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20.3.2 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1课堂讲解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与方法
表示数据的方法
用适当方法分析数据2课时流程逐点
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 为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 成经常锻炼身体的
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全国各学校每年
(或两年)都要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对
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一次综合评定.
上节课,我们留下过一个作业;请同学们分组合作完成
下面的调查活动:收集近两年我校八年级部分学生的《体质
健康登记表》,分析登记表中的数据,对我校八年级学生的
体质健康情况进行评定,提出增强学生 体质健康的建议.哪
位同学说一下你收集的结果呢?1知识点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与方法知1-讲一、收集数据
1. 确定样本
从全校七年级的各班分别抽取5名男生和5名女生,
组成一个容量为40 的样本.
2. 确定抽取样本的方法
按照各班的学号,分别在每个班抽取学号排在最
前面的5名男生和5名女生.知1-讲二、整理数据
整理体质健康登记表中的各项数据.
例如,计算每个个体的最后得分,按评^标准整理样本数据,得到下表.知1-讲1.收集数据:当所要考察的总体中包含的个体数很多
时,我们收集数据的方法则需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
本.
2.整理数据:获取数据后,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组
制成频数分布表,其步骤如下:
(1)找出所有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算出它们的差;
(2)决定组距和组数(一般5~10组);
(3)确定分点;
(4)列出频数分布表.知1-讲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以下收集数据的方法中比较合理的是( )
A.调查全体女生
B.调查全体男生
C.调查九年级全体学生
D.调查七、八、九年级各50名学生
选项A,B,C不符合抽样调查的随机性和代表性;
D选项符合抽样调查的条件.故选D.例1 D导引:知1-讲 抽取的样本必须符合广泛性、随机性和代表
性;不局限于某些特定的个体,这样收集的数据
才是合理的.知1-练要调查你所居住的小区的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情况,请你设计一种收集数据的方法.调查活动一般分为收集数据、________、描述数据、________、撰写调查报告与交流六个步骤.知1-练某学习小组将要进行一次统计活动,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活动序号,其中正确的是( )
A.实际问题→收集数据→表示数据→整理数据→统计分
析合理决策
B.实际问题→表示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统计分
析合理决策
C.实际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表示数据→统计分
析合理决策
D.实际问题→整理数据→收集数据→表示数据→统计分
析合理决策2知识点表示数据的方法知2-讲三、描述数据
根据整理的各种表格,画出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直方图等,使得数 据分布的信息更清楚地显现出来.
例如,根据上表,可以画出条形图和扇形图.知2-讲描述数据:根据实际问题的不同需要,选择适当的
统计图:
(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反映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2)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
的百分比;
(3)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
(4)频数分布直方图:能清晰、直观地反映数据的
整体分布情况.知2-讲某中学七年级学生共450人,其中男生250人,女生200人.该校对七年级所有学生进行了一次体育测试,并随机抽取了50名男生和40名女生的测试成绩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绘制成如下的统计表:例2 知2-讲(1)请解释“随机抽取了50名男生和40名女生”的合
理性;
(2)从上表的“频数”“百分比”两列数据中选择一
列,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
(3)估计该校七年级学生体育测试成绩不及格的人数.知2-讲(1)七年级学生共450人,抽取的比例为 分
别按比例计算出应该抽取的男、女学生数做
出解释;
(2)答案不唯一,选“频数”这一列数据时用条
形统计图,选“百分比”这一列数据时用扇
形统计图;
(3)抽取的学生中不及格的百分比为10%,于是
可以估计七年级学生中体育测试成绩不及格
的人数约为450×10%=45(人).导引:知2-讲(1)因为250× =50(人),
200× =40(人),
所以该校从七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的90名学生
中,应当抽取50名男生和40名女生.
(2)答案不唯一,下列解法供参考.
选择“频数”这一列数据可用图①表示;
选择“百分比”这一列数据可用图②表示.解:知2-讲(3)450×10%=45(人).
答:估计该校七年级学生体育测试成绩不及格
的人数约为45人.知2-讲 制作扇形统计图时,每组所对应的扇形圆心
角的度数等于该组百分比乘360°.知2-练为了解某社区居民的用电情况,随机对该社区10户居民进行调查,下表是这10户居民2015年4月份用电量的调查结果:
那么关于这10户居民月用电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位数是50 B.众数是51
C.方差是42 D.极差是21 知2-练某射击小组有20人,教练根据他们某次射击的数据绘制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7,7
B.8,7.5
C.7,7.5
D.8,6知2-练能清楚地看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量的统计图是( )
A.扇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
D.以上三种均可知2-练要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应选择(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上述三种都可以知3-讲3知识点用适当方法分析数据四、分析数据
根据原始数据或上面的各种统计图表,计算各组
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 众数、方差等,通过分析图
表和计算结果得出结论.
例如,根据表、条形图、统计图可知,样本的体
质健康成绩 达到良好的最多,有17人,良好及以上的
有29人,约占统计人数的70%左右.由此可以估计全校
七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成绩有类似的结果.知3-讲分析数据:
(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是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反
映的是:平均数为平均水平,中位数为中等水平,
众数为多数水平;
(2)方差、极差、标准差表示的是数据的波动幅度,反
映的是数据的稳定程度;
①方差、标准差都是表示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程
度;方差、标准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
数越大,数据越不稳定;知3-讲②方差的性质:若x1,x2,…,xn的方差为s2,则:
x1+b,x2+b,…,xn+b的方差为s2,即一组
数据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非零的常数,其方差
不变;ax1,ax2,…,axn的方差为a2s2,即一组
数据都扩大或缩小同样的倍数,该组新数据的
方差等于原数据方差乘扩大或缩小倍数的平方.知3-讲甲、乙两名选手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每次射靶的成绩如图所示.例3知3-讲(1)请填写下表:知3-讲(2)请从下列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这次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①从平均数和方差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好些;
②从中位数和命中9环以上(包括9环)的次数相结合
看,分析谁的成绩好些;
③从折线图上两人射击命中的环数的走势看,分析
谁更有潜力.知3-讲(1)从折线图上读取数据通过计算来填表;
(2)由第(1)问中的数据进行相互比较来得出结论,
注意由于分析数据的角度不同,可能得出不同
的结论.导引:(1)解:知3-讲(2)①从平均数上看,甲、乙射击的平均水平相同,而
s甲2<s乙2,故甲射击环数的波动比乙射击环数的
波动小,所以甲的成绩好些;
②由于甲、乙平均水平相同,而乙的中位数比甲大,
命中9环以上(包括9环)的次数比甲多,所以乙的
成绩好些;
③从折线图上看,乙的成绩基本上呈上升趋势,而
甲的成绩仍在平均数附近上下波动,说明乙的竞
技状态越来越好,而甲无明显提高,所以乙更有
潜力.知3-练某商场统计了今年1~5月A,B两种品牌的冰箱的销售情况,并将获得的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如图):
(1)分别求该商场这段时间
内A, B两种品牌冰箱月
销售量的中位数和方差;
(2)根据计算结果,比较该
商场1~5月这两种品牌冰箱月销售量的稳定性.1. 调查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一般分为收集数据、整
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交流六个步骤.
2. 描述数据一般可以画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
直方图等.
3. 分析数据一般要计算各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
众数、方差等,通过分析图表和计算结果得出结
论.1.必做: 完成教材P159复习题T3,T8,
T10,T11
2.补充: 请完成练习册剩余部分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