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语言基础]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团箕(jī) 粗糙(zào) 冰屑(xiè) 青苔(tái)
B.悉索(xī) 荆棘(jīnɡ) 火钵(bō) 忸怩(niū)
C.凌侮(wǔ) 虱子(shī) 咒语(zhòu) 麦糟(zāo)
D.瓦菲(fēi) 模样(mó) 叱骂(chì) 两臂(bì)
解析: A.“糙”应读cāo;B.“忸”应读niǔ;D.“模”应读mú。
答案: C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续乐”的匾。
B.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圆地。
C.她的矫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
D.我经了长长的飘泊回到故土。
解析: A项中“续”应改为“叙”;B项中“圆”应改为“园”;C项中“矫”应改为“娇”。
答案: D
3.依次在横线处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________之一。考古发现________,旧石器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________。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表明长江与黄河同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21·cn·jy·com
A.发源地 表明 共存 B.发祥地 证明 并存
C.发源地 证明 并存 D.发祥地 表明 共存
解析: 句子是要表达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起源的地方,所以应该是“发祥地”而不是“发源地”,因为“发源”指(河流)开始流出,起源;而“发祥地”用来指民族、革命、文化等起源的地方。第二组词语的选择则取决于句中讲考古发现、证实一个事实,要用“证明”,指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而“表明”的意思是“表示清楚”,在此句中不适用。“并存”较“共存”更突出两件事同时进行或同等对待。
答案: B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诗中描写了“他”在父母家里的忸怩不安和对大堰河感情上的依恋,反映了诗人叛逆性格和反抗精神的萌芽。【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诗中,没有剑拔弩张之势,没有咄咄逼人之感,他对大堰河深厚的感情,都表现在娓娓动听的陈述之中。
C.全篇不断地使用排比和重复的修辞手法,在反复地吟咏中,更使诗人的感情凝重隽永,意犹未尽。
D.大堰河多么渴望能和她的乳儿、儿媳生活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解析: C.“意犹未尽”指还没有尽兴。词义与语境不合。
答案: C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①我的性格、习惯 ②我之能长大成人 ③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 ④是母亲传给的 ⑤是母亲感化的 ⑥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2·1·c·n·j·y
A.②⑤③④①⑥ B.②⑥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⑥③⑤ D.③⑤①④②⑥
解析: 全句应从母亲的角度来叙述,母亲对“我”的生命的意义,按遗传、抚养、教化培养的次序,由浅入深,突出“生命是母亲给我的”这个中心句的内涵。
答案: C
[阅读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几节诗,完成6~7题。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
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
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
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
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
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我是地主的儿子,
在我吃光了你大堰河的奶之后,
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
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我摸着红漆雕花的家具,
我摸着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纹,
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
我摸着新换上的衣服的丝的和贝壳的纽扣,
我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
我坐着油漆过的安了火钵的炕凳,
我吃着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
但,我是这般忸怩不安!因为我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6.第一节中连用两个“乌黑”,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大堰河家的“乌黑的酱碗”“乌黑的桌子”,与后文“生我的父母家里”的“红漆雕花的家具”“油漆过的安了火钵的炕凳”“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大堰河的家极度贫穷,而这样贫穷的农妇却给乳儿带来了无尽的温暖,更显出她的伟大。
7.第一节中连用八个“在你……之后”,属细节描写,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细节描写可以具体生动地反映事物的特征,增强艺术感染力。本节中细节描写是对大堰河日常劳作的铺叙,反映大堰河的性格,让读者感受作者对大堰河的赞美。
答案: 这八个细节描写一方面具体地铺叙了大堰河极度的贫穷和繁重的家务劳动,赞美了她的勤劳品格;另一方面表明大堰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照料着乳儿,时时给他以温暖,处处给他以爱抚,充分表现出大堰河的勤劳、善良,对乳儿无私的爱和美好的心灵。
二、课外探究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9题。
呵,母亲
□ 舒 婷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褪色啊,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戴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1975年8月
8.诗歌第一节写了什么内容?具有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通读全诗,领会该诗怀念母亲的主题,再结合第一节诗中的“渐渐隐去的身影”“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不敢睁开眼睛”等语句,即可判断该节内容和这样写的目的。
答案: 诗歌第一节描写了梦境中母亲给“我”梳理鬓发,“我”紧牵母亲衣襟的情景,表达了母亲对“我”的爱和“我”对母亲的依恋之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9.诗中为什么说原来“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而现在“戴着荆冠”却“不敢呻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孩子受了委屈在母亲面前哭喊体现了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在别人面前不这样,说明别人不值得依赖。诗中的“母亲”已去世,抒情主人公的依赖已不存在。因此,即使现在受了再大的委屈也无从哭喊了。另外,还可以根据“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这三行诗句总结:受了委屈不愿惊扰已经安息的母亲,体现了对母亲的理解和更深沉的怀念。21教育网
答案: 因为“我”现在失去了母亲的庇护,孤单无依,没有人疼爱“我”,同情“我”,保护“我”。另外,不愿惊扰已经安息的母亲,更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母亲深沉的怀念。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0~11题。
手推车
□ 艾 青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穿过广阔与荒漠
从这一条路
到那一条路
交织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10.请分析一下“手推车”的意象和本诗表达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中的“手推车”是一种象征的意象。它是中华民族历史命运深重灾难的某个侧面的体现。诗人借助手推车表现的“北国人民的悲哀”,蕴含着对保守呆板落后的生活方式的悲哀。既是诗人对苦难制造者的一个平静而又悲怆的抗议,也是对改变手推车的生活方式,振奋民族精神的哲理性启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1.简析本诗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善于在生活中捕捉具体可感形象——手推车,进行艺术刻画,传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全诗分两节:第一节,围绕手推车的“尖音”进行艺术渲染,与北国人民的“悲哀”相呼应;第二节,紧扣手推车留下的“辙迹”进行铺陈,与北国人民的“悲哀”相交织,从听觉到视觉给人以强烈的触动。21cnjy.com
[表达交流]
12.假如你是一位主持人,请在朗诵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前加上一段引入语。(10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933年,23岁的青年艾青在飘雪的清晨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激越的长诗成了艾青走向中国乃至世界诗坛的序曲。下面就让我们用心去感受那浓浓的母子之情吧!www.21-cn-jy.com
13.根据下列情景,把后面的文字扩展成一段话。不少于40字。
母亲正用慈祥、期待的目光看着我,这目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使我感受到浓浓的母爱,鼓起奋发的勇气,鞭策我向人生的更高层次迈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