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4(课件+学业分层测评):专题3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7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4(课件+学业分层测评):专题3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7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1-06 20:27:17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学业分层测评清教 议会 大抗议书 1642 东部联盟 马斯顿荒原 自抑法 新模范军 纳西比 议会 苏格兰 下院 国王 英吉利 平等派 航海条例 护国主 1660 学业分层测评(六)
点击图标进入… 课件31张PPT。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学业分层测评科西嘉 伏尔泰 大革命 土伦 热月 保王党人 反法同盟 意大利 第一次反法同盟 众兵战术 法国宝剑 埃及 保王党 雾月政变 雅各宾派 马伦哥平原 法兰西银行 贸易保护主义 民法典 法兰西大学 1804 资产阶级 封建 侵略 争霸 1812 莱比锡 波旁王朝 滑铁卢 资产阶级 学业分层测评(八)
点击图标进入… 课件37张PPT。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学业分层测评印花税 波士顿 大陆会议 列克星顿 大陆军 波士顿 独立宣言 萨拉托加 法国 荷兰 约克镇 国会 和平协议 联邦 邦联 立法 行政 国会 总统 债务 银行 杰伊条约 民主共和党 农民 告别辞 终身总统 学业分层测评(七)
点击图标进入… 课件11张PPT。巩固层·知识整合提升层·主题强化专题综合测评专题综合测评(三)
点击图标进入… 学业分层测评(六)
(建议用时:40分钟)
[学业达标]
1.1628年,克伦威尔首次被选入议会,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此时英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B.新贵族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资产阶级、新贵族同专制王朝的矛盾
D.英国与其殖民地的矛盾
【解析】 17世纪初,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越来越成为其发展的阻碍。资产阶级、新贵族同专制王朝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并成为英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答案】 C
2.有人说克伦威尔是一位“未戴王冠的英国国王”,其主要依据是(  )
A.率“新模范军”打败王军
B.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领导人
C.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
D.处死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段共和国
【解析】 克伦威尔虽不是国王,但他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掌握一切大权。
【答案】 C
3.17世纪中叶,英国国王与议会矛盾的实质是(  )
A.王权与教会的矛盾
B.税收问题上出现的分歧
C.封建势力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双方争夺政权
【解析】 17世纪中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议会同国王查理一世进行斗争,因此两者的斗争实质上是封建势力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故选C项。
【答案】 C
4.右图中的场景描绘了1653年发生在英国伦敦的一幕:某人带领军队闯入议会,手中挥舞宝剑,怒气冲冲地对敢于“犯上”的议员们吼道:“恶棍们,滚开!”该人最有可能是(  )
A.克伦威尔
B.查理一世
C.理查
D.查理二世
【解析】 1653年,由于部分激进的议员提出改革的要求,激怒了克伦威尔,他带领军队驱散议会,建立了护国主政体。
【答案】 A
5.克伦威尔被拥立为“终身护国主”,建立起军事独裁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
B.克伦威尔的军队威望高
C.巩固新政权的需要
D.托利党力量单薄
【解析】 共和国成立后,政局一度动荡。为巩固新政权,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在此形势下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答案】 C
6.克伦威尔在其施政纲领中说:“护国主为终身职务,与国会共同掌握立法权,与国务会议共同行使行政权……议会的议案必须经过护国主的批准才能生效。”这表明(  )
①克伦威尔已蜕变为封建专制君主 ②护国主实际操纵了立法权和行政权 ③克伦威尔严格遵守了共和国原则 ④克伦威尔以此建立了个人独裁统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题干材料中“与国会共同掌握立法权”等信息,反映了克伦威尔对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干涉,带有明显的个人独裁统治色彩,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克伦威尔在纳西比战役中 图二 克伦威尔驱散议会
材料二 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无不认为,克伦威尔在对英国历史做出的最显著的贡献中,首先是,在经过近乎十年的内战之后,他在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奠定了一个和平时期。……也许可以这样说,谁都比不上像他那样取得如此丰富的成就,他死后不久,就引起了一场大混乱。可是在克伦威尔护国政体统治下,却使英国人比较地享有繁荣,并能在国内过和平生活。
——[英]莫里斯·阿什利《论奥利弗·克伦威尔》
材料三 在(克伦威尔)这种“过分”的革命活动之后,必然接着到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动。……经过多次动荡以后,新的重心终于确立了,并且成了(英国历史)新的出发点。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四 (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浪潮中固然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没有真心实意地努力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而只图填个人欲壑,无所不为,丑态百出,终于导致了封建王朝的复辟。
——蒋孟引《论克伦威尔》
(1)分别指出材料一的两幅图中克伦威尔政治活动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克伦威尔给英国带来“繁荣”的举措。
(3)指出材料三、四中的克伦威尔的“革命活动”与英国历史新的出发点的关系。
(4)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否同意材料四的观点?为什么?
【解析】 第(1)问,直接从图片中提炼有效信息即可。第(2)问,综合克伦威尔的活动回答。第(3)问,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第(4)问,先提炼观点,否定其作用,然后结合史实分析这一观点正确与否,要求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答案】 (1)图一:反对专制王权的斗争(或领导资产阶级革命);图二:建立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
(2)将爱尔兰、苏格兰合并到英格兰;建立有序的行政机构;扩大海外商业利益(或颁布《航海条例》,或和葡萄牙、丹麦等国签订商约);发展工商业;扶持文化教育;提倡宗教信仰自由;完善法律。(任答两点即可)
(3)奠定基础。(意思相近即可)
(4)观点:不同意。克伦威尔的作为符合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同意。克伦威尔否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任答其中一点理由即可)
学业分层测评(七)
(建议用时:40分钟)
[学业达标]
1.华盛顿曾参加了英法两国争夺北美殖民地的战争,并屡建战功。因此被任命为弗吉尼亚兵团的(  )
A.少校副官      B.上校指挥官
C.上校 D.上校副官
【解析】 弗吉尼亚是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华盛顿参加了英国一方作战,被任命为弗吉尼亚兵团的少校副官。
【答案】 A
2.第二届大陆会议的主要内容有(  )
①决定制定宪法 ②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③决定成立大陆军 ④发表了《大陆宣言》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解析】 第二届大陆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成立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答案】 D
3.美国独立战争中具有和马斯顿荒原战役同样作用的战役是(  )
A.纳西比战役 B.特伦顿战役
C.普林斯顿战役 D.萨拉托加大捷
【解析】 马斯顿荒原战役是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战役。A项是英国革命中的战役;B、C两项是华盛顿取得的传奇性胜利;D项发生于1777年10月,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答案】 D
4.下列关于华盛顿主持制定的1787年宪法的内容,表述错误的是(  )
A.规定美国是邦联制国家
B.国家元首为总统
C.实行三权分立
D.确立美国为一个联邦制国家
【解析】 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为一个联邦制国家,A项表述错误。
【答案】 A
5.某高二历史班学生在评价华盛顿时写道:“华盛顿为美国的民主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下列能够为他们这一论断提供依据的有(  )
①大陆会议发表的《独立宣言》 ②回复部下的信件,坚决表示拒绝王位 ③1796年华盛顿发表的《告别辞》 ④1799年国会发表哀悼词,称其为“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解析】 寻找依据要着眼于“民主建设”这一角度。①是华盛顿为美国的独立做出的贡献,④是国会哀悼词,排除①④即可。
【答案】 D
6.华盛顿去世以后,亚伯拉罕·林肯曾在一次演讲中指出:“给太阳增添光辉或给华盛顿的名字增添荣耀都是不可能的。”此话的主要含义是(  )
A.借太阳的独一无二批评华盛顿的专制
B.表达对华盛顿的哀思
C.告诫人民不要过多抬高华盛顿的地位
D.极言华盛顿所得荣誉之多
【解析】 华盛顿在确立美国的民主政体和维护民主制度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A项表述有误,排除;B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材料中也无告诫的语气,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林肯此话的含义实际上是说明华盛顿得到了多得不能再多的荣耀,故D项正确。
【答案】 D
[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一生中有三次著名的“出山”和“归隐”
“出山”和“归隐”的时间
第一次:1773年离开弗农山庄,1783年返回
第二次:1787年离开弗农山庄,1788年返回
第三次:1789年离开弗农山庄,1796年返回
材料二 1783年独立战争结束后,华盛顿即同财政部审计官一起审核他在1775-1783年任总司令期间对自己一切费用所记的账目。
(1)简单概括华盛顿历次“出山”和“归隐”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评价华盛顿。
【解析】 第(1)问,结合华盛顿相关经历进行概括作答。第(2)问,应该围绕其优秀品德对其扼要评价。
【答案】 (1)第一次: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激化,华盛顿离开家乡是为了领导北美人民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坚决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拒绝了一些人让其出任国王的要求,回乡务农。
第二次:为了制定新的宪法,以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华盛顿再度出山,并最终为美国制定了一部新宪法。当新的宪法通过之时,华盛顿怀着欣喜的心情,再次踏上归程。
第三次:在美国根据宪法举行的第一次大选中,华盛顿当选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任总统。他再一次离开弗农山庄,宣誓就职。1796年,当其第二任总统任期届满之时,华盛顿基本上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决然引退,再次回到家乡。
(2)华盛顿的一生,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不恋官位,不慕权势,廉洁奉公,坚持民主,警惕专制,他将永远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他的一生,无愧于美国“国父”的称号。
学业分层测评(八)
(建议用时:40分钟)
[学业达标]
1.拿破仑第一次率军取得胜利的战役,被破格授予准将的军衔,使他成为法军中最年轻的将军。这次战役是(  )
A.针对英国支持的保王党势力
B.英国组织的第一次反法同盟
C.针对波旁王朝的反动军队
D.俄国组织的第二次反法同盟
【解析】 被破格授予准将军衔的是土伦战役,这次战役针对的是英国支持的保王党的复辟势力。
【答案】 A
2.央视网就法兰西文化年专题进行了一个网民调查,你最了解的法国人中,拿破仑高居榜首,拿破仑一生最主要的功绩是(  )
A.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B.颁布了《民法典》
C.捍卫了法国大革命成果
D.发动了对外战争
【解析】 拿破仑最重要的历史贡献在于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故C项正确。B项包含在C项中;A、D两项所述拿破仑的活动存在双重影响,与题意不符。
【答案】 C
3.1815年2月,拿破仑从流放地秘密返回法国,轻而易举地夺得了法国政权,重登皇帝宝座,主要是因为(  )
①拿破仑受到了法国民众的热烈支持 ②法国人对复辟王朝的政策充满了不满的情绪 ③拿破仑拥有强大的武装 ④拿破仑得到了外国势力的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 拿破仑登陆时只带领了卫队,武装并不强大,故③错误;拿破仑遭到了欧洲诸国反对,不可能有外国势力支持他,故④错误。
【答案】 C
4.下列关于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前期战争具有积极意义,后期战争则没有积极意义
②前期是革命战争,后期则是侵略战争 ③拿破仑对外战争促进了欧洲民族主义的萌发 ④对外战争既成就拿破仑同时也拖垮了拿破仑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拿破仑后期的对外战争虽然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但客观上仍然具有积极意义,故排除①即可。
【答案】 A
5.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封建势力与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后拿破仑遭到了失败,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拿破仑的个人力量有限
B.在俄国的惨败使其元气大伤
C.资本主义尚不具备战胜欧洲封建主义的力量
D.拿破仑遭到了法国人民的反对
【解析】 根本原因应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去考虑,当时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还不足以推翻封建专制力量。
【答案】 C
6.恩格斯在《德国状况》中提出:“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对此段文字理解最正确的是(  )
A.拿破仑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基础,捍卫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果实
B.拿破仑的统治相对波旁王朝民主
C.拿破仑虽然反对反法同盟,但对德国一直比较友好
D.拿破仑彻底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
【解析】 由“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可知,拿破仑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捍卫了革命的成果,使革命思想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答案】 A
[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则始皇时代之法制,实具伟大之精神,以一政府而辖制方数千里之中国,是固国家形式之进化,抑亦其时思想之进化也。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拿破仑尽管在政治上实行个人集权并恢复帝制,亲自当上了法国皇帝,但他试图完成革命……早在法国大革命之初,革命的领袖曾宣布他们的理想是要推翻全欧洲的专制政体,扫除额外特权,普及共和体制,然而这一理想只是在拿破仑手中,严格地说,是在他的武力征服中,开始输出到欧洲其他国家。
——徐新《西方文化史》
(1)材料一中“是固国家形式之进化,抑亦其时思想之进化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的历史贡献。
(3)秦始皇和拿破仑在巩固政权的手段上有何相似之处?
【解析】 第(1)、(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第(3)问注意回答的是“巩固政权的手段”的“相似之处”,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即可。
【答案】 (1)由分封制变为中央集权制;由分裂走向统一。
(2)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推动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3)称帝集权;创立制度;发动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