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课件+学业分层测评):专题6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7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课件+学业分层测评):专题6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7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1-05 18:27:07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学业分层测评地中海希腊半岛意大利山岭沟壑海洋殖民宽松自由平等互利城市小国寡民民主政治君主专制直接参与语言文字商品经济主体成年男子行政司法参政个人自由平等参政权集体荣誉感学业分层测评(十七)
点击图标进入… 课件37张PPT。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学业分层测评工商业者阶层 解负令债务奴隶四百人会议陪审法庭贵族专权地域五百人会议十将军委员会陶片放逐法部落贵族 古典时代首席将军十将军最高权力公民大会公职黄金时代 民主制度国家决策方式妇女直接民主轮流坐庄学业分层测评(十八)
点击图标进入… 课件34张PPT。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学业分层测评共和国立法权平民公元前449法律诉讼贵族特权贵族罗马成文法公民法 罗马公民灵活与变通国家事务法律程序民事自然法之父理性主义斯多亚学派罗马法学参政 近现代法律人人平等公正至上学业分层测评(十九)
点击图标进入… 课件15张PPT。巩固层提升层克利斯提尼改革
伯里克利改革
《十二铜表法》
万民法
自然法学业分层测评(十七)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异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解析】 材料强调了地理环境对文明存在“某种程度”的影响,与A项表述一致。B、C、D三项都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下的认识,排除。
【答案】 A
2.“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她”指的是(  )
A.古中国 B.古希腊
C.古印度 D.古埃及
【解析】 古代希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故选B项。
【答案】 B
3.古希腊的海外贸易、殖民活动发达,其影响不包括(  )
【导学号:17080115】
A.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
B.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
C.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D.使古希腊成为统一的庞大帝国
【解析】 古希腊各城邦从建立之初便十分珍视独立自治,也没有任何一个城邦具有征服其他城邦的绝对实力,所以一直没有像东方国家那样发展成为统一的帝国。
【答案】 D
4.古希腊的雅典人口众多,缺少肥沃耕地,食物供应短缺,50%-80%的粮食需要进口。为了解决民生问题,雅典采取的措施是(  )
A.发展工商业 B.实行民主政治
C.发展精耕细作的农业 D.提高农业技术
【解析】 面对土地贫瘠、人口众多的困境,雅典利用自己靠海、天然良港众多的地理优势发展工商业来解决民生问题。
【答案】 A
5.下图是雅典公民大会上自由发言的情形。有资格参与这种场合发言的是(  )
【导学号:17080116】
A.外邦人和全部居民 B.广大奴隶
C.成年男性公民 D.妇女
【解析】 在雅典,享有公民权利的是祖籍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外邦人、妇女和广大奴隶都没有公民权,不能参加公民大会。
【答案】 C
6.(2016·合肥高一检测)城邦公共教育和家庭私人教育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  )
A.使公民敢于表现个性
B.培养公民的集体荣誉感
C.培养合格的公民
D.使公民不屈从于权威
【解析】 希腊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合格的公民,从而为其民主政治服务。
【答案】 C
[能力提升]
7.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国王薛西斯讲的话:“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
【导学号:17080117】
A.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
B.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
C.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D.波斯人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解析】 材料反映了希腊人的自由是在法律框架内的自由,即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故选B项。A、C、D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答案】 B
8.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办的阿卡德米学园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型学校,在当时培养了一大批精通政治、哲学、艺术等学识的人才,不过柏拉图曾经自嘲自己的弟子要想有用武之地得听天由命。其主张“听天由命”是因为古希腊(  )
A.实行民主政治 B.独特的参政方式
C.奴隶社会的性质 D.不断走向衰亡
【解析】 雅典实行的直接民主制度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抽签选举”的参政方式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材料中“听天由命”正是反映了这一问题,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17080118】
材料一 公元前4世纪,公民的权利以及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美]迪耶·萨迪奇、
海伦·琼斯著《建筑与民主》
材料二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宫,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才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
——《故宫百科知识》
(1)以上材料所体现的两国政治制度有何显著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两国不同政治制度的原因。
(2)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对人类政治文明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3)以上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产生了什么共同的影响?
【解析】 本题主要通过古代东西方建筑风格的对比来折射出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上的差异。材料一体现出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及其民主的特点;材料二体现出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及其专制、权力高度集中的特点。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方面分析回答问题。
【答案】 (1)不同:古希腊政治制度体现民主、开放,而中国则体现着皇权专制、等级森严的中央集权制度。原因:希腊: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航海交通和商业贸易发展;小国寡民,城邦长期独立自治;先哲的民主思想。中国: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相对封闭的大陆环境;儒家思想的影响。
(2)雅典:提供了民主运作方式。中国:提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运作方式。
(3)影响:为人类政治制度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
学业分层测评(十八)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2015·浙江学业水平测试)公元前594年,雅典执政官梭伦开始民主改革,其中一项措施是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划分的标准是(  )
【导学号:17080121】
A.才能  B.血缘
C.收入 D.道德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中按照财产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因此,划分的标准是财产收入,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2.当梭伦改革实行后,“穷人……只能作为公民大会的成员或作为陪审员来参与国政。但这两种权利,尤其是后一种权利,到后来却证明是非常重要的,绝大多数的争执最后都要经过这些陪审员来解决,包括高级官吏判决的案件,他们就渐渐成为法律和城邦的真正主人。”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平民成为城邦的最高统治者
B.平民在城邦事务中取得了一定的参与权
C.贵族在政权中已无足轻重
D.雅典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公民民主制度
【解析】 梭伦实行财产等级制度,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这两个机构任何公民都可以参加,以此来参与国政。材料中肯定了这两种权利的重要性,说明平民在城邦事务中取得了一定的参与权,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答案】 B
3.陶片放逐法(如下图)的实行,对威胁雅典城邦民主的人具有震慑作用,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这一方法创始于(  )
A.雅典城邦的初步形成时期
B.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时期
C.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时期
D.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
【解析】 “陶片放逐法”在克利斯提尼时期确立,而这个时期恰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时期。
【答案】 C
4.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没有资格入选古代雅典陪审法庭的是(  )
【导学号:17080122】
①雅典贵妇 ②来自波斯的商人 ③36岁雅典男性公民
④奴隶
A.①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奴隶、外邦人均被排除在民主范围之外,A项符合要求。
【答案】 A
5.(2016·肇庆高一期末)雅典人有这样一种观念:既然每个公民都是自由的,那么任何人就不应受他人统治。这实际是做不到的,于是他们只能采取另外一种替代方案。这个替代方案最有可能是(  )
A.以血缘为关系组织在一起
B.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C.按财产等级划分阶级
D.轮番而治
【解析】 在当时要想保证每个公民都是平等的、自由的,只能是轮流成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即轮番而治,故选D项。
【答案】 D
6.苏格拉底为了说明希腊民主政治的一个问题,做了这样一个比喻,比如一条在海上航行的大船,船的舵手是抽签产生呢,还是请懂得航海技术的人来担任,其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以下对苏格拉底说法理解错误的是(  )
【导学号:17080123】
A.主张任用懂得治国的人担任公职
B.反对公职人员的产生办法
C.反对希腊的民主制度
D.指出希腊民主制的局限性
【解析】 苏格拉底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抽签选举的弊端,但并不是反对希腊的民主政治,故选C项。
【答案】 C
[能力提升]
7.柏拉图曾说:“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默许人民的要求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在此,他认为雅典民主制(  )
【导学号:17080124】
A.把权力关进了笼子
B.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C.存在民主泛滥弊端
D.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解析】 在雅典民主制下,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实行抽签选举与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能否成为领导者取决于人民的喜好,这使得有些野心家可以通过蛊惑群众,默许人民的要求来左右政局,很难选出德才兼备的领导者,这是雅典直接民主政治的弊端。
【答案】 C
8.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里克利三位政治家的改革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他们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
A.破除贵族世袭,制约公民权利
B.废除债务奴隶,促进经济发展
C.扩大平民权利,推动民主进程
D.划分公民等级,明确权利义务
【解析】 梭伦改革使雅典走上了民主的轨道,克利斯提尼改革正式确立了雅典的民主制,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制度趋向成熟,成为民主制度发展的“黄金时期”,所以三人在推动雅典民主制度发展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故选C项。A项“制约公民权利”说法错误;废除债务奴隶、划分公民等级是梭伦改革的内容;B、D两项不是三人的共性。
【答案】 C
9.雅典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梭伦一成为政事的领导者的时候,他就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他又制订法律,下令取消公私债务。
——《世界古代及中世纪资料选集》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对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体曾作了如下的概括:全体公民从全体公民中选举官职;全体挨次进行统治,也挨次而被统治;抽签参加政治机构;对于任官资格完全没有财产定额的限制。
——应克复等著《西方民主史》
材料三 
雅典居民比例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解析】 第(1)问,提取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下令取消公私债务”即可。第(2)问也是直接从材料二中直接提取有效信息回答即可,由分号可归纳出四点特点。第(3)问的得可从材料二引申出来,失则结合材料三公民与非公民的比例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取消公私债务。(如答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或颁布“解负令”也可)
(2)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抽签选举;平等。
(3)得:有利于调动公民参政的积极性;促进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失:少数人的民主(或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抽签选举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学业分层测评(十九)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2015·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的著名政治家西塞罗曾说:《十二铜表法》是“必要的诗歌,小孩子可得而诵读之”。据此可知,该法(  )
A.是口头流传的不成文法
B.是古罗马专门的儿童保护法
C.在古罗马得到普及
D.是脍炙人口的儿童文学作品
【解析】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故A项错误;《十二铜表法》主要是调节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不是专门的儿童保护法,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必要的诗歌,小孩子可得而诵读之”信息可知,《十二铜表法》在古罗马得到普及,故C项正确;《十二铜表法》始终是古罗马的基本法,并不是脍炙人口的儿童文学作品,故D项错误。
【答案】 C
2.右图生动地再现了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人争相观看和议论某部法律公布时的情景。该法律(  )
①是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结果 ②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③体现了贵族的妥协,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
A.①②③都正确 B.①②③都不正确
C.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D.①③正确,②不正确
【解析】 根据题干中“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等信息可判断“该法律”指《十二铜表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均正确,故选A项。
【答案】 A
3.在古代罗马,有一部通过长期的外事裁判司法实践创制的、以“案例”为主的法律……与适用范围相对狭窄的罗马民法相区别,因而是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这部法律是(  )
【导学号:17080127】
A.公民法 B.《十二铜表法》
C.习惯法 D.万民法
【解析】 抓住关键信息“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故选D项。
【答案】 D
4.(2015·江苏高考)“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
B.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
C.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D.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
【解析】 罗马的公民法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不够完善。万民法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由此可知B项对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
【答案】 B
5.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
【导学号:17080128】
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C.罗马法完全排除被征服地区的原有法规
D.罗马法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解析】 罗马法包括罗马公民法和万民法。地方上的社会秩序是指罗马控制之前的社会秩序。罗马的万民法是在借鉴被征服地区的法规基础上形成的,并在这些地区用罗马法来统治,所以它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答案】 D
6.恩格斯说:“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下列表述符合恩格斯论断的是(  )
A.罗马法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
B.罗马的法律体系具备资产阶级法律的性质
C.罗马法在罗马帝国建立后开始形成
D.罗马法削弱了罗马的共和制
【解析】 罗马法代表奴隶主的利益,不具备资产阶级法律的性质,排除B项;罗马法在罗马帝国建立前就已开始形成,排除C项;D项与材料明显无关,排除。
【答案】 A
[能力提升]
7.(2015·全国卷Ⅰ)右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题干关键词“裁量公平”“法律的强制力”可知,它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和威严。双眼蒙布,说明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来作出公正的判决,故选C项。A、B、D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8.英国史学家梅因说:“我找不出任何理由,为什么罗马法律会优于印度法律,假使不是有‘自然法’理论给了它一种与众不同的优秀典型。”梅因意在强调(  )
A.罗马法优于其他国家的法律
B.罗马法受到了自然法精神的浸润
C.罗马法的产生发展与众不同
D.公民法、万民法与自然法源远流长
【解析】 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包含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正公平等原则,故选B项。
【答案】 B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17080129】
材料一 公元前7世纪,雅典陷入动荡,根源是农业问题。农民向密集型农业技术以及树木、葡萄种植的转变需要资金投入,很多农民因此背上债务,不可避免的是许多雅典人因无法履行契约而成为奴隶。穷人要求变革的势头不断高涨。
——[美]唐纳德·卡根等《西方的遗产》
材料二 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深度与广度都已今非昔比。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远非市民法所能逮及。……市民法扩大为世界性的法律——万民法,已势在必行。
——米健《略论罗马万民法
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
(1)根据材料一分析,雅典穷人为什么要求变革?针对材料一中的现象,雅典人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万民法取代公民法“势在必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万民法的特点。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背上债务”“成为奴隶”回答变革原因,根据材料一内容及时间提示“公元前7世纪”,可判断这是梭伦改革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措施。第(2)问“原因”可从材料二信息“商品货币经济的深度和广度都已今非昔比”得出商品经济发展,罗马统治区域扩大的结论。统治区域的扩大,统治民族的增多,必然带来社会矛盾的增加,再结合罗马公民法的局限如程序繁琐、注重形式等作答。万民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原因:平民沦为债务奴隶,和贵族矛盾日益尖锐。
措施:进行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2)商品经济发展;公民法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存在弊端;罗马领土的扩张,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
特点: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简洁灵活而且实用有效,侧重经济和民事等司法规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