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天然放射现象 原子结构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1天然放射现象 原子结构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1-06 12:5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5.1天然放射现象
原子结构
学案
【考点提示】

点:1.原子核的组成和天然放射现象;2.原子核的衰变规律以及半衰期;

点:半衰期及其有关计算;
【知识要点】
天然放射现象
1、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从而证实了原子核不仅具有复杂的结构而且能够发生变化。【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放射性:

放射性元素:
。研究发现原子序数大于
的所有元素,都能自发地放射出射线。21·世纪
教育网
3、三种射线的比较:

线









穿


α射线
β射线
γ射线
4、放射性与元素存在的状态无关
二、衰变
1、原子核
叫原子核的衰变。
2、衰变的种类:
①α衰变:
②β衰变:
③γ射线经常是伴随着α射线β射线产生的。
3、衰变的规律:
原子核衰变时

都守恒。
4、α衰变的实质:
β衰变的实质:
三、半衰期
1、半衰期表示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
2、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
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半衰期。
3、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
本身的因素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或化学状态无关。21cnjy.com
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的应用是沿着

两个方向展开。
放射性的污染主要是射线对人类和自然环境产生的破坏作用。
【例题分析】
一、天然放射现象
【例1】天然放射现象表明(

α射线是从原子核内射出的,所以α粒子是组成原子核的一种核子
β射线是从原子核内射出的,所以β粒子是组成原子核的一种核子
α射线、β射线都是从原子核内射出的
β射线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从核内发射出来形成的。
【例2】如图所示,铅盒A中装有天然放射性物质,放射线从其右端小孔中水平向右射出,在小孔和荧光屏之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打在图中a、b、c三点的依次是α射线、γ射线和β射线
B.α射线和β射线的轨迹是抛物线
C.α射线和β射线的轨迹是圆弧
D.如果在铅盒和荧光屏间再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场强适当的匀强电场,可能使屏上的亮斑只剩下b
【例3】如图所示,是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装置。假如放射源能放射出α、β、γ三种射线,而根据设计,该生产线压制的是3mm厚的铝板,那么是三种射线中的____射线对控制厚度起主要作用。当探测接收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放射性粒子的个数超过标准值时,将会通过自动装置将M、N两个轧辊间的距离调节得_____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例4】如图所示R是一种放射性物质,虚线方框内是匀强磁场,LL/是厚纸板,MN是荧光屏,实验中发现在荧光屏的O、P两处有亮斑,由此可知磁场的方向、到达O点的射线,到达P点的射线应属于下面的哪一项(
)21教育网
磁场方向
到达O点的射线
到达P点的射线
A
竖直向上
β
α
B
竖直向下
α
β
C
垂直纸面向里
γ
β
D
垂直纸面向外
γ
α
二、原子核的衰变
【例5】(2003年江苏)铀裂变的产物之一氪90()是不稳定的,它经过一系列衰变最终成为稳定的锆90(),这些衰变是(
)21·cn·jy·com
A
1次α衰变,6次β衰变
B
4
次β衰变
C
2次α衰变
D
2次α衰变,2次β衰变
【例6】如图,一个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α粒子后衰变成钍核,在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中的径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a是钍核、b是α粒子
B.c是钍核、d是α粒子
C.a是α粒子、b是钍核????
D.c是α粒子、d是钍核
【例7】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一个核俘获了一个速度为v
=7.3×104m/s的中子而发生核反应,生成α粒子与一个新核。测得α粒子的速度为2×104
m/s,方向与反应前中子运动的方向相同,且与磁感线方向垂直。求:⑴写出核反应方程。⑵画出核反应生成的两个粒子的运动轨迹及旋转方向的示意图(磁感线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⑶求α粒子与新核轨道半径之比。⑷求α粒子与新核旋转周期之比。2·1·c·n·j·y
A
a
b
c
放射源
探测接收器
M
N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