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课时演练:7.1郑人有且买履者

文档属性

名称 《先秦诸子》课时演练:7.1郑人有且买履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05 17:0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韩非子》选读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
课时演练·促提升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  渎:大川。
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期:希望。
C.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论:研究。
D.卜子妻写弊裤也
写:书写。
解析:写:仿效。
答案:D
2.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B项,之:结构助词,的。A项,以:连词,用来/介词,因为。C项,为:动词,做/介词,被。D项,且:副词,将要/连词,表递进关系。
答案:B
3.对下列句子中的“说”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 ②故先王有郢书,而后世多燕说 ③燕相受书而说之 ④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 ⑤此二人说者皆当矣 ⑥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A.①④/②③/⑤⑥     B.①④/②③⑥/⑤
C.①③④/②⑥/⑤
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①④“说”同“悦”;②③⑥“说”,解释,⑤“说”,劝说。
答案:B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2)先王之言,有其所为小而世意之大者,有其所为大而世意之小者,未可必知也。
(3)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而自知其益富。
参考答案:(1)因此圣人不希望照搬古代那一套,不墨守成规,研究当世的事情,从而给它准备相应的措施。
(2)古代帝王的话,有针对的事情很小而现在社会上把它猜测得很重大的,有针对的事情很大而现在社会上把它猜测得很小的,所以古代帝王的话现在不一定可以明白。
(3)这位女子的父亲不怪罪自己在教育女儿方面不对,却因为他的财富增加了而自认为聪明。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 ”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 ”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韩非子·说难》)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先以其女妻胡君    故:故意。
B.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
亲:亲近。
C.暮而果大亡其财
亡:逃亡。
D.薄者见疑
见:被。
解析:C项,亡:丢失。
答案:C
6.下列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  )
例: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
A.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B.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解析:B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A、C两项均为名词作状语。D项,形容词使动用法。
答案:B
7.文中“此二人说者皆当矣”中的“此二人说者”指的是(  )
A.宋富人之子和邻人之父   B.宋富人和邻人之父
C.郑武公和关其思
D.关其思和邻人之父
解析:根据后面的“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可以推断得出。
答案:D
8.“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正确的意思是(  )
A.重的被杀死了,轻的被人怀疑,那么不是明白事理困难,而是明白事理后正确处置才困难啊。
B.进谏的话说重了(君王)就要杀人,说轻了(君王)就要怀疑人,这说明不是知道情况困难,而是处理它更困难。
C.重者被杀,轻者被怀疑,这说明知道问题并不难,恰当地处理它是难的。
D.厚道的被杀,浅薄的被怀疑,这说明了解问题并不难,而是如何量刑更困难。
答案:A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智伯索地于魏宣子,魏宣子弗予。任章曰:“何故不予 ”宣子曰:“无故请地,故弗予。”任章曰:“无故索地,邻国必恐。彼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智伯必骄而轻敌,邻邦必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则智伯之命不长矣。君不如予之以骄智伯。且君何释以天下图智氏,而独以吾国为智氏质乎 ”君曰:“善。”乃与之万户之邑。智伯大悦,索地于赵,弗与,因围晋阳。韩、魏反之外,赵氏应之内,智氏以亡。
齐攻宋,宋使臧孙子南求救于荆。荆大说,许救之,甚欢。臧孙子忧而反。其御曰:“索救而得,今子有忧色,何也 ”臧孙子曰:“宋小而齐大。夫救小宋而恶于大齐,此人之所以忧也;而荆王说,必以坚我也。我坚而齐敝,荆之所利也。”臧孙子乃归。齐人拔五城于宋而荆救不至。
温人之周,周不纳客。问之曰:“客耶 ”对曰:“主人。”问其巷而不知也,吏因囚之。君使人问之曰:“子非周人也,而自谓非客。何也 ”对曰:“臣少也诵《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君天子,则我天子之臣也。岂有为人之臣而又为之客哉 故曰:主人也。”君乃使吏出之。
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侯谓堵师赞曰:“乐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 ”乐羊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孟孙适至而求麑。答曰:“余弗忍而与其母。”孟孙大怒,逐之。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傅。其御曰:“曩将罪之,今召以为子傅,何也 ”孟孙曰:“夫不忍麑,又且忍吾子乎 ”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
(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彼重欲无厌,天下必惧   厌:满足。
B.且君何释以天下图智氏
释:放弃。
C.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
遗:赠送。
D.孟孙适至而求麑
适:适宜。
解析:适:恰巧,正巧。
答案:D
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人的智慧的一组是(  )
①君不如予之以骄智伯 ②齐人拔五城于宋而荆救不至
③岂有为人之臣而又为之客哉 故曰:主人也 ④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⑤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 ⑥秦西巴弗忍而与之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解析:②是叙述齐人攻下宋国五座城池后,楚国的救兵没有到来这个客观事实;⑥是叙述秦西巴把小鹿还给了母鹿,说明秦西巴心地善良,内心不忍。这两句不能直接体现人的智慧。
答案:B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魏宣子听取了任章的建议,采用欲擒故纵之术以割让土地使智伯骄傲轻敌;最终贪婪的智伯在韩氏、魏氏、赵氏的联合攻击下灭亡了。
B.齐国攻打宋国,臧孙子凭借自己的智慧得到了楚王的支持和援助,使宋国免于灭亡。温人在周被囚禁,他靠着聪明机智说动周君释放了自己。
C.齐桓公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途中迷路缺水。凭借管仲的聪明,利用老马找到了归路;靠着隰明的智慧,利用蚁穴得到了水源。
D.乐羊忍住悲痛吃了自己儿子的肉,顺利打败中山国;秦西巴心地善良,把小鹿还给了母鹿。作者认为乐羊的智巧伪诈比不上秦西巴的愚蒙忠诚。
解析:“凭借自己的智慧得到了楚王的支持和援助,使宋国免于灭亡”不正确,原文中楚王答应援助是假,齐人攻下了宋国五座城池后楚国的救兵也没有到。
答案:B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救小宋而恶于大齐,此人之所以忧也;而荆王说,必以坚我也。
(2)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3)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
参考答案:(1)为救援弱小的宋国却被强大的齐国厌恶,这是令人担忧的做法;但楚王却很高兴,一定是想用这个使我们坚决抗齐。
(2)现在的人不知道用他们的愚笨之心去学习圣人的智慧,不也是错误的吗
(3)乐羊因为有功而被怀疑,秦西巴因为有罪更受信任。
参考译文:智伯向魏宣子索要土地,魏宣子不给。任章说:“什么原因不给他 ”魏宣子说:“没有理由就索要土地,所以不给他。”任章说:“智伯无故索要土地,邻国一定会害怕。他深重的欲望不能满足,天下一定会恐惧。您给了他土地,智伯一定骄傲轻敌,邻国一定恐惧而相互亲近。用相互亲近的军队来对付轻视敌人的国家,那么智伯的命就不会长久了。您不如把土地给智伯,以便使他骄傲起来。况且您为何放弃用天下的力量来对付智氏,却单独把我国作为智氏的靶子呢 ”宣子说:“好。”于是就把一个万户人家的城邑给了智伯。智伯十分高兴,又向赵国索要土地,赵国不给,智伯于是围攻晋阳。韩氏、魏氏在城外攻击,赵氏在城内接应,智氏由此灭亡了。
齐国攻打宋国,宋国派臧孙子南下向楚国求救。楚王很高兴,答应救援宋国,跟臧孙子十分友好。臧孙子忧心忡忡返回宋国。他的车夫说:“求救的事成功了,现在您还愁容满面,为什么 ”臧孙子说:“宋国弱小而齐国强大。为救援弱小的宋国却被强大的齐国厌恶,这是令人担忧的做法;但楚王却很高兴,一定是想用这个使我们坚决抗齐。我们坚决对抗齐国,齐国就会疲敝,楚国的利益便在这里。”于是臧孙子就回到了宋国。齐人攻下了宋国五座城池,然而楚国的救兵一直没有来。
温邑有个人来到周,周不接纳他这个客人。周人问他说:“是客人吗 ”温人回答说:“是主人。”周人问他的住处,他却毫无所知,于是官吏就把他囚禁起来。周君派人问他:“你不是周人,又自称不是客人,这是什么道理呢 ”温人回答说:“我少时诵读《诗经》,书中说:‘普天之下,没有不是君王的土地;四海之内,没有不是君王的臣子。’现在君王您是天子,那我就该是天子的臣子。哪有做人臣子的,却又做他的客人呢 所以我说是主人。”周君于是让官吏把这个人释放了。
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说:“老马的才智可以利用。”就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于是找到了路。走到山里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蚁穴高出地面的土有一寸,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挖地,结果就找到了水。凭管仲的聪明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们不知道的,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现在的人不知道用他们的愚笨之心去学习圣人的智慧,不也是错误的吗
乐羊担任魏将去攻打中山国,他的儿子在中山,中山国君把他的儿子煮了,并送给他一些带汁的肉。乐羊坐在帐幕下吃了,吃完了一杯。魏文侯对堵师赞说:“乐羊因为我的缘故而吃了他儿子的肉。”堵师赞回答说:“他连儿子都忍心吃,还有谁他不忍心吃呢 ”乐羊打败中山国,魏文侯奖赏他的功劳,却怀疑他的用心。孟孙打猎得到一只小鹿,让秦西巴带着返回。小鹿的母亲跟在后面啼叫。秦西巴不忍心,就把小鹿给了母鹿。孟孙回来后向秦西巴要小鹿。秦西巴回答说:“我不忍心,就还给了它的母亲。”孟孙非常气愤,赶走了他。过了三个月,又把秦西巴召回来,让他做自己儿子的老师。他的车夫说:“从前要加罪于他,现在又召来让他做儿子的老师,为什么 ”孟孙说:“他对小鹿都不忍心加害,还会忍心害我的儿子吗 ”所以说:“巧妙的欺诈比不上笨拙的诚实。”乐羊因为有功而被怀疑,秦西巴因为有罪更受信任。
三、语言表达
13.阅读下表,对表中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并把分析结果填写在横线上。
某研究机构对某地2008年至2014年中学“优秀教
师名录”进行研究,分别按出生年代和年龄进行统计,见下表:
出生年代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及以后
比例
23.33%
64.29%
12.38%
教龄
20年以上
11~20年
10年以内
比例
4.76%
73.81%
21.43%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优秀教师的群体,以①        为主,②        次之。这说明③        ;“论资排辈”评价教师优秀与否的做法,已成为历史。
参考答案:①(以)60年代出生、教龄在11~20年的(为主) ②70年代及以后出生和教龄在10年以内的(次之) ③(这说明)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已成为优秀教师的主体
14.(2015·山东,1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国的茶俗以大众化为主流,茶馆茶客盈门,就足以说明这一点;而文人雅士在饮茶上另有讲究。历来的研究者在饮茶著述中,试图教给人们一种优雅的饮茶方式即茶舍要雅致,茶叶需上品,入茶水最好是甘冽的泉水主宾身份情趣要相宜,或有诗文唱和、书画助兴或会心赏鉴;主宾不解茶道和饮茶时佐以荤食;茶舍布置混乱茶具粗劣,。
(1)为了表达简明,画线的词语有两处应该删除,序号分别是   和   。
(2)画线的标点有两处错误,序号分别是   和   。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和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①“完全”和“足以”重复;②“他们”与“历来的研究者”重复,并造成前面的句子表达不完整。第③处的冒号和“即”重复,应改为逗号;第⑥处的分号应改为逗号,使“或会心赏鉴”与“或有诗文唱和、书画助兴”在一个分句内。
答案:(1)① ② (2)③ 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