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2全反射
光导纤维
教案
一、教学设计
根据新课程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坚持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课堂,调整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以学为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性发展。
二、教学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全反射》是高中物理第三册的必修内容,这一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之后编写的,是反射和折射的交汇点。全反射现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所以,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1·世纪
教育网
2、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这个时期的学生学习了物理一、二册的教材,已经逐步体会出教材的思想,但是大多数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还比较低,对物理现象和知识的理解、判断、分析、和推理常常表现出一定的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指导和引导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及抽象思维能力。www-2-1-cnjy-com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光密介质、光疏介质的概念及全反射现象;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全反射条件;了解全反射的应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用实验的方法,通过讨论、分析过程,用准确的语言归纳全反射现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教育。
(2)感悟物理学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的辨证关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临界角的概念及全反射条件
2、教学难点:全反射现象的应用
五、教学媒体,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感性的实验和视频,将演示实验与多媒体的模拟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课堂上,尽可能多的留给学生参与教学的思维空间。恰当的设疑,引导学生猜想,再通过演示和多媒体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学生既实现了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飞跃,又体会到了“设疑----猜想----实验----分析----结论”的研究方法21教育网
六、教学仪器
激光发生器、玻璃棒、半玻璃砖
七、教学教程设计
(一)教学流程图
(二)教学内容
1、创设实验情景,导入课题
播放医生利用光导纤维检测病人身体的视频。(让学生知道物理与生活联系很紧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光导纤维是利用什么原理?从而引入全反射。
2、新课教学
(1)光密介质、光疏介质
任意两种介质相比较,我们把折射率小的介质叫光疏介质,折射率大的介质叫光密介质。
举例说明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是相对的。
(2)全反射现象
演示实验:激光束射向半玻璃砖,观察反射、折射现象。
设疑:如果入射角变大,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可能怎么变化呢?
学生猜想:①反射光,折射光全部消失。
②反射光消失,只有折射光线。
③折射光线消失,只有反射光线。
讨论推理:第一种假设是不合理的,因为光传播的是能量,若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全部消失显然违反能量守恒观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第二种假设也不能成立,在学习反射定律时,知道,不论透明还是不透明物体都要反射一部分射到它表面的光,所以必定有反射光线存在。21·cn·jy·com
第三种假设有可能存在。
实验验证:转动光具盘,增大入射角,观察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分析总结:随着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角也逐渐增大,但折射角总是大于入射角。同时还观察到,折射光线越来越暗,越来越接近90o,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值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剩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继续增大入射角时,仍然观察不到折射光线。
师生互动: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第三种假设在一个特定的条件下是可能成立的,象这种只有反射光线而折射光线消失的现象是全反射现象。2·1·c·n·j·y
(3)临界角
实验分析:要发生全反射现象对入射角大小有一定的要求,我们把折射角为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
学生推导:设光从某种折射率为n的介质设向空气或真空时的入射角恰好是临界角C,此时的折射角r=90°。由折射定律sinC/sinr=1/n,因为sin90°=1,则sinC=1/n。
(4)全反射条件
演示实验:观察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和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能否发生全反射,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分析归纳: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不会发生全反射,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会发生全反射。www.21-cn-jy.com
得出结论:全反射的条件: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师生互动:全反射现象是在特定条件下光的传播在两种介质界面上发生的特殊现象,在自然界中却是常见的光学现象。例如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神秘的海市蜃楼都是由光的全反射现象产生的。物理学的研究给予我们解释自然现象方法,同时也启迪人们应用物理规律来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医学上被广泛应用的光导纤维窥镜就是用全反射原理制成的。
(5)光导纤维
演示实验:观察光导纤维对光的作用,回顾课前视频。
学生介绍:学生通过课前查阅有关资料,介绍光导纤维。
多媒体:介绍光纤通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6)课堂反馈练习
主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三棱镜,临界角为45°,光线从它的一面垂直
入射,在图所示的a,b,c三条出射光线中正确的是
(
C
)
A.a
B.b
C.c
D.都不正确
(7)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小结本节主要知识及学习活动,学到了哪些方法和思想收获,养成学习----总结----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发挥自我评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21cnjy.com
(8)作业设计:学生课后阅读教材阅读材料“蜃景”;课后练习题1、4。
教学评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以培养和发展能力为着眼点,以掌握物理研究方法和物理思维方法为依据。本节主要知识内容是全反射现象和全反射条件。我灵活运用推理假设,实验验证,分析归纳,比较等方法教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掌握这些知识的方法,可以说这是一节内容丰富的方法教育课。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和教师、教材、同学进行信息交流,形成了一种和谐、积极参与的教学气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