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六年级 语文 下册西师大版课件PPT清平乐·六盘山第一课时课件PPT 词牌名“清平乐”的由来
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一说李白曾作《清平月》,恐后人伪托。通常以李煜词为准。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课件PPT 六盘山六盘山,指六盘山脉,在甘肃,陕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处。六盘山主峰在固原县西南,隆德县东北,海拔3500米。山路曲折险窄,盘旋六道,才达顶峰,故名“六盘山”。课件PPT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 年9 月9 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 ~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 ~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 ~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 ~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 ~1959)。课件PPT 写作背景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在六盘山前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在战斗胜利的鼓舞下,当天下午便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10月下旬,到达陕北,胜利地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首诗就是毛主席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它生动表现了毛主席及其统率的英雄红军胜利地登上六盘山后,远望云天,抒发了彻底打垮国民
党的坚强决心,发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
课件PPT有关“长征”
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历
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课件PPT预习检查 这是词人远眺六盘山所见到的景象,这让他想到了什么?课件PPT字词乐园 认 一 认课件PPT字词乐园 望断:
长城:
屈指:
漫卷:
长缨:
缚住:
苍龙:望得久,望得远。借指长征的目的地。弯着手指头计算。本指长绳,这里指革命武装。
遍卷、席卷。擒住。
指蒋介石带领的国民党军队。课件PPT课文详解 理解诗文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长空高阔,白云晴朗,望着南飞的大雁已飞到了天边。课件PPT课文详解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不登临目的地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里的路途。
课件PPT课文详解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六盘山上高峰挺拔,强烈的西风吹卷着红旗。课件PPT课文详解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现在革命的武装正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哪一天才能打倒蒋介石呢?
课件PPT课文详解 远景起笔,西部秋景开阔,长空高朗,抹抹闲云轻漾,北雁在阵阵南飞,仿佛带走了诗人对过去南方生活及革命斗争的回忆及爱恋,接着又起豪气,“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上半阙课件PPT课文详解 诗人将目光收到近处,高山之巅,红旗飘飘,红军将士在秋天的山峰间盘旋向前。说明了革命正迅速发展,长征已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
虽然最后两句用的是设问句,但所起作用都是陈述式的肯定句,即总有一天,红军战士将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夺得最后的胜利。下半阕课件PPT课文详解 “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原意是什么? 课件PPT课文详解 长城绵亘万里, 雄冠天下 ,不到长城非好汉是句俗语, 意思说 :“没见过长城雄伟的面貌, 怎么可能有阔达豪迈的胸襟呢? 这句
话其实不是讨论什么是好汉 ,而
是对长城的赞美之辞 。课件PPT课文详解 “屈指”是什么意思,
在这里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心情. 课件PPT课文详解 屈指:屈指计算。从爽朗、舒畅之秋心转入英迈的青春吟哦,二万五千里长征已在脚下,长城之关口已经到达,好汉的业绩就要进入一
马平川的时期,诗人这时
的确是幸福而自豪的。课件PPT课文详解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件PPT课文详解 全词造语朴实自然,意境高远,
感情充沛而又生动形象。
毛泽东用高妙的手法轻松
写出了自己悠闲中又有些沉重、
自信中又有些悲凉的复杂情绪。课件PPT概括主题这首诗生动表现了毛主席及其统率的英雄红军胜利地登上六盘山后,远望云天的情景,抒发了彻底打垮日本侵略者的坚强决心和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课件PPT写法点拨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诗人从眺望远景起笔,西部秋景开阔,长空高朗,抹抹闲云轻漾,北雁在阵阵南飞,仿佛带走了诗人对过去南方生活及革命斗争的回忆及眷恋。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苍龙”这里引伸为反动集团,虽最末二行以设问句出之, 但所起作用都是陈述式的肯定句,即总有一天,红军战士将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夺得最后的胜利。
课件PPT拓展提升 翻过六盘山,红军长征即将胜利,能不高兴吗?在这漫长的长征路上苦难重重,但是我们的红军战士从未畏难过。收集长征路上的小故事。课件PPT心灵感悟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如火的红旗,飘扬在高高的六盘山顶,烘托出红军将士的胜利喜悦。“红旗”作为革命的象征,在毛泽东诗词中反复出现:“山下旌旗在望”;“红旗跃过汀江”;“山上山下,风展红旗如画”;“风卷红旗过大关”;“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毛泽东及其率领的工农红军扛着这面红旗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革命的胜利,今天,这面红旗历经枪林弹雨,更加鲜艳地招展在六盘山顶,它预示着长征即将胜利结束,中国革命将翻开新的一页。课件PPT随堂练习 《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写于_______年________________时期。它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壮志豪情。毛泽东
1935
长征
诗人彻底打垮敌人的坚强决心
诗人誓将革命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