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2.空城计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理解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了解诸葛亮。
重点难点
1.掌握生字、新词2.感受诸葛亮的勇气和智慧。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
2、了解《三国演义》及诸葛亮这一光辉人物形象。
3、理清故事脉络。
【教具准备】
《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趣
1.教师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师生共同欣赏。
2.一支歌把我们带入了一段历史,同学们,听到这首歌,你一下子就想起了一部电视剧,对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
二、解题定向
1.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国演义》这本书
教师小结:《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品主要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历程,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著作除本书外,他还与施耐庵合写了《水浒传》。21教育网
2.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之中,你们最喜欢谁 喜欢他的什么特征
(学生小组内讨论,不集中汇报。)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诸葛亮超人智慧的精彩篇章,即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的《空城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想一想,“计”是什么意思?
“三十六计”你知道哪些?
(学生纷纷回答:苦肉计、调虎离山、金蝉脱壳……)
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第三十二计——空城计。它是一种怎样的策略呢?学完课文,你们将会明白。
检查预习
1.大家都预习好课文了吗 在预习中,你有没有碰到不理解的词句
2.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在朗读过程中要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同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内容。
3.大家理解文章的内容吗 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指导: ?
读准字音
擅(shàn)谨(jǐn)慎(shèn)丞(chénɡ)彼(bǐ)玄(xuán)擒(qín)
理解词语
1.尽皆失色:都流露出害怕的表情。尽,都;全。皆,全;都。失,改变常态。色,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www.21-cn-jy.com
2..谨慎:细心慎重。
3.隐匿:隐藏;躲起来。
4.笑容可掬:形容满脸带笑的样子。掬,两手捧起。
5.旁若无人:虽然有人在旁边,但好像没看见。形容态度自然。也形容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把握内容
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不惊,设下计谋,终于使司马懿引兵退去,突出表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四、整理情节
1.完整的事情经过,一般都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同学们讨论交流,整理出这个故事的情节。先小组内交流,然后每小组指定一名学生发言,在全班交流。【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教师评价总结,并板书:
(一)开端 司马懿兵临西城
(二)发展 诸葛亮临危施计
(三)高潮 司马懿中计
(四)结局 诸葛亮释计
3.教师小结:文章引人入胜,不仅因为情节吸引人,还因为人物形象生动,下节课我们就来分析人物形象,看一看诸葛亮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形近字组词
若(
)擅(
)
谨(
)禽(
)
匿(
)檀(
)
勤(
)擒(
)
2.辨字组词。
纶(
)
遁(
)
昭(
)
诸(
)
论(
)
循(
)
招(
)
绪(
)
3.修改病句。
(1)诸葛亮临危不惧,故意在城头上弹琴,假装迷惑敌人。
(2)司马懿料定诸葛亮可能是做样子骗人。
答案
1.倘若
匿名
擅长
檀木
谨慎
勤劳
禽兽
擒获
2.纶巾
遁逃
昭著
诸位
评论
遵循
招收
情绪
3.(1)去掉“假装”
(2)去掉“可能”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通过细节描写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对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2.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注重感悟,开拓其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积极思索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献身祖国的思想。
【教学过程
】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整理了故事情节,大体了解了故事的来龙去脉,这节课我们再来详细分析一下课文的故事情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分析情节
1.分层明意
(1)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下面请大家根据情节,把课文分作四个层次。(学生划分课文层次。)21·cn·jy·com
(2)课文的情节围绕着诸葛亮施空城计展开。请大家在“计”字前面各添加一个动词,以此来概括各层的内容。2·1·c·n·j·y
(教师板书:“计”以及“逼”、“施”、“中”、“释”等。)
通过情节分析人物
学生小组讨论各情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然后汇报,教师总结。
(1)
开端 司马懿兵临西城:这一部分写的是诸葛亮施用空城计的背景。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军情紧急 这对表现诸葛亮的智慧有何作用 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 21·世纪
教育网
(诸葛亮身边只有一班文官和两千五百军在城里,司马懿十五万大军直奔西城杀来。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临危不惧,为表现其智慧提供了背景。教师板书:“军情紧急”及“侧面”。)www-2-1-cnjy-com
(2)
发展 诸葛亮临危施计:面对如此紧急的军情,诸葛亮是怎样施计的 这可见诸葛亮的什么品质 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 ?2-1-c-n-j-y
(教师板书:“处变不惊”及“正面”。)
(3)
高潮 司马懿中计:诸葛亮精心安排了一个旨在迷惑敌人的空城计,久经沙场的魏国名将司马懿有这么容易上当吗 请大家在文中找出表明司马懿态度变化以及他采取的相应行动的词语。【出处:21教育名师】
(不信——为什么 →望——见什么 →大疑——疑什么 何根据 →退——表现了诸葛亮的什么品质 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 )【版权所有:21教育】
本层中写到诸葛亮“笑容可掬”,请大家联系当时的情况,说说他的笑中有何含义 (故作轻松)
(4)
结局 诸葛亮释计:司马懿终于领兵退去了,我们也替诸葛亮长舒了一口气,然而,我们也不免产生疑问:诸葛亮凭什么断定司马懿会上当 古人云:“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诸葛亮为何要冒险设计而不赶紧撤退 这表现出人物的什么品质 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 本段还对众官作了描写,这对表现诸葛亮有何作用 (这是诸葛亮不得已而为之。如果撤退的话那很快就会被司马懿追上。这表现了诸葛亮的处变不惊,临危不惧。)
本层中还有两处写到了诸葛亮的笑,找出来,联系上下文,分析一下,诸葛亮的笑中各有何含义
两次。笑容可掬→抚掌大笑(板书)
老师:孔明的这两次笑分别具有哪些不同,请小组讨论,并选出你们小组的代表发言。(小组讨论,汇报)
教师小结:孔明的第一次的笑是故做轻松,故做姿态的笑;他的第二次笑是侥幸的、如释重负的胜利的笑(板书:故做轻松、故做姿态→侥幸、如释重负)通过这两次笑,我们联系课文发生的故事,孔明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由。
(处变不惊,足智多谋)
学生讨论:司马懿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学生讨论,汇报。
教师明确:
1.联系《三国演义》整部小说的故事发展来看,在“空城计”之前,司马懿刚打了胜仗,占了街亭,可见在街亭一仗中,司马懿是深思熟虑。在《空城计》这个文章里,提到司马懿料孔明“平生谨慎,不曾用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可见司马懿是老谋深算的。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板书:疑心病重、老谋深算、狡诈多端、多疑自负
小结:司马懿既然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那他为什么会中了孔明的计?请各个小组组织讨论,归纳本组的意见,选出一个代表来发言。
教师归纳,总结:出奇不意,这也是我们今天所教的《空城计》中孔明吓退司马懿的重要原因,也是本文的主旨。神机妙算的孔明之所以比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略胜一筹,就源于孔明的“出奇不意”。
?
(六)学生讨论拓展
在《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表现诸葛亮智慧的故事。你还能列举出其中的一些吗 (草船借箭
火烧赤壁
)
教师:《三国演义》中精彩的篇章很多。“一本好书可以使人终身受益”,我建议大家课余挤点时间好好读一读《三国演义》这本书,我想你的收获一定会很多。)三、知能迁移
同学们在下课后,结合课文,展开想象,运用我们所学到的描写的方法,替司马懿写一段话,回复诸葛亮对他的嘲笑。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诸葛亮使用空城计为什么会获得成功?
提示:结合诸葛亮在文后对众人的解释,和司马懿对诸葛亮的猜测分析来答题。
2.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读课文,用简洁的话概括本文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空城计”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司马懿退兵的理由是什么?
提示:从司马懿多疑的性格去分析。
诸葛亮能准确分析形势,临危不慌,做事果断;对司马懿非常了解;勇敢,有智慧,懂得战争辩证法,灵活机动,出奇制胜。21
cnjy
com
2.开端;兵临城下。发展;临危施计。高潮;司马中计。结局;诸葛释计。
3.处理事情要谨慎而不胆小,冒险而不盲目。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处事灵活,随机应变才能化险为夷。
4.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平生谨慎,不会冒险,如今大开城门,一定会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城,定会中计。(或用原文答: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板书设计】
空城计
1.司马懿兵临西城,诸葛亮临危施计。
2.司马懿中计,诸葛亮释计。
【课后反思】
(一)通过审题质疑,理清文章内容。
从审题质疑出发,抓住课文脉络,诸葛亮为什么要摆空城计,怎样摆空城计和空城计成功的原因。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内容学生基本能读懂,但真正能理解诸葛亮摆空城计成功的原因并不容易。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学习重点段落,从而理解课文内容。21cnjy.com
(二)创设情境,激发思维。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空城计成功的原因,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了《三国演义》的主题曲,然后回忆电视剧中的有关情节,意在让学生能通过直观的形象情境,让学生进入课文意境和角色之中,理解课文内容。
(三)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恰当的语言和思维训练点。
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帮助学生整理出故事情节。然后分析每一情节中诸葛亮的语言和行为,教师提出需要思考的问题,学生讨论交流,汇报,教师总结。通过一步一步的分析,人物形象也越来越鲜明。21
cnjy
com
(四)有待改进的地方
教学设计时忽略了写作方法指导,本文中运用了通过反面衬托突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手法,如借助于众官的反应和见识,表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这也是学生在习作中应该借鉴的。【来源:21cnj
y.co
m】
《空城计》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空城计》。
教材分析: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不惊,设下计谋,终于使司马懿引兵退去,突出表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指导学生阅读《空城计》,要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弄清文章是通过哪些生动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来表现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个人物的性格。
学生分析:学生在课前己利用课余时间初步了解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第95回的故事梗概,学生相互评价,相互提问的互动的气氛较浓,在班级中已初步形成敢于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风。
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理解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了解诸葛亮。
教学过程:
一、导人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那明白如话的歌词里却包含着笔墨难尽的历史沧桑。用这首歌导入新课,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简介出处和作者。(识记文学常识,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
1.检查生字词。(目的是落实基础知识的字词部分)2.理清课文情节结构。(利用朗读法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分析概括能力)
三、揣摩文意,概括要点
思考: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这一过程旨在培养学生捕捉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这四个阶段可以概括为:兵临西城;临危施计;司马中计;孔明释计。然后根据故事的四个阶段中诸葛亮的语言和行为分析归纳出诸葛亮的处变不惊和足智多谋。再让学生结合《三国演义》整部小说的故事发展来分析出司马懿狡诈多端,多疑自负。最后拓展,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名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