上的老藤粗枝,盘虬错节。小镇位于深山之中,极少人来往。村野田埂之中,常见老牛慢慢地吃草咀嚼岁月,仿佛日子也凝固了;只有小路上日子覆盖着日子,脚印覆盖着脚印。连风也很难穿透时间凝固的墙壁,为这方圆百里唯一不通公路的小镇,送来些山外新鲜的气息。
小镇有一屠夫,生得膀粗腰圆,每日里杀头肥
( http: / / www.21cnjy.com )猪,烫了刮毛开膛,然后用担挑了,步行几十里山路,到城里去卖。他从不要高价,也不扣斤两,所以常常不到一个时辰,肉便卖完了。于是,便沽些酒,买些油盐柴米,顺了山路回去。当然,担子里便捎了些镇人托买的东西,或油或盐,屠夫总是把它们用信纸包好,做上记号。他虽看上去五大三粗,心却极细,从不会错,加上有的是力气,也乐此不疲。如此一来,人缘极好,镇上人把自己喂的猪,都往他那儿赶,所以,日复一日,小日子倒过得十分滋润。
屠夫有一杀猪用的案桌,矮脚宽身,是祖上传下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虽然开裂了,且血痕累累,年复一年,连木质也看不出了,屠夫对它,却十分钟爱,用起来也十分顺手。一日,镇上来了一老客,此人打扮倒也入乡随俗,穿了蓝布罩服,布底沿口鞋,只是银须飘飘,颇有些风骨。据说,此人乃名中医,回祖籍省亲的,偶尔也给镇上人看病。不知何故,他却对屠夫杀猪感了兴趣,一连数日,流连不去。屠夫杀猪时间是极早的,其时山洼里云摇着破碎的夜晚,山顶上刚流出血红的黎明,老者便来了,目不转睛地看。屠夫是个直爽人,见状,便嘿嘿地笑了,说:让老人家见笑了,我手艺不精呢。
老者微微一笑,说:你手艺倒是极好,人也不错,不过,我不是来看你杀猪的。
屠夫大奇:那你看什么呢?
老者说:我是看你案桌呢。
屠夫不解。老者问可否转让,愿出钱购买
( http: / / www.21cnjy.com )。屠夫说:区区一破桌,你愿要,便拿去吧。老者便说:那我代病家谢你了。不过,我将赔钱给你置买一新案桌。我隔七日后来取,这七日,你仍在此桌上杀猪吧。
七日后,老者至,见屠夫亦置新案桌,并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既为病家故,我何可让你破费,并置这新案桌送与你吧。老者大惊,急问旧案。屠夫曰:我已劈矣。且见一巨大蜈蚣,伏于案内。
老者遂长叹一声,仰天曰:民风淳朴如此,我何言?!
于是,老者告知屠夫:此蜈蚣伏于案内,日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猪血为食,到今日,已逾百年,取出剖开,腹内有一珠,名曰定风珠,可治百种之疾。我存有私心,怕说出来被你敲竹杠,故此未言明,谁知竟毁于一旦矣!我要这新案桌,又有何用呢?以我这等偏狭之心,如何治世救人,真让人汗颜!老夫碌碌一生,看来仍是心不达、艺不精矣!
言罢,大笑而归。
倒是屠夫,常听人言及,他到手的富贵,竟被自己弄丢了。屠夫听罢,也无懊悔,只笑曰:该来则来,该去则去,天意也。
屠夫依然每日杀猪卖肉,乐此不疲,倒是老者,闻听此言后,仰天叹曰:求不可求之求,吾何止心不达、艺不精,而且是枉读药理诗书,不如一屠夫矣!
遂摘牌罢医,不再悬壶矣。
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其时山洼里云摇着破碎的夜晚,山顶上刚流出血红的黎明”,这两句景物描写极富特色,既渲染了悲凉气氛,又暗示定风珠被毁的悲惨结局。
B.小镇屠夫每日杀一头猪到城里去卖,因为从不要高价,也不扣斤两,所以常常不到一个时辰,肉便卖完了,这里充分表现了城里人对小镇人人品的信任。
C.这篇小说语言古雅,描景状物,言简意赅,富有地域文化特色;注重虚实结合,即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赋予其新的含义,结尾令人回味。
D.小镇屠夫是小说的主人公,受小镇淳朴民风的熏染,他为人实诚热情,谦逊爽直,古道热肠,淡泊名利,是小镇人物的优秀代表。
E.老者说将给屠夫买一新案桌,隔七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后来取杀猪旧案桌,且要求屠夫这七日“仍在此桌上杀猪”,这主要是怕屠夫看出破绽,取走定风珠,足见其老谋深算。
【解析】 A项,这两句只是富有特色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物描写,隐喻屠夫的职业特点,从上下文看不是“渲染了悲凉气氛”,全文也不是一个悲剧,故分析失当。B项,主要是对屠夫的信任,说“表现了城里人对小镇人人品的信任”扩大了范围,而且依据不足。E项,让屠夫这七日“仍在此桌上杀猪”,主要是怕蜈蚣断了猪血喂养,定风珠被毁;“老谋深算”的分析也用词过重。
【答案】 CD
10.小说第一段所写“小镇”有什么特点?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导学号:34200101】
                               
                               
【解析】 回答第一问时仔细阅读第一段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筛选出,回答第二问时要考虑环境描写与故事情节、小说主题的作用,另外还要考虑本段处在第一段的位置上,应想到为下文提供背景类似的词语。
【答案】 特点:建筑古色古香
( http: / / www.21cnjy.com ),富有情趣;不通公路,少人来往,环境闭塞(封闭)。作用:写环境封闭,是为了表现小镇不受世俗干扰,为下文刻画人物、凸显“民风淳朴”的主题提供背景。
11.小说中的“老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解析】 解答此题要考虑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身份、年龄、主要性格特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加以概括。答题时要规范:先概括特点,然后结合原文事例简析。简析时要扣住文本的主要内容,答题时要分条作答,而且要尽量多答。
【答案】 “老者”乃是一名中医。①有见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私心,有心计。经过观察,他知道杀猪案桌内有蜈蚣,有定风珠,但怕被“敲竹杠”,便不动声色的要出钱去购买杀猪案桌。②坦白爽快,能自省,颇具风骨。见杀猪案桌已毁,便告知屠夫案桌秘密,且自剖“偏狭”、“心不达、艺不精”;在屠夫言行的感召下,更是“摘牌罢医”,表现出对做人境界的极高追求。(意思对即可)
12.这篇小说以“定风珠”为题,有何妙处?请从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方面任选一个角度,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6分)
【导学号:34200102】
                               
                               
【解析】 题干要求从“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结构方面任选一个角度”陈述观点并分析。无论选择哪个角度都应紧紧围绕“人物、情节、环境、主题”这四个关键词语来考虑。
【答案】 观点一:使小说主题思想集中、鲜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定风珠和当地民风相因相生,是淳朴民风的象征;至定风珠现形,小说主题也由隐而显;(2分)②题目一语双关,定风珠可治百病,也医治了贪念,并将做人的淳朴之风“定格”在这个古朴的小镇;(2分)③通过定风珠,表现了作者对小镇淳朴民风、屠夫的古朴性情及“老者”的自省自励品质的赞美之情。(2分)(每个要点2分)
观点二:使小说人物形象丰满、
( http: / / www.21cnjy.com )突出。①定风珠是作者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的关键之物;(2分)②定风珠使小说人物“屠夫”“老者”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古朴淡然,后者心有贪欲之念;(2分)③定风珠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屠夫的豪爽,使有贪念之人幡然自省,返璞归真;屠夫的淡然,使老者放弃悬壶,追求更高的做人境界。(2分)(每个要点2分)
观点三:使小说情节结构巧妙、高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定风珠有贯串全篇,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2分)②小说以定风珠制造悬念,前面老者“起早看杀猪”,又“不看杀猪看案桌”得以揭谜,待定风珠现形,令读者拍案惊奇;(2分)③屠夫面对“到手的富贵”(定风珠),淡然无悔,使老者“摘牌罢医”,结构上异峰突起,又突然收束全篇。(2分)(每个要点2分)
三、语言运用(12分,每小题4分)
13.西山公园有一则通告:“公园内严禁打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严禁攀折花木,违者罚款10元,情节严重者扭送公安部门处理。”请你用委婉得体的语言改写这则通告。(4分)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的得体。原通告语言过于生硬,容易引起游客反感。可从草木、小鸟本身入手,换用亲切委婉的语气,唤起人们心底的人文关怀。
【答案】 草木有情,小鸟有意,请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14.请为下面的情景中的婚礼主持人设计一段解说词。(不超过80字)(4分)
【导学号:34200103】
秋季的一天,婚礼恰好赶上绵绵秋雨,参加者都在埋怨天气。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的得体,即在特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言环境中说符合要求的话。要注意埋怨的原因,“对症下药”,然后展开相似联想,由“秋雨绵绵”联想到“情意绵绵”,把劣势变为优势,换个角度,增加婚礼的喜庆氛围。
【答案】 朋友们,您瞧,今天的天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很有诗(湿)意啊!这便是,天上秋雨绵绵,人间情意绵绵啊。面对这么光彩照人的情侣,连无比高傲的太阳也自觉逊色,躲到云彩后面去了,这叫作“闭日羞花”啊!
15.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观点。不超过20个字。(4分)
【导学号:34200104】
任凭何人,都很容易感觉疲劳。任凭
( http: / / www.21cnjy.com )何时,都很容易受些苦痛。从表面看,疲劳、苦痛好像是人生的最不幸事,但实际上疲劳、苦痛并不能把人生糟蹋得怎么样,有时疲劳、苦痛越多,人生前进得越猛。之所以能够这样,第一靠疲劳、疾苦得到报酬物,登时把疲劳、苦痛丢得远远的;第二靠有个建造新鲜精神的原力,这原力建造出新鲜精神,就把那为疲劳、苦痛所糟蹋的补足填满。
                               
                               
【解析】 压缩语段,大致需要两种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是筛选能力,二是概括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确定本语段的议论对象是疲劳和苦痛;第三句是转折关系的复句,重点在“但实际上”后面的内容。语段最后一句“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对前面观点的解说。由此可以得出第三句的后半部分为语段的主要内容所在。
【答案】 疲劳和苦痛有时能使人前进得更猛。
四、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照要求作文。
CCTV2《第一时间·天气预报》栏目有一句耐人寻味的广告语:“分享阳光,分担风雨。”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请以“分享和分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关系型作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于“阳光”与“风雨”的含义,写作文时应深入解读。题目中的“阳光”应该指积极的方面,比如荣誉、幸福等与亲人朋友一起分享的东西。而“风雨”则指挫折、困难等需要克服的内容。这个题目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把握“阳光”与“风雨”的关系,既不能光写“分享阳光”,也不能光写“分担风雨”,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写,不能偏颇,要注意两者是同样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