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 透镜和视觉(第二课时)3.学生动手实验:4. 凸透镜成像规律(1)两个分界点A.二倍焦距处是缩小实像和放大实像的分界点。B.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A.当物体从远处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时,实像不断变大,像距也不断变大。B.当物体从透镜向焦点靠近时,虚像不断变大。(2)物、像的移动方向一致u>2f2f2fFFu=2f2f2fFFf<u<2f2f2fFFu=f不 成 像2f2fFFu<f2f2fFF尝试练习1、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是: (1)、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成( ),像距( )(2)、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成( ) ,像距( )(3)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 ) ,像距( )(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 )(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 ) ,像距( )倒立缩小的实像大于1倍焦距
小于2倍焦距倒立等大的实像等于2倍焦距倒立放大的实像大于2倍焦距不成像正立放大的虚像不存在1.凸透镜成像的两个转折点是:①二倍焦距处 ( u=2f )
为放大与缩小实像的转折点;
u>2f时,成缩小实像。
u<2f,成放大实像。②焦点处 (u=f )
是成实像与成虚像的转折点。
u>f时,成实像。
当u 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
成虚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小,像越小。六.凹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物近,像近,像大。4.凸透镜成的实像与物是上下颠倒,左右颠倒(相当于物体顺时针旋转180度)。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缩放,实异倒、虚同正,近大远小像距随。凸透镜的应用2. 放大镜利用物距小于焦距,即u<f 时,在凸透镜后面形成虚像。
所以用放大镜看书时,镜子要靠近书,远了则看不清楚。成像特点: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的原理吗? 放大镜是一种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它就是利用u<f时,物体经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原理制成。使用时,将物体放在透镜焦点以内,通过调节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来改变放大倍数。1.凸透镜不能形成的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2.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必定是( )
A.正立、放大 B.正立、缩小
C.倒立、放大 D.倒立、缩小
3.下列光学原件中能够成等大实像的是( )
A.平面镜 B.凸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D A C 课堂练习5.一物体从离凸透镜1倍焦距处沿着主光轴移到离凸透镜4倍焦距处,那么所成的像的大小将(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B 4.在进行“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凸透镜的焦距f为10厘米,蜡烛在凸透镜左侧距透镜14厘米处时,在右侧的光屏可得到( )
A.倒立等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C 2、幻灯机、投影仪 利用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一原理。 凸透镜的应用1、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离透镜20cm的光屏上物体成一个清晰等大的像, 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
A、8cm B、10cm
C、15cm D、25cmA尝试练习2、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离透镜20cm的光屏上物体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 )
A、8cm B、10cm
C、15cm D、25cmA尝试练习思考:20cm是物距还是相距?3、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cm的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8cm,则所成的像一定是( )
A、缩小的 B、放大的
C、正立的 D、倒立的B尝试练习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f<v<2f缩小实像倒立物、像在镜的两侧v=2f等大实像倒立物、像在镜的两侧v>2f放大实像倒立物、像在镜的两侧不 成 像|v|>u放大虚像正立物、像在镜的同侧 1、两个分界点A、二倍焦距处是缩小实像和放大实像的分界点B、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A、当物体从远处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时,实像
不断变大,像距也不断变大;B、当物体从透镜向焦点靠近时,虚像不断变大。2、物、像的移动方向一致小结3、实像和虚像的区别A、实像是折射光线(或反射光线)实际会聚而
成的,
虚像是折射光线(或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
线相交而成的。B、实像既能呈现在光屏上观察,又能用眼睛直
接观察,
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C、实像总是倒立的,
虚像总是正立的。用纸挡住一部分凸透镜,则所成的实像会发生什么变化?所成的实像会变暗,但大小不变,仍成完整的像。动手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