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05 10:3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教案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诗抓“奇”写“雪”,以“雪”衬“别”的写法。
2、体会本诗送友时的无限惆怅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本诗抓“奇”写“雪”,以“雪”衬“别”的写法。
难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就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四、教具:录音、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泰山,五岳之尊。大家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在泰山脚下,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曾有不少诗人对泰山进行过歌咏,你能说出一首这样的诗吗?好,一起朗诵杜甫的《望岳》吧。
  
杜甫有一位比他小三岁的好朋友,叫岑参,他是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他的诗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板书:课题、作者)。
(二)读诗
  
学诗首先要读诗,大家以前是如何读诗的呢?
  今天我们丰富一下读诗的方式,可以个人读、合作读;可以诵读、演读、唱读。当然大家还可以创设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大家开始准备吧。
  学生自由读诗,小组交流,准备展示。
  我们请同学到台前展示一下。
  展示各种形式的“读”。
(三)品诗
  1、简说诗中之“奇”
  边塞诗的特色之一是描绘边塞奇异风光。岑参作为唐代边塞诗人,他的突出特点就是“好奇”。杜甫曾说“岑参兄弟皆好奇”(幻灯)。他用好奇的眼睛观察世界,他用好奇的心灵感悟世界,并把它们化作涓涓文字流淌于笔端。这样,我们透过他绮丽的文字就可以读到边塞那奇异的风光和异域的情调了。请大家再读诗歌,说一说你从诗句中发现了怎样的“奇”。
  学生默读,说发现的“奇”。
  预设:
  胡天八月即飞雪——胡天奇冷,飘雪奇早。
  千树万树梨花开——雪花其繁,雪花奇美。
  瀚海阑干百丈冰——瀚海奇阔,结冰奇厚。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胡天奇冷,将士奇苦。
  愁云惨淡万里凝——愁云奇多,彤云奇密。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风威奇大,雪天奇冷。
  去时雪满天山路——路雪奇厚,担忧奇多。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路奇迂,情义奇深。
  (提示:如果学生说得不够全面,教师可以抓住其中的“奇”进行引导。如“刚才有的同学说到了天气奇冷,诗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这一点呢?请快速找出来。”)
  2、描述诗中画面
  读着诗歌,诗中奇异的景色仿佛一幅幅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请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画面,试着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出来,选一句或者两句都可以。写完与小组交流,修改完善,然后选代表在全班展示,看哪个组描述得最精彩。先看一个示例。
  屏幕展示示例: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茫茫的边塞,强劲的北风呼啸而来,飞沙走石,白草被拦腰折断,在狂风吹卷之下,不停地打着滚儿。正是八月中秋时节,鹅毛般的雪片却已经飘飘洒洒,纷纷扬扬。落在山峦上,落在树梢上,落在大漠中……整个边塞大地笼罩在一片白色之中。
  学生个人描述画面,小组交流。
  学生集体展示。
  教师穿插有关资料引导讲解。
  (1)引导深解名句
  岑参最喜欢梨花,在他的作品里,曾多次写到梨花,请看屏幕,一起朗读一遍。
  屏幕展示诗句:“长安柳枝春欲来,洛阳梨花在前开。”“梁园二月梨花飞,却似梁王雪下时。”“梨花千树雪,柳叶万条烟。”
  学生读以上诗句。
  由此可见,梨花于诗人的印象何等深刻,诗人写梨花常常是在远离故乡之时,他笔下的花常常总是和思春念归、士逢知遇等情感活动联系在一起。现在你对这两句诗有了怎样的新的理解?
  (2)引导联想想象
  这首诗最后两句描绘的画面历来被人称道,给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
下面请大家一起将目光聚焦于这两句诗,试着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你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化身为诗人,说说:当你站在冰天雪地里望着友人渐渐远去的身影,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说自己的设想。
  大家的设想都有可能,然而作者不明写,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留白”这种艺术表现手法的魅力。
  (3)引导感悟情感
  在奇冷的天气里送别友人,这本是伤心之事,然作者描绘的边塞雪景是如此的奇异、壮美,甚至是唯美,为什么诗人能够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呢?
  请看材料,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屏幕展示材料: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岑参是就是其中之一。他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度过了六年艰苦的军旅生涯,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他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回京时所作。
  现在明白其中原因了吧。谁来说一下?
  作者有理想有追求,热爱生活;诗人所处时代,正值大唐盛世,国家的强盛自然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所以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乐观向上的情怀。
  同学们的联想和想象很精彩,现在,我们就结合刚才精彩的描述,快速背诵全诗。看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背会这首诗!开始!
  学生背诵诗歌。
 (四)用诗
  现在对这首诗已经学得不错了,大家知道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吗?是运用。我想和大家做一个用诗的挑战游戏,可以是直接引用,也可以化用。大家有些为难,先看两个例子吧。
  屏幕展示用诗举例:
  1、引用: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移植杜甫的记忆。有了他的记忆,我会感受他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伟大之心;也会体味他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胸襟,品味他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欣赏他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化用:“前不见青山,后不见绿水,念天地之污染,独怆然而涕下。”(仿《登幽州台歌》)
  大家愿意选择哪句诗呢?看来大家都愿意选择诗中的名句。为了避免大家选择的诗句过于集中,如果敢于挑战其他诗句,我们可以给他加2分。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个人进行创作。
  学生展示创作内容。
  教师适当鼓励点评。
  (五)小结
  仔细回味,诗人岑参留给了我们什么呢?边塞的奇异风光,丰富的思想感情,乐观、豪迈的英雄气概。记住边塞诗,记住岑参。
  课即将结束了,请小组长如实的地将本组得分写到小组名下,这节课同学们都有精彩的表现,让我们用掌声对获得优胜的小组表示祝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