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力的存在习题课件(共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节 力的存在习题课件(共计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1-06 07:46:50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第2节 力的存在 第3章 运动和力第2课时 力的测量 一、弹力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符号为____。
2.弹簧受到手的拉力会发生_________,不受力时又会________到原来的状态,弹簧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手拉弹簧时,也会感受到弹簧____________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牛顿牛N形变恢复反抗拉伸二、弹簧测力计
3.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常用的测力计。
4.弹簧受到的________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也__________。弹簧测力计是利用该原理制造的。
5.观察弹簧测力计,了解指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6.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要沿着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方向施力。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拉力越大零刻度线量程最小刻度值轴线知识点一 弹力
1.托起下面几个物体时,所用的力最接近1牛的是( )
A.一颗黄豆 B.一瓶啤酒
C.一辆自行车 D.一个鹅蛋
2.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
B.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C.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D.支持力、压力是弹力DA知识点二 弹簧测力计
3.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 )
A.质量、质量 B.质量、力
C.力、质量 D.力、力
4.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测量的力不能超过量程
B.使用前轻轻拉动挂钩来回运动几次
C.使用前应校零
D.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拉着BD5.测一个约为6牛的力时,选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最小刻度最恰当的是( )
A.10牛,0.2牛 B.5牛,0.1牛
C.15牛,0.5牛 D.以上三者均可
6.如图所示,下列几种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B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先调节指针使其指在零刻度上,再观察其量程。若指针指在零刻度下方且没有及时调节就开始测量,则所测得的拉力大小与真实值相比将( )
A.偏大 B.偏小
C.相同 D.不能确定
8.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之前,如果零点没有校正,指针指在零点的上方,则测量力的大小的读数比真实值将( )
A.偏大 B.不变
C.偏小 D.无法确定AC9.如图所示,是几个同学用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各人都用同一个拉力器,拉力器上有3根弹簧,结果几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比较这几个同学手所用的拉力( )
A.手臂粗的同学所用的拉力大
B.手臂长的同学所用的拉力大
C.体重大的同学所用的拉力大
D.几个同学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B10.如图所示是弹簧测力计,用来测量____的大小,最小一格刻度表示____N,量程是____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N。弹簧测力计的基本原理是:弹簧所受的拉力与弹簧的_______________成正比。弹簧测力计____(填“能”或“不能”)在月球上测出拉力的大小。力0.252.8伸长长度能11.用手托起一本七年级下册《科学》书本所用的力约是( )
A.0.3 N B.3 N
C.30 N D.300 N
12.(杭州中考)下列四幅图是描述某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F的作用发生形变后静止时的场景,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BD13.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服。现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要小
B.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要小
C.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的大小 B1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是多少?甲: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5牛5牛5牛15.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了甲、乙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图所示。图中OA段和OB段在弹性形变范围内,若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他们应选弹簧____;若要制作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____。乙甲16.为了研究弹簧受到拉力作用时,其伸长量与弹簧自身因素的关系,郑能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弹簧A、B、C、D,其中弹簧A、C由同种金属丝绕制而成,弹簧B、D由另一种金属丝绕制而成。A、B原来的长度均为l0,C、D原来的长度均为l0′,且A、B、C、D的横截面积均相同。
实验操作如下:他将弹簧A、B、C、D的左端固定,并分别用水平向右的力通过测力计拉伸弹簧,它们的长度各自增加了Δl1、Δl2、Δl3和Δl4,如图a、b、c、d所示。请仔细观察现象,对a、b实验作比较,再对c、d作比较,可以得到在弹簧自身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的条件下,再使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弹簧的伸长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弹簧原长横截面积所受拉力金属丝的材料课件20张PPT。第3章 运动和力第2节 力的存在第1课时 力的作用效果一、力是什么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____。
二、力的作用效果
2.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力不改变物体的 。在科学上,
物体 的改变和 的改变统称为运动状态的改变。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也同样受到了另一个物体____的力的作用。也就是说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 。作用形状运动状态速度大小运动方向对它相互的1.下列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苹果从树上落下
B.汽车匀速转弯
C.人造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D.货物被起重机吊起匀速上升
2.下列事例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A.人坐沙发,沙发凹陷
B.降落伞匀速直线下降
C.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
D.正在进站的火车DD3.如图所示的几种现象,能体现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B4.如图甲、乙所示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均填“甲”或“乙”)乙甲5.下列图中能生动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规律的是( )
6.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体现这一原理的是( )
A.手拍桌子,手感到疼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AD7.下列能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现象的是( )
A.用力推车,车由静止变为运动
B.船工用撑杆推岸,船随之离岸而去
C.用力拉弓,弓发生形变
D.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来
8.“以卵击石”中,使卵破裂的施力物体是( )
A.人 B.卵 C.石 D.手BC9.(成都中考)2015年5月11日,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成都开幕,其中游泳项目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区游泳馆展开。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
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的。
10.用力把乒乓球掷向墙壁,结果球被反弹回来,这是因为____对球有____的作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水相互墙壁力相互的11.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鸟受到的力大
B.飞机受到的力大
C.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
D.无法判断
12.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对苹果有吸引力,而苹果不吸引地球
B.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大于苹果吸引地球的力
C.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等于苹果吸引地球的力
D.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小于苹果吸引地球的力CC13.下列四种动物的运动情况主要不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是( )
14.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
D.用力把铅球推出CA15.在学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时,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具有一定速度的钢珠在水平面上沿直线AB运动;如果在它的运动路径旁放一磁铁,钢珠的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对该实验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用玻璃球代替钢珠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B.钢珠沿直线AB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
C.钢珠沿曲线AC运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实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16.以下是我们在生活中见到的现象:
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D17.在以“力”为主题词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 )A.⑥②④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③⑤C18.如图所示,磁铁使钢球的 发生了变化,证明两个物体不接触____(填“能”或“不能”)产生力的作用。钢球____(填“吸引”或“不吸引”)磁铁,因为 。运动状态能吸引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9.如图所示,小强和小丽坐在滑板车上,各自握住绳子的一端,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拉动绳子。请你写出在此情境中涉及的两个科学知识。
(1) ;
(2)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0.如图所示为一个带有橡皮塞的玻璃瓶,瓶塞中间插有一根玻璃管,管与塞密封良好。把瓶子装满水,并在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把瓶子塞紧,不要漏气,用笔在管中液面处做一记号(可在管一侧贴上纸条)。用力捏瓶壁两侧,观察管中液面的位置,发现液面____了,这说明玻璃瓶发生了____。上升形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