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文科)
一、单项选择题(20道小题,每道题3分,满分60)
1.下列富含糖类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青苹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熟苹果汁能还原银氨溶液,这说明( )
A.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糖类
B.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
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
D.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
B.米饭在嘴中越咀嚼越甜的原因是淀粉水解生成甜味物质
C.油脂、乙醇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D.水果因含有酯类物质而具有香味
4.误食重金属盐会使人中毒,可以解毒的急救措施是( )
A.服大量食盐水
B.服用葡萄糖
C.服用适量的泻药
D.服用鸡蛋清
5.农业上用的杀菌剂波尔多液(由硫酸铜和生石灰制成),它能防治植物病毒的原因是( )
A.硫酸铜使菌体蛋白质盐析
B.石灰乳使菌体蛋白质水解
C.菌体蛋白质溶解于波尔多液
D.铜离子和石灰乳使菌体蛋白质变性
6.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烟囱造高;③燃料脱硫;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开发新的能源.
A.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7.环境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环境污染的发生、危害与防治都与化学有关.根据有关的化学知识,下列措施和理由之间,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
A.严禁排放未经处理的有毒工业废水﹣﹣防止水土流失
B.不允许焚烧农作物秸杆﹣﹣防止污染空气
C.限制生产含磷洗涤剂﹣﹣防止湖海出现“赤潮”
D.限制生产不符合尾气排放标准的气体﹣﹣防止氮的氧化物及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8.有些垃圾可以用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方法处理.下列垃圾中,不适宜用上述方法处理的是( )
A.果核
B.电池
C.卫生纸
D.纯棉纺织品
9.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mL
1mol L﹣1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 )
A.150
mL
1
mol L﹣1
NaCl溶液
B.75
mL
2
mol L﹣1
CaCl2溶液
C.150
mL
2
mol L﹣1KCl溶液
D.75
mL
1
mol L﹣1
AlCl3溶液
10.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上应印有如图所示警示标记中的( )
A.
B.
C.
D.
11.小明体检的血液化验单中,葡萄糖为5.9×10﹣3mol/L.表示该体检指标的物理量是( )
A.溶解度(s)
B.物质的量浓度(c)
C.质量分数(w)
D.摩尔质量
12.关于17gN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1
mol氮原子
B.含NA个氢原子
C.含2NA个氨分子
D.含NA个电子
13.与3.2gSO2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的NO2的质量为( )
A.3.2
g
B.4.6
g
C.6.4
g
D.2.3
g
14.能够用来鉴别BaCl2、NaCl、Na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 )
A.AgNO3溶液
B.稀硫酸
C.稀盐酸
D.稀硝酸
15.有一种气体的质量是14.2g,体积是4.48L(标准状况),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28.4
B.28.4
g mol﹣1
C.71
D.71
g mol﹣1
16.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的NaCl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的质量分别是( )
A.950
mL
111.2
g
B.500
mL
117
g
C.1
000
mL
117
g
D.任意规格
111.2
g
17.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2.4
L
N2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
B.在标准状况下,22.4
L水的质量约为18
g
C.22
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
L
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D.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19.观察如图,量筒中液体的体积读数是( )
A.0.5ml
B.1.5ml
C.1.6ml
D.1.7ml
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40分)
20.大豆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由大豆配制出来的菜肴很多,我们每天都要食用大量的豆制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所吃的豆腐是一种 .
A.凝胶B.蛋白质C.脂肪D.淀粉
(2)点豆腐所采用的凝聚剂是 .
A.石膏B.硫酸钾
C.氯化钡
(3)我们食用的大豆,最终补充给人体的主要成分是 .
A.氨基酸B.蛋白质
C.多肽
D.糖类
(4)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
21.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致力于研究臭氢层被破坏问题的三位环境化学家.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氟里昂(如CCl2F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Cl原子,Cl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O3).有关反应为O3O2+O Cl+O3→ClO+O2
ClO+O→Cl+O2 总反应:2O3→3O2
(1)在上述臭氧变成氧气的反应过程中,Cl是
A.反应物
B.生成物
C.中间产物
D.催化剂
(2)O3和O2是
A.同分异构体
B.同系物
C.氧的同素异形体
D.氧的同位素.
22.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如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 ,② _,④ .
(2)若利用装置Ⅰ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有 ,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 ;冷凝管的进水口是 (填“f”或“g”);现需配制250mL
0.2mol/L
NaCl溶液,装置Ⅱ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 .
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文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20道小题,每道题3分,满分60)
1.下列富含糖类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淀粉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题目涉及多糖,多糖含有淀粉和纤维素两种,多存在于植物中,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玉米含有淀粉、大米含有淀粉、棉花含有纤维素,都为多糖,鲤鱼含有蛋白质,
故选D.
2.青苹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熟苹果汁能还原银氨溶液,这说明( )
A.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糖类
B.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
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
D.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考点】食物中淀粉、蛋白质、葡萄糖的检验.
【分析】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可用来检验是否含有淀粉,葡萄糖中滴加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有光亮的银镜生成,可用来检验葡萄糖.青苹果汁含有淀粉,熟苹果汁含有葡萄糖.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A、将碘水滴到一片青苹果上,如果观察到青苹果变蓝,说明青苹果中含有淀粉,但淀粉属于多糖,故A错误;
B、取熟苹果汁,向该果汁中滴加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发现有光亮的银镜生成,说明苹果中含有葡萄糖,但青苹果中含有淀粉,变成熟苹果时,淀粉并不能完全水解成葡萄糖,故B错误;
C、青苹果中含有淀粉,青苹果汁遇碘水显蓝色,变成熟苹果时,淀粉水解成葡萄糖,熟苹果汁能还原银氨溶液,故C正确;
D、青苹果中含有淀粉,变成熟苹果时,淀粉水解成葡萄糖,不会聚合成淀粉,故D错误;
故选C.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
B.米饭在嘴中越咀嚼越甜的原因是淀粉水解生成甜味物质
C.油脂、乙醇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D.水果因含有酯类物质而具有香味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淀粉的性质和用途;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及其摄入途径.
【分析】A.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B.淀粉在唾液淀粉酶作用下生成麦芽糖;
C.乙醇不是人体必要的营养物质;
D.水果中含有脂类物质.
【解答】解:A.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故A正确;
B.淀粉在唾液淀粉酶作用下生成麦芽糖,具有甜味,故B正确;
C.乙醇不是人体必要的营养物质,故C错误;
D.水果中含有脂类物质,具有香味,故D正确.
故选C.
4.误食重金属盐会使人中毒,可以解毒的急救措施是( )
A.服大量食盐水
B.服用葡萄糖
C.服用适量的泻药
D.服用鸡蛋清
【考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分析】根据重金属盐中毒的原理判断,重金属盐能使人中毒,实际上是重金属离子使人中毒,它能改变蛋白质的结构.
【解答】解:A.食盐水不能与重金属盐反应,故A错误;
B.葡萄糖不能与重金属盐反应,故B错误;
C.服用适量的泻药不能及时将重金属盐从人体中除掉,故C错误;
D.重金属盐能够使得人体内蛋白质发生变性,重金属中毒时喝入大量含蛋白质的物质能够有效解毒,鸡蛋清是蛋白质,故D正确.
故选D.
5.农业上用的杀菌剂波尔多液(由硫酸铜和生石灰制成),它能防治植物病毒的原因是( )
A.硫酸铜使菌体蛋白质盐析
B.石灰乳使菌体蛋白质水解
C.菌体蛋白质溶解于波尔多液
D.铜离子和石灰乳使菌体蛋白质变性
【考点】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分析】波尔多液本身并没有杀菌作用,当它喷洒在植物表面时,由于其粘着性而被吸附在作物表面.而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分泌出酸性液体,加上细菌在入侵植物细胞时分泌的酸性物质,使波尔多液中少量的碱式硫酸铜转化为可溶的硫酸铜,从而产生少量铜离子(Cu2+).Cu2+进入病菌细胞后,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同时Cu2+还能破坏其细胞中某种酶,因而使细菌体中代谢作用不能正常进行.在这两种作用的影响下,既能使细菌中毒死亡,CuSO4属于重金属盐,蛋白质在重金属盐或碱性条件下变性;
【解答】解:用CuSO4和Ca(OH)2按一定比例溶于水配制而成的波尔多液中含有CuSO4和Ca(OH)2,
A、CuSO4属于重金属盐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故A错误;
B、石灰乳是碱,能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故B错误;
C、波尔多液本身并没有杀菌作用,当它喷洒在植物表面时,由于其粘着性而被吸附在作物表面,细菌在入侵植物细胞时分泌的酸性物质,使波尔多液中少量的碱式硫酸铜转化为可溶的硫酸铜,从而产生少量铜离子(Cu2+),Cu2+进入病菌细胞后,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使蛋白质变性是防治植物病毒的原因,故C错误;
D、CuSO4属于重金属盐,蛋白质在重金属盐或碱性条件下变性,能防止植物病菌,故D正确;
故选D.
6.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烟囱造高;③燃料脱硫;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开发新的能源.
A.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考点】"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
【分析】少用煤作燃料、燃料脱硫、开发新的能源等措施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从而减少酸雨的形成,以此解答.
【解答】解:少用煤作燃料、燃料脱硫、开发新的能源等措施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从而减少酸雨的形成,把工厂烟囱造高、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等措施不能有效地防止酸雨的形成.
故选C.
7.环境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环境污染的发生、危害与防治都与化学有关.根据有关的化学知识,下列措施和理由之间,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
A.严禁排放未经处理的有毒工业废水﹣﹣防止水土流失
B.不允许焚烧农作物秸杆﹣﹣防止污染空气
C.限制生产含磷洗涤剂﹣﹣防止湖海出现“赤潮”
D.限制生产不符合尾气排放标准的气体﹣﹣防止氮的氧化物及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分析】A、根据工业废水任意排放造成水资源污染;
B、根据焚烧农作物秸杆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
C、根据含磷洗涤剂的使用能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D、根据汽车尾气污染环境;
【解答】解:A、工业废水任意排放造成水资源污染,而不是水土流失,故A错误;
B、焚烧农作物秸杆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能污染空气,故B正确;
C、含磷洗涤剂的使用能使水体富营养化,出现赤潮现象,故C正确;
D、汽车尾气的排放出的氮的氧化物及一氧化碳,会污染空气,故D正确;
故选:A;
8.有些垃圾可以用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方法处理.下列垃圾中,不适宜用上述方法处理的是( )
A.果核
B.电池
C.卫生纸
D.纯棉纺织品
【考点】"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
【分析】根据电池中含汞,填埋汞污染地下水和土壤,必须回收处理.
【解答】解:电池中含汞,填埋汞污染地下水和土壤,必须回收处理,果核、卫生纸、纯棉纺织品可以卫生填埋或者焚烧或者堆肥的方法处理,故选:B.
9.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mL
1mol L﹣1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 )
A.150
mL
1
mol L﹣1
NaCl溶液
B.75
mL
2
mol L﹣1
CaCl2溶液
C.150
mL
2
mol L﹣1KCl溶液
D.75
mL
1
mol L﹣1
AlCl3溶液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分析】50mL
1mol L﹣1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为2mol/L,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只与溶质的化学式组成及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有关,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50mL
1mol L﹣1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为:1mol/L×2=2mol/L,
A.150
mL
1
mol L﹣1
Na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1mol/L,不符合条件,故A错误;
B.75
mL
2
mol L﹣1
CaCl2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2mol/L×2=4mol/L,不符合条件,故B错误;
C.150
mL
2
mol L﹣1K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2mol/L,与氯化镁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相同,故C正确;
D.75mL
1
mol L﹣1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1mol/L×3=3mol/L,不符合条件,故D错误;
故选C.
10.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上应印有如图所示警示标记中的( )
A.
B.
C.
D.
【考点】化学试剂的分类.
【分析】根据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无毒、不燃烧,在化学与生活中能够使用的化学物质.
【解答】解:A、警示标记为腐蚀性液体的标志,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则使用该标志,故A正确;
B、警示标记为剧毒标志,而浓硫酸无毒,不能使用该标志,故B错误;
C、警示标记为放射性物品,而浓硫酸无放射性,不能使用该标志,故C错误;
D、警示标记为氧化剂,浓硫酸不能使用该标志,故D错误;故选A.
11.小明体检的血液化验单中,葡萄糖为5.9×10﹣3mol/L.表示该体检指标的物理量是( )
A.溶解度(s)
B.物质的量浓度(c)
C.质量分数(w)
D.摩尔质量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
【分析】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mol/L是物质的量浓度的常用单位.
【解答】解:葡萄糖为5.9×10﹣3mol/L,即表示每1L血液中含有葡萄糖的物质的量是5.9mol,mol/L是物质的量浓度的常用单位.
故选B.
12.关于17gN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1
mol氮原子
B.含NA个氢原子
C.含2NA个氨分子
D.含NA个电子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根据n=计算氨气的物质的量,每个NH3分子含有1个N原子、3个H原子、10个电子,据此计算N原子、H原子、电子物质的量,再根据N=nNA计算解答.
【解答】解:17g氨气的物质的量==1mol,
A.每个NH3分子含有1个N原子,故N原子物质的量为1mol,故A正确;
B.每个NH3分子含有3个H原子,故H原子物质的量为3mol,则含有H原子数目为3NA,故B错误;
C.氨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含有NA个氨分子,故C错误;
D.每个NH3分子含有10个电子,故电子物质的量为10mol,则含有10NA个电子,故D错误,
故选A.
13.与3.2gSO2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的NO2的质量为( )
A.3.2
g
B.4.6
g
C.6.4
g
D.2.3
g
【考点】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计算.
【分析】根据n=计算SO2的物质的量,由分子构成可知,SO2与NO2物质的量相同时,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则可计算出NO2的质量.
【解答】解:n(SO2)==0.05mol,
SO2与NO2中含氧原子数相等,则
n(NO2)=n(SO2)=0.05mol,
m(NO2)=0.05mol×46g/mol=2.3g,
故选D.
14.能够用来鉴别BaCl2、NaCl、Na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 )
A.AgNO3溶液
B.稀硫酸
C.稀盐酸
D.稀硝酸
【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
【分析】根据Na2CO3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鉴别,应选择酸,根据BaCl2生成沉淀进行鉴别,应选择硫酸.
【解答】解:A、BaCl2、NaCl、Na2CO3与AgNO3溶液反应都生成沉淀,无法鉴别,故A错误;
B、稀硫酸与BaCl2反应生成沉淀,稀硫酸与Na2CO3反应生成气体,稀硫酸与不NaCl反应,现象不同,可鉴别,故B正确;
C、稀盐酸和BaCl2、NaCl不反应,无法鉴别BaCl2、NaCl,故C错误;
D、稀硝酸与BaCl2、NaCl不反应,无法鉴别BaCl2、NaCl,故D错误.
故选B.
15.有一种气体的质量是14.2g,体积是4.48L(标准状况),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28.4
B.28.4
g mol﹣1
C.71
D.71
g mol﹣1
【考点】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根据M==计算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解答】解:M====71g/mol,
故选D.
16.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的NaCl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的质量分别是( )
A.950
mL
111.2
g
B.500
mL
117
g
C.1
000
mL
117
g
D.任意规格
111.2
g
【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分析】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的NaCl溶液950mL,由于没有950mL的容量瓶,需要选用1000mL的容量瓶来配制2mol/L的NaCl溶液,计算溶质氯化钠的质量需要根据1000mL的溶液进行计算.
【解答】解:实验室没有950mL的容量瓶,需要选用1000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所配制的1000mL2mol/L
的溶液中含有溶质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为:2mol/L×1L=2mol,
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8.5g/mol×2mol=117g,
故选C.
17.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分析】分液法可以将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分开;蒸馏法是控制沸点的不同来实现互溶的两种液体物质间的分离方法,萃取分液法指的是加入萃取剂后,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在以前的溶剂中的溶解度,并两种溶剂互不相溶,出现分层现象.
【解答】解:①汽油不溶于水,所以汽油和氯化钠溶液是分层的,可以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②酒精和水是互溶的两种液体,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来分离;
③向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中加入萃取剂四氯化碳后,溴单质会溶解在四氯化碳中,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而分层,然后分液即可实现二者的分离.
故选C.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2.4
L
N2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
B.在标准状况下,22.4
L水的质量约为18
g
C.22
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
L
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D.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A、状况不知,所以无法由体积求物质的量;
B、标况下,水是液体;
C、22
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5mol,标准状况下11.2
L
HCl的物质的量为0.5mol;
D、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物质的量相等,分子数相同,但原子数不一定相同.
【解答】解:A、状况不知,所以无法由体积求物质的量,所以微粒数目不知,故A错误;
B、标况下,水是液体,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不适用,故B错误;
C、22
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5mol,标准状况下11.2
L
HCl的物质的量为0.5mol,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相等,故C正确;
D、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物质的量相等,分子数相同,但原子数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19.观察如图,量筒中液体的体积读数是( )
A.0.5ml
B.1.5ml
C.1.6ml
D.1.7ml
【考点】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
【分析】根据量筒的构造,量筒能精确到0.1mL,刻度按从下到上增大分布,每一刻度为0.1mL,据此完成本题.
【解答】解:量筒能精确到0.1mL,量筒的刻度是按从下到上增大分布的,每一小刻度为0.1mL,
则由图可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读数为1.6mL,
故选C.
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40分)
20.大豆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由大豆配制出来的菜肴很多,我们每天都要食用大量的豆制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所吃的豆腐是一种 B .
A.凝胶B.蛋白质C.脂肪D.淀粉
(2)点豆腐所采用的凝聚剂是 A .
A.石膏B.硫酸钾
C.氯化钡
(3)我们食用的大豆,最终补充给人体的主要成分是 A .
A.氨基酸B.蛋白质
C.多肽
D.糖类
(4)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α氨基酸 .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豆腐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可发生盐析、变性和水解,蛋白质的水解最终产物为氨基酸,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1)豆腐属于大豆制品,大豆中富含蛋白质,
故答案为:B;
(2)钾离子具有苦味,钡离子可使蛋白质变性,因此C错误,点豆腐所采用的凝聚剂是石膏的水溶液,属电解质溶液,可以中和胶体微粒表面吸附的离子的电荷,使蛋白质分子凝聚起来得到豆腐,
故答案为:A;
(3)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胃、肠等消化器官中受到蛋白酶的作用水解生成各种氨基酸,
故答案为:A;
(4)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α氨基酸,
故答案为:α氨基酸.
21.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致力于研究臭氢层被破坏问题的三位环境化学家.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氟里昂(如CCl2F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Cl原子,Cl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O3).有关反应为O3O2+O Cl+O3→ClO+O2
ClO+O→Cl+O2 总反应:2O3→3O2
(1)在上述臭氧变成氧气的反应过程中,Cl是 D
A.反应物
B.生成物
C.中间产物
D.催化剂
(2)O3和O2是 C
A.同分异构体
B.同系物
C.氧的同素异形体
D.氧的同位素.
【考点】同素异形体;催化剂的作用.
【分析】(1)反应中Cl原子的质量和性质均不变,是催化剂,据此分析;
(2)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间互为同素异形体,据此分析.
【解答】解:(1)在反应过程中,Cl参与反应,但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和性质均没有发生改变,符合催化剂的特点,即Cl做催化剂,故选D;
(2)O3和O2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故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C.
22.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如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 蒸馏烧瓶 ,② 锥形瓶 _,④ 1000ml容量瓶 .
(2)若利用装置Ⅰ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有 温度计 ,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 蒸馏 ;冷凝管的进水口是 g (填“f”或“g”);现需配制250mL
0.2mol/L
NaCl溶液,装置Ⅱ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 未用玻璃棒引流,未采用250ml容量瓶 .
【考点】蒸馏与分馏;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分析】(1)带有支管的烧瓶为蒸馏烧瓶,承接蒸馏产品的是锥形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是1000ml容量瓶;
(2)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根据沸点不同分离,即用分馏的方法,分馏需要温度计;冷凝管是下管进水上管出水,利于冷却;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和操作来寻找装置中的错误.
【解答】解:(1)带有支管的烧瓶为蒸馏烧瓶,承接蒸馏产品的是锥形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是100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①蒸馏烧瓶,②锥形瓶,④1000mL容量瓶;
(2)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根据沸点不同分离,即用分馏的方法,分馏需要温度计;冷凝管是下管进水上管出水,这样冷却充分,冷凝效果好;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必须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外溅,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线,只能用来配制所标容量规格的溶液,现需配制250mL只能选用25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温度计;蒸馏;g;未用玻璃棒引流,未采用250ml容量瓶.
2016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