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积累与运用(八)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积累与运用(八)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08 07:3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积累与运用(八)
教学目标
1、认识问句的三种形式。2、积累名人名言。3、能就自己读过的文章谈谈表达顺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5、能不拘形式地写出一次调查活动的经过或活动中的发现和收获。
重点难点
1、认识三种不同的问句形式,能够进行准确地判断,并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2、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3、读中感悟,练中提高。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和小黑板。
2、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分组定好活动计划,包括活动的时间、路线、要做的事;组织学生用课外时间分小组按计划进行活动,并把活动的收获记录下来。
3、收集关于汉字发明的资料、故事、传说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教学温故知新、词语拾贝、互动平台、自主阅读园地部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三种不同的问句形式,能够进行准确地判断,并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2、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3、读中感悟,练中提高。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出示课文中出现过的三个句子,自由读这三个句子,读后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
3、全班交流。
4、指名说:我们应该怎样区分这三种句式?
5、小结:这三个句子相同之处都是问句,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末都有问号。不同之处是:第一句是疑问句,需要读者思考并回答;第二句是设问句,是作者自问自答,给读者造成悬念。第三句是反问句,是一种修辞手法,表达肯定的意思,不需要回答,能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表达强烈的感情。从这三个句子的比较中,我们应该知道不同的问句会有不同的表达效果。21教育网
二、语海拾贝
1、导语:从古至今,有许许多多的名人说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带有普遍意义的能鼓舞或教育其他人的话语,这就成为名言。以前,我们学过很多名人名言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几位名人说的话。21·cn·jy·com
2、自读名言。
3、分小组进行名人名言对接比赛。(一组说名人,一组接名言,或一组说前半部分,另一组接后半部分。)
4、分小组进行比赛。(师说名人,小组生说名言。)
5、指名讲其中一个名人的故事。
6、自创“我的座右铭”,自我激励。(写在一张漂亮的纸片上,粘贴在班里“学习栏”。)
三、互动平台
1、学生自读对话。
2、同桌对读,互谈收获,全班交流。
3、谈谈你从学过的课文中了解到哪些表达顺序。
4、谈谈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有什么好处。
5、小结:文章的表达顺序,是文章的基本表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式,把握了表达的顺序,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条理和层次,便于把握全文的结构和中心。我们在阅读时,不仅要注意理解文章内容,而且还要注意文章的表达顺序。文章的表达顺序虽然变化无穷,但只要认真阅读分析,同学们一定可以把握得非常好的。
四、自主阅读园地
1、导语:我们中华民族有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悠久的灿烂的历史文化,而记录并推动着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就是汉字。据考证,汉字距今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由此可以断定古汉字是世界上较早出现的文字之一。现在全球在使用汉字做交流工具的有近15亿人,可见汉字在传播人类文明、弘扬中国文化方面有其独特的魅力。这魅力无穷的汉字是谁发明的?你们想知道吗?今天,就请同学们自主阅读一篇关于汉字发明的故事。注意:在读故事前,先要看清楚短文前面的问题和要求。
2、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故事,边读边根据要求批写。
3、同桌交流自己的感受、体会和收获。
4、全班交流。
5、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汉字发明的资料、故事、传说等。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不仅了解到了中国汉字的发明过程,还学习了不少的语文知识。我们了解了三种问句的不同表达作业,懂得了按一定顺序表达在写作中的重要作业。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拾趣中的句子。
2、背诵词语拾趣中的句子。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以“规范用字”为主题,开展一次调查活动。
【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活动准备
1、读题目,明确活动的要求。
2、分小组,讨论分工并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3、各小组汇报活动计划,其他组可以提一些建议。
(二)活动指导
1、分工合理,根据小组成员各自的特点进行分工。
2、在调查的过程中,注意做好笔记。
3、调查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事先讨论好调查的内容和方式,保证调查有明确的方向性,避免盲目性。
(三)活动展示
1、按小组汇报小组调查的情况。
2、引导学生从小组反馈的情况中,总结出目前滥用汉字的几种现象,并找出原因。
3、讨论:部分商家为了促销自己的商品,滥用汉字、乱用成语可以吗?为什么?
4、集体交流观点。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这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字的声音美;方方正正、横平竖直,这是汉字的形体美;汉字还有区别于其他文字的显著特征:表意。我们应该规范地使用汉字。21cnjy.com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指导学生写好“规范汉字”调查活动的经过。
【教学过程】
(一)读题目,明确要求
1、指名读题目,明确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2、指名反馈,教师归纳。
(1)可以写活动的经过,也可以写活动中的发现和收获。
(2)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3)写好后,同学交换改一改、评一评。
(二)回顾活动,拓展思维
1、指名说说语文实践活动中,自己小组的活动情况。
2、指名说说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3、指名说说活动中印象深刻的事。
(三)指导写作
1、确定方向,有选择性地写,尽量写自己印象深刻、感触多的情节。
2、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收获和感受。
3、注意表达的顺序。
4、把印象深刻、感触最深处写具体。
(四)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五)交流习作,改一改,评一评。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