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弯弯的小路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9 弯弯的小路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1-07 21:1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9
弯弯的小路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重在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
2、透视一般分为形体透视和空气透视。绘画中的形体透视现象一般是近大远小,它是根据光学和数学的原则,在平面上用线条来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光暗投影的科学;而空气透视则是研究和表现空间距离对于物体的色彩及明显程度所起的作用。绘画中的空气透视现象一般是近处物象清晰,色彩明朗强烈;远处物象模糊,色彩柔和。
3、教科书选取了19世纪俄罗斯列维坦的油画《弗拉基米尔之路》、和图片《草地上的木板路》、《家乡的石板路》、《通往家乡的山路》等几幅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感悟表现小路通向远方的感觉及表现方法。同时采用了简洁明了的图示和提示语将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www.21-cn-jy.com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
2.、技能目标:利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用写生或记忆画的方法表现一条弯弯的小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生活中用美术的眼光去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表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将近大远小的透视知识应用到绘画中。
难点:表现出路面的纵深感。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谈话法,示范法,练习法等
【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绘画工具、教材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师:同学们好!希望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合作愉快,请同学们用手势告诉老师,ok吗?
生:ok。
二、做游戏,欣赏导入。
1、师:好的,请保持这个手势,下面我们来玩个游戏。在做这个游戏前,老师想问下你们,是老师桌子上的茶杯大还是你们的手势“o”大?2·1·c·n·j·y
生:肯定是茶杯大。
师:现在我们就用这个手势来当做望远镜吧。老师想请你们把这个杯子放进你们的“望远镜”里,动手试一试动脑想一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师:你们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生:近的大,远的小。
3、师解释:外界物体透过瞳孔投射到眼睛的视网膜上,就会出现“近大远小”的现象,其实外界事物的尺寸并没有发生变化,人们得到的只是错觉,却能真实的表现画面的空间感。
4、出示图片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路(板书)
5、师:这路有什么特点?
生:弯弯的
6、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9课 弯弯的小路
三、新课学习
1、师:“弯”和“弯弯的”用绘画的方式怎样表现?认真的想一想,然后拿出你手中的笔画一条弯弯的小路。
请同学把自己的创意贴在黑板上,我们一起看一看比一比谁画的小路有通往远方的感觉?指名点评。(为什么表现的好,因为他用了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21·cn·jy·com
2、师:我们看一看生活中的路和大家画的是不是一样的
出示图片
师小结:生活中的路和同学们画的一样,近处的宽阔远处的狭窄。我们班的同学平时在生活中观察事物都很认真。www-2-1-cnjy-com
3、师:那么路的本身有没有变化呢?
生:没有。
师小结:路本身没有变化,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的变化,像这样的现象在美术中叫做透视。(板书:透视)把透视规律运用到绘画中,可以使画更加的逼真。21cnjy.com
4、欣赏大师作品《弗拉基米尔之路》,简单简绍
这幅作品是19世纪俄罗斯巡回展览派画家列维坦的油画《弗拉基米尔之路》。画面上,压得很低的视平线使画面辽阔深远,远方被阴云所笼罩,孤独的路标,荒凉的原野、阴郁的墓碑,增加了悲凉气氛,它以极其单纯的艺术形象告诉人们,这是一条布满苦难、鲜血和眼泪的道路。画的尽头有一丝微光,光的亮度让人怀疑画家也无法确定那里是否有光。这是一种暗喻,那时的西伯利亚除寒流之外,还是人间地狱,无数反对沙皇的知识分子惨死在路上。画家在这极其单纯的艺术形象中,对苦难的俄罗斯革命者寄予无限的同情,这是画家对西伯利亚囚徒的致敬,也是对自身处境的寓言和反思。2-1-c-n-j-y
5、出示图片讨论:
(1)我们来看一下这幅图,讨论:画家是如何表现小路通向远方的感觉的?近远处的景物有什么变化?(近处的路大、景物清楚而且实在;远处的路小,景物不清楚而且虚。)(板书)21
cnjy
com
板书设计:



透视: 大﹑实
小﹑虚
(2)再次观察讨论:请仔细观察,画家表现小路通除了近大远小以外,在色彩上有变化没有?是怎样的变化的?(近处的物体色彩怎样?远处的物体色彩又怎样?)(板书:色彩:明朗强烈 柔和概括 )【来源:21cnj
y.co
m】
(3)教师小结:近处的路大,景物清楚而且实在,色彩鲜艳、强烈,远处的路小,景物不清楚而且虚,色彩也灰暗、朦胧。【出处:21教育名师】
6、出示图片欣赏
师:这幅风筝图给你什么样的视觉感?
生:风筝越来越小
师小结:一样大小的风筝在地面上看上去很大,飞到半空中就变小了,而且飞的越高,就变得越小。
7、纵深感
(1)出示图片
师:这条路大概要走多久呢?
(2)讨论:你觉得弯曲的小路和笔直的大路相比较,画面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生:……
师小结:路越弯距离越长,让人产生一种深﹑远的感觉,这种感觉在美术中我们叫它纵深感。
(3)出示图片
师:这两幅图片中的木桩有什么不一样,分别给你什么样的你感觉?
生:……
师小结:一幅纵深感强些,木桩近疏远密﹑近高远矮﹑近处的清晰远处的模糊。
(4)出示图片
师:哪条小路最有纵深感?
(5)出示图片
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弯弯的小路能让我们的画面产生纵深感,而路边的景物通过近疏远密、近高远低的表现方式让小路的纵深感更强烈。一样大的物体,近处看起来大,远处就看起来小了。一样宽的物体,近处看起来宽,远处看起来就窄了。一样大小的风筝,在地面上看上去很大,飞到半空中就变得很小了,而且飞得越高,就变得越小。
(6)师:在绘画中怎样表现近大远小的事物呢?
示范:首先,在画纸上先画出地平线,并在线上定一个点作为视线的消失点;其次,然后在纸的底边画路的两个点,这两个点的宽窄、左右发生变化,就会出现不同视觉的路;第三,路两边近处的景物画细致些,远处的物体表现得模糊些、概括些;最后,上色的时候近处的色彩明亮些,远处的色彩灰暗些、柔和些。21·世纪
教育网
三﹑练习应用
1、欣赏学生作品(这些同学的作品都运用了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
2、作业
用记忆画的方法画一条由近到远的“弯弯的小路”。
3、作画要求:
(1)选定地方,小路通向哪里,自己发挥想象。
(2)留有代表性的衬托物,省略过繁的景物,使画面简洁饱满突出主题。
(3)依据自己喜爱,用不同色调处理。
(4)学生创作,教师进行巡视辅导。
4、作业展评:自评,同学互评,师评。(注:鼓励学生用透视一词描述作品,例如:( )的作业,近处的物体表现的怎么样,远处的物体又表现的怎么样。)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课后拓展
师:看到大家画的弯弯的小路,这弯弯的小路多像我们的人生之路呀,每个人的人生之路不会是一马平川,也会像我们今天画的小路一样一波三折,但在这弯弯的人生路上我们也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风景。21教育网
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生活就是一门艺术,艺术源于生活,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有透视现象,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现美,这时,请把它表现在自己绘画本上。
回家后,请多观察,多欣赏大师的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