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3张PPT。第17课 三国鼎立小说中的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勿教天下人负我”
——《三国演义第四回》 狠毒、无义曹操自导自演了一场梦中杀人的好戏,“佯惊问”、“痛哭,命厚葬之。”结果“人皆以为操果梦中人”
——《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 猜忌、阴险正史中的曹操“曹公奉迎天子,辅赞国政。”
—— 《后汉书·卷七十五》“大重之举果绝,险危之行无惧,风云诡谲,笑谈其间,唯大英雄者可称之。曹公曹孟德者,诚如是。”
——《三国志·毛玠传》 白脸奸臣 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
么写,剧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
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
案……这个案要翻……
——毛泽东西 汉东 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曹操(公元155年~公元220年)曹操死 三国始东汉末年秦 曹操(155~220年)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魏国的奠基者和主要缔造者。精通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写有《蒿里行》《观沧海》等诗篇,他用诗抒发了自已革新政治、统一全国的抱负。
群雄逐鹿,心忧天下——早年曹操 曹操参与镇压颍川黄巾起义军,被命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中平六年(189),与袁绍为首的东关州郡军一起讨伐董卓,后逐渐壮大成一支与袁绍相对抗的力量。群雄逐鹿,心忧天下——早年曹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
----曹操(译文: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就令人极度哀伤)群雄逐鹿,心忧天下——早年曹操桑椹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期盼什么局面呢?安定、统一 材料一:为了发展势力,曹操采纳了谋士毛玠的建议。毛玠说:“奉天子以令不臣,……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材料二:曹操提倡“唯才是举”,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不论其出身地位如何,都提拔重用。他曾三次发出《求贤令》,因而曹操周围“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材料三:为了解决军粮问题,曹操采纳建议,招募流民屯田。屯田制的推行,使荒地大量开发,军粮供应有了保证,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 “挟天子以令诸侯”唯才是举,招纳贤士实行屯田,奖励农耕曹操势力是如何壮大的?延津袁 绍
十万人曹 操
三四万人
公元200年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官渡官渡一战,名扬天下——中年曹操《龟虽寿》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一、三分天下的形势
1、曹操:官渡之战统一北方 孙权(182~252年)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由于他善于用人,军纪严明,受到百姓欢迎,势力不断壮大,孙策死后,继续经营江东。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2、孙权:占据江东稳步发展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千古良相”的典范。父母早亡,由叔父玄抚养长大,后因徐州之乱,避乱荆州,潜心向学,淡泊明志。三顾茅庐3、刘备:三顾茅庐诸葛辅政赤壁之战孙权刘备组成孙刘联军曹操基本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分天下——暮年曹操赤壁之战前形势图赤壁赤壁之战,三分天下——暮年曹操赤壁之战刘备刘备曹操
20多万大军孙权孙刘联军5万军队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赤壁之战,三分天下——暮年曹操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合作探究】赤壁之战,三分天下——暮年曹操1、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易生疾病;3、曹操骄傲自满;2、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1、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易生疾病;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2、曹操骄傲自满;3、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4、根本原因:统一条件尚未成熟; 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兵力多少并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骄兵必败!赤壁之战以少胜多公元208年曹操和孙刘联军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曹操失败4、赤壁之战(208年),奠定三分天下格局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三国鼎立二、三国鼎立 有人说从东汉到三国是由统一到分裂,是历史的退步,你赞同吗?【合作探究】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局部统一为全国性统一创造了条件三国鼎立形势图魏国:修建水利工程,生产恢复和发展吴国:造船业,曾到达夷洲(今台湾)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曹魏重视农耕“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翻车三国的治理与开发屯田1、曹丕:魏(220年)洛阳
——推行屯田、解决军粮、安定居民 三国时期,诸葛亮也十分注重农桑,设锦官管理织锦产业,使蜀锦有了很大发展,他在北征时提出"决敌之资,唯养锦耳"。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蜀锦在当时不仅是对外贸易的商品,而且也是军费开支的来源。蜀国的治理与开发 诸葛亮另一个政绩,是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对西南地区的开发。诸葛亮对孟获采用的是“攻心为上,兵战为下”政策。 武侯祠是纪念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因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而得名。2、刘备:蜀(221年)成都
——建设天府之国、开发西南边疆吴-青瓷羊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吴国船只孙吴开发江南夷洲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公元230年,孙权为实现“普天一统,开拓海疆”,遣将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从浙东古港章安出使海外,远规台湾。3、孙权:吴(229年)建业
——发展江南经济,密切两岸联系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要基于史实,实事求是
要多个角度,全面分析
要一分为二,辩证看待
要顺应潮流,立足发展
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
——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三国演义》中,作者对曹操的描写有不少是虚构的。正确区分文学作品和历史事实。
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大浪淘沙,是非功过——千古曹操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白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鲁迅大浪淘沙,是非功过——千古曹操曹操 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参考答案 从历史事实来看,曹操能谋善断,唯才是举,志向远大。他重视农耕,大兴屯田,统一北方并发展了北方经济,为西晋的统一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有功。当然,也有另一面,曹操凶残、奸诈,滥杀无辜,有过。但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袁绍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曹操曹操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孙权刘备联军三国鼎立220年 曹丕 洛阳 221年 刘备 成都222年 孙权 建业魏蜀吴三国鼎立课堂小结辨析题:曹操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率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袁绍的军队,并于220年称帝改国号魏
错误:
理由:
错误:
理由:三国时期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赤壁之战曹操是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的军队。220年称帝改国号魏是曹丕不是曹操错误:
理由诗句中的曹操老当益壮,凌云鸿志情系苍生,天下己任唯才是用,不拘一格建安泰斗
三曹之首 郭嘉(170年-207年),东汉末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宋·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