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件+学业分层测评):专题8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7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件+学业分层测评):专题8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7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1-05 19:32:23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学业分层测评美国国际经济秩序布雷顿森林协议美元会员国股金相对经济实力投票权股金份额世界金融与贸易美元等同黄金货币金融经济扩张世界贸易贸易保护主义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贸易组织自由贸易法律形式贸易关系自由贸易世界银行美国经济全球化学业分层测评(二十四)
点击图标进入… 课件38张PPT。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学业分层测评1967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联盟欧元美国政治格局西欧日本主导权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发达国家经济一体化美国经济一体化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经济西雅图上海亚太地区学业分层测评(二十五)
点击图标进入… 课件42张PPT。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学业分层测评国际贸易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日内瓦市场开放公平贸易规范化多边贸易经济全球化关贸总协定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多哈经济全球化世贸组织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就业出口走出去国际经贸规则经济管理经营机制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恐怖组织活动双刃剑可持续发展学业分层测评(二十六)
点击图标进入… 课件10张PPT。巩固层提升层布雷顿森林体系
欧洲联盟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学业分层测评(二十四)
(建议用时:30分钟)
[学业达标]
1.20世纪40年代某国际会议通过的决议写道:“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等。”这次会议召开的主要目的是(  )
A.确立美国经济优势地位
B.援助并发展西欧的经济
C.拓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筹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解析】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优势显而易见,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援助并发展西欧的经济,B项错误;C项是该会议召开后带来的客观效果,排除。
【答案】 D
2.下图所示国际机构成立的初衷是(  )
A.致力于战后的亚洲经济复兴
B.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
C.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D.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解析】 根据题干图片“WORLD BANK”的信息,可判断该组织是世界银行,它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故选B项。
【答案】 B
3.国际奥委会第121次全会通过三轮投票,最终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成功获得了2016年第24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如果巴西为筹建奥运会会场需要贷款,应该申请的机构是(  )
A.国际奥委会 B.世界贸易组织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世界银行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银行后期主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中长期贷款与技术援助,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以巴西应该向世界银行贷款,故选D项。
【答案】 D
4.“布雷顿森林体系只不过是‘华尔街的分店’,世界银行从属于政治目的,这让它成了一个大国的工具”(1947年联合国大会苏联代表发言),据此判断布雷顿森林体系(  )
【导学号:68230117】
①是美国控制世界经济的工具 ②强化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③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④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④
【解析】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建立在美国金融、经济实力占绝对优势基础之上,它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确立了美国在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所以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C项。
【答案】 C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世界货币体系的特点是(  )
A.以英镑为中心 B.以法郎为中心
C.以美元为中心 D.以日元为中心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世界货币体系的特点是以美元为中心。
【答案】 C
6.1943年美国前财政部长助理怀特认为:“我们希望找到一个有秩序的方法来决定国家货币单位的价值……我们希望把国际货币单位的价值……我们希望把国际货币体系从大规模投机活动的负面影响中解脱出来。”此后不久,西方国家找到的“有秩序的方法”(  )
A.实现了战后国际贸易自由化
B.加强了美国在金融领域的特权
C.确立了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缩小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解析】 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由题目中的信息“1943年”“国际货币体系”“此后不久”“西方国家”可知这应为建立于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答案】 B
[能力提升]
7.某个国际组织规定:“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国内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这一规定(  )
A.目的在于减少贸易壁垒
B.不利于实现贸易自由化
C.最早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提出的
D.对所有的国家都是有利无害的
【解析】 题干中的规定是关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的,所以属于国际贸易方面的组织,根据其中的内容可以得出,这是关贸总协定中的内容,据此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目的就是减少贸易壁垒,有利于实现贸易自由化,但是这对经济不发达国家不是有利无害的,故排除B、C、D三项,选择A项。
【答案】 A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68230118】
材料一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安,因为每一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材料二 无论在华盛顿还是海外,人们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服务美国长远利益的初衷已不再有任何疑问,然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打消了疑虑,接受这样的思想: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
——《环球时报·“布雷顿森林体系70年之痒”》
材料三 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他们的贸易和经济事业的关系方面,应以……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对上述目的做出贡献。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根据材料一,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这一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战后经济发展的影响。
【解析】 第(1)问,材料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安……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得出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二战”前国际金融领域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二战”后各国经济政治实力发生重大变化(或答“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盟主,实力空前强大亦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企图掌握世界经济霸权。材料中“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说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第(2)问的第一小问“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第二小问“理解”,从对美国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两个方面回答。第(3)问的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的信息归结答案;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的关税贸易协定的内容从对美国经济发展、对世界贸易以及贸易和经济制度的角度归纳答案。
【答案】 (1)历史背景:二战前国际金融领域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二战后各国经济政治实力发生重大变化(或答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盟主,实力空前强大亦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企图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特征: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2)内容: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或: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理解:确立美国经济霸主地位(有利美国经济扩张);(稳定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3)主要内容:互惠互利,削减关税,取消贸易歧视。
影响:促进美国经济发展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学业分层测评(二十五)
(建议用时:30分钟)
[学业达标]
1.1943年,后来被誉为“欧洲之父”的让·莫内在提交法兰西民族委员会的一份备忘录中写道:“欧洲各国如果只是在民族独立的基础上重建各自的政府,强权政治和经济保护主义就会重新抬头,欧洲就无和平可言。”据此,欧洲成为一个共同的经济单位是基于(  )
A.恢复欧洲应有的国际地位
B.欧洲统一的思想由来已久
C.“冷战”格局威胁欧洲的安全
D.对欧洲国家之间战争的反思
【解析】 根据材料“1943年……只是在民族独立的基础上重建各自的政府……欧洲就无和平可言”可知作者认为过于强调民族独立(即强调欧洲各个国家过于强调民族主义)会导致欧洲的不和平。即可知是在强调欧洲需要和平,综上所述欧洲成为一个共同的经济单位只能是基于对欧洲国家之间战争的反思。
【答案】 D
2.世界最成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非欧盟莫属,她起步于煤钢共同体建立,发展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从发端来看,以下哪一因素起了关键作用(  )
【导学号:68230120】
A.美国力促西欧联盟
B.法德政治家远见卓识
C.苏联咄咄逼人的威胁
D.英法德三驾马车内联
【解析】 A项与史实不符,美国并不希望看到一个团结后逐步强大起来的欧洲,排除;C项是一个原因,但属于外因,不能起到关键的作用,排除;英国并不是欧洲一体化的首创国,排除D项;故选B项。
【答案】 B
3.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三大著名区域集团。欧洲联盟与后两者相比,主要不同点是(  )
A.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B.合作程度最高,合作领域最广泛,合作成效最显著
C.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D.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大组织都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故A项错误;欧洲联盟的性质是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它合作程度最高,合作领域最广泛,合作成效最显著,故B项正确;三大组织都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而不是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故C项错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故D项错误。
【答案】 B
4.某国际组织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它内部成员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差距很大,是南北经济合作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是双赢的选择和结果。它有大国的主导,大国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地位,为它的成立付出了巨大的热情和动力,这是它的显著特点。”该组织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亚太经合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 D.欧洲联盟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南北经济合作的典型代表之一”“大国的主导”即可判断是北美自由贸易区。B项是在20世纪80年代建立,C项是在2001年建立的,D项是发达国家合作的典型,故选A项。
【答案】 A
5.201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这个主题下有三个重要的议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亚太经合组织的作用表现在(  )
A.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技术合作
B.消除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巩固了中国在亚太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D.推动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
【解析】 由题干材料“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可知亚太经合组织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和技术的合作,故A项正确;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国之间只是降低贸易壁垒,并不能消除,故B项错误;中国并没有在亚太经济中居于领导地位,故C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不具备推动世贸组织发展这样的作用,故D项错误。
【答案】 A
6.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
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③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其成员国为数众多,各国的文化传统和政治经济制度差异很大,所以③不符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特征。①②④表述正确且是二者的共同点,故选C项。
【答案】 C
[能力提升]
7.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自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区成为拥有4.2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达11.4万亿美元的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这表明(  )
A.美、加、墨三国实现了经济一体化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不断发展
C.区域集团化阻碍了经济全球化
D.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最为成功的区域经济组织
【解析】 题干材料描述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迅速发展,它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A、C、D三项结论均有误,北美自由贸易区尚未实现经济一体化,经济区域集团化从根本上说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今世界最成功的区域经济组织是欧盟。
【答案】 B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1年2月,欧共体首脑会议签署条约,进一步阐明了建立经济货币联盟的主张。条约首先在总则中明确了:(1)在密切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针对成员国本着开放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所拟定的共同目标,制定共同的经济政策;(2)规定各成员国的货币兑换率,以便实行单一的货币——欧元;(3)制定并且实行单一货币和统一的货币兑换率政策,以保障价格的稳定;(4)建立一个旨在制定和执行欧共体货币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体系。
材料二  欧共体首脑会议在签署的条约中还规定的目标包括:(1)促进平衡持久的经济和社会进步,达到该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建立一个没有内部边界的欧洲共同体,加强经济社会一致性;(2)在国际上,作为一个政治同盟,通过实行包括拟定共同防务政策在内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伸展自己的立场;(3)实行联盟公民权制度以加强成员国国民的权利和利益的保护;(4)在内部事务和司法方面密切合作。
(1)从材料一看出该条约规定了哪些基本内容?这些内容表明了欧共体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欧共体的发展有什么变化趋势?其基本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简述欧共体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地位。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实行单一的货币——欧元”“建立一个旨在制定和执行欧共体货币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可以得出条约的基本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内容表明了欧共体的基本性质是一个经济货币联盟单位。第(2)问,根据材料二“作为一个政治同盟,通过实行包括拟定共同防务政策在内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伸展自己的立场”“在内部事务和司法方面密切合作”并结合第(1)问可以得出欧共体的发展的变化趋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基本性质是由经济货币联盟发展为政治经济联盟。第(3)问,结合欧共体的影响说明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地位。
【答案】 (1)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统一货币和货币兑换率;设立欧洲中央银行等。基本性质:一个经济货币联盟单位。
(2)呈现出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发展的变化趋势;基本性质是由经济货币联盟发展为政治经济联盟。
(3)经济上,欧盟(欧共体)与美国、日本并立为世界经济三强,其实力是任何人所不能忽视的;政治上,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今天,欧盟对世界政治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业分层测评(二十六)
(建议用时:30分钟)
[学业达标]
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反全球化运动也开始出现。1999年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全球化示威活动,并导致会议无果而终。在此后一些重大国际会议期间,都爆发了反全球化的示威和抗议活动。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  )
A.不符合世界各国人民愿望
B.是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
C.不利于各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D.是一种新殖民主义的形式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是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虽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从总体上来说,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答案】 B
2.有的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②发展中国家必须全面实现西方化 ③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 ④经济区域化阻碍了全球化的实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 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发展中国家当然不能全面实现西方化,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必经阶段而不是阻碍了全球化的实现,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
【答案】 D
3.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
【导学号:68230123】
A.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
B.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
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
【解析】 题干材料中“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说明经济全球化中不利于经济均衡发展,故选B项。A、C两项只是材料其中一个方面的信息;D项在材料中没有提及该信息。
【答案】 B
4.在一场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讨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其中与当前学术界主流观点明显不符的是(  )
A.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把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双刃剑”
B.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
D.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是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终归宿,故C项与当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明显不符。
【答案】 C
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一言以蔽之是“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其中“中国需要世界”体现在(  )
A.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加,地位举足轻重
B.可以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被动接受规则的不利状况
C.发展中的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
D.中国深化对外开放,严重依赖国际市场
【解析】 A、C两项表述的是世界需要中国的表现,D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故选B项。
【答案】 B
6.2015年12月,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该组织创始成员国有57个,其中不乏欧洲发达国家。右侧漫画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
【导学号:68230124】
A.发展中国家发挥了主导作用
B.中国国际影响力有很大提升
C.经济区域集团化获长足发展
D.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改变
【解析】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较差、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信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由中国倡议设立”“创始成员国有57个,其中不乏欧洲发达国家”,说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上升,故B项正确;依据材料“该组织创始成员国有57个,其中不乏欧洲发达国家”分析得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并非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故C项错误;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世界经济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故D项错误。
【答案】 B
[能力提升]
7.反全球化运动的人士并不反对那种作为客观趋势和自然历史进程的全球化,而是反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包括(  )
①不断扩大的世界贸易 ②发展中国家日益边缘化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减少 ④全球贫富分化日益扩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全球化在本质上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日益严重,发展中国家日益边缘化的问题,发达国家也出现了就业机会减少等问题。①不属于问题,应排除。
【答案】 D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68230125】
材料一 二战后,为避免各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实现贸易自由化,关贸总协定(GATT)于1947年建立。关贸总协定是调整缔约国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贸易关系方面的相互权利、义务的国际多边协定。但由于“组织宪章”未通过,所以该协定并不是正式的国际组织。1995年,GATT被世界贸易组织(WTO)所取代。
材料二 在2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货物出口增长了20多倍,去年达1 510亿美元,中国目前已成为第五大贸易国和第二大外国投资输入国。……当其他人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向型的中国绝不能袖手旁观。一个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决不能没有可靠的、更多地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或许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依赖于技术和现代化的中国绝不能落后于如此迅速的全球化步伐。
——1997年世界贸易组织总部干事
鲁罗杰在北大的演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关贸总协定的宗旨。
(2)根据材料二,请您用一句话概括鲁杰罗演讲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理由。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关贸总协定是调整缔约国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贸易关系方面的相互权利、义务的国际多边协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归纳出世贸组织的宗旨。第(2)问,根据材料“一个依赖于技术和现代化的中国绝不能落后于如此迅速的全球化步伐”可以概括出鲁杰罗演讲的核心观点,即综合实力日益增长的现代化的中国必然融入世界的全球化趋势中。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理由,应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两个角度阐述。
【答案】 (1)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2)中国应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中国经济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扩大出口,利用外资;有利于实施“走出去”战略,参加国际竞争与合作;有利于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分享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化成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