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七节 眼睛与光学仪器(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第七节 眼睛与光学仪器(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7-12 10:49:27

文档简介

第三章 课题7《眼睛与光学仪器》一课一练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
A.近视眼 凸透镜
B.远视眼 凹透镜
C.远视眼 凸透镜
D.近视眼 凹透镜
2、如图所示,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
3、关于光学器材或设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近视眼镜是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
B.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
C.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
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红外线
4、某人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
A.近视眼;凸透镜
B.近视眼;凹透镜
C.远视眼;凸透镜
D.远视眼;凹透镜
5、如图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睛的自动调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
B.这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
C.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应扁平一些
D.看远处的物体常常需要眯起眼睛看
6、关于光学器材或设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
B.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
C.近视眼是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
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出红外线
7、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不妥当的是( )21教育网
A.老花镜是一种凹透镜
B.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
C.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
D.爷爷原来是个远视眼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人眼中的晶状体就相当于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的________,视网膜就相当于______,视网膜上的像是________的实像(填“正立”或“倒立”)。21cnjy.com
9.纠正近视眼近视镜其实就是一块________,纠正远视眼远视镜其实就是一块________,一同学戴500度的眼睛,该眼睛的焦距是_______m。21·cn·jy·com
10.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繁重的学习任务加上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导致很多学生近视。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________(选填“强”或“弱”)些。
www.21-cn-jy.com
《奇妙的透镜》参考答案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答案】B
【解析】由图可看出,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判断是近视眼,近视眼应该佩戴凹透镜,故选B。
【答案】D
【解析】A、望远镜的物镜是使得无限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而显微镜的物镜是为了使得载物片上的物体成一个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2·1·c·n·j·y
B、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故B错误;
C、望远镜的物镜的目的是使得无限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望远镜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A
【解析】A、近视眼镜的作用是将近视眼患者看到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故符合题意;
B、潜望镜就是利用光的反射的原理工作的,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照相机、幻灯机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工作的,其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红外线,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答案】C
【解析】像成在视网膜前方,说明是近视眼,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故选C。
5.【答案】B
【解析】
6.【答案】C
【解析】照相机、幻灯机的成像就是采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故选项A是正确的;
潜望镜构造是由两块平面镜,正是利用了光的反射,故选项B是正确的;
近视眼是指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故选项C是错误的;
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故选项D是正确的。
故选C。
【答案】A
【解析】老花镜是凸透镜,故A错误;故选A。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答案】凸透镜;光屏;倒立。
9.【答案】凹透镜;凸透镜;0.2。
10.【答案】凸;倒立;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第三章 课题7《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眼睛、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了解利用透镜可以矫正视力。
2.过程与方法
尝试应用已知的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科学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解释有关现象,获得初步的分析能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
【教学重点】
眼睛视物、显微镜与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教学难点】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教学方法】
观察引导、课上交流、巩固总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我们看到多彩的世界,多媒体投放眼睛与眼球的结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讨论。
【过渡】大家真的了解我们的眼睛吗,眼睛为何能看到如此多的信息呢?
二、新课学习
(一)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眼睛的成像原理类似凸透镜,可以把物体的景象投射到视网膜上,如课本图3-63。
大家有没有仔细观察过自己的眼睛,眼球其实是晶状体,而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眼球后部的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经晶状体成像落到视网膜上,再通过视神经把信息传入大脑,从而产生视觉。眼睛靠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焦距从而获得清晰的像。21教育网
眼睛的视物原理:看近景时,晶状体变厚,晶状体的焦距变小;看远景时,晶状体变薄,晶状体的焦距变大。
【提问】那么我们同学中有戴眼镜的,这是怎么产生的,又为何需要戴眼镜呢?
近视的原因:眼球焦点落在视网膜前,不能准确地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称为轴性近视。对来自近处目标的分散光线却具有高度适应能力,只要目标向眼前移动到一定距离,就能获得清晰的视力。21cnjy.com
矫正:佩戴凹透镜,使进入眼睛的光线发散一些后再通过晶状体,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交流】那么,同理来看待远视眼,大家试着说一说它的成因以及矫正办法吧。
远视的原因:眼轴较短,主焦点落于视网膜之后,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图象。
矫正:佩戴凸透镜做成的远视眼镜,使进入眼睛的光线会聚一些后再通过晶状体,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总结】眼睛的成像原理:眼睛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屈光)来改变晶状体焦距获得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正常眼睛的近点在距离眼睛约10厘米处,眼睛长时间用眼可发生眼疲劳现象。
当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外界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方,便会成为近视眼。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爱惜自己的眼睛,注意眼部卫生,多做眼保健操。21·cn·jy·com
【活动】提供全自动数码照相机一部,课堂上组织同学们动手操作,让他们亲自感受相机自动调焦、调光,按下快门自己拍摄出图像,体会其中的奥秘并获得快乐。www.21-cn-jy.com
【知识巩固】
小丽佩戴200度的远视眼镜来矫正视力,针对这一情况,下列说法正确得是( B )
A.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透过凹透镜看小丽的眼镜,看到她的眼睛变大了
C.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小了
D.以上都不对
【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为何眼睛能看到缤纷多彩的世界,那么对于一些肉眼不能直接观察的微小物体与远处的风景,我们又该怎么办呢?这就要借助眼睛的好帮手——显微镜和望远镜了。
(二)眼睛的好帮手
利用透镜成像的性质,人们制成了显微镜和望远镜等光学仪器。光学显微镜使人们观察到了微生物、细胞,引发了医学和生物学的划时代革命。而400多年前,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看到月球上的环形山、木星的卫星,并发现太阳黑子,随后带动人们拓展宇宙深处。2·1·c·n·j·y
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等都是利用凸透镜来成像的,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它们的构造,如课本图3-69。
显微镜通过物镜和目镜可形成物体放大的虚像,从而通过我们的眼睛看到肉眼无法观察的细微构造。望远镜分为普通望远镜(图3-71)和折射式天文望远镜(图3-72),也主要由物镜和目镜两组凸透镜组成。通过目镜观察到物体的虚像,好像把物体拉近了,从而通过眼睛看清远处的物体,拓宽观察的视野。【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活动】那么我们来体验一下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工作效果。带同学们去实验室,将准备好的植物叶片至于显微镜下,调节清楚后同学们依次次观察,如课本图3-70b所示。21·世纪*教育网
课堂上展示普通望远镜,使同学们使用它观看远处风景。
【总结】
显微镜工作原理:f望远镜工作原理:u>2f经目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知识巩固】
显微镜的物镜成像相当于下列哪种光学元件的成像( B )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潜望镜
【议一议】
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 黄 、蓝三种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如图所示的透镜是 凸 透镜,用这种透镜制作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 远视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三、课堂练习:
1.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
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 )
A.近视眼佩戴的近视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是因为光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
C.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逐渐远离穿衣镜时,人在镜中所成的虚像会逐渐变小
3.某人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C )
A.近视眼;凸透镜
B.近视眼;凹透镜
C.远视眼;凸透镜
D.远视眼;凹透镜
课堂小结:
【师生交流】通过这节课,谈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总结】
眼睛与光学仪器
(一)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眼睛的成像原理
眼睛的视物原理
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
(二)眼睛的好帮手
显微镜
望远镜
放大镜的工作原理:f>u、v>u,在物体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7张PPT)
沪粤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光和眼睛
课题7 眼镜与光学仪器
导入新课
大家真的了解我们的眼睛吗?
导入新课
眼睛是如何看到世博会美丽的夜景的呢?
新课学习
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眼睛的结构
相当于凸透镜
相当于光屏
视网膜
视神经
虹膜
角膜
瞳孔
玻璃体
晶状体
新课学习
眼睛的成像原理类似凸透镜,可以把物体的景象投射到视网膜上。
新课学习
物体经晶状体成像落到视网膜上,再通过视神经把信息传入大脑,从而产生视觉。眼睛靠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焦距从而获得清晰的像。
新课学习
眼睛的视物原理:看近景时,晶状体变厚,晶状体的焦距变小;看远景时,晶状体变薄,晶状体的焦距变大。
新课学习
我们中有些同学戴眼镜,这是怎么产生的,又为何需要戴眼镜呢?
想一想,议一议
新课学的原因:眼球焦点落在视网膜前,不能准确地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称为轴性近视。
正常眼
聚焦在视网膜上
聚焦在视网膜前
近视眼
新课学习
矫正办法:佩戴凹透镜,使进入眼睛的光线发散一些后再通过晶状体,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新课学的成因及矫正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成像于视网膜的前方。
佩戴凹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
1、成因:
2、矫正:
新课学习
那么,同理来看待远视眼,大家试着说一说它的成因以及矫正办法吧。
想一想:
新课学习
远视的原因:眼轴较短,主焦点落于视网膜之后,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图象。
新课学习
远视的成因及矫正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弱,成像于视网膜的后方。
佩戴凸透镜做成的远视眼镜,使进入眼睛的光线会聚一些后再通过晶状体,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1、成因:
2、矫正:
新课学习
温馨提示
正常眼睛的近点在距离眼睛约10厘米处,眼睛长时间用眼可发生眼疲劳现象。当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外界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方,便会成为近视眼。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爱惜自己的眼睛,注意眼部卫生,多做眼保健操。
新课学习
相机照相其实与眼睛视物相似
镜头
胶片
新课学习
照相机的原理
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使人站在距离相机在u>2f 的位置,调焦、调光圈,当图像清晰后,按下快门就能拍摄到我们想要的画面。
那么,怎样使画面变大呢?
应使相机靠近人,同时使镜头远离底片(增大暗箱长度);即应用当物距变小时,像和像距都变大这一原理。
新课学习
提供全自动数码照相机一部,请同学们动手操作,亲自感受相机自动调焦、调光,按下快门自己拍摄出图像,体会其中的奥秘并获得快乐。
试一试:
知识巩固
1.小丽佩戴200度的远视眼镜来矫正视力,针对这一情况,下列说法正确得是( )
A.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透过凹透镜看小丽的眼镜,看到她的眼睛变大了
C.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小了
D.以上都不对
B
新课学习
眼睛的好帮手
利用透镜成像的性质,人们制成了显微镜和望远镜等光学仪器。
新课学习
光学显微镜使人们观察到了微生物、细胞,引发了医学和生物学的划时代革命。
新课学习
400多年前,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看到月球上的环形山、木星的卫星,并发现太阳黑子,随后带动人们拓展宇宙深处。
新课学习
显微镜、望远镜等都是利用凸透镜来成像的,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它们的构造:
目镜
镜臂
物镜
载物台
电源
亮度调节旋钮
微调
底座
聚光圈
光圈
粗调
光源
新课学习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fu目镜
物镜
新课学习
望远镜的构造
遮光镜外貌及内部 光学构造
物镜
目镜
目镜
物镜
新课学习
望远镜的成像原理:u>2f经目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u目镜
物镜
新课学习
同学们依次观察,显微镜下准备好的植物叶片或者使用普通望远镜观看远处风景。
试一试:
新课学习
望远镜中的视野
显微镜下黄杨叶片
①选(量程、分度值)
②放(刻度尺贴近被测长度,左边刻度线与物体 边缘对齐)
③看(视线与尺面垂直)
④读(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⑤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 和 )
⑥算(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方法小结
眼睛与
光学仪器
眼睛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屈光)来改变晶状体焦距获得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显微镜:物体经物镜折射成一个放大的实像,经目镜放大为虚象,进入眼睛。
望远镜:光线通过物镜折射进入小孔并会聚成像,再通过目镜放大而被看到,又称“千里镜”。
知识巩固
2.显微镜的物镜成像相当于下列哪种光学元件的成像( )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潜望镜
B
新课学习
远视
凸透镜

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 、蓝三种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如图所示的透镜是 ,用这种透镜制作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议一议:
1.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
课堂练习
B
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近视眼佩戴的近视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是因为光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
C.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逐渐远离穿衣镜时,人在镜中所成的虚像会逐渐变小
课堂练习
A
课堂练习
C
3.某人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
A.近视眼;凸透镜
B.近视眼;凹透镜
C.远视眼;凸透镜
D.远视眼;凹透镜
课堂小结
我们都学了什么?
课堂小结
眼睛与光学仪器
(一)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眼睛的成像原理
眼睛的视物原理
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
(二)眼睛的好帮手
显微镜
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