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光源 教案 (表格式) (2)

文档属性

名称 4.1光源 教案 (表格式)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1-05 20:2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4.1光源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光源。
(2)知道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并了解其应用。
(3)认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4)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
(2)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让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通过介绍墨子在光学中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历史责任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1教育网
【教学重点】
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探究。
【教学难点】
光沿直线传播知识应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引入新课
教师和一个学生共同做一个游戏,学生蒙住眼睛摸桌上的果冻,学生蒙上眼睛之前知道果冻在哪里,摸的过程中,老师把果冻拿掉,结果学生摸不到了。教师问学生,这位同学为什么摸不到果冻了?
教师:那么光从哪里来呢?光又是如何进入人的眼中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光的世界,来学习光源,光的传播。
因为他的眼睛被蒙住了,没有光进入他的眼睛。
一、光源
问:光从哪里来呢?教师展示几幅光源的图片问: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把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大家能不能把这些光源进行分类呢?
太阳,电灯,萤火虫,蜡烛......能够自行发光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3、教师指出:月亮、钻石、投影仪屏幕不是光源
二、光的传播三、实验探究
光是怎样传播的呢?
展示三幅生活中常见的能看出光沿直线传播的图片。让学生猜想.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问:刚才只是我们的猜想,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应该怎么办?教师:这个问题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我们要用实验来探究,光是不是总沿直线传播的或沿直线传播有什么条件?
教师简单介绍实验器材,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1: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用激光笔照射装有烟雾的矿泉水瓶。探究2:
光在水中的传播:用激光笔直射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线。
探究3
: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让激光从玻璃侧面射入玻璃板中,观察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路线。
教师:刚才我们进行了实验,那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什么呢?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吗?教师演示光的反射实验。
教师:刚才我们做实验的时候,其实我们是让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我们看到的是一条直线,假如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外一种介质中时,光还会沿直线传播吗?如果我们让光在同一种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的时候,光还是沿直线传播吗?让我们继续进行实验探究。教师演示让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和让光射入不均匀的糖水中。同过实验我们进一步发现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什么条件呢?所以我们实验的最终结论应该是什么呢?现在我们知道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了,那么我们物理学上是怎么描述光的直线传播呢?教师简单介绍光线概念。
通过实验来验证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光在空气中、水中、玻璃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学生发现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学生猜想不是。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光在不均匀的糖水中传播时发生弯曲。必须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教师:光沿直线传播知识应用1——解释自然现象问:我们生活中哪些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呢?
怎么用光沿直线传播知识解释?逐个让学生解释,教师展示图片视频补充说明。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原理:光沿是直线传播的像的特点:倒立的实像,像可能比实物大也可能比实物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历史记载)日食、月食的成因
学生: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
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四、光沿直线传播知识的应用
教师:我们再来看看光沿直线传播知识的应用。队列训练时,左右看齐。(利用光沿直线传播进行准直)还有哪些?木工用眼睛瞄准木器是否直士兵打靶时,眼睛、准星和靶在一直线上挖隧道时用的激光准直器……
学生举例,教师指导分析
五、光传播的速度
问:打雷时,雷鸣和闪电在天空中同时发生,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教师:光的传播速度究竟有多快呢?请同学仔细阅读课本“光传播的速度”部分然后跟大家交流一下。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于3×108m/s3、光中真空、空气、水和玻璃中的速度大小有什么关系?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108m/s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光在空气中1s内传播的距离相当于绕地球7.5圈,
光从月球传到地球只需1.3s。
学生: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
2.学生自学课本,了解光的传播速度情况;知道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8m/s。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教师点评。
学生归纳小结。
七、作业八、板书设计
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应用:解释影子的成因,月食、日食,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射击,排队等。3、光速: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c=3×108m/s。
【教学反思】
本节课,较之前的课有不少的进步:
导入以游戏的形式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缓和了紧张的气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件制作有进步,图片选取恰当,插入了几个视频动画很好的配合了本节课的教学,也增加的课堂的趣味性。
实验设计合理,现象明显,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结束时,讲述的小故事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也渗透了德育思想。
本节课仍有不少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不够沉稳,仍然有些紧张,导致有些内容漏检。
在播放一段视频或一个动画后,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回答正题,更好的理解所要讲解的知识点。
传统教学的习惯让有些学生本来能够得出的结论被自己讲出。
学生回答问题或表述不够准确时,老师要及时强调一遍。
无论插入的故事或动画,都要侧重物理教学,再由此衍生出其他方便的教育,比如德育之类的。
问题设计需要进一步合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