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随堂训练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第12课 统一王朝的重建
轰轰烈烈的农民战争结束了暴秦的统治。在战争中踊跃出来的农民领袖刘邦和项羽又开始了长达四年的争霸战争,最终究竟鹿死谁手,称霸天下?在新的王朝建立后,是不是也像秦朝一样实行残暴的统治呢?今天我们就从刘项争霸天下的“楚汉战争”开始学起。
创设情境 点燃激情1.楚汉战争背景: 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全国各地纷纷响应起义。其中以刘邦和项羽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最为强大。
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打败秦军主力,加速了秦王朝的覆灭,公元前206年刘邦攻破咸阳推翻秦的统治。
一、西汉的建立 讲授新课“谁来执掌政权成为斗争焦点!”楚汉战争爆发时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交战双方:刘邦、项羽
目的:争夺帝位
结果:刘胜项败思考与讨论 乌江自刎前,项羽悲叹道:“此乃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他说的对吗?找出理由!(阅读课本65页上面小字部分)分析原因:进入咸阳城后刘邦:项羽:一、善于收揽民心,,约法三章,稳定社会秩序,赢得民心
二、择善而从,听从谋士劝说,退守关中,养民招贤,积聚实力 骄傲自大,纵兵烧杀抢掠,尽失人心,激起部下不满,各路诸侯起兵反抗项羽得民心者得天下结果:刘胜项败 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这两次战争的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反抗秦的暴政农民阶级帝位之争地主阶级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农民战争2.刘邦建汉和“布衣将相”之局建国时间:公元前202年
建国者:汉高祖 刘邦
都城: 长安 史称“西汉” 汉高祖刘邦曾任沛县亭长,又称沛公。他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善于网罗人才,包括社会下层有才能的人。(萧何、曹参、韩信、陈平、陆贾、樊哙、周勃、灌婴等)
称帝后,论功行赏,授予官位,形成“布衣将相”的局面。(打破了世袭贵族执掌国政的局面)1.“休养生息”政策的提出汉初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请大家讨论!二、“休养生息”政策与文景之治原因:1、经过长期战乱,西汉初期呈现一派残破的景象,人口减少,经济萧条,粮食奇缺。
2、汉朝统治者出身于社会底层,能够切身感受百姓疾苦,注意吸取秦亡教训。【陆贾,写《新语》一书,提出了行仁义、重教化,力求给百姓一个安静稳定环境的主张。】汉初施政重要依据具体措施:
刘邦即位后,为恢复社会经济,颁布了一系列减轻赋税、恢复农业生产的诏令。
2.文 景 之 治 为什么会出现文景之治?文帝、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奉行以安民为本的方针,创造安定局面,进一步发展生产。文景之治的内容:1、减田租、轻徭役。(首先,十五税一改三十税一,其次慎用民力,服役一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2、省刑罚。(文帝废除连做法和肉刑,景帝减轻笞刑。)3、统治者“躬修俭节”。文景之治的作用:1.形成了一个“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环境。2.巩固了统治,推动了经济的发展。3.奠定了汉武帝时强盛的基础。什么是文景之治?经过文帝、景帝两代的整治,形成一个“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环境,史称“文景之治”。1.下象棋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活动。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一历史事实有关( )
A.秦统一六国 B.楚汉战争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理论依据源自《新语》一书,此书的作者是( )
A.李斯 B.陆贾
C.韩信 D.叔孙通BB随堂训练3.关于“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吸收秦亡教训
B.儒家治国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C.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取得成效
D.秦末农民战争促使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B汉武帝时社会状况:人口增殖,经济富庶,
国家强盛,空前繁荣。(大一统局面出现的条件)三、西汉的盛世
自主学习:结合课本67~68页,总结汉武帝时期为巩固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权,采取了那些措施?(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开拓边疆等方面总结)
汉五铢钱看一看秦半两“独尊儒术”
董仲舒说一说 在对待文化的态度上,汉武帝与秦始皇有何不同?有何共同作用?不同:
秦始皇采用丞相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使儒家经书惨遭厄运。
汉武帝采用董仲舒 “独尊儒术”的建议,大力发展儒学教育,并在长安兴办太学。
共同作用:
加强了思想控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说一说 假如你是汉武帝时的一名学生,你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教育,你必须去哪里?长安太学 卫青 前127年 霍去病 前121年 霍去病 前121年 卫青 前119年 霍去病 前119年 汉武帝派谁发动了几次对匈奴的战争?公元前127—公元前119 三次
卫青、霍去病
长安北击匈奴开通河西走廊
河西屯田开发西南(“西南夷”)管理东北(“东胡”) 含义: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
来源:《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注:夜郎,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说一说 你知道成语“夜郎自大”的含义及来历吗?滇王之印思考——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对当时国家有什么影响?
1、巩固了大一统局面。
2、促进了民族融合。
3、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4、成为世界最强的国家之一。如何评价汉武帝?评价原则:
一分为二议一议评价总体评价: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功:在其统治期间,西汉国力强盛,民族融合,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大一统。
过:他在位期间也连年征战,迷信鬼神等,耗费了大量的民力和物力。晚年社会出现动荡,但能及时改过。楚汉之争→西汉建立↙↘休养生息文景之治→西汉盛世1.削弱地方诸侯国势力(推恩令)
2.铸造钱币(五铢钱)
3.兴修水利
4. “独尊儒术”(董仲舒)发展教育、兴办太学
5.北击匈奴(三次,卫青、霍去病)
6. 河西设郡、屯田
7.开发西南(“西南夷”)
8.管理东北(“东胡”)课堂小结4.前127年至前119年,汉武帝发动对匈奴的战争。下列相关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解除了匈奴对都城咸阳的威胁
B.汉军统帅是卫青和霍去病
C.保证了北部边郡的安全
D.开通了西汉联系西域以至中亚各地的通道A6. 2008年6月,江苏吴江出土五铢钱约8000枚,重30公斤。既有汉代的刘彻五铢等,又有两晋南北朝的凿边五铢等,铸造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18年到公元581年间,均为圆形方孔铜钱。那你知道“五铢钱”的铸造和发行由中央政权统一管理最早开始于( )
A.秦始皇统一货币时
B.汉高祖建立西汉时
C.文景之治时
D.汉武帝货币改革时D7.假设我们能够到汉武帝时期的最高学府去读书,那么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
A.天文算术之理
B.法家治国之道
C.儒家的经典
D.《孙子兵法》C8.毛泽东在诗词《沁园春?雪》中写有:“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把“秦皇汉武”并称,其主要原因是( )
A.推行郡县制
B.采用儒家学说治国
C.修筑长城
D.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帝国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