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画家故居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对当地画家故居的参观、探访,了解画家的生平。
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国近代艺术发展的贡献和艺术地位。
3.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和思想境界。
2重点难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国画的分类。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
一、出示图片,谈话引入。
出示《画家工作室一角》、《缘缘堂》二图,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猜猜主人是怎样的画家?”“你知道哪些中国画画家?”“我国近代生活在杭州一带的画家有哪些?”(学生各抒己见。)
活动2【讲授】欣赏讲授
二.1. 欣赏丰子恺、林风眠的作品。
①了解丰子恺、林风眠的生平。请参观过他们故居的同学介绍他们的生平。教师重点介绍他们出国留学的经历,国外学习为他们的“中西合璧”、“引外为中”创造了条件。
②欣赏林风眠的作品《渔舟》,体验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欣赏《菖兰》,感受构图的饱满,色彩的浓艳。
③欣赏丰子恺的《瞻瞻的车》、《小梦》、《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体验漫画充满情趣的、简洁的美。
引导学生欣赏黄宾虹的作品。
(1)出示黄宾虹的《简笔山水图轴》,提问:“看这幅国画,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
(2)出示黄宾虹的名字,提问:“大家对黄宾虹了解多少?”(学生把参观黄宾虹故居时了解的情况对大家做一些介绍。)
(3)教师补充,重点介绍他画山水画经历的三个阶段:大约60岁以前以师古人为主;60—70岁以师造化为主(以游历山川,写生为主);70岁以后,自立面目,渐趋成熟。风格浑厚华滋,意境郁勃,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提问:“根据你对黄宾虹的理解,你认为《简笔山水图轴》大约是他什么阶段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归纳黄宾虹的艺术特点:①浑厚华滋,笔墨上注重“黑、密、厚、重”。 ②主张创造,即使是学习别人的画,也要有创造性地学。
三、举一反三,欣赏其他画家的画。(以学生欣赏为主,老师进行方法指导。)
(1)启发学生用以上学得的方法欣赏潘天寿的作品。
①出示图片,学生自主欣赏潘天寿的作品《灵岩涧一角》(教师提醒重点分析它的构图、气势),从中了解潘天寿笔墨苍古、凝练老辣、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的艺术风格。
②了解潘天寿的生平以及对近代国画界的贡献。(学生先说,教师补充。)
活动3【练习】总结
四、概括四位画家的共同点。
学生概括四位画家的共同点:创新。
教师小结:清末民初,国家动荡,中国绘画史上一度出现了萧条的景象。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四位画家锐意进取、不断改革,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绘画语言,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为中国近代美术的发展创立了新的里程碑。
五、拓展延伸。
课件22张PPT。 黄宾虹
擅长山水,画风苍润,笔墨浑厚。
潘天寿
作品追求雄大奇险
笔墨苍古凝练大气 丰子恺
擅长漫画创作
风格简易朴实
意境隽永含蓄。 林风眠
作品多取材仕女、花卉、芦雁等,擅长把中西绘画相结合。猜一猜画家故居 潘天寿画画凝练老辣,大气磅礴,雄浑苍古。具有摄人心魂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的艺术风格。 潘天寿的作品 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浙江宁海人,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大师。潘天寿(1898—1971) 这幢建筑有什么特色?林风眠故居位于杭州西子湖畔,这幢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小楼,是林先生按法式风格亲手设计的。小楼建在花岗石台基上,清水砖墙,洋瓦屋顶,具有那个时代的特征:中西合璧、线条简洁、风格明快。
林风眠(1900--1991) 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生于广东,19岁赴法留学。擅长仕女、花卉、芦雁等题材。是已经接近了“东西方和谐和精神融合的理想”的画家。
林风眠《菖兰》 他的画色彩更热烈、笔墨更放纵、韵味更醇厚。中西方想结合。
邻居倪易甫与父亲黄定华是好友,他不仅善书画,且精于画理,倪易甫常到黄家来观赏黄定华收藏的古书画,每当这时,黄宾虹总是侍立一旁,仔细听倪老先生论画。当他知道倪家的两位哥哥正在跟其父学画,非常羡慕。一天傍晚,倪易甫又来到黄家,黄宾虹倚在父亲身边,直望着倪老先生发呆,倪老先生好像看穿了黄宾虹的心思,笑着问:“你想跟我学画吗?” 黄宾虹认真地点了点头。倪老沉思了一下,对他说:“学画可不是件太容易的事,最关键的是要学画家的,不要学画匠的画,要学做画家,不要学做画匠。学画要像写字一样,一笔一笔都要交代清楚,千万不能描,更不能涂抹。” 黄宾虹生于浙江金华。擅长山水,画风苍润。他以浑厚的笔墨层次。表达对山水自然的视觉印象和内心感受,作品呈现出郁勃的意象和高华的气格。黄宾虹(1865—1955)黄宾虹故居在安徽省,正屋为四水归堂式住宅,三开间二层,黄宾虹自提为“宾虹草堂”和“虹庐”。黄宾虹在这里生活了近30年,是一幢砖木结构的民宅。你在这张画上看到了什么? 黄宾虹《简笔山水图轴》 艺术特点:
①浑厚华滋,笔墨上注重“黑、密、厚、重”。
②主张创造,即使是学习别人的画,也要有创造性地学。 他画画分为三个阶段:大约60岁以前以师古人为主;60—70岁以师自然为主(以游历山川,写生为主);70岁以后,师我心,自立面目,渐趋成熟。 浙江桐乡人,著名漫画家、美术教育家。特别喜爱儿童题材的漫画。丰子恺(1898—1975)
丰子恺“缘缘堂”建筑风格轩敞、明亮、方正、淡雅朴素,被丰子恺视作理想的休闲、创作之所。丰子恺在“缘缘堂”作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村学校的音乐课 唱歌的时候,要全身心地投入,尽量张大小嘴,以便表现自己走调或不走调的歌声;尽量竖起耳朵,以便听见老师的胡琴伴奏和同伴们走调或不走调的合唱。眼睛在音乐的世界里是多余的,所以便省略了。 丰子恺的其他作品 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这几位画家在艺术创造中共同的核心精神是什么?创新通过学习,你对哪位画家印象最深?
潘天寿 鹰石图丰子恺 今朝儿童节 黄宾虹 柳荫摇渡图轴林风眠 渔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