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检测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1-05 23:0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检测题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狗的嗅觉特别灵敏,形成嗅觉的部位是(
A
)
A.大脑
B.鼻腔
C.嗅觉神经末梢
D.嗅神经
2.吃完糖后马上开始吃橘子,你可能会觉得只有酸味没有甜味,下列解释比较合理的是(
B
)
A.吃了糖后各种味觉的灵敏度降低了
B.吃了糖后对甜味的灵敏度降低了
C.橘子汁不能碰到舌头上感受甜味的区域
D.橘子汁本来就没有甜味
3.具有听觉感受器的结构是(
A
)
A.耳蜗
B.前庭
C.半规管
D.鼓膜
4.(桂林中考)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
( http: / / www.21cnjy.com )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
A
)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空气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D.玻璃罩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5.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物品,防止被别人领走。这里的“声纹”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C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三者都有
6.(泰安中考)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
B.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
7.(咸宁中考)下列成语中,属于描述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C
)
A.坐井观天
B.形影相依
C.海市蜃楼
D.波光粼粼
8.下列能正确表示“大黄鸭”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
C
)
9.(汕尾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紫外线夜视仪
B.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D.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10.(宁波中考)从水下向水面看,看到一条鱼及其所成的像,如图所示,可以判断(
A
)
A.a是b鱼通过光的反射成的虚像
B.a是b鱼通过光的折射成的虚像
C.b是a鱼通过光的反射成的虚像
D.b是a鱼通过光的折射成的虚像
eq
\o(\s\up7(,第10题图)      ,第12题图)
11.(河北中考)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当人面镜时,“镜中人”变得越来越大
B.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C.手影和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清晨,我们看到地平线下的“太阳”,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1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蜗牛爬行用到的工具分别是(
A
)
A.显微镜、放大镜
B.放大镜、放大镜
C.显微镜、显微镜
D.放大镜、显微镜
13.如图甲是来自远处的光线经某人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图。下列关于该人远视眼或近视眼的判断及矫正所需配戴的眼镜镜片的选择正确的是(
C
)
A.近视眼、乙
B.远视眼、乙
C.近视眼、丙
D.远视眼、丙
14.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
( http: / / www.21cnjy.com )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制成的,其中心厚度只有0.05毫米,则近视眼患者配戴的该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
C
)
A.小于0.05毫米
B.等于0.05毫米
C.大于0.05毫米
D.任意值
1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屏上得到了烛焰的像,若恰有一小虫落在透镜的中间部分,那么在屏上所成的像(
C
)
A.变成了小虫的像
B.像的中间没有了
C.大小不变,亮度比原来暗了
D.大小和亮度与原来一样
16.在研究凸透镜的实验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40厘米处,就会在凸透镜另一侧成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30厘米处,则经凸透镜后会产生一个(
B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不能成像
17.(泰安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3
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
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D
)
A.4
cm
B.6
cm
C.7
cm
D.12
cm
18.“五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同学们拍照,列好队后他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
D
)
A.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
B.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
C.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
D.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
二、填空题(共24分)
19.(2分)舌两面密布许多小凸点,内藏__味蕾__,其内有许多__味觉__细胞。
20.(3分)(南京中考)跳广场舞
( http: / / www.21cnjy.com )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__振动__产生的,是通过__空气__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_声源__外减弱噪声。
21.(2分)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音叉紧靠悬线上的小球,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这个现象表明__发声的音叉在振动__。如果将这个实验搬到月球上去做,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__小球仍会弹开,但听不到声音__。
22.(2分)光的色散实验说明了__白光是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__。在研究单色光的实验中,让依次透过红色和蓝色透明胶片的色光射在暗室中的白纸上,白纸将呈__黑__色。
23.(2分)(兰州中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图所示是被水环绕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从远处观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鸭蛋”,这是光的__反射__(填“反射”或“折射”)现象,所成的像是一个__虚__(填“虚”或“实”)像。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24.(2分)(江西中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__左__(填“左”或“右”)侧,此过程中有部分光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__60°__。
25.(2分)(厦门中考)近期流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__增大__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__增大__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填“增大”或“减小”)
26.(3分)(黄冈中考)利用激光的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度好的特点,将激光束射入光盘,激光经过__反射__(填“反射”或“折射”)后被光学装置接收,处理后就可以还原成声音和图像。激光还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如果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__凸透镜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激光经过眼球__会聚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
27.(4分)(广州中考)如图所示,墙壁上的平面镜前立有一硬杆。
(1)画出杆顶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
解:如图所示
(2)若杆在2
s内右移1
m,杆
( http: / / www.21cnjy.com )移动的平均速度是__0.5__m/s,杆的像相对平面镜向__左__(填“左”或“右”)移动。移动时,杆的像大小会__不变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27题图)    ,第28题图)
28.(2分)(德州中考)“猴子捞月”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事同学们耳熟能详。如图所示,若猴子的眼睛用点A表示,空中的月亮用点B表示,请画出猴子看见水中月亮的光路图,并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解:如图所示
三、实验探究题(共22分)
29.(7分)(苏州中考)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时应选__较薄__(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_像与物大小相等__。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__后__(填“前”或“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
(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
序号
1
2
3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结论:__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且关于镜面对称__。
30.(6分)(湖州中考)小明喝水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
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如图所示。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会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
(1)小明的推测是__折射光线消失__。
(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__光斑消失__,证实了自己的推测。
(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__不会,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__。
31.(9分)(随州中考)物理兴趣小组想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某只透镜的焦距f为多少,做实验甲,镜面垂直于阳光,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纸、镜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绘出图线乙,则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__12_cm__;将该透镜及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丙)做成像实验,记录每次成实像的物距u、像距v、物像间距L(L=u+v),绘出图线丁(以f为长度单位),由图可知,要想成实像,蜡烛与光屏的间距应满足L≥__4f__(用f表示);经“百度”发现,物理学中有一个凸透镜成像的“新概念”:放大率n==。结合丙、丁两图,可知当物距v=1.5f时,n=__2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