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2(课件+学业分层测评):第2单元 民主与专制的搏斗 (7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2(课件+学业分层测评):第2单元 民主与专制的搏斗 (7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1-07 07:55:42

文档简介

课件10张PPT。巩固层·知识整合提升层·主题强化单元综合测评单元综合测评(二)
点击图标进入… 学业分层测评(四)
(建议用时:40分钟)
[学业达标]
1.16、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得以成长的主要动力是(  )
A.海外贸易的发展    B.毛纺织业的发展
C.“圈地运动”的进行 D.伦敦商业区的繁荣
【解析】 16、17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大西洋沿岸贸易迅速发展,英国成为海上交通要道,资产阶级实力上升。B、C、D三项都非主要动力,因此选A项。
【答案】 A
2.1628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请愿书》,其主要目的是(  )
A.反对并结束封建统治
B.抗议和约束国王的胡作非为
C.推进并深化宗教改革
D.建立资产阶级对英国的统治
【解析】 英国议会通过《权利请愿书》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没有夺取英国政权的政治要求,A、D两项错误。在《权利请愿书》的内容中,没有涉及宗教改革,C项错误。
【答案】 B
3.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英国政治斗争的焦点是(  )
A.国王还是议会享有征税权
B.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国王与法律孰轻孰重
C.宗教自由还是宗教迫害
D.召开议会还是关闭议会
【解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中结成反对派,指责国王的各项政策,反对国王的专制。因此,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国王与法律孰轻孰重的问题,成为英国革命前政治斗争的焦点。
【答案】 B
4.1641年,长期议会通过了《大抗议书》。《大抗议书》的出台实质上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要求(  )
A.废除王权 B.废除封建特权
C.进行改革 D.掌握政权
【解析】 《大抗议书》是为限制王权而提出来的,在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政权的愿望。
【答案】 D
5.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
A.詹姆斯一世、克伦威尔
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C.查理一世、詹姆斯一世
D.查理二世、詹姆斯二世
【解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因查理一世的专制而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又出现了克伦威尔担任护国主的军事独裁统治,故选B项。
【答案】 B
6.右图为伦敦的克伦威尔雕像,有人说他是一位“未戴王冠的英国国王”,其主要依据是(  )
A.率“新模范军”打败王军
B.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领导人
C.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
D.处死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解析】 “未戴王冠的英国国王”主要是强调克伦威尔专制独裁的一面,其主要依据就是他出任护国主,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
【答案】 C
[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权像是一株根枝蔓延的大树,如果只砍树梢,而任其他的分枝和树根不动,它还会再生而恢复新的力量。……当这种王权由一个名叫查理者掌握时,各界人民同声怨其压迫。……于是,你们这些缙绅,在你们集议于议会时,号召穷苦老百姓来援助你们。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寄生在一个人身上的王权推倒了。但是,天啊!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自由的阳光依然照不到穷苦的老百姓身上。
材料二 “勇敢的克伦威尔走进了议会,像个精灵,他发怒的面孔,吓得议员们口呆目瞪,‘走吧!’他说,‘你们坐得够久了!难道你们,还想坐在这里,直到世界末日来临!’”。
——《克伦威尔传》
(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怎样的社会矛盾?
(2)材料一中的“查理”和“缙绅”各指什么?“暴政的树梢砍掉了”与“压迫的大树”分别指的什么?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克伦威尔的举动持什么态度?对于此事件后出现的政局你如何看待?
【解析】 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当这种王权由一个名叫查理者掌握时,各界人民同声怨其压迫”“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自由的阳光依然照不到穷苦的老百姓身上”进行分析。第(2)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勇敢的克伦威尔”可知人们对克伦威尔持肯定和拥护态度;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资产阶级、人民群众与封建势力的矛盾;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的矛盾。
(2)查理一世;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处死查理一世;克伦威尔建立的军事独裁统治。
(3)肯定和拥护。驱散议会,建立起来的军事独裁政权,是资产阶级巩固革命成果及政权的需要。
学业分层测评(五)
(建议用时:40分钟)
[学业达标]
1.七年战争后, 英国政府决定向北美殖民地征收各种赋税,遭到了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对。对此,驻北美英军司令评论说:“问题不是印花税不合时宜,也不在于殖民地居民没有能力支付税额,而是它不合‘宪法’,违反了他们的权利。”该评论反映出(  )
A.英国增加赋税的做法是正确的
B.殖民地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C.殖民地人民的权利意识在增强
D.独立战争的爆发已经不可避免
【解析】 英军司令强调的是“它不合‘宪法’,违反了他们的权利”,这说明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在北美启蒙思想家的宣传和鼓动下,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权利意识空前增强。
【答案】 C
2.(2015·全国卷Ⅰ)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平等、自治的内涵。天赋人权也译为自然权利,指人生来具有生存、自由、追求幸福和财产的权利。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各州的众议院名额由各州的自由人总数加上非自由人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就违背了《独立宣言》关于天赋人权的规定。
【答案】 B
3.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波士顿倾茶事件
A.英国政府实行不公平的税收政策
B.启蒙思想在北美各殖民地广泛传播
C.英军破坏了北美民兵的弹药库
D.1787年宪法的颁布
【解析】 波士顿倾茶事件的起因,是英国当局颁布了茶叶税法,对殖民地进口茶叶征收关税,但在同时免去东印度公司向殖民地销售茶叶的关税,故选A项。
【答案】 A
4.美国学者托马斯·班德认为:“在1776年美国革命乃至巴黎条约签订前的美国历史都是地方史或者单个州的历史,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美国史”。真正开始改变这个局面的是(  )
A.《大抗议书》      B.《独立宣言》
C.《邦联条例》 D.1787年宪法
【解析】 《大抗议书》是英国革命期间发表的,故A项错误;《独立宣言》发表于1776年,结合材料“在1776年美国革命乃至巴黎条约签订前的美国历史都是地方史或者单个州的历史,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美国史”可知B项错误;1787年宪法颁布前,《邦联条例》使得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美国历史都是地方史或者单个州的历史”,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真正开始改变这个局面,故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 D
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  )
A.军权高于行政权   B.分权与相互制衡
C.总统权力至上 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
【解析】 材料强调国会、总统各有自己的权力,故选B项。材料没有强调军权和行政权的高低,排除A项;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是分权与制衡,总统权力至上和国会处于权力中心都不符合材料和史实,C、D两项错误。
【答案】 B
6.1785年,华盛顿意识到美国政府是“一个半死不活的、一瘸一拐的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华盛顿采取的措施是(  )
A.发动北美独立战争
B.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
C.建立美国联邦政府
D.开创总统连任两届先例
【解析】 独立后的美国,面对内忧外患,由13州结成的松散联盟——邦联,束手无策,独立战争的胜利果实“濒临混乱和毁灭的边缘”。1787年,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通过联邦宪法,大大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1789年根据该宪法,华盛顿组建了第一届联邦政府。B项是关键性措施,C项从属于B项,A、D两项与题干无关。
【答案】 B
[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享受英国习惯法的保护,包括由附近地区陪审团审讯的权利、举行公开集会以讨论群众疾苦的权利、向英王请愿的权利,是殖民地人民的天赋权利。
——第一届大陆会议《殖民地权利宣言》(1774年)
材料二 13个主权国家既彼此争斗,又一起同联邦首脑斗,必然会很快地同归于尽。可是,如果我们能制定出一部充满活力的开明的宪法,实行严格的相互钳制和相互监督,我们就完全有可能一定程度上恢复我们的尊严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华盛顿·欧文《华盛顿传》
(1)指出材料一所述宣言与《独立宣言》对美洲政治属性认识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差异的原因。
(2)材料二所述独立后的美国政治局面,是如何通过“充满活力的开明的宪法”改变的?
【解析】 第(1)问,注意从“差异”的角度进行回答。材料一中的“享受英国习惯法的保护……向英王请愿”等信息,说明此时北美大陆上的13个殖民地承认英国的统治,对英国依然心存幻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独立宣言》宣布摆脱英国而独立,成立一个独立的国家,这说明北美殖民地对英国的幻想已经破灭。第(2)问,首先从材料信息中可以看出,独立之初的美国实行松散的邦联体制,导致国家的内斗。为改变这一政治局面,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改邦联体制为联邦政体、实行三权分立,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和发展。
【答案】 (1)差异:前者是殖民地;后者是独立国家。
原因:前者对宗主国英国存在幻想;后者幻想破灭,走上独立战争道路。
(2)改变:改邦联制为联邦制;确立三权分立体制。
学业分层测评(六)
(建议用时:40分钟)
[学业达标]
1.分析法国大革命前三个等级基本情况统计表。
第一等级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人口比例
0.5%
1.5%
98%
土地比例
10%
25%
65%
税收比例
0
0
100%
由此可以看出(  )
A.第三等级人数众多享有较多的投票权
B.土地的分配比例有助于抑制土地兼并
C.前两个等级不负担税收也不承担义务
D.第三等级迫切希望改变不合理的现状
【解析】 从表格可以看出,第三等级占有土地最少,但承担税收最多,说明第三等级迫切希望改变不合理的现状。
【答案】 D
2.自由、平等之所以被视为天赋人权而写入法国《人权宣言》,归根到底是因为(  )
A.反对君主专制的需要
B.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需要
C.保护私有财产的需要
D.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解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权宣言》倡导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故选D项。
【答案】 D
3.法国大革命期间的下列最高权力机关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三级会议 ②制宪议会 ③国民公会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解析】 ①是1789年大革命爆发之前,②是君主立宪派掌权时期,③是1792年9月,国民公会取代立法议会。
【答案】 A
4.下图是法国1789年的一幅漫画。画中三人分别代表贵族、平民和教士。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漫画所要表达的意愿是(  )
A.第三等级反对制定新宪法
B.三个等级联合废除君主制
C.三个等级合力制定新宪法
D.三个等级修改《拿破仑法典》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漫画中的文字及其含义。通过漫画中三人合力打造及文字“新宪法”,结合最下面的文字可知C项正确。A项不符合三个等级合作的主旨;B项此后不久制定的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并不主张废除君主制;D项时间不对,《拿破仑法典》是在1804年颁布的。
【答案】 C
5.1794年7月28日,意大利人玛陀丽在巴黎街头目睹了这样一幕,在“消灭暴君”的口号中,几个对法国影响巨大的人物被送上了断头台。被处死的这些人属于(  )
A.君主立宪派 B.吉伦特派
C.雅各宾派 D.热月党人
【解析】 1794年7月27日,法国发生了热月政变。第二天,罗伯斯比尔等雅各宾派领袖被送上了断头台。
【答案】 C
6.《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是对法国乃至世界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两部文献。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
①《人权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
②《人权宣言》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国家,实行三权分立 ③《拿破仑法典》确定了人们在法律上的平等和财产权 ④《拿破仑法典》是欧洲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权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故①正确;《人权宣言》并没有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国家和实行三权分立,故②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法典》确定了人们在法律上的平等和财产权,故③正确;欧洲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应该是罗马法,故④错误;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能力提升]
7.(2014·山东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右图若拉·德·贝特莱的画作《革命的寓意》。画面顶部是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肖像,此外还有许多历史象征和革命符号(注:图中文字为引者标注)。此画完成于1794年,正值法国大革命最激进的时期。
(1)法国大革命时期,哪些重要文献体现了画中所标注符号蕴含的革命精神?
(2)结合时代背景,判断画中的启蒙思想家是伏尔泰还是卢梭,并说明理由。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和理解画作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第(1)问结合画作中“平等”“自由”等信息,根据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文献、法令即可回答。第(2)问判断图中的头像是伏尔泰还是卢梭,必须结合当时雅各宾派专政的时代背景,而雅各宾派激进的专政措施受到卢梭思想的影响。
【答案】 (1)文献:《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或1793年宪法。
(2)思想家:卢梭。
理由:1794年正值法国大革命中最激进的雅各宾派专政时期,雅各宾派实行的是革命恐怖主义。卢梭提出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适应了雅各宾派专政的现实需要。
课件38张PPT。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学业分层测评大宪章 议会 都铎 海外贸易 资本主义 经济实力 詹姆斯六世 君主专制 税收 无议会 财政 反对派 1642 克伦威尔 共和国 克伦威尔 议会 爱尔兰 护国政体 克伦威尔 查理二世 君主专制 威廉 光荣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学业分层测评(四)
点击图标进入… 课件35张PPT。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学业分层测评自治权 自治 初等教育 启蒙思想 七年战争 无代表不得征税 波士顿倾茶事件 莱克星顿 杰斐逊 大陆会议 民主原则 约克镇 巴黎条约 立法机构 参议院 选举 最高法院 成文 分权制衡 华盛顿 权利法案 权利法案 基本人权 政教分离 宪法 奴隶制 学业分层测评(五)
点击图标进入… 课件40张PPT。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学业分层测评第三等级 财政危机 制宪议会 巴士底狱 人权宣言 君主立宪制 普、奥 瓦尔密村 废除王政 路易十六 反法联军 吉伦特派 恐怖政策 商业投机 反法联军 热月政变 强人 雾月 法兰西民法典 自由、平等 妇女 法兰西第一帝国 普鲁士 俄国 厄尔巴 君主立宪制 滑铁卢 学业分层测评(六)
点击图标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