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张PPT。巩固层·知识整合提升层·主题强化单元综合测评单元综合测评(三)
点击图标进入… 学业分层测评(七)
(建议用时:40分钟)
[学业达标]
1.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 )
A.“光荣革命”的胜利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进行议会改革
【解析】 注意“17世纪末”这个时间信息,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王权,等于给国王戴上了“紧箍咒”。
【答案】 B
2.麦考莱在《英国史》一书中说:“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这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材料中所说的“收效”最主要体现在( )
A.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
B.使英国恢复了国王与议会的传统
C.奠定了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D.英国的王位世袭制最终确立下来
【解析】 根据材料中“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可以判断该革命是“光荣革命”,这一革命奠定了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基础,故选C项。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答案】 C
3.(2016·黄山高二检测)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德国汉诺威选帝侯登上英国王位,即乔治一世。由于乔治一世对英语和英国政务不熟悉,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甚至不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料理国事。乔治一世的以上特点( )
A.有利于内阁制的形成
B.造成了英国统治的极端腐败
C.有利于改善德意志和英国的关系
D.标志着内阁制的形成
【解析】 英国国王不理政务,使内阁大臣的权力逐渐加强,从而有利于内阁制的形成。B、C、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选A项。
【答案】 A
4.19世纪英国政治家评论道:“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这反映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征是( )
A.国王是国家元首
B.国王“统而不治”
C.国王任命内阁首相
D.国王是国家权力中心
【解析】 题干材料的含义是英国国王没有任命政府的实际权力,故B项符合题意。A项符合史实,但和题干材料没有联系;C、D两项与历史史实不符。
【答案】 B
5.历史学家在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这是因为( )
A.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解放
B.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
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D.英国保持了政局的长期稳定
【解析】 1832年议会改革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进行的,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通过改革取得了更多的席位。
【答案】 B
6.1832年、1867年及1884年的三次议会改革,本质上反映了英国议会制度的民主化趋势。这种趋势的外在表现是( )
A.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
B.工人阶级集会、游行,甚至举行暴动
C.争取议会改革的群众运动风起云涌
D.选举权日益扩大,男性户主的选举权基本实现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外在表现”这个关键词。A、B、C三项都是议会改革的原因,揭示了英国议会制度民主化趋势的由来,而不是外在表现。所谓的民主化,就是让大多数民众都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选举权的扩大就是大势所趋。因此,选举权日益扩大就是英国议会制度民主化趋势的外在表现。
【答案】 D
[能力提升]
7.(2016·济南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42年,沃波尔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波尔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世界史资料》
材料三 1832年6月7日,选举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议席分配两个方面。……56个人口不到2 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 000—4 000人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怎样“克服专制王权”的。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政治制度的一次主要创新是什么?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1832年改革后英国议会发生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化对英国产生的积极影响。
【解析】 第(1)问,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总结英国“克服专制王权”的事件。第(2)问,从材料中的“内阁”“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可回答英国政治制度的创新;特点要结合这一政治制度回答。第(3)问,变化要根据材料归纳;积极影响要结合1832年议会改革的内容来回答。
【答案】 (1)做法:光荣革命(资产阶级统治确立);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2)创新:责任内阁制形成与发展。特点:内阁拥有行政权,且权力不断扩大;内阁与议会相互制衡。
(3)变化:调整选区,重分议席;增加新兴工业城市议席。影响: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上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学业分层测评(八)
(建议用时:40分钟)
[学业达标]
1.(2016·淄博高二检测)在法国的巴士底广场上,耸立着一根巨大的纪念柱(如下图)。纪念柱是为纪念七月革命的牺牲者而建立的,这场革命( )
A.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
B.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C.彻底结束了法国君主制
D.满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需求
【解析】 1830 年发生的七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七月王朝。
【答案】 A
2.(2016·广州高二检测)19世纪30年代的大金融家罗特希尔德写道:“随便什么时候,只要我愿意,就能去国王家。他十分信任我,听从我,认真考虑我所说的。”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在当时君主立宪制下,君主成为“虚君”,与一般平民无异
B.七月王朝依靠金融资产阶级的支持,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C.当时的君主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愿意倾听民声
D.君主成为罗特希尔德控制下的玩偶和工具
【解析】 从时间上推断,这一时期法国正处于七月王朝统治之下。七月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制政体,代表的是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最核心的就是金融资产阶级的利益,材料正是这一利益关系的生动体现。
【答案】 B
3.22日清晨,王宫内气氛恐慌,路易·菲利浦一起床就宽慰惊恐的手下道:“人们不会在寒冷的冬天闹革命。”话音刚落,便爆发了( )
A.法国二月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法国六月起义 D.法国七月革命
【解析】 路易·菲利浦是七月王朝的国王,而推翻七月王朝的革命是二月革命。
【答案】 A
4.(2016·汕头高二检测)“第二共和国从博爱的乐园变成了阶级对抗的战场。”它指的是( )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
B.资产阶级和封建主义的矛盾日益激化
C.工业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
D.共和制和帝制的斗争日益激化
【解析】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宣布给公民以普选权等权利,但与工人阶级的矛盾很快激化,尤其是资产阶级政府排斥工人代表,解散国家工场,引发了巴黎工人的六月起义,故选A项。
【答案】 A
5.以下材料表现的是( )
法国大选“我们要选路易·波拿巴,他至少是个有名的人物”。
——古斯塔夫·多雷作于1848年
A.国民公会宣布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诞生
B.拿破仑建立第一帝国前夕的公民调查
C.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正在进行总统大选
D.第三共和国总统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
【解析】 1848年,巴黎再次爆发革命,成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当选为总统。不久,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于1852年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答案】 C
6.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经济一度呈现繁荣景象,其原因有( )
①帝国一度政局稳定 ②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③通过普法战争掠夺了大量资本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解析】 ③不符合史实,普法战争以法国战败而结束。
【答案】 C
[能力提升]
7.(2016·威海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人一定是丧失了所有的道德和自由感,否则怎么会对这场世界经历过的最重要革命,对它正在进行的庄严方式,不表敬仰赞赏。凡有幸目睹这一伟大城市最近三天发展的同胞,一定不会认为我的话是夸张的。
——《晨邮报》1789年7月21日《论巴士底狱的陷落》
材料二 某历史纪录片中有这么一段解说词:“有人把‘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称为‘不光彩的、从窗户缝潜入的共和国’,甚至预言其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但事实恰恰相反,第三共和国却不断巩固,在历史上存在了70多年,成为法国‘长寿’的共和国。”
(1)材料一中“最重要革命”是指什么?以1789-1815年的相关史实说明它是一场“世界经历过的最重要革命”。
(2)谈谈你对材料二中“‘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理解。导致第三共和国长寿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现再认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尤其是其出处标注很容易判断,然后据所学知识总结法国大革命的世界影响即可。第(2)问,对“‘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很容易作答,第三共和国长寿的原因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即可。
【答案】 (1)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欧洲大陆最顽固的封建堡垒,建立了民主制度;拿破仑打击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法国大革命时期实行的政策对世界其他国家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法国大革命的精神激励着世界各国人民。
(2)1875年初,法国国民议会仅以一票的多数通过了宪法修正案,确认实行共和制。
原因: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削弱;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学业分层测评(九)
(建议用时:40分钟)
[学业达标]
1.杰斐逊担任总统后推行的民主改革措施有( )
①促使国会废除了进口奴隶的贸易 ②废除了上届政府制定的限制民众言论自由的法令 ③扩大白人男子的选举权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解析】 扩大白人男子选举权是美国总统杰克逊的民主改革措施,排除含③的选项即可。
【答案】 D
2.杰斐逊和杰克逊两位总统为早期民主改革做出贡献,他们当时的着重点是( )
A.扩大成年白人男子的民主权利
B.建立分权制衡的政府
C.黑人奴隶的人身自由问题
D.黑人种族歧视的消除
【解析】 美国早期民主改革主要是扩大成年白人男子的民主权利,故选A项。B项在华盛顿任职期间已经建立,C、D两项二者均未涉及,皆排除。
【答案】 A
3.美国在西部以民主方式建立新州的基本前提是( )
A.美国西部疆域的扩展及开发
B.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成熟和完善
C.印第安人迁移到西部
D.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解析】 美国在西部领土以民主方式建立新州的前提:一是《西北条例》通过,二是西部领土的开发。当时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并未成熟和完善。
【答案】 A
4.在西部扩张的领土上,美国南方和北方存在的矛盾有( )
①新建州是否禁止奴隶制 ②新建州是作为自由州还是蓄奴州加入联邦 ③是否以平等身份加入联邦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解析】 美国南方和北方存在的矛盾并不涉及是否以平等身份加入联邦,排除含③的选项即可。
【答案】 C
5.(2016·惠州高二检测)美国学者福克纳认为:“从1860年到1910年这半个世纪内,(美国)经历了一次农业革命。”这次农业革命的最大成果是加快了垦殖西部土地的进程,这主要归功于( )
A.早期民主改革
B.西进运动
C.《宅地法》的推动
D.《解放宣言》的影响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关键词“农业革命”。农业和土地密不可分,早期民主改革和《解放宣言》都是政治现象,与土地无关。西进运动虽然和土地相关,但如果没有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政府颁布的《宅地法》的推动,西部土地的垦殖进程也就不会加速,农业革命也就无从谈起。
【答案】 C
6.内战爆发后,林肯曾说:“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这表明林肯( )
A.主张维护联邦统一 B.坚决地反对奴隶制
C.以解放奴隶为目标 D.反对实行邦联制度
【解析】 B、C、D三项均不能反映林肯的主要目的是“拯救联邦”,即维护联邦的统一,故选A项。
【答案】 A
[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北战争原因漫画
材料二 正因为北方拥有经济优势,所以南方不得不更加顽固地依赖其政治力量……不得不强调州的自治权可以不听中央政府指挥……北方处于能够统一全国的有利地位,南方则不然,南方摆出进攻好斗的姿态,但它真正的意图是放弃斗争,脱离联邦。
材料三
黑人在前线
材料四 这场战争最终清除了联邦只是一个各州的联盟,而其成员可以随意退出的观念。如今成功地取代它的是另一种观念,即美国不是由各成员州组成的,而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团结在一起的人民组成的一个整体,即一个民族国家。
(1)根据材料一分析导致美国内战发生的根源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分析南方种植园主对抗联邦政府的手段和意图是什么?
(3)材料三中黑人为什么会积极参加联邦军队?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内战中北方的胜利在政治上的重要意义。
【解析】 第(1)问中的“根源”要从经济矛盾去考虑。第(2)问的关键信息是“强调州的自治权可以不听中央政府指挥”。第(3)问,要从林肯政府的措施入手分析。第(4)问,主要从维护国家统一和共和制角度分析。
【答案】 (1)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间的矛盾。
(2)手段:强调州自治权,抗拒中央政府。意图:脱离联邦,分裂国家。
(3)林肯政府颁布《解放宣言》,宣布废除奴隶制,激发了黑人参战的积极性。
(4)强化了民族意识,巩固了国家统一;维护了联邦的共和制;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推动了美国的宪政改革。
课件32张PPT。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学业分层测评言论自由 进口奴隶 财产资格 成年白人男子 英国 移民跟进开发 印第安人 美国化 平等的身份 移民拓殖 民主制度 经济制度 奴隶制 林肯 为联邦统一而战 格兰特 联邦制 共和制 奴隶制 民主范围 种族主义 法西斯主义 种族歧视 自由 公共汽车罢乘事件 马丁·路德·金 民权法令 种族隔离 法律障碍 社会经济状况 司法领域 学业分层测评(九)
点击图标进入… 课件38张PPT。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学业分层测评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 法律 议会 议会主权至上 财政大臣 解散议会 沃波尔 多数席位 土地贵族 工业资产阶级 七月革命 财产资格 衰败选区 工业城镇 工业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 男性户主 辉格党 光荣革命 保守党和自由党 轮流执政 贵族 工商业资产阶级 工党 保守党 学业分层测评(七)
点击图标进入… 课件39张PPT。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学业分层测评波旁王朝 资产阶级代表 七月敕令 路易·菲利浦 七月王朝 君主立宪制 大资产阶级 农业 中小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资产阶级 国家工场 自由或死亡 路易·波拿巴 议会 法兰西第二帝国 全民皇帝 普法战争 共和派 学业分层测评(八)
点击图标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