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阳光很活泼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阳光很活泼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07 19:1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2.阳光很活泼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绯红、镶嵌、按捺不住。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儿子那颗充满想象的童心。3.抓住重点句子“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阳光是可以活泼的,就像孩子的一颗童心”,理解课文内容。4.体会文中比喻句和拟人句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1.体会儿子那颗充满想象的童心。 2.体会文中比喻句和拟人句的作用。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具准备
PPT课件:含生字词、有关日出的图片、课文最后一句话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文的生字新词,积累“绯红”等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阳光的活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体会儿子那颗充满想象的童心。
2.体会文中比喻句和拟人句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曾经无数次地经历日出日落,但是你观察过日出吗?你读过哪些描写日出的文章?
2.
观看关于日出的图片,说说你对日出的感受。
3.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2课,一起来感受阳光的活泼(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并借助工具书理解。
指导生字:(1)读准字音:绯

(2)记清字形:镶


指导词语:答复
绯红
跳跃
荡漾
震撼
诉说
活泼
顽皮
一望无际
起伏荡漾
千变万化
丰富多彩
2.
再读课文,认真进行圈点批画,边读边将自己的收获批注在课文的旁边,同时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
全班交流。
三、精读课文,深入体会
(一)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阳光很活泼?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1.
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阳光的句子,体会阳光的活泼。
2.
小组讨论交流。
3.
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品读“他看见太阳微微露出一点,但很快又害羞似的闪了回去。”
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太阳微微露出一点时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②读句子,说说你从“害羞似的闪了回去”中体会到什么。
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太阳出来时的“活泼”景象,“闪”字很有动感。)www.21-cn-jy.com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2)“太阳像顽皮的小孩一样跳跃着,终于跃出了海平面,那太阳光也随着起伏荡漾。”
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太阳跃出海平面时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②读句子,说说你从“像顽皮的小孩一样跳跃着”中体会到什么,从“起伏荡漾”中感受到什么。
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3)“那阳光真的很美,很活泼,像顽皮的小孩子,像五线谱,像风吹杨柳……”
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看见日出时太阳光像什么。
②读句子,说说你从“像顽皮的小孩子,像五线谱,像风吹杨柳”中体会到什么。
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指导学生结合图画,一边朗读一边想象感悟日出时阳光的美。
四、课堂小结,激发情感
教师小结:同学们,用一颗童心去看世界,阳光真的很活泼。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比一比,再组词。
捺(
)
绯(
)
镶(
)
撼(
)
泼(
)
奈(
)
非(
)
壤(
)
感(
)
拔(
)
二、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望:A.
对着,朝着
B.
向远处看
C.
名望,也指有名望的人
D.
盼望,希望
1.
站在一望无际的蔚蓝的大海边,他觉得心胸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开阔。(
)
2.
听了我的回答,老师望我笑了笑。(
)
3.
会议定于今晚七点召开,望大家准时到会。(
)
4.
李爷爷是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
三、选词填空。
 反应
反映
1.
这个情况我要向上级(
)。
2.
儿子跟他说了半天,他没有作出任何(
)。
【参考答案】
1、按捺/奈何
绯闻/非常
镶嵌/土壤
( http: / / www.21cnjy.com )
震撼/感激
泼水/点拨
二、1.B.
向远处看
2.A.
对着,朝着
3.D.
盼望,希望4.C.
名望,也指有名望的人21·cn·jy·com
三、1.反映
2.反应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总结全文,了解插叙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体会儿子那颗充满想象的童心。
2.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课后词语,学生一起读一读。
2、听写这些词语。
绯红
镶嵌
震撼
起伏荡漾
活泼
蔚蓝
开阔
按捺不住
3、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从文中的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中感受到了阳光是活泼的。“父亲”是个画家,当他亲眼看到这么活泼的阳光时,他的感受如何呢?我们一起再读课文。21·世纪
教育网
(二)品读课文,体会童心
1.
父亲为什么要去看日出?观看日出后,父亲的感受发生了什么变化?
2.引导学生讨论:父亲为什么觉得新奇、震撼?
3.指名反馈。
4.教师:是呀,儿子的坚持,让父亲亲眼看到了阳光的活泼,并创作了作品《阳光很活泼》,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www-2-1-cnjy-com
(三)体会句子,感悟道理
1.
教师:第二天,父亲让儿子把画和一封信带给了老师。齐读父亲的信。
出示:“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阳光是可以活泼的,就像孩子的一颗童心。”
2.教师:你们能够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吗
3.
想象老师收到画和信后会怎么想、怎么说、怎样做?
(四)总结课文,体会插叙的作用
1.
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2.
想一想:这篇课文在叙述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3.
把插叙部分放在文章的最前面,再让学生读一读,和原来的课文比一比,哪种叙述方式好一些。
(五)拓展迁移,加深认识
在你的想象中,阳光像什么?全班交流。
(六)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要学会尊重他人的独特感受,还应该大胆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补充词语。
起伏荡(

按(
)不住
丰富多(

一(
)无际
2、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几部分内容?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3、品读“他看见太阳微微露出一点,但很快又害羞似的闪了回去”,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阳光是可以活泼的,就像孩子的一颗心。”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参考答案】
一、漾



二、本文以父亲的活动为线索写了四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内容,第1~3段写父亲到海边看日出,感受到阳光真的很活泼。第4、第5段以插叙的形式写了父亲看日出的原因:儿子的造句作业挨了老师的批评后很委屈。第6、第7段写父亲回到家里画了一幅“阳光很活泼”的画。第8、第9段写父亲让儿子把画和一封信带给老师。
三、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太阳出来时的“活泼”景象,“闪”字很有动感。
四、这是全文的文眼,我们读了这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话,应该明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感受是不同的,不仅阳光如此,其他事物也是如此,我们要学会尊重别人的独特感受。
【板书设计】
22.阳光很活泼
害羞、闪
阳光
活泼
起伏荡漾
像顽皮的小孩、五线谱、风吹杨柳
学会尊重别人的独特感受
【教学反思】
《阳光很活泼》是西师版五年级(上)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篇文章,课文以父亲的活动为线索安排内容,首先写父亲到海边看日出,感受到阳光真的很活泼;接着插叙了父亲看日出的原因:儿子的造句作业挨了老师的批评后很委屈;然后写父亲回家后画了一幅“阳光很活泼”的画;最后写父亲让儿子把画和一封信带给老师。并借此点明了文章中心: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阳光是可以活泼的,就像孩子的一颗童心。面对这种以写景为主,其中穿插自己情感,主要通过学生的朗读,重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文章,着重用意会的方式来教学全文,可是,后来的我想想自己作为老师,不就是让学生能够寻找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吗?现在多媒体的运用,多么的方便,日出的图片,影像随处可见,他们不知道,我就用课件的形式让他们来热爱生活,让他们感到其实美就在身边,早上走在来学校的路上,其实并不孤单,你看,顽皮的阳光与之为伴,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情呀!让他们在枯燥的学习中感受阳光带来的温暖,焕发他们内心的激情。
我在教学这一课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让孩子们自学生字,随后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在分析课文中,先让孩子提出不理解的句子,同学们表现得特别的积极,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说阳光活泼呢?”一来说明他认真读了书;二来他能够主动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这也是一种进步。随后我出示课文的重点句“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阳光是可以活泼的,就像孩子的一颗童心”,我提出问题,但是不解决问题,只是为了引出有关描写“阳光很活泼”的句子,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学完了后再理解这句重点句。很幸运,他们通过自读能够找到这三句,部分同学能将自己的体会说出来,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学完这篇课文,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感触很深:作为老师,我们要学会尊重孩子的独特感受,不要轻易去否定任何一位孩子。因为同一事物让不同的人看,感受是不相同的,阳光确实可以很活泼啊!在教学中,应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只能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为让学生用不同形式的朗读,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使读真正落到实处,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自主合作能力。但是在品读感悟时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可能不是很到位。21教育网
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是要多多开动脑筋,以各种形式辅助教学,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能有所提高。
同课异构
《阳光很活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绯红、镶嵌、按捺不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儿子那颗充满想象的童心。
3.抓住重点句子“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阳光是可以活泼的,就像孩子的一颗童心”,理解课文内容。21cnjy.com
4.体会文中比喻句和拟人句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体会儿子那颗充满想象的童心。
   2.体会文中比喻句和拟人句的作用。
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PPT课件(文字、图片)。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疑问设置,导入课文
教师:我请同学们能来尝试着补充一个句子,好吗?
1.出示:冰融化以后是
2.抽生回答,教师评价。
教师:有一个孩子是这样补充的,请你帮忙评价一下这个句子对不对?(出示:冰融化以后是春天。)【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师:是的,冰融化以后一定是春天!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千变万化,答案一定丰富多彩,就像这个孩子的童心一样。让我们用一颗童心去看世界,阳光也会很活泼。(板书课题:阳光很活泼)2-1-c-n-j-y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来读读课文,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自己喜欢的语句。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本课的生字,指名学生朗读。
2.辨析生字,组词并理解词义。
3.出示下列词语,指名学生朗读。
绯红
镶嵌
震撼
起伏
荡漾
公正
蔚蓝
开阔
按捺不住
四、紧扣重点句,展开学习
1.出示重点句:“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阳光是可以活泼的,就像孩子的一颗童心。”
2.自由朗读重点句(指名读、齐读),思考为什么爸爸说“阳光也可以很活泼”,从哪几段可以感受到阳光很活泼?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五、合作学习,熟读课文
1.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阳光很活泼的地方,并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
2.小组交流:把你找到的这些段落或句子读给小伙伴听,把你最深的感受与组内同学分享。
第二课时
1、观看日出,结合课文理解“阳光很活泼”
1.播放课件欣赏日出,真实感受阳光。
 
①观看“日出”。
 
②讨论:此时的阳光让你有怎样的感受?
 
③学生发言,结合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理解并读好有关句子。
2.重点句子的理解,课件出示。
 ①他看见太阳微微露出一点。但很快又害羞似的闪了回去。
 a?联系刚刚观看的日出课件,说说作者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b?再读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c?注意带点的词语,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本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来突出阳光的活泼,特别是“闪”很有动感,也很有童趣。)
 d?理解以后再读句子,融入自己的体会读。
 
②太阳像个顽皮的小孩一样跳跃着,终于跃出了海平面,那太阳光也随着起伏荡漾。
  a?联系刚刚观看的日出课件,说说作者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b?再读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c?注意带点的词语,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本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来突出阳光的活泼,特别是“起伏荡漾”很有动感。)
  d?理解以后再读句子,融入自己的体会读。
 ③那阳光真的很美,很活泼,像顽皮的小孩子,像五线谱,像风吹杨柳……
  a?联系刚刚观看的日出课件,想象一下你眼中、心中的阳光像什么?
  b?再读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c?注意带点的词语,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本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来突出阳光的活泼与美丽)
  d?理解以后再读句子,融入自己的体会读。
 3.选择自己喜欢的有关描写阳光的段落或句子,带着自己的体会与想象大声朗读。(赛读)
二、再读全文,体会插叙的作用
 1.默读课文,为什么爸爸要给老师写这样一封信?想想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
 2.师:这篇文章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说明爸爸看日出的起因?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①把插叙部分提前,再自己读读,谈谈自己的想法。
 ②介绍这种写作方法叫做插叙。
三、再读重点句,理解含义,拓展延伸
 1.
出示重点句:“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阳光是可以活泼的,就像孩子的一颗童心。”
 2.齐读,说说对这句话的新的理解。
 3.想象老师第二天收到画和信后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四、总结
教师:“阳光很活泼”在老师眼中看起来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病句,可在亲眼看过日出的父亲眼中却是最美妙最灵动的句子,我们要珍视对美的感受,对美的热爱。学着尊重他人的独特感受吧。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