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耳和听觉(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3 耳和听觉(第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1-06 09:0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耳和听觉(第二课时)音调 响度 音色乐音:各种乐器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叫做乐音。声音的三个基本特征是:音调、响度和音色。我们感觉到的声音高低叫做音调。1、音调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实验P12:通过塑料尺在木梳上划过和直尺振动实验,你发现了什么?伸出不同长度的尺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物体振动越快,频率就越大。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儿童说话的音调一般比成年人高,女人的音调一般比男人高。“声音尖锐刺耳”反映了声音的音调很高一般人发声频率: 65赫至1100赫左右。一般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20赫至20000赫。思考一只密蜂从你耳边飞过,你能听到它翅膀振动的发出的声音。可是一只蝴蝶飞过你的耳旁时,你却听不见,这是为什么?蜜蜂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内,而蝴蝶振动频率非常低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把高于20000赫的声音叫做超声。把低于20赫的声音叫做次声。一般人听不到超声和次声,但能被一些动物听到。响度是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强弱。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跟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距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就越小。声音大小的单位:分贝,符号:dB2、响度“震耳欲聋”、“引吭高歌” 说明声音的响度大音色: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等都能影响音色。“听音辨人”“闻其声不见其人”
根据不同的人声音音色不同3、音色音色反应声音品质特征人们在挑西瓜时,常用手拍打西瓜,凭经验就能
知道西瓜是否成熟,这是因为成熟程度不同的西
瓜被拍打时所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4、噪声污染令人感到烦躁不安的声音,叫噪声。噪声妨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害健康,被列为国际公害。讨论控制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它的传播防止它进入耳朵根据人听到声音的三个阶段,
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可归纳为“隔、吸、消”,“吸”就是把声能吸收耗散掉,达到减噪目的; 最常用的吸音材料是多孔性材料,它的机理是让声波进入后,在吸音材料的微孔中发生摩擦而将声音的能量消耗掉. 乐音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练习下列不是保护听觉的方法是——A、不到分贝很高的舞厅去
B、使用耳机时调低音量
C、经常用硬物探入外耳道清理耳垢
D、在非常嘈杂的环境中工作时佩戴防护耳罩。C练习会场里的扩音设备是用来——A、增大声音的响度
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变声音的音色
D、加快声音的速度A练习你认为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A、打桩声
B、飞机经过的声音
C、街道上交通繁忙的汽车声
D、郊外的鸟鸣声。D练习下列各项有关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中,属于控制
噪声声源的措施是 ;属于阻挡噪声传播
的措施是 ;属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的措施的是 。
A、城市禁鸣喇叭。B、纺织女工带上耳塞。
C、城市高架桥上安装隔音屏。
D、在噪声车间内安放吸声材料。
E、将飞机场建立在远离居民点的城郊。
F、开作战机的飞行员带上头盔。
G、点燃爆竹导火线后边捂住耳朵。
A、EC、DB、F、G返回返回作业:1、作业本P5
2、实验:研究材料的吸音性能
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要测试的小块材料如棉花、书、木版、橡皮泥金属块、海绵等,用筷子尽力用相同的力轻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出的声音大小。声音越小,说明杯下材料的吸音性能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