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绝密★启用前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份考试
语文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
选择题
1.
下列加线词语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疾
B.绝
A.自
B.之
2.
下列作家和作品均为同一朝代的是(
)
①韩愈
②白居易
③王安石
④陶渊明
⑤《陋室铭》
⑥《岳阳楼记》
⑦《记承天寺夜游》
⑧《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A.②③⑤⑥
B.③④⑦⑧
C.①④⑥⑦
D.①②⑤⑧
3.
下面有关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总写自富阳到桐庐间山水的奇异之美。“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八个字是全文的纲,“奇”、“异”二字高度概括了山水的特点。
B.第②段写富春江江水之异,异在水色之美,江水之清,水流之急。其中“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从正面把江水的清澈表现得淋漓尽致。
C.第③段写山之奇。既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山、泉水和草木鸟兽,又抒发了作者在如此奇景中的感受,流露出对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之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是全篇的主旨所在。
D.作者在文中描绘山水,把动与静、声与色、明与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充满旺盛生命活力的大自然图景,给我们以美的熏陶和享受。
4.
选出与例句中画线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1)例:如
履
平地(
)
A.西装革履
B.郑人买履
C.履险如夷
D.履行职责
(2)例:
尽
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
A.物尽其用
B.尽人皆知
C.同归于尽
D.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3)例:人物
略
不相睹(
)
A.略不沾湿
B.雄才大略
C.攻城略地
D.长远战略
5.
下列对四首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这四首诗,饱含着鼓励青年奋发向上、努力奋斗、积极奉献、珍惜青春年华等积极思想和讴歌母爱的情怀,语言清丽,风格独特。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成功的花》写“成功的花”来之不易,作者抓住花的色泽特征,用“明艳”一词形象地突出了花的“成功”。
C.这四首诗的哲理用艺术的形式来表现,明白晓畅,蕴蓄十分丰富。后两首,诗人用植物比喻青年人和他们的成长。
D.《母亲》一诗,通过和鸟的比较,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依恋之情,面对困难,以母亲为避风港湾而心安理得之情油然而生。
6.
对《湖心亭看雪》中作者在夜深人静、寒气倍增的“更定”之时“独往湖心亭看雪”的行为,评论不当的是(
)
A.表现作者冰清玉洁的操守和孤芳自赏的情调。
B.表现作者与流俗迥异的孤怀雅兴。
C.雪后出游,无所谓白天夜晚,因为大雪辉映暗夜,游赏效果不逊于白天。
D.作者深夜独往,大约是不愿意别人看见,也不愿意见到别人,蕴涵着避世的思想。
二、
写作
7.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③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
④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
⑤《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境相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1cnj
y.co
m】
8.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
( http: / / www.21cnjy.com )1)
_________________,则孤陋而寡闻。
(2)
他山之石,______________。
(3)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
(4)
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6)古代诗词中,很多诗句都表达了壮志难酬,如范仲淹的《渔家傲》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又如李白在《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
9.
请根据提示写出空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子。(8分)
(1)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2)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
(3)《陋室铭》中,作者用“
,
”交代了自己的交友标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个性,从而说明了陋室不陋。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现作者对百姓深切同情的句子是:“
;
。”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描写花草来体现西湖早春生机勃勃景象的句子是:“
三、
诗歌鉴赏
10.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
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
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世人盛爱牡丹/山寺桃花始盛开
B.香远益清/开卷有益
C.亭亭净植/东西植松柏
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莲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
。(请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版权所有:21教育】
A.本文以莲为写作对象,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B.本文以花喻人,用菊花比喻隐逸者,用牡丹比喻富贵者,用莲比喻君子。
C.《爱莲说》中的“说”是古代一种记叙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感情。
D.“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
11.
诗歌欣赏:阅读下面两首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后完成后面小题。
【甲】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甲乙两文划线句都描写了塞外风光,请任选一句对画面内容加以描绘。(不超过60字,3分)
(2)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1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赏析“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的妙处。
(
2)如果把“归雁洛阳边”一句中的“归雁”改为“归燕”,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请简要分析。
四、
阅读题
1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一道小河
平平荡荡地流将下去,
只经过平沙万里
自由的,
沉寂的,
他没有快乐的声音。
一道小河
曲曲折折地流将下去,
只经过高山深谷
险阻的,
挫折的,
他也没有快乐的声音。
我的朋友!
感谢你解答了
我久闷的问题,
平荡而曲折的水流里,
青年的快乐
在其中荡漾着了。
(1).本诗作者以联想的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悟力从生活现象中获得了微妙的生命体悟,并且用诗的语言传递出心灵感悟的信息,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1cnjy.com
(2).诗人用“平平荡荡”的河流和“曲曲折折”的河流比喻两种生活现象,一种是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
21·cn·jy·com
(3).快乐是一种感觉,是心灵的一种愉悦惬意的感受和状态;快乐是一种美德,是对生活的坦然和热爱。请你结合诗歌,谈谈你对快乐的理解。
www-2-1-cnjy-com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西湖七月半
①
(节选)
吾辈始舣舟
②
近岸。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面
③
,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
④
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
⑤
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注:①选自《陶庵梦忆》卷七,作者张岱。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舣(yǐ)舟:将船向岸边靠拢。③(huì)面:洗脸。④韵友:风雅的朋友。⑤竹肉:竹,指箫、笛等竹制管乐器;肉,歌喉。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浅
斟
(
)
匿
影(
)
酣
睡(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杯
箸
(
)
纵
舟(
)
清梦甚
惬
(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
(2)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
4.文中描写盛夏西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这些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1
cnjy
com
5.这篇短文与课文《湖心亭看雪》同为张岱所作,试从某一方面将这两篇短文比较异同。
15.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
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
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念
:
相与
:
(2)翻译下列语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闲人”一词的理解。
(4)请谈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6.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
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择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伛偻
提携
(2)而不知太守之
乐
其乐也
(3)
念
无与为乐者
(4)
相与
步于中庭之
(2)下列句子中与“相与步于中庭”的“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不求闻达于诸侯
C.访士于襄阳司马徽
(3)下面语句的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B.念/无与为乐者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庭下/如积水空明
(4)翻译下面句子。
⑴醉能同其乐,
( http: / / www.21cnjy.com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⑵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甲】【乙】两文都是作者在被贬期间所写,请比较其在思想感情上异同。(
1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4)
题。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2-1-c-n-j-y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1)
.为下面句子选择恰当的译句。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
A.忽然黄烟从四面八方弥漫开来,水上的人和物一点也看不见了。
B.忽然黄烟从四面冒起,人和物彼此一点也看不见了。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
)
A.烟消以后,水波平静了,有一条船消失了踪迹。
B.烟消退后,波浪显得比方才小了些,江面上一条船的踪迹也找不到了。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
A.只有一只敌船,被火烧毁了,随着波浪沉下去了。
B.只有一只假设的“敌船”,被火烧毁了,被滚滚的浪涛卷走了。
(2).
根据选文填空。
①第一段中描写演习中阵势变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字是______________。“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表现了______________。
21教育网
②第二段描写_______,其中点明这是在潮水暴涨时表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
选段中采用比喻进行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
.本文共四段,分别写了四方面内容,但都紧紧围绕“观潮”二字,如文章第一段概括为“江潮伟观”,请依样为选文两段各概括一个四言短句。
21·世纪
教育网
1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
题。
酒泉子
潘
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1)
.解释下列词语。
满郭:
心寒:
(2).
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即农历等常识来看,“既望”指的是(
)
A.初一
B.初五
C.十六
D.二十
(3).
选文中展示了弄潮儿高超技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19.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草色无限
最先响应春风的当然是草,因为它们距离土地最近,稍稍一努力,就青青冉冉的了。
唐人有句子说:红苋时将叶作花。其实岂止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红红的苋叶如花,二月三月,万花寂寥,浅草悄然在我们单调的视野里绣出一片绿色,比花更有力量,诗人张祜就有雅兴“聊将草色当屏风”。
浅草最初的出现改变了一种生存姿态。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最普通的植物就有办法让漫山遍野的缤纷绿色次第绽放,
仿佛浅草一声喊,藏在土地之下的各种植物就呼啦啦齐声应和,闹闹洋洋地一下子全都撑开自己的一把生命伞,
于是你就看到了越走越远的青葱和越攀越高的春天。
(乙)春(节选)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1)甲、乙两文都描写春草,甲文中写春
( http: / / www.21cnjy.com )草“稍稍一努力,就青青冉冉的了”,在乙文里只用一个“____”字就表达出草冲破土层的挤劲;甲文中用“悄然”,在乙文中则用“________”来形容春草不知不觉出现,生动地表现了春草的活力。
(2)甲文用“万花寂寥”来衬托春草“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衬托春草勃发给人的快乐。
(3)乙文描绘春草抓住特征:“嫩嫩的”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草的____________________,“绿绿的”写春草的____________________,写春草的长势则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子。
(4)甲文中说,“浅草最初的出现改变了一种生存姿态”,这种改变指的是
(
)
A.首先响应春风的草。
B.在我们单调的视野里绣出一片绿色。
C.让漫山遍野的缤纷绿色次第绽放。
D.草色到达的地方,大地无疑地在闹嚷嚷的热情中纯净了。
(5)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的意思是(
)
A.草长出来了,其他植物也发芽了。
B.春草带动了其他植物的生长。
C.春草首先撑开了自己的生命之伞。
D.春草钻出地面,冬眠的其他植物也发芽生长了。
(6)为什么说“青葱”越走越远,“春天”越攀越高
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
A.草木越长越高,绿色向远方延伸。
B.当草漫山遍野的时候,春天已离开了我们,到了树木青葱的夏季了。
C.当树木青葱的时候,春草已经枯黄了。
D.草木青葱,预示夏天的到来,春天自然就离我们更远了。
五、
作文
20.
人生是一部小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有着受用无尽的财富,请写一段你的人生经历,看能否发掘出财宝来。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答案
一、选择题
1、D2、
D3、
D
4、
(1)C
(2)A
(3)A5、D6、
C
二、写作
7、①决眦入归鸟。
②夜阑卧听风吹雨。
③
( http: / / www.21cnjy.com )芳草萋萋鹦鹉洲。
④猿鸣三声泪沾裳。
⑤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
(1)独学而无友
(2)可以攻玉
(3)骈死于槽枥之间
(4)惟吾德馨
(5)枯藤老树昏鸦
(6)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举杯消愁愁更愁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9、
(1)千里共婵娟
(2)入则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法家拂士;
(3)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4)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5)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三、诗歌鉴赏
10、
(1)D
(
2)对于莲花的爱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人应该是有很多了!
(
3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4)C
11、
1)甲文划线句示例:在像屏障一般的连绵高大的群山里,太阳渐渐地向西落入山谷,暮霭苍苍,烟雾茫茫,已很难看到远处的景物,在茫茫的荒漠里一座孤城的城门紧紧关闭。乙文略。
(
2)《渔家傲》:抒发作者慨叹功业未成和戍边将士思乡的复杂心情。《使至塞上》:抒发作者被排挤出朝廷隐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如激愤、抑郁等)以及作为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言之成理即酌情给分)
12、
1)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即风正),才能够“悬”,即端端直直地高挂风帆。此词精确地写出了江面波平浪静的静谧壮观景象。(2分)
(
2 )古诗文中“归燕”一般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或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或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而“鸿”或“雁”一词,多指书信,“归雁洛阳边”是指以归雁捎书,能更好表达诗人羁旅愁怀、思念家乡的深情。
四、阅读题
13、(1)平荡而曲折的水流里,青年的快乐/在其中荡漾着了(或:生活中有坦途,也有坎坷,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快乐面对)
(2).生活中的坦途 生活中的坎坷(意思相近即可)
(3).解析:要透过诗歌表面的虚写,提炼出诗歌背后的深层意蕴。只要扣住“愉悦”“惬意”“坦然”“热爱”中的一点作答即可。
参考答案:略
14、1.zhēn
nì
hān
2.
筷子
任纵,放纵
畅快,适意
3.
(1)刚才慢慢地喝酒,低低地唱歌的人出来了,藏身在树底下的人也出来了。
(2)风雅的朋友来了,有名的歌妓也来了,(大家)安放好杯子和筷子,笛声与歌声一同响了起来。
4.
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面
比喻
拟人
5.
本题结合了课内知识,比较出一点异同即可。
答案:
略
15、
(1)解释加点的词语:念: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虑、想到;相与:共同,一起。
(2)(1)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2)
只是缺少像我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
3)“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二指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4)赏月的闲适,被贬官后的淡淡哀愁,面对挫折的豁达。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6、
(1)(1)驼背,指老年人 (
( http: / / www.21cnjy.com )2)以……为乐
(3)想
考虑
(4)一起
(2)C
(3)A
(4)⑴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⑵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5)相同:面对贬谪不沉沦,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表现出旷达情怀(1分)不同:苏轼情感复杂,既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又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欧阳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
2·1·c·n·j·y
17、
(1)
答案:
A
B
B
(2)
提示:
选文的两段内容分别写的是水军演习的场面和弄潮健儿的英姿。此题在理解选文的基础上筛选信息,概括总结答案。
【出处:21教育名师】
参考答案:
①“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水兵作战技艺娴熟
②弄潮健儿的英姿“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3)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水爆轰震,声如崩山”前者生动地表现了水兵作战的英勇和技艺的娴熟,后者突出战斗的激烈
(4)
水军训练
吴儿弄潮
18、
(1)
答案:
满城。指心中害怕恐惧。
(2)
C
(3)
弄潮儿向涛头立
手把红旗旗不湿
19、(1)钻
偷偷
(2)绣出一片绿色
春到人欢
(3)质地
色泽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4)C
(5)D
(6)A
五、作文
20、【思路点拨】写自己的人生经历,就要记真事真情,不可妄加想象,最好用第一人称叙述。
【例文】
桑口伤口
门前有一排桑,非常茂密,树叶修长。
我常坐在门前,望着不远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的那一排桑发呆。它们同我共享一缕阳光。可是,唯一的不同:我是忧愁的,它们是快乐的从那闪着光班的绿叶上可以看出。
www.21-cn-jy.com
母亲突然叫住我:“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陪我去剪桑吗 ”当然,我很乐意能做这样的事。剪子一刀一刀剪下去,桑枝一束一束掉下来。我看见,一滴滴白色的养料像汗珠一样从剪过的桑枝的头上滴下。我擦擦自己的脸,我惊慌地发现原来我脸上并无汗珠,而是泪水。
那一刻,我停止了剪桑。我回想起了许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许多。曾经一次次苦痛,我告诉自己要坚强,曾经一次次挫折,我告诉自己不悲伤。是谁发的誓言,折断翅膀也要带着血与泪飞翔 现在的失败不是永远的失败,路还很远,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
21
cnjy
com
我猛地惊醒,问母亲:“为何剪桑 为何不让它快乐地成长 ”
她的回答令人吃惊。我深深感到:我总是太
( http: / / www.21cnjy.com )急,太狂躁。青春只一次,我应该慢慢品味,不应该只为追求一时的胜利而重重发誓。也不应该只为忏悔一时的失败而深深追悔。相反,我要忍受挫折,忍受痛苦,忍受心与心相碰撞时的那一刻沉痛。我要慢慢成长,长得健壮,长得刚强。
我拿起剪子,毫不心痛地剪下去,一刀一刀
( http: / / www.21cnjy.com )剪掉心灵的沉重,剪掉曾经的一次次欢乐与忧伤,让心底的沉积似火般喷发,让世界与心灵一起震撼,让伤口的痕迹从此消失。
母亲说过什么,我清晰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得她的话,她说:“剪桑嘛,为了让桑不至于长得过快,从而忽略了坚强与韧性。让其有桑口,它会更加茁壮。如果现实环境太过于顺利,桑会太高,不能经受风吹雨打。相反,如果每年都剪桑,那么,桑口会让桑长得更慢,让其慢慢品尝了成长与青春中的苦与难之后,它会更加坚韧,风吹不摇,雨淋不倒。”
【简评】
此文妙在构思。由剪桑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增强桑的坚强与韧性,让其慢慢成长而显得更加茁壮的道理,悟出人的成长也须经历生活的风吹雨打、挫折、创伤和彷徨,桑树的成长照应了人的成长,剪桑的情节主线加之以心理变化的辅线,行文活泼,内容丰富。材料的运用独具匠心,结构的安排自然天成,题目语意丰赡,尽显语言的张力。微瑕:部分语言稍显直白,有损于全文的含蓄之美。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