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8.蝈蝈
教学目标
1、领悟课文的内容,感悟课文故事所蕴含的深意。2、感受对话描写的精炼优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重点难点
重点:抓关键词句,感受对话描写的精美。难点:推测蝈蝈不见的真正原因,感悟课文故事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师:地球,不仅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园,而且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世界因为有它们的存在才那么绚丽多彩,人类的生存更与他们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要关爱动物,善待动物。请问大家,谁见过蝈蝈?它的叫声如何?
2、学生讨论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蝈蝈的了解。教师出示关于蝈蝈的资料:
螽斯也被称为蝈蝈,又称哥哥、纺织娘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鸣虫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体长在40毫米左右,侧扁。触角丝状,通常超过体长。覆翅膜质,较脆弱,前缘向下方倾斜,一般以左翅覆于右翅之上。后翅多稍长于前翅,也有短翅或无翅种类。雄虫前翅具发音器。前足胫节基部有一对听器。足跗节4节。尾须短小,产卵器刀状或剑状。蝈蝈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已知约7000种。螽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鸣叫,其鸣声各异,有的高亢洪亮,有的低沉婉转,或如潺潺流水,或如急风骤雨,声调或高或低,声音或清或哑,给大自然增添了一串串美妙的音符。
我们刚才了解了有关蝈蝈的信息,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文本学习一篇有关蝈蝈的文章!老师板书课题:蝈蝈
学生齐声朗读课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
1、老师要求学生自学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读通课文。(学生查字典解决学习中的障碍。)
2、再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说说故事的梗概。
三、深入研读,自主探究,体会思想感情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体会蝈蝈在笼中的感受。
①师导读:老人喜欢蝈蝈,有幸捉到了一只,把它装进竹笼子,挂在窗台上。笼中的蝈蝈表现得怎么样?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②指名反馈:你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描写蝈蝈动作、神态的词语中来感受蝈蝈在笼中的不适应:不安地爬着、触须不时伸出来、可怜巴巴地摇晃、呼唤、祈求)
③学生讨论交流,设想:假如自己被关在屋子里不能出去自己有多难受。
填空:这是一只(
)的蝈蝈。
2、在对话朗读中,探究蝈蝈在笼中的感受。
①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②引导学生猜测:蝈蝈为什么不叫了呢?(害怕、生气、孤单、想家……)
③师小结:是呀,蝈蝈被关在笼子里,失去了自由,不能回家,见不到亲人,蝈蝈有多伤心,多孤单呀!
3、品读关键词语,体会大家对蝈蝈的喜爱,感受人物产生的厌烦情绪。
①师导读:大家那么喜欢蝈蝈,都不愿意把蝈蝈放了。听呀!蝈蝈终于叫了,大家是多么高兴呀,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语句。出示:21教育网
“听见么,它叫了,多好听!”老人有点得意。
两个孩子睡意蒙眬,可还是高兴得手舞足蹈,把床板蹬得咚咚直响。
它不停地用那清脆洪亮的声音向这一家人宣告它的存在,蝈蝈的叫声仿佛成了这个家庭的一部分。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说体会。﹙感悟蝈蝈
( http: / / www.21cnjy.com )叫起来后,老人和小孩的高兴劲,提醒学生理解“又清脆又响亮”“得意”“手舞足蹈”等词语,从中感悟人物的心情。﹚21·cn·jy·com
③感受人物产生的厌烦情绪
蝈蝈真是奇怪,不叫的时候一声不吭,一旦叫起来,就没完没了,烦死人了,两个孩子又开始猜测其中的原因了。2·1·c·n·j·y
分角色朗读对话﹙抓住孩子议论中的词语:“烦死了”“热得睡不着”“它在哭呢”“关在笼里多难受”,体会孩子对蝈蝈的关心﹚21·世纪
教育网
四、引导学生议一议,合作探究老人放蝈蝈的原因
1、讨论:蝈蝈是不是真的“逃”走了?如果不是,那又是谁放走了蝈蝈?为什么要放走它?
2、集体交流,反馈。
3、“它咬破了笼子,逃走了。”老人看着窗外,自言自语地说。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猜测出什么?
师小结:是呀,老人的叹息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是在说:都是我不好啊,我怎么能够因为个人的喜好,就把蝈蝈关在笼子里,让它过着孤单,丧失自由的生活呢?我应该把它放了。www-2-1-cnjy-com
五、总结全文,拓展升华
1、引导学生讨论:老人在天真孩子的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决定给蝈蝈自由,把蝈蝈放归大自然让它快乐的生活,你们觉得老人做得对吗?为什么?﹙生讨论交流,提升对课文思想感情的认识。)2-1-c-n-j-y
2、启发思考:了解了这个故事,你准备怎样对待小动物?﹙学生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3、师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学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式学习了本文,表现得特别棒!老师替你们高兴!学完课文后,我们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禁锢弱小的动物是不道德的,我们应该善待小动物。21
cnjy
com
六、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哪怕是一只昆虫,我们也应该善待它们,爱护它们。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文中第一段说蝈蝈“仿佛在呼唤、祈求着什么”,那么它到底在祈求什么、呼唤什么?
2、为什么爷爷说它是“咬破笼子逃走的”?
9、蝈蝈究竟是怎么走的?你是如何看的呢?
3、本文揭示了哪些生活道理?
4、我们该如何面对大自然?
【参考答案】
1、可能是蝈蝈不太适应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环境;可能是看到了生人后感到恐惧;也有可能是把它关在笼子里,它感到没有自由了而生气;还有可能是它与同伴分开了,失去了嬉闹时的快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 两个不满8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孩子,也趴在窗台上看新鲜。”“两个孩子又来了兴趣,趴在窗台上看蝈蝈怎样慢慢把丝丝红辣椒吃进肚子里去。”“ 高兴得手舞足蹈,把床板蹬得咚咚直响”等等,这些都充分表明孩子们非常喜欢蝈蝈。爷爷为了不让孩子们因为失去蝈蝈而伤心,就谎称蝈蝈是自己跑的。【来源:21cnj
y.co
m】
3、要对弱者有同情心和爱心;要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要理解尊重生命;
要有平等意识等等。
4、关爱生命,关注自然,尊重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板书设计】
8.蝈蝈
不叫→叫→“逃”走
善待动物
【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它告诉我们应善待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具有真挚的人文情怀。文章贴近学生的生活,对学生的精神领域影响深远。在教学中,应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21cnjy.com
文章的教学重点是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对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言的精练、优美,难点是文章的最后没有直接交代出是爷爷剪破了笼子,让蝈蝈“逃”走。要引导学生联系“大人们静静地听着两个孩子的议论,只有白发老人,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叹息了一声……”以及“‘它咬破了笼子,逃走了。’老人看着窗外,自言自语地说。”进行思考,推测和判断出是爷爷放走了蝈蝈。其落脚点是善待动物。可结合思考题向生活拓展,让学生明白自己可以为小动物做些什么。www.21-cn-jy.com
此次教学自我感觉是体现了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按着“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来的。老师就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老师的职责不是在传授知识,而是在尽力去唤醒学生的思想与情感。老师亲切自然的教态,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与环境。学生们积极主动去探究。这是我自己感觉的成功之处。
当然这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明显的不足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老师备课对学生备得不够深入,没有想到学生会提出课堂上的问题。另外,老师在备课时,对文本的挖掘还是不够深的。试想如果老师深入的挖掘教材,就会想到这一块学生可能会有疑问,也就是说老师在备课时,还是没有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仍然是也教案为主,以教案教教案,老师自身没有超越教材。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感到很惊讶。老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也反映出老师知识量太少,生活常识掌握太少。老师缺乏教学机智。
精彩片段
蝈蝈(教学片断)
师:蝈蝈是“白发老人”买回的吗?他为什么要买回来?
生1:老人生活寂寞,养蝈蝈,听听蝈蝈的叫声,可以充实生活,增添一些生活
情趣。
生2:老人的孙子喜欢蝈蝈,他想给孩子们带来乐趣。
师:一家三代人对蝈蝈的态度各是怎样的?
生3:蝈蝈不叫时,老人很关心,凑近蝈蝈笼子看了半天,又把鲜红的尖头辣椒
撕成细丝给蝈蝈吃。两个孩子很有兴趣,扒在窗台上看新鲜,看蝈蝈怎样
慢慢把一丝丝红辣椒吃进肚子里去。老人和孙子都很喜欢蝈蝈,关心蝈蝈。
生4:蝈蝈叫的时候,老人开始很有点得意。两个孩子尽管睡眼蒙眬,可还是高
兴得手舞足蹈,把床板蹬得咚咚直响。
师:你们从“不叫时”和“叫时”说了老人与孙子对蝈蝈不同的态度,说得很有
条理,也很准确。那“孩子的父亲”是什么态度呢?
生5:孩子的父亲说:“烦死了,真拿它没办法!”
师: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理解父亲的话。前后左右可以讨论讨论。
生6:父亲白天要上班,蝈蝈叫得人难以入睡,影响了父亲的休息。
生7:父亲只是说拿蝈蝈没办法,并没有说要把它扔掉。其实,要扔掉是很容易
的,但是老人和孩子都很喜欢。这表现了父亲尊老爱幼。(鼓掌)
师:蝈蝈不叫时,两个孩子是怎么说的?蝈蝈不停地叫时,他们又是怎么说的?
怎样理解孩子的话?
生8:蝈蝈不叫时,两个孩子说:“它不肯叫,准是怕生。”“把它关在笼子里,
它生气呢!”
生9:蝈蝈不停地叫时,两个孩子说:“它大概也热得睡不着,所以叫”。“不!
它在哭呢!关在笼子里多难受,它在哭呢!”
生10:孩子们的话,表现了他们的纯真和善良。但他们并没有提出把蝈蝈放生,
一是他们喜欢,更重要的是,蝈蝈是爷爷买的,他们希望蝈蝈能给爷爷寂
寞的生活带来一些乐趣。这表现了孩子对老人的尊敬。(鼓掌)
师:蝈蝈是怎样不见了的呢?
生11
:蝈蝈是老人放走的。因为,文章第二十自然段“大人们静静地听着两个
孩子的议论,只有白发老人,用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叹息了一声……”蝈蝈
虽然能给老人自己寂寞的生活带来乐趣,但它却影响了儿子的休息,也会
影响儿子的工作。所以,他打算把蝈蝈放走。这表现了老人的慈爱。
师:小笼子上“整齐的口子”,明明“像是用剪刀剪的”,老人为什么要自言自
语地说“它咬破了笼子,逃走了”呢?
生12:因为老人知道两个孩子喜欢蝈蝈,他担心有意放走蝈蝈会伤害孙子,所
以撒了谎。这是善意的谎言。表现了爷爷对孙子的疼爱。
师:同学们说很好。文章的结尾最耐人寻味,最能表现文章的主旨。既表现了老
人对儿子的体贴,又表现了对孙子的疼爱。
师:现在请同学们讨论、概括文章的主旨。
生13:这篇文章以蝈蝈为线索,表现了一家三代和睦相处的亲情。
生14:这篇散文以蝈蝈为线索,写了大家对蝈蝈的不同态度,表现了一家三代
上慈下孝、和睦相处的浓浓亲情。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