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电影的始祖——皮影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7 电影的始祖——皮影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1-07 21:46:50

文档简介

7 电影的始祖——皮影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欣赏皮影艺术作品,了解皮影的造型、制作工艺等相关知识。
2.实践目标:能利用皮影人物造型的方法,用线画一幅有特点的皮影人物画。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自主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建立热爱民族艺术的高尚情怀。
2学情分析
本节教材以我国的民间艺术皮影为题材,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独树一帜。但相对于当代的小学生来说,对皮影是比较陌生的,因此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到互联网、图书馆等地方查找资料,建立初浅认知,有利于在课堂开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学习,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皮影的相关知识,学做简单的皮影人物。
难点:皮影人物的制作。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组织教学(1分钟)
教师进入课堂、宣布上课、师生致礼、检查人数、安定次序等,让学生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
活动2【导入】激趣导课
欣赏:播放皮影戏片段【泰山皮影戏之蛙鹤龟(节选)】(3分钟)
W1:请大家说一说这段动画片的人物造型和平时看的动画片有什么不一样?(激起同学们对于皮影的研究兴趣)
【引出课题:《电影的始祖——皮影》】
活动3【讲授】探究学习
这节课,我们就了解一下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皮影。我们将全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分别探讨一下三个方面的问题:(3分钟)
一、了解神秘的“影子戏” 二、皮影的造型特征和图案特点
三、皮影的玩法
“现在给大家3分钟时间,各组同学拿出准备的相关资料,对皮影进行较为深入地讨论研究,3分钟后检验同学们研究结果。现在就开始。”
1.一组分享探究皮影的起源和历史
【皮影最早诞生于2000年前,俗称“影子戏”,是我国古老而神奇的戏曲艺术,因为它比电影出现的早,也被认为是现代电影的鼻祖。】
2、二组探究皮影的图案特征
思考几个问题:
W1:皮影人物的造型有什么共同点?是活生生的正面像吗?【都是侧面像,便于戏曲人物之间的语言动作交流等——平面化】
W2:皮影人物的装束或面部表情有什么特征?【人物的装束与面容神韵生动形象、夸张幽默、诙谐浪漫——艺术化】
W3:皮影人体比例有什么特征?【皮影人体比例通常是上身与双臂偏长,以利表演效果——卡通化】
W4:皮影衣饰有哪些传统图案、有哪些线条?【有牡丹、龙祥云等图案,有直线、折线、波浪线等】
W5:皮影人物身上有哪些色彩?【红、黑、绿三种基本色】
3、三组探究皮影的玩法
a. W6:请同学们观察桌上的皮影实物,皮影人物为什么能动?
两个学生给皮影人物摆一个造型。【皮影人物是靠身上的关节活动】。
b. 介绍制作皮影的八道工序:
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
通过各组同学对皮影的研究及资料准备,我们是不是也动手画一画皮影呢?
活动4【练习】艺术实践:(15分钟)  
1.同桌间两人合作设计、绘制一个皮影形象。
2.运用剪刀、双面胶、两脚钉等工具、材料进行制作。
3. 注意线条的刚柔、粗细、疏密变化。
活动5【活动】展示评价 (3分钟)
设计多个奖项:最美造型奖,最美线条奖,最美色彩奖,最美构思奖,最佳表现奖,最佳表演奖,引导学生从技能、情感等方面对这节课的表现做出评价,对作品发表看法,体验成功的喜悦 。
1.请一位同学展示一下作品,说说设计思路,体验成功的喜悦。
2.请其他同学评价一下该作品。
活动6【讲授】教师小结  (2分钟) 
今天同学们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大家了解了皮影,认识了皮影,皮影是祖先留给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保护和发展这些文化而不懈努力。希望同学们以后要继续挖掘、创新皮影戏,让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活动7【讲授】结束课堂(1分钟)
随着电视、电影的出现,皮影艺术慢慢被人们遗忘了。为了让大家关心皮影戏,河北省唐山市“俏夕阳”老年舞蹈队的奶奶们就编了一段皮影舞蹈,(播放皮影舞蹈《俏夕阳》。)我们也学学她们,一起跳跳皮影舞蹈吧!
在舞蹈旋律中,同学们跳着皮影舞结束课堂。
课件36张PPT。设计、制作:危芳第7课 电影的始祖——皮影 (第一课时)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
从有文字记载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皮影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造型纹样色彩工艺请从以下四方面赏析皮影:..w1.jpg平面化 造型纹样色彩平面化、艺术化、卡通画红、黑、绿牡丹、龙、祥云、波浪线、
折线……… 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戏剧。 皮影表演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皮影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 皮影表演时还配有打击乐器和弦乐伴奏,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这种质朴的民间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元代时,皮影戏传到了各个国家,许多外国人也成了皮影戏迷,他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国灯影”。 的制作工艺 皮影的制作程序大多相同,
通常要经过 8 道工序,分别是:选皮
制皮
画稿
过稿
镂刻
敷彩
发汗熨平
缀结合成是一个复杂而奇妙的过程。第一步 选皮 各地皮影的原材料有所不同。一般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公驴
皮或羊皮制作,选择的皮时要求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第二步 制皮 先将选好的皮放在洁净的凉水里浸泡两三天,取出后用刀刮制四次,每刮一次用清水浸泡一次,直到第四次精工细作,把皮刮薄泡亮为止。刮好后撑在木架上阴干,晾到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皮影。 第三步 画稿 用笔在纸上绘制皮影设计稿。制作皮影时有专门的画稿,称为“样谱”,这些设计图稿世代相传。第四步 过稿
接下来用毛笔把各部件的轮廓和设计图案纹样分别拷贝、描绘在皮
面上,这叫“过稿”。第五步 镂刻

把皮子放在枣木或梨木板上进行刻制,一个皮影一般要手工雕刻
3000余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皮影雕刻刀具十分讲究,一般都有十一、二
把,多的达三十把以上。刀具有宽窄不同的斜口
刀、平刀、圆刀、三角刀、花口刀等,分工很讲
究,要求皮影艺人们熟练掌握各种刀具不同的使
用方法。
皮 影 雕 刻 刀 具第六步 敷彩

皮影艺人大多用自己炮制出的矿物、植物颜色着色,并善于搭配颜色,
运用点染的方法使颜色产生浓淡变化,色彩效果异常绚丽。第七步 发汗熨平 脱水发汗是一项关键性工艺。它的目的是为了使色彩经过高温渗入牛皮内,并使皮内的水分得以挥发。

发汗熨平时,用布包裹皮影部件,以烙铁或电熨斗烫(古老的办法是用烧热的土坯或砖块)压平皮影使之脱水发汗。。第八步 缀结完成
皮影人物各个关节部分的连接点叫“骨眼”。选好骨眼后,用细牛皮条搓成的线缀结合成。一个完整皮影人物形体,从头到脚通常有头颅、胸、腹、双腿、双臂、双肘、双手,共计11个部件。 为了表演的需要,
一般每个皮影人物还要
装置三根铁丝作操纵杆,分别为两只胳膊,脑袋。皮影制作的 8 道工序:瞧!一个完整的皮影做成啦!回顾一下选皮、制皮、
画稿、过稿、
镂刻、敷彩、
发汗熨平、缀结合成。
学习建议:
1.同桌间两人合作设计、绘制一个
皮影形象。
2.运用剪刀、双面胶、两脚钉等工具、
材料进行制作。
3.要求:注意设计要点,线条细致而不繁琐,简洁而
不空洞?,注意线条的刚柔、粗细、疏密变化。欣赏舞蹈:
《俏夕阳》

同龄皮影作品欣赏同学们的作品
人物篇同学们的作品
动漫篇同学们的作品
动漫篇同学们的作品
怪兽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