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2节内能(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第2节内能(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1-06 14:19:26

文档简介

课题:内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
3、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
3、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3、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难点:内能与温度有关。
教学流程:
情境引入
让学生观察图片,体会分子的运动,从而引入物体的结构。
二、进行新课
一、物质结构的基本图像
1、物质是由大量分析组成的
通过分子与苹果、学生与地球的相对比较,让学生想象感知分子的大小。
引导学习常见的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老师通过课件动画展示“观察与思考”中的小实验,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扩散现象。
学生观察并思考,举出更多生活中的扩散现象,掌握扩散现象的原理。
课件展示“观察与思考”等量的冷水和热水含有的内能大小比较。
师生共同总结:组成物质的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之中。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我们称这种运动为热运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图10-16,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同时,当压缩物体时需要用力,可推知:分子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21教育网
师生共同总结: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这就是物质结构的基本图像。21·cn·jy·com
二、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分子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运动状态不同。课件展示分子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距离,及沿不同方向运动的情况。课件展示分子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距离,及沿不同方向运动的情况。2·1·c·n·j·y
师生共同总结: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其分子运动的状态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变得激烈,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物体的体积一般都会有所膨胀。
老师出示练习题检查学生对以上两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下列描述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柳枝摇曳 B. 荷花飘香
C. 树叶纷飞 D. 瑞雪飘飘
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B.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一定加剧
D.分子间存在在引力时,就没有斥力
答案:1.B 2.C
三、物体的内能
老师把分子动能与机械能中的动能相比较,把分子势能与发生形变的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相比较。
师生共同总结: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老师引导学生阅读“观察与思考”,让学生根据现象,分析物体的内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内能改变的方式都是什么,能的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21cnjy.com
课件展示压缩引火和塞子被顶跑视频。
老师解释压缩引火:
棉花能够燃烧,表明管内空气温度已升高到棉花的燃点。管内空气温度升高,表明管内空气分子的运动变得激烈了,气体的内能增加了。管内空气的内能增加,是因为压下活塞时,外界对它做了功,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www.21-cn-jy.com
老师解释塞子被顶跑:
在这一过程中,先是酒精灯的火焰把热量传给了试管中的水,水的内能增加,直至汽化为水蒸气;然后是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把它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
老师解释火烧铁棒:
在这一过程中,酒精灯的火焰把热量传给了铁棒,铁棒内能增加,并且热量继续由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传递。【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老师举例发烧病人冷敷毛巾。
学生思考:1.发高烧的病人常用湿毛巾冷敷,冷敷时,热从______传给________。
2.人体和毛巾的内能有改变吗?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热从人体传给毛巾。
有,人体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毛巾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多。
师生共同总结
1.热量概念: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单位是焦耳,即焦(J)。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温度、质量、体积、状态等有关;当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会增大。21·世纪*教育网
3.做功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外界对物体做功,或者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反之,物体的内能将减少。www-2-1-cnjy-com
4.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随堂练习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脏水中有许多小虫在乱动,毫无规律
B、衣箱里放樟脑丸,过些日子衣服上也有了樟脑味
C、教室里大扫除时,灰尘满屋飞扬
D、洗过的湿衣服,过些日子变干了
2、下列现象说明分子间有斥力作用的是( )
A、煤堆在墙角时间长了,墙内部变黑了
B、打开醋瓶后,很快嗅到醋味
C、有手压面包,面包体积变小了
D、封闭在容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
3、将两块光滑的干玻璃放在一起,很容易把它们分开,但是如果在玻璃上洒些水后再将它们放在一起,就很难把它们分开。这一现象说明( )2-1-c-n-j-y
A、固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而液体分子间有作用力
B、同种分子没有作用力,而异种分子间有作用力
C、任何分子间均有作用力,距离越小,作用力越大
D、水具有黏性,分子间是否具有作用力与此无关
4、甲乙两个铁块,甲的温度为50℃,乙的温度为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热量一定比乙的热量多
B、甲的内能一定比乙的内能多
C、甲的机械能一定比乙的机械能多
D、甲的分子无规则运动一定比乙剧烈
5、判断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
(1)物体温度高时比温度低时含有的热量多
(2)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3)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就会增大;反之,内能就会减少。
答案:1、B 2、D 3、C 4、D 5、× × √
小结
物质结构的基本图像
1、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2、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二、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三、内能
四、内能的改变 1、做功 2、热传递
六、作业
课后作业题1、2、3、4题。
板书设计
内能
物质结构的基本图像
1、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2、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二、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三、内能
四、内能的改变 1、做功 2、热传递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内能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冬天,雪花纷飞
B.八月,桂花飘香
C.扫地时,灰尘漫天飞
D.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2.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所含热量多
B.热传递过程中传递温度
C.两个物体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一定相等
D.质量一定的水,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一定是相等的
3.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表明(  )
A.该物体一定做了功
B.该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
D.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
4.下列过程中,属于利用内能做功的例子是(  )
A.用砂轮磨刀,有火星迸出
B.太空中的星体碎片坠入大气层,成为流星
C.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断地跳动
D.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
5.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块内能为零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6.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瓶内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
A.迅速向上抽活塞,硝化棉也能燃烧
B.通过此实验可以验证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C.硝化棉燃烧,是因为活塞与玻璃筒壁摩擦生热使空气的温度升高
D.硝化棉燃烧,是因为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
7.下列过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寒冷的冬天,通过搓手来取暖
B.用铁锤锻打工件,工件会发热
C.做饭时,用炉火对锅里的水加热
D.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变热
8.下列现象,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锯锯木头,锯条的温度会升高
B.放在火炉边的物体,温度升高了
C.用砂轮打磨工具,迸出火星
D.冬天,用两只手互相搓动,手会感到暖和
9.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利用纳米科学技术可以操控物质的分子
C.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一定减小
D.由于固体、液体、气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
10.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
C.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著
D.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1.在公共场所,一人吸烟,周围的人都受到毒害,烟雾中有害物通过  被周围的人吸入体内.
12.如图所示的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装有空气.演示氧化扩散现象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  方.(选填“上”或“下”),抽掉玻璃板后,在常温下经过  (选填“30s”“1min”或“20min”)可以明显观察到上下两个瓶子内气体的颜色变均匀.【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3.把图钉帽在课桌上来回摩擦几下后,图钉帽热得烫手,这是用  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把瓶装水放在冰箱里,一会儿变凉了,这是用  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14.如图所示实验中,我们看到塞子从试管口跳出,这是由于水蒸气对塞子  ,水蒸气的  能转化成塞子的  能.21·世纪*教育网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5.如图所示是运载火箭点火起飞的情景.结合图片,请你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回答.
提问:   ?
回答:   .
16.在严寒的冬天,当觉得自己的手很冷时,常常会做以下两个动作:(1)用嘴对手心呵气(2)把两只手合起来,反复摩擦.试说明这样做的道理.21*cnjy*com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B
【解析】
A、雪花纷飞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到空气中,人们就闻到了桂花的香味.故B符合题意;
B、灰尘满天飞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粉笔灰在空中飞舞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我们一定要区分开分子的运动和固体机械运动.
2.D
【解析】
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有在热传递的过程中才会有热量的传递,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的多少,故A错误;
B、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热量不是温度.故B错误;
C、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的变化多少、物质种类有关,因此两个物体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2-1-c-n-j-y
D、质量一定的水,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一定是相等的,因为物质确定、质量确定、温度变化相同所以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内能、温度、热传递的理解,是中考的热点,热学的难点.
3.D
【解析】
物体的内能增加了,可能是热传递,也可能是对它做功.因为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改变物体内能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4.C
【解析】
A、砂轮打磨工件时火星四溅,是砂轮与工件之间发生摩擦,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不符合题意.
B、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是陨石和空气摩擦生热的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不符合题意.
C、水烧开的时候,壶盖不断“跳动”,是水蒸气对壶盖做功的结果,把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符合题意.【来源:21cnj*y.co*m】
D、打气时克服筒壁之间的摩擦做功,所以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主要表现在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上,内能增大的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减少的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内能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温度的变化上.
5.D
【解析】
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0℃的冰块也有内能,故A错误;
B、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有关,所以温度高的物体,但质量小,内能不一定大,故B错误;
C、晶体熔化过程中,质量、温度不变,但吸热,故内能增加且温度不升高,故C错误;
D、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内能的影响因素、具有内能的条件、内能的改变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
6.D
【解析】
迅速向下压活塞,活塞会压缩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棉花的燃点时,棉花就会燃烧,通过此实验可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BC错误,D正确.21教育网
故选D.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进行分析解答,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7.C
【解析】
A、寒冷的冬天,通过搓手来取暖,是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不符合题意;
B、用铁锤锻打工件,工件会发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不符合题意;
C、做饭时,用炉火对锅里的水加热,是热量发生了转移,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符合题意;
D、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变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是解答的关键.
8.B
【解析】
A、锯木头时锯条和木头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锯条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21cnjy.com
B、放在火炉边的物体,温度升高了,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火炉把热量传递给炉边的物体,故B符合题意;www.21-cn-jy.com
C、用砂轮打磨工具时,锯砂轮和工具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21·cn·jy·com
D、冬天,两手互相搓搓取暖,两手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手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符合题意.【出处:21教育名师】
故选:B.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也就是能量的转移过程,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版权所有:21教育】
9.B
【解析】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微粒,但不是最小的;故A错误;
B、利用纳米科学技术可以操控物质的分子;故B正确;
C、一般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一定减小,但水变成冰体积变大;故C错误;
D、由于固体、液体、气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它们的物理性质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成物质组成的理解和分子的物理性质.
10.C
【解析】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固体、液体或气体之间都会发生扩散现象.所以A错误,C正确;
B、扩散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小,故B错;
D、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错误,分子是看不见的,看见的是分子团,故D错.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比较简单.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1.扩散.
【解析】
在公共场所,一人吸烟,周围的人都受到毒害,烟雾中有害物通过扩散被周围的人吸入体内,这个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故答案为:扩散.
【点评】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要求我们能用扩散现象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12.下;20min.
【解析】
(1)二氧化氮气体的颜色是红棕色的,而且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必须放在下面的瓶子中.将两个瓶口对在一起,二氧化氮气体分子会向空气中运动,所以下面瓶内的气体颜色会变淡,上瓶内的气体颜色会变红,最终颜色变均匀;www-2-1-cnjy-com
(2)常温下分子的运动较慢,需要较长的时间变均匀,故选20min.
故答案为:下;20min.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运动特点和其相关因素的掌握情况,需要对分子动理论加强记忆方面的训练.
13.做功;热传递.
【解析】
让图钉冒在课桌上来回摩擦几下后,发现图钉冒变烫了,这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在这一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把瓶装水放在冰箱里,一会儿变凉了,这是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在这一过程中,内能发生了转移.21*cnjy*com
故答案为:做功;热传递.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做功改变内能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际例子,同时还应知道,在改变物体内能上二者是等效的.
14.做功;内;机械.
【解析】
由图可知,当试管内的水用酒精灯加热到一定程度时,会汽化为水蒸气,水蒸气会对塞子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会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故答案为:做功;内;机械.
【点评】此题是考查对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辨别,是中考热点,属于易错题目.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5.图中的大量白气是怎样形成的?
是水蒸气液化形成.
【解析】
(1)问题:图中的大量白气是怎样形成的?
解答:“白汽”实际上是小液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
(2)问题:卫星在升空过程中,机械能如何变化?
解答:卫星升空过程中,卫星质量不变,但速度和高度在增大,卫星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也就增加;
(3)火箭是怎样获得机械能的?
解答:火箭中燃料燃烧,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火箭升空,内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故答案为:图中的大量白气是怎样形成的?
是水蒸气液化形成.
【点评】此题是一道开放题,抓住题目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如热现象、能量方面、力学方面等;运用所学物理知识或原理,进行解答即可,语言要规范和严密.
16.(1)热传递增加内能,温度升高.(2)做功增加内能,温度升高.
【解析】
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1)用嘴对手心呵气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手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2)把两只手合起来,反复摩擦是摩擦生热属于做功.克服摩擦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故答案为:(1)热传递增加内能,温度升高.(2)做功增加内能,温度升高.
【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热传递的实质和做功的实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9张PPT)
【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二节 内能
学校:________
教师:________
1、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分子对于苹果的大小,相当于人对于地球的大小。
一、物质结构的基本图像
2、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观察与思考
通过观察上述现象,我们能发现什么?
一、物质结构的基本图像
点击画面播放
点击画面播放
点击画面播放
定义:两种不同的物质可以自发地彼此进入对方,这种现象称为扩散现象。
根据扩散现象,我们可以断定分子式在运动着的。
一、物质结构的基本图像
2、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点击画面播放
温度越高
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这个物体的内能增大
分子动能越大
组成这个物体的
所有分子的动能总和增加
等量热水的内能比冷水的内能大
一、物质结构的基本图像
2、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实验结论
组成物质的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之中。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我们称这种运动为热运动。
一、物质结构的基本图像
2、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右图显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当压缩物体时需要用力,说明分子之间还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一、物质结构的基本图像
二、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点击画面播放
知识总结
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其分子运动的状态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变得激烈,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物体的体积一般都会有所膨胀。
二、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1.下列描述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练一练
A. 柳枝摇曳 B. 荷花飘香
C. 树叶纷飞 D. 瑞雪飘飘
B
练一练
2.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B.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一定加剧
D.分子间存在在引力时,就没有斥力
C
空中飞行的足球具有动能
不停地热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
分子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三、内能
分子间相互吸引和排斥
弹簧形变时具有势能
分子势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或发生弹性形变具有的能叫势能
三、内能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三、内能
结论
四、内能的改变
观察与思考
压缩引火
塞子被顶跑
分析物体的内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内能改变的方式都是什么,能的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点击画面播放
火烧铁棒
“压缩引火”能量的变化
棉花能够燃烧,表明管内空气温度已升高到棉花的燃点。管内空气温度升高,表明管内空气分子的运动变得激烈了,气体的内能增加了。管内空气的内能增加,是因为压下活塞时,外界对它做了功,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
四、内能的改变
“塞子被顶跑”能量的变化
热量: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在这一过程中,先是酒精灯的火焰把热量传给了试管中的水,水的内能增加,直至汽化为水蒸气;然后是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把它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
四、内能的改变
在这一过程中,酒精灯的火焰把热量传给了铁棒,铁棒内能增加,并且热量继续由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传递。
四、内能的改变
“火烧铁棒”能量的变化
发高烧的病人常用湿毛巾冷敷,冷敷时,热从______传给________。
毛巾
人体
人体和毛巾的内能有改变吗?
有,人体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毛巾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多。
四、内能的改变
热量: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单位是焦耳,即焦(J)。
四、内能的改变
内能的相关因素
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温度、质量、体积、状态等有关;当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会增大。
四、内能的改变
实验结论
1、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外界对物体做功,或者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反之,物体的内能将减少。
2、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四、内能的改变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脏水中有许多小虫在乱动,毫无规律
B、衣箱里放樟脑丸,过些日子衣服上也有了樟脑味
C、教室里大扫除时,灰尘满屋飞扬
D、洗过的湿衣服,过些日子变干了
B
随堂练习
2、下列现象说明分子间有斥力作用的是( )
A、煤堆在墙角时间长了,墙内部变黑了
B、打开醋瓶后,很快嗅到醋味
C、有手压面包,面包体积变小了
D、封闭在容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
D
随堂练习
3、将两块光滑的干玻璃放在一起,很容易把它们分开,但是如果在玻璃上洒些水后再将它们放在一起,就很难把它们分开。这一现象说明( )
A、固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而液体分子间有作用力
B、同种分子没有作用力,而异种分子间有作用力
C、任何分子间均有作用力,距离越小,作用力越大
D、水具有黏性,分子间是否具有作用力与此无关
C
随堂练习
4、甲乙两个铁块,甲的温度为50℃,乙的温度为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热量一定比乙的热量多
B、甲的内能一定比乙的内能多
C、甲的机械能一定比乙的机械能多
D、甲的分子无规则运动一定比乙剧烈
D
随堂练习
5、判断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
(1)物体温度高时比温度低时含有的热量多
(2)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3)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就会增大;反之,内能就会减少。
(×)
(×)
(√)
随堂练习
本课总结
一、物质结构的基本图像
1、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2、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二、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三、内能
四、内能的改变
1、热传递
1、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