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二节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列宁
一、选择题
1.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取得胜利,并在建设中取得一定成效,说明革命或建设要( )
A.全面继承
B.无章可循
C.彻底批判
D.实际创新
【解析】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取得成效,说明进行革命或建设时要注意本国国情和创新。
【答案】 D
2.标志着列宁主义形成的会议是( )
A.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大会
B.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的召开
C.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成立大会
D.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再现能力。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形成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主义的出现,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故选B项。
【答案】 B
3.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根本不同点是( )
A.领导不同
B.性质不同
C.主力军不同
D.结果不同
【解析】 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十月革命则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 B
4.右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列宁。他晚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经验时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办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这一“不同的办法”是( )
A.进行全面的改革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建立苏维埃政权
【解析】 结合题干中的条件“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办法”以及题干提示“总结十月革命经验时说”分析,只有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5.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这表明他( )
A.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B.指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C.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途径
D.肯定了应对战争局势的新措施
【解析】 引文表明列宁认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时共产主义”不仅能够应对战争,更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这是对“战时共产主义”的极大认可,D项正确。没有反思该政策存在的问题,A项错误;没有指出新经济政策出台的必要,B项错误;而这一途径是不正确的,C项错误。
【答案】 D
6.1921年,新经济政策通过后,有些共产国际里的革命者痛惜地哭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此人( )
A.没有弄清楚新经济政策的本质是什么
B.认为列宁在俄国恢复了资本主义
C.存在严重的“左倾幼稚病”
D.与列宁有阶级利益的冲突
【解析】 本题通过对1921年苏俄新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政策的正确理解,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以逐步恢复发展生产。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由此判断材料中的人没有正确认识到新经济政策的本质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答案】 A
7.1918年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发表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写道:“1917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
A.二月革命结束了俄国的沙皇专制时代
B.十月革命将无产阶级专政变成了现实
C.十月革命将给中国革命带来新的希望
D.社会主义革命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潮流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实,十月革命为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民族带来了希望,李大钊等人也希望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主义和外国侵略势力,使国家走上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之路;而当时仍然是资本主义占据世界发展的主流地位。所以选C项。
【答案】 C
8.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变化,反映了列宁( )
A.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
B.对资本主义存在软弱和妥协的一面
C.全面修改了马克思主义原理
D.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转向资本主义
【解析】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找到的一条落后的俄国的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故选A项。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列宁《四月提纲》
材料二 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是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清除其幻想的口号。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移到反革命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革命,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完成新高潮的任务。
——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
的一次大会决议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列宁最初主张以什么方式夺权?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布尔什维克党最终夺取政权采用的是什么方式?原因又是什么?
(3)材料二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和“新高潮”分别指的是什么现象?这两个现象的性质是什么?它们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解析】 回答第(1)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要注意材料一中“一方面……另一方面……和平”等信息。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容易答出。第(3)问也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答案】 (1)方式:和平夺权。原因: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
(2)方式:暴力夺权。原因:临时政府制造了七月事件,政权完全落入临时政府手中,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3)现象: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推翻沙皇专制制度;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0年底,列宁接见来访的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时,针对当时苏俄实行的经济政策,一位农民说: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列宁亲自记录了他们的意见,坚定地说:“这种政策我们一定会改变!”
列宁会见来访农民
材料二 我们说俄国共产主义的“最初步骤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小农组织成各种协作社这一从小商品农业过渡到共产主义农业的办法,也刚刚开始实行。由国家组织产品分配来代替私营商业这件事,即由国家收购粮食供应城市、收购工业品供应农村这件事也是这样。
农民经济仍然是小商品生产。这是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非常广泛和极其深厚的资本主义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资本主义得以保留和复活起来,而且同共产主义进行极其残酷的斗争。这个斗争的形式,就是以投机倒把来反对国家收购粮食(以及其他农产品)。概括地说,就是反对由国家分配农产品。
——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苏维埃俄国的什么现象?
(2)结合史实,根据材料二指出列宁对农村经济政策的设想,针对农民的不满,列宁又是怎么解决的?其政治影响是什么?
【解析】 材料一反映的是余粮征集制,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材料看农民反对余粮征集制。第(2)问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 (1)苏维埃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侵犯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
(2)设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渡到共产主义农业。解决:1921年推行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政治影响: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