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有余数的除法 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操作活动,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出示)用6根小棒摆 ,能摆几个?
(1)怎样解答?
(2)6、3、2在这道题目中各表示什么意思?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出示)用7根小棒摆 ,能摆几个?
(1)指名回答。你还有什么发现?
(2)怎样验证还剩1根小棒? 学生摆一摆。
(3)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4)数学上规定这样表示:7÷3=2(个)……1(根)
(5)7、3、2各表示什么?余数1表示什么?这道算式又表示什么?
(6)刚才,我们摆了两次三角形,这两次摆三角形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揭题:我们这节课的新知识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二)继续探究
1.(出示)用8根小棒摆 ,小棒刚好用完还是有剩余呢?
(1)怎样解答?
(2)交流。商和余数是怎么得出来的?
2. 继续用小棒摆 ,会出现余数是3的情况吗?说说你的理由。
验证:拿出一些小棒摆一摆。再交流。
3 .通过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通过这么多次的摆 ,你认为余数会受到什么影响?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是怎样的?
4.用游戏巩固新知
用一些小棒摆 ,如果有剩余,可能是几根小棒?谁来猜一猜?
(1)同桌讨论,指名回答。
(2)为什么只有这几种可能性?你是怎样想的?
(3)验证。
5.巩固练习
完成作业纸第1、2、3、4题。 再交流。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