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合测评(一) 第一单元 感悟自然
(时间:100分钟 分值:120分)
一、基础巩固(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拉贝日记》以具体而真实的文字,记载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一字千钧,有力地控诉了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所犯的累累罪行。
②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了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出神秘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③位于新加坡的同盟会南洋支部旧址晚晴园,能得以翻新与重新开放,新加坡当时的新闻及艺术部部长的倡议一言九鼎,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④爸爸因为小时候差点让爆竹把眼睛毁掉,所以对放鞭炮这事心无旁骛。直到今年,他才被大家怂恿点了一挂鞭炮,瞬间爆炸声把他吓得跑出老远。
⑤城市高楼林立,霓虹闪烁,而被遗忘的乡村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烟越来越少。曾经阡陌相连,鸡犬相闻,现在却是墙倒屋塌,十室九空,荒草与沙土掩盖了乡村曾有的热闹与繁盛。
⑥习近平指出:“腐败涉及亡党亡国问题,不可能表态了事。”身居高位,却以权谋私、一意孤行,到头来恐怕只落得个马革裹尸的结局。
A.①④⑤
B.
②⑤⑥
C.
①②③
D.
③④⑤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千钧:形容文字有分量。使用正确。②天马行空:指神马在空中奔腾飞驰。多形容诗文、书法、言行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流畅自然。也形容说话做事想法不着边际。后也比喻浮躁不安。此处指叙述流畅自然,不受约束,使用正确。③
一言九鼎:一句话的份量像九鼎那么重,作用很大。使用正确。④心无旁骛:心中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不合语境。⑤十室九空:十家有九家一无所有。形容因灾荒、战乱和横征暴敛使人民贫困、破产或流亡的悲惨景象。不合语境。⑥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英勇作战、献身疆场的无畏气概。此处使用错误,误用作“死得很惨”的意思。
【答案】 C
2.(2015·全国Ⅰ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导学号:20130022】
A.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C.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D.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解析】 本题从语序不当、结构混乱、成分残
( http: / / www.21cnjy.com )缺三个角度考查对病句的辨析。A项,语序不当。“从现在起到年底”,应该放到“国家大剧院宣布”之后,修饰限定承办演出的时间段。C项,句子前两分句的主语是“边缘人”这类形象,而最后一个分句把主语偷换成了“人们”,造成句子结构混乱,可以把最后一个分句修改为“这类形象会引起人们深深的思索”。D项,成分残缺。“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前缺主语,可在“因加大了”前加“《新食品安全法》”。
【答案】 B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键时期,______①_____我们只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____②____忽视质量的改善,对自然资源盲目开发,____③____竭泽而渔,势必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____④____断送可持续发展的前景。__⑤___,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是确保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__⑥__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将难以实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假设
/
/
从而
因而
反而
B
如果
而
甚至
从而
因此
否则
C
假设
/
/
因而
因此
否则
D
如果
而
甚至
因而
因而
/
【解析】 首先应明确语段的大致内容,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要正确辨识前后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最后选用恰当的关联词将整个文段连接起来。此文段有两个句子。第一句对我国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是个多重复句。空①在第一句中与后面分句的关系,应为假设关系;空②跟前句的关系是转折关系:空③在第一句中与前面分句的关系,应为递进关系,可填“甚至”;空④跟前面的关系应是承接关系,填“从而”较好。第二句与第一句是因果关系,空⑤应填“因此”;空⑥在第二句中与前面的分句照应,从反面得出结论,应填“否则”。
【答案】 B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4~7题。(23分)
超山的梅花
郁达夫
①凡到杭州来游的人,因为交通的便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时间的经济的关系,总只在西湖一带,登山望水,漫游两三日,便买些土产,如竹篮纸伞之类,匆匆回去;以为雅兴已尽,尘土已经涤去,杭州的山水佳处,都曾享受过了。所以古往今来,一般人只知道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或西湖十景,苏小岳王;而离杭城三五十里稍东偏北的一带山水,现在简直是很少有人去玩,并且也不大有人提起的样子。
②在古代可不同。去今百余年前,杭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的好游的,总没有一个不留恋西溪,也没有一个不披蓑戴笠去看半山的桃花,超山的香雪的。原因是那时候杭州的外埠的交通,所取的路径都是水道。舟入塘栖,两岸就看得到山影;到这里,自去他处的人,渐有离乡去国之感,因而塘栖镇和超山、独山等处,便成了一般旅游之人对杭州的记忆的中心。
③超山是在塘栖镇南,据说高有五十余丈,周二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因其山超然出于皋亭、黄鹤之外,故名。所以超山一带的梅林,成千成万;由我们过路的外乡看来,只以为是乡民趣味的高尚,个个都在学林和靖的终身不娶,殊不知实际上他们却是正靠此而养活妻孥的哩!
④超山的梅花,向来是开在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前后的;梅干极粗极大,枝叉离披四散,五步一丛,十步一坂,每个梅林,总有千株内外,一株的花朵,又有万颗左右;故而开的时候,香气远传十里之外的临平山麓,登高而远望下来,自然自成一个雪海;近年来虽说梅株减少了一点,但我想比到罗浮的仙境,总也只有过之,不会不及。
⑤从杭州到超山去的汽车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过临平山后,两旁已经有一处一处的梅林在迎送了,而汇聚得最多,游人所必到的看梅胜地,大抵总在汽车站西面,超山东北麓,报慈寺大明堂(亦称大明寺)前头,
梅花丛里有一个周梦坡筑的宋梅亭在那里的周围五六里地的一圈地方。
⑥大明寺前的所谓宋梅,是一棵曲屈苍老、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脚边只剩了两条树皮围拱、中间空心、上面枝干四叉的梅树。因为怕有人折,树外面全部是用一铁线网罩住的。树当然是一株老树,起码也要比我的年纪大一两倍,但究竟是不是宋梅,我却不敢断定。去年秋天,曾在天台山国清寺的伽蓝殿前,看见过一株所谓隋梅;前年冬天,也曾在临平山下安隐寺里看见过一枝所谓唐梅。但所谓隋,所谓唐,所谓宋等等,我想也不过“所谓”而已,究竟如何,还得去问问植物考古的专家才行。
⑦出大明堂,从梅花林里穿过,西面从吴昌
( http: / / www.21cnjy.com )硕的坟旁一条石砌路上攀登上去,是上超山顶去的大路了。一路上有许多同梦也似的疏林,一株两株如被遗忘了似的红白梅花,不少的坟园,在招你上山,到了半山的竹林边的真武殿(俗称中圣殿)外,超山之所以为超,就有点感觉得到了;从这里向东西北的三面望去,是汪洋的湖水,曲折的河身,无数的果树,不断的低岗,还有塘的两面的点点的人家;这便算是塘栖一带的水乡全景的鸟瞰。
⑧从中圣殿再沿石级上去,走过黑龙潭
( http: / / www.21cnjy.com ),更走二里,就可以到山顶,第一要使你骇一跳的,是没有到上圣殿之先的那一座天然石筑的天门。到了这里,你才晓得超山的奇特,才晓得志上所说的“山有石鱼石笋等,他石多异形,
如人兽状”诸记载的不虚。实实在在,超山的好处,是在山头一堆石,山下万梅花,至若东瞻大海,南眺钱江,田畴如井,河道如肠,桑麻遍地,云树连天等形容词,则凡在杭州东面的高处,如临平山黄鹤峰上都用得着的,并非是超山独一无二的绝景。
⑨你若到了超山之后,则北去超山七里地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塘栖镇上,不可不去一到。塘栖镇跨在一条水的两岸,水南属杭州,水北属德清;商市的繁盛,酒家的众多,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镇集,但比起有些县城来,怕还要热闹几分。所以游过超山,不愿在山上吃冷豆腐黄米饭的人,尽可以上塘栖镇上去痛饮大嚼;从山脚下走回汽车路去坐汽车上塘栖,原也很便,但这一段路,总以走走路坐坐船更为合适。
4.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以游踪为线索,把超山的梅花、超山的地理位置和超山的风土人情一一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
B.塘栖地处水乡,耕地不多,因而乡民多种果木以谋生,故而才会有如此多的梅林,并非乡民趣味高尚,学林和靖梅妻鹤子的缘故。
C.文章字里行间处处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以及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D.文章先叙述后议论,或虚或实,唤起了读者的遐想,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使读者也想去超山来一次探梅访古的游览。
E.文章笔触清丽而又饱含深情,语调悠闲而能叙事状物,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令人掩卷难忘。
【解析】 C项,错在“处处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文中并非处处体现;D项,错在“先叙述后议论”,应是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答案】 CD
5.文章第①、②段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导学号:20130023】
【解析】 本题在回答时可根据题干限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答题区域结合第①、②段内容思考。第①段是写现代超山的地位,而第②段是写古代超山的地位。从内容概括中可得出作者在此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然后再思考对比的作用,应不难得出作用是突出超山的地位,为下文写超山梅花做铺垫。
【答案】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把超山今昔不同的地位进行对比,既是让读者对超山的历史有个全面的了解,也为下文具体写超山的梅花做铺垫。
6.请指出文章第④段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6分)
【解析】 判断修辞手法的关键是明了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判断出修辞手法后一般应对该种修辞手法的使用效果进行鉴赏。
【答案】 ①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如“香气远传十里之外的临平山麓”,写出了超山梅花之多。
②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自然自成一个雪海”,写出了超山梅花之白之多。
③使用对比(或衬托)的修辞手法,如“但我想比到罗浮的仙境,总也只有过之,不会不及”,突出了超山梅花之美。
7.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要写塘栖镇?(7分)
【解析】 本题考查结尾语段的作用,其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照应题目,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呼应前文,或兼而有之。也可能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也有暗示主题或者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答案】 ①在结构上和前文内容相呼应。
②在内容上,是超山的梅花给塘栖镇的人们带来了富庶安定的生活,意在提醒镇上的人们也应尽心尽力地维护和爱护梅花,强调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23分)
荷 叶
韩开春
①那年我去宏村,正是深秋季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顺着黄山的皱褶一路前行,层林尽染,草黄枫红,间杂粉墙黛瓦,古徽州果然气派非凡。到了村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泓碧水,一条小道笔直穿过湖心,上面有座弯月般的石砌小桥名叫画桥。据说,当年李安在此拍摄《卧虎藏龙》,男主人公李慕白就是从这座小桥上牵着他的白马走过的。
②但是,我的目光却被湖中那一大片枯萎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残荷吸引,脑海中瞬间浮现的竟是《红楼梦》里林黛玉反对贾宝玉拔除破荷叶的理由:“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恍惚间,我似乎看到了林妹妹那双对着残荷发痴的忧郁的眼睛。在那一刻,我居然有了长留宏村的想法,要是能有机缘在湖边的书院住下,在有雨的夜晚,或是撑着一把油纸伞,顺着石砌的湖堤漫行,或是隔着石雕的窗棂,卧听雨打残荷,该是多么惬意的享受啊!
③其实,我有许多亲耳聆听雨打残荷的机会。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初中的时候,学生宿舍的后面就有一大片荷塘,每年莲藕起出之后,就再也没人去管它,任由满塘的荷叶自生自灭。然而我终究只是个俗人,比不得林妹妹那样冰雪聪明,所以听雨打残荷的次数虽然不少,却从未听出过什么诗意。
④与枯萎破败的残荷相比,我更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喜欢夏日的新荷,光鲜洁净,绿意盎然,看上去就很赏心悦目,勃发着无穷的生机。中午或是傍晚,会有一些或红或绿的蜻蜓、豆娘前来参观,它们或许是被这荷塘满目的绿迷住了,绕着圈不停地飞,迟迟不肯离去,飞累了,就在新冒出的小荷尖上歇歇脚;身上穿着黑黄条纹套衫的小青蛙,也从水里冒出头来,双腿一蹬,用它那著名的蛙跳,一下子便跃上了荷叶的表面,随之溅起的一串水滴,滴溜溜地汇聚到荷叶的中心,凝成一颗又圆又亮的大水珠,映着太阳的光辉,像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们或许是把这一张荷叶当成了运动场,鼓着大腮帮咕咕呱呱不停地叫,呼朋引类;还有一些黑脊背的鱼,在荷叶撑起的太阳伞下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间或举起大尾巴,在平静的水面上使劲一击,发出“泼剌剌”的一声响,溅起一朵大水花,旋即一头扎进水底,再也不见了。
⑤这样的季节,最快乐的自然还是孩子,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朵荷花在水面上升起,绽开它美丽的笑脸时起,就会不断有孩子顺着塘埂悄悄滑下水去,学着在水面上那群嬉戏的鸭子的样子,把鼻子一捏,头往下一低,便潜进了水底,上来的时候,手里总会多出一截细嫩甜香的花香藕,临了上岸,还不会忘记摘一片荷叶顶在头顶。有时候也玩打水仗游戏,学着电影里白洋淀民兵打鬼子的模样,顶着一片荷叶,手里端根树枝,一只眼闭着,煞有介事地一瞄,手指一勾,嘴里同时还要发出“叭”的一声。
⑥少年的记忆,除了玩耍,大多数还是和味
( http: / / www.21cnjy.com )蕾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荷叶,也是如此。说到吃,必须提一下荷叶粥,这是我母亲夏天常做的,把新鲜的荷叶洗净,切成细丝,放点冰糖,和粳米一同煮,做出来的粥青白相间,颜色好看,味道也好,清香扑鼻,有清热解暑之功效。荷叶还可以包裹食物。我祖父有个习惯,赶集的时候带上一张荷叶,或干或鲜,随季节改变而有所不同,回来的时候,总会变戏法般从怀里掏出一只荷叶包来,里面包着的有时是几片卤猪头肉,有时是两根油条。他用筷子夹起肉丢进我的嘴里,果然是跟往常吃到的不同,肉香中夹杂着荷叶的清香。长大后读明清小说,见到许多关于市井场景的描写,我才知道,原来这用荷叶包熟食的举动并不是我祖父的首创。
8.下列对作品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林黛玉见到残荷想起飘摇零落的经历,有身世之痛;“我”见到残荷想起“新荷”,觉得残荷无诗意可言。这是因为两人的身世、经历不同。
B.深秋时节的宏村,层林尽染,草黄枫红,间杂粉墙黛瓦,充满古徽州的非凡气派。尤其是那泛着碧波的小湖,更是让“我”赞赏不已、流连忘返。
C.“我”喜欢夏日新荷,因为它绿意盎然,充满生机。荷塘里蜻蜓、豆娘、青蛙以及鱼儿的活动,更是令人赏心悦目。
D.第④段中,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夏日荷塘的勃勃生机,这与眼前所见的枯萎破败的残荷形成了鲜明对比。
E.少年时代的生活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而现实中置身湖中大片残荷的宏村,“我”竟有了长留宏村的想法,享受漫步湖堤或卧听雨打残荷的惬意。
【解析】 B项,无“赞赏不已、流连忘返”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意;D项,没有夸张、排比写法。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因此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文章,把握主旨,理清结构,研究技法。
【答案】 BD
9.文章开头描写宏村秋景有什么作用?(5分)
【解析】 从内容上看,本题考查对环境描写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分析能力。这类题目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文章开头描写宏村秋景属于自然环境描写(本题需要结合段落在文中的作用),鉴赏环境描写要注意分析环境对主题思想的暗示,对写作形象的烘托,对文章氛围的创造以及对推动行文这四个方面的作用。
【答案】 ①点明季节时间;②为下文写残荷做铺垫;③渲染典雅古朴的古徽州的气氛。
10.结合文意,分析“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6分)
【导学号:20130024】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心意思的能力。做题时需要从总体上把握文章内容,梳理结构,再寻找目标语段,圈定筛选范围,最后提取要点组织语言表述。第④段写夏日新荷“光鲜洁净,绿意盎然,看上去就很赏心悦目”;第⑤段写孩子们可以在荷叶间玩耍;第⑥段写母亲为“我”做荷叶粥等等。
【答案】 ①光鲜洁净,赏心悦目,有无穷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机;②是孩子的“玩伴”(或:可以在荷叶间快乐地玩耍);③妈妈做的荷叶粥让“我”念念不忘(或:荷叶与我的味蕾紧密联系,那些用荷叶包裹着的食物是我记忆中的美味)。
11.在第②段和第③段中写林黛玉和“我”都见到了残荷,二者感受有什么不同?你认为造成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7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作答本题时需要有个前提,就是了解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以及这个人物形象产生的背景,其次从文章中得出二者的不同感受是什么,再次确定二者为何会感受不同。林黛玉的感受基于她的身世,作者的感受来自他的生活,最后分点表述。
【答案】 ①林黛玉见到残荷想起飘摇
( http: / / www.21cnjy.com )零落的经历,有身世之痛;②“我”见到残荷想起“新荷”,觉得残荷无诗意可言;③造成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二者身世、阅历(经历)不同:林黛玉少年丧母,寄人篱下,身世凄凉,所以见到残荷犹见自己,将一腔哀怨寄于残荷之上;而“我”那时是初中学生,有着美好的童年,记忆中还有荷叶粥的香甜,二者感受自然不同。
三、语言运用(15分)
12.下面的句子是对黄河壶口瀑布的描写,适当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把它改写成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的排比句。(5分)
正当平缓似锦缎的黄河得意之时,她突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数里之阔的水面,跌入百尺之宽的峡谷。发出了震川虎啸般的声响,悬垂的水流如张挂的天幕,奔涌的浊流如腾飞的巨龙,激起的水珠如钢花四溅,使每一位风尘仆仆走近她的游客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和散句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整句的能力。整句和散句互换的思考点主要是重复性用词。整句改为散句将整句重复使用的提示词去掉,使相关内容变为细小部分;散句改为整句则要加上重复使用的词语,使相关内容构成整齐句式,或将句中不太整齐的并列部分修整,分别组合,变为排比句或对偶句。
【答案】 (示例)发出的声响如震川的虎啸,奔涌的浊流如腾飞的巨龙,悬垂的水流如张挂的天幕,激起的水珠如四溅的钢花。
13.(2016·全国丙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5分)
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来,除了载人航天飞行器会回收之外,其他上天的人造物体陆续被遗弃在太空中,__①__。太空垃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航天活动。比如厄瓜多尔的一颗卫星升空后不到一个月,就与太空中的火箭残骸相撞而报废。这种威胁不仅仅发生在太空,甚至地球上的人类生活也会__②__。因此,__③__,应是人类接下来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①
②
③
【解析】 本题从补写语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角度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首先要准确理解所给材料的基本意思:太空垃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航天活动。再研读内容,①后讲的是“太空垃圾”,①处必涉及“太空垃圾”;承接上文“这种威胁不仅仅发生在太空”,②处所填句子讲的应是地球上的人类生活也会受到太空垃圾的影响;③处水到渠成,应填与“解决太空垃圾问题”有关的句子。
【答案】 (示例)①都变成了太空垃圾
②受到太空垃圾的影响
③如何清理太空垃圾
14.(2016·全国乙卷)下面是某校“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5分)
【解析】 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对画面的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从构图的分支关系来看,“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总体分“活动”和“讲座”两个环节,每个环节又包含几项具体内容。要按顺序介绍清楚“活动”和“讲座”的具体内容及实施方式。做到内容全面,表达连贯,语言简洁,不要超过字数要求。
【答案】 (示例)本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旗袍、围棋、国画三个讲座,并开展三项活动:利用体育课体验太极拳,利用手工课体验中国结和剪纸艺术,年终举行太极拳表演和作品展示。
四、写作训练(50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4月20日,本来是雅安电视台
( http: / / www.21cnjy.com )《快乐集结号》主持人陈莹大喜的日子。但早晨8时多,她还没有被新郎的迎亲队接走,立刻就穿着一身白色的婚纱出现在了雅安观众面前,这立刻引起超过10万名网友的关注。
地震发生时陈莹正穿着婚纱在化妆,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震后从化妆间出来,第一时间就做了这段采访。记者随后从陈莹亲人的微博和雅安广播电视台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进行完这段播报后,陈莹又去继续进行自己的婚礼,她的这种精神感动了很多人,被网友称赞为“最美新娘”。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事例型材料作文。对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例型材料作文可以用由果求因法来立意。材料讲述的主要内容是雅安“最美新娘”在地震第一时间做采访。这是事例的结果,那么可以由这个结果来分析原因,雅安“最美新娘”为什么会在地震第一时间做采访呢?仔细阅读材料,认真思考,不难发现:“最美新娘”是雅安电视台《快乐集结号》主持人。一位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就是第一时间获取最有价值的新闻材料。“4月20日,本来是雅安电视台《快乐集结号》主持人陈莹大喜的日子”,但是她还是“地震后从化妆间出来,第一时间就做了这段采访”。这说明陈莹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崇高的敬业精神和无比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由此,可从以下方面立意:“敬业”、“责任”、“担当”、“大爱无疆”、“人间真爱”、“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