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弯弯的小路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9 弯弯的小路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1-07 21:1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9
弯弯的小路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物体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运用透视的方法画一条符合透视规律的小路。
2、技能目标:在理解透视规律的基础上欣赏并评价美术作品。通过画路提高绘画的技能,逐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情分析
教科书选取了《情系故土》等三幅油画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感悟画家表现小路通向远方的感觉及表现方法。同时采用简洁明了的图示和提示语将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以新颖、活泼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气氛中学到知识。21cnjy.com
3重点难点
通过图片欣赏和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真实。www.21-cn-jy.com
正确表现物体的前后透视关系。
4教学过程
一、添画游戏,揭题导入:
(1)教师出示城堡范画,请学生上来用二条线直线添画出一条小路。
(2)如果是一条弯弯的小路应该怎么画?
(3)请上一位同学用粉笔添路。其他同学请在素描纸上也用两条曲线画出一条“弯弯的小路”。上面同学画好后提问有没有同学想上来修改(这条路做到近大远小,弯曲)。
教师点评:只要让路面按近大远小的办法处理,就会使路产生路的纵深感。
(4)揭示课题板书《弯弯的小路》。
二、欣赏图片,感悟学习:
1、欣赏大师列维坦、梵高、努尔、买买提作品中的路。
2、让学生试着画一条弯弯的小路,比一比谁的小路看上去更远?播放《乡间的小路》轻松的音乐。
师选二张画学生比较,你会选择那条路?
教师小结:弯弯的小路和田园小屋的风格更加协调。
3、欣赏荷兰画家霍贝玛《林间小道》,找透视关系。
4、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是一幅具有强烈透视感的田园风景画,这幅画的景物有什么特征?
学生反馈:树木近高远低  树与树之间近疏远密
路近宽远窄(师板书)
师总结:“原来宽窄的对比越大,使这条路感觉通向更遥远的地方,”象这样一条伸向远方的路,离我们越近的路面宽,离我们越远路面就越窄,这种现象叫做透视现象。(板书:透视)
5、找一找身边的事物,说一说生活中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路边树木  学校走廊  教室)
6、教师出示一张范画,请学生画出平行线、透视线、消失点。
7、师再次出示《林间小道》:同学们,我们刚才都是以平行角度看待物体,叫平行透视。路上的景物会消失于一点,我们称它为消失点。21·cn·jy·com
8、第二次练习:
要求:近处的景物画细致些,远处的物体表现得模糊些概括些近处的色彩明亮些,远处的色彩灰暗些柔和些。在刚才自己第一次画的路边继续添画几棵树或栅栏,看谁的画最能体现出“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疏远密”的透视现象。2·1·c·n·j·y
学生反馈:二张比较,请生指正,然后教师示范指正。
9、教师小结:只要让物体按“近大远小”办法处理,画面就会给人一种纵深感。
师:怎样在绘画中表达各种物体的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1)欣赏不同的生活中的路。
(2)欣赏同龄人绘画作品中的路。
师:感受这些作品是如何表现小路通向远方的?
(3)第三次练习:
温馨提示:
1、根据记忆和想象画一条弯弯的小路。
2、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为周围设计一些合适的场景,使画面更加完整。
三、展评作品。
1、学生将作品展示贴于黑板上。
2、教师鼓励学生运用透视知识评价自己与他人作品。
学生自评: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如何表现的,你能给他起个好听的名字吗?
学生互评: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说说它哪里画的好?
五、教师小结:今天同学们通过画弯弯的小路,知道了要画出路的纵深感,要用到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以后,你们要用今天所学过的知识来表现生活中的美。看到大家画的弯弯的小路,老师想到了这弯弯的小路这多像我们的人生之路呀,每个人的人生之路不会永远是一帆风顺,也会像我们今天画的小路一样一波三折,但在这弯弯的人生路上我们也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风景。21教育网
板书设计:
11、弯弯的小路
透视——近大远小
近高远低
近宽远窄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