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教学设计3

文档属性

名称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04 17:3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析范进、胡屠户等艺术形象,学习运用对比方法刻画人物性格。
2、理解可笑的人物背后所表现的荒谬的社会生活,了解封建科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体会小说的讽刺艺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范进的艺术形象。
2、体会小说的讽刺艺术。
教学方法:
1、比较分析法。
2、讨论论辩法。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古人常说人生有四大幸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尤其是金榜题名后,在封建社会,读书人可获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可有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荣耀;更有甚者,喜极而疯。带着对封建科举的思索,我们一起去认识古典文学长廊中的一个典型人物——范进。21教育网
出示本节课目标:
1、了解吴敬梓及其代表作《儒林外史》的相关知识。
2、分析胡屠户等形象。
二、初读课文,感知情节。
出示自学指导一:
1、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关于吴敬梓和《儒林外史》的相关材料,小组交流,教师出示相关幻灯片辅助了解。
2、速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
出示字词自学检测。
3、概述课文内容。要求:说清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100字以内。(小组交流,代表发言)21cnjy.com
教师巡视,引导抓住重点。
三、再读课文,比较分析胡屠户、众乡邻等形象。
通过阅读,我们发现围绕范进中举,形形色色的人粉墨登场:范进、胡屠户、众乡邻、张乡绅……很明显,作者采用了(对比)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www.21-cn-jy.com
出示自学指导二:
范进中举前后,众人对范进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情节:
胡屠户:
众邻居:
张乡绅:
小结:
学生默读全文,完成图表,小组交流完善。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明确:胡屠户: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粗俗势利。
众乡邻:嫌贫贪富、前倨后恭
张乡绅:道貌岸然、老奸巨猾
封建科举的流毒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从他们身上足见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四、课时小结。
通过范进中举前后众人的变化,各色人等趋炎附势、阿谀逢迎的丑态跃然纸上。他们对权贵阿谀奉承,对寒士白眼相加,由此可见,读书人中举后便可享富贵、受尊敬,不中举则被人轻贱,因此,读书求功名,社会风气功利,范进就生活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面对这一重大转折,范进自己又有哪些变化呢?
二、出示课时目标:
1、分析范进形象,学习运用对比方法刻画人物性格。
2、理解可笑的人物背后所表现的荒谬的社会生活,了解封建科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体会小说的讽刺艺术。
三、再读课文,探究交流。
出示自学指导三:(小组讨论)
中举前后范进自己有什么变化?
出示范进中举前后吃住用地位变化的表格,学生在课文中找到相关资料,并通过范进中举前后对别人的态度变化,分析范进形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明确:范进中举前后境遇和心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范进:醉心功名、灵魂卑劣的腐儒形象。
四、追本溯源,各抒己见。
出示自学指导四:
1、金榜题名,本是人生美事,可范进为什么疯了?结合范进发疯的段落,读,想象其心理,从而体会封建科举制对读书人思想的毒害。21·cn·jy·com
2、范进中举,是喜剧还是悲剧?小组讨论后,交流。
明确:从个人结局来说,圆满的,揭露讽刺了封建科举制,但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说这是一场悲剧。
3、这出以喜剧形式写出的悲剧,是什么造成的?
《范进中举》揭露了科举制度的丑恶,让人们看到当时真实的可悲的社会。若世上事事如此,岂不是民族、国家的悲哀?2·1·c·n·j·y
五、作业(知识拓展)。
正确认识科举制度。
六、板书设计。
范进中举
吴敬梓
可笑
可悲
胡屠户
范进中举
众乡邻
张乡绅
——社会环境——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