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4.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3.激发学生对“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老太婆的厌恶之情。教育学生做事情要有主见,不能像渔夫那样懦弱。4.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小组合作探究,知道金鱼为什么把一切都变回原来的样。
重点难点
知道金鱼为什么把一切变回原来的样子,感悟其中的道理: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有关普希金的生平资料,包括人物照片、主要作品、创作成就、诗人的生活经历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今天学一篇诗歌体裁的外国名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同学们可能听说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这都是普希金的作品。这些故事给了我们无数的幻想,这些故事教我们分辨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
2.关于普希金,大家了解些什么?(教师出示普希金简介: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被许多人认为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被誉为"俄国小说之父"。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小说《上尉的女儿》《黑桃皇后》等。)21·cn·jy·com
3.(板书课题: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本课是一首童话诗,又是外国文学作品,在表现形式和语言习惯上与已往学过的诗歌有较大的差异。如有小节间隔;有诗句上的重叠表现;有括号内的注解说明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朗读。
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反馈。
(渔夫打到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答谢老人。渔夫的妻子老太婆向金鱼提出各种要求,金鱼一一答应了她。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时,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21·世纪
教育网
3.分组分节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线索。
1.快速阅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全诗线索。
第1节:交代故事的起因。(老头儿打鱼网上了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答谢老人。)21cnjy.com
第2—9节:讲述事情发展的经过。(老太婆向金鱼提出要木盆、要木房子、要当贵妇人,金鱼一一答应。)2·1·c·n·j·y
第10、11节:讲述事情发展的结果。(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www-2-1-cnjy-com
2.按“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指三位同学读课文。
四、细读课文,探究人物特点。
1.自由读课文。
思考:①课文中共有那些人物?
②
课文的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③用“—”标出老太婆提出要求的诗句;用“﹏”标出老太婆态度变化的词句。
2.讨论交流。
(1)研读描写老太婆的诗句。
①老太婆向金鱼提出了几次要求?每次的要求是什么?
(四次。她向金鱼“要新木盆——要木房子——要做贵妇人——要做海上女霸王”。)
②她的态度有哪些变化?
(指着老头儿就骂——骂得更厉害——指着丈夫破口痛骂——脾气发得更厉害。)
③老太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贪得无厌、凶狠残暴)
(2)研读描写渔夫和金鱼的诗句。
①渔夫做了哪些事情?说明了什么?
(帮助老太婆做了不安守本分的事。如:帮助老太婆向金鱼不断地索要不属于自己的物品、权力、地位:要洗衣服用的木盆子;要住的木房子;要贵妇人的名分;要女霸王的权力,甚至要求金鱼供她使唤。说明他心地善良,但对老太婆一味迁就,显得过分软弱。)2-1-c-n-j-y
②金鱼面对老太婆的要求是怎样做的?(老太婆提出的前三次要求金鱼都一一答应了。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
课文中的几个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老太婆凶狠残暴、贪得无厌;渔夫心地善良,但过分软弱;金鱼心地善良,知恩图报,并信守诺言,言而有信。)21
cnjy
com
4.引导学生了解“大海”在诗中的态度变化和它的象征意义。
(1)用着重点标出描写大海风浪变化的语句。
(轻微地起着波浪——海水发起浑来——海水不安静起来——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风浪,激怒的波涛翻动起来,奔腾、狂吼。)【来源:21cnj
y.co
m】
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
(诗中“大海”没有说一句话,但在全诗中它是“正义”的化身。“蔚蓝的大海”有强烈的爱憎情感,随着老太婆“蛮横无理、贪得无厌”一步步升级,大海随之变化:轻微地起着波浪——海水发起浑来——海水不安静起来——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风浪,激怒的波涛翻动起来,奔腾、狂吼。它在诗中的态度变化既代表着金鱼姑娘,也代表着人世间一切正义人们的共同心声。)www.21-cn-jy.com
五、表演故事,深化理解。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
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画,看看谁能按照故事的剧情把它们按顺序排列出来?(出示图画)
3.师:今天我们来将这个故事改编成一个小音乐剧,为了让观众看得清楚明白,我们需要把它划分出几幕来演,你们觉得把它编成几幕比较合适?
①指导学生把握诗中不同人物形象的语气,展开想象,补充情节、补充语言。
②在小组内表演。
③指名表演,评议。
六、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1.读了普希金的这首诗,你体会到了什么?
(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美好的生活要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去创造。)
2.如果请你去和课文中的角色交谈,你准备和谁说些什么?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规范书写词语。
fǎng
shā
jiào
xùn
shǐ
huan
(
)
(
)
(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大海
(
)的渔夫
(
)的报酬
(
)地漫游
(
)地回答
(
)地劳动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木盆能有多大用处?(改成陈述句)
(2)他看见了什么?原来是座高大的楼房。(改成陈述句)
(3)几把坏了的扫帚被我修好了。(改成“把”字句)
(4)老头儿放走了金鱼。(改成“被”字句)
答案
纺纱
教训
使唤
蓝
老实
贵重
自在
爽快
辛勤
(1)木盆没能有多大用处.
他看见了一座高大的楼房。
我把坏了的扫帚修好了。
(4)金鱼被老头儿放走了。
【板书设计】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贪——
当女霸王
贪——
当贵妇人
贪——
要木房
贪——
要木盆
【课后反思】
这篇略读课文是世界名著,是一首童话叙事诗,作者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作家和诗人。这首著名的童话诗讲述了一位老渔夫的妻子贪得无厌,永不满足,对知恩图报的金鱼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最后一无所得的故事。全诗鞭挞了那些凶狠、贪婪、不劳而获的人,同时也批评了老渔夫对丑恶行为的姑息、忍让和他的软弱无能,启示我们美好的生活要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去创造。
我通过抓住人物特点分析人物的性格,重点分析老太婆提要求的句子,把握老太婆的性格特点,激发学生对“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老太婆的厌恶之情,让学生懂得贪得无厌没有好结果,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渔夫形象的分析让学生懂得做事情要有主见,不能像渔夫那样懦弱。表演故事这一环节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性,创造了一个轻松的氛围,便于更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学生和角色对话环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学生自然而然地对课文的总结归纳,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充分感受到文本体现的价值目标,在课堂上轻松达到教学育人的目标。同时我深深体会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把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是对他们最好的奖赏;也是在点点滴滴教学活动中,体现对学生独特感受尊重的方式。在这节课中,我没有因为怕学生打乱了我的思路而终止他们的谈话,而是故意用一种“恍然大悟”的表情来满足他们的表现欲,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自我教育的过程。可以说,这是一次始料不及的成功体验。21教育网
不足之处:在分析渔夫这个人物形象时,学生说渔夫怕老婆,这是我预料之外的,由此我想,面对不同的学生,我的思维方式是否太单一,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我深深体会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把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是对他们最好的奖赏;也是在点点滴滴教学活动中,体现对学生独特感受尊重的方式。另外,我在朗读课文时,未达到美读的境地。今后,一定要在这方面多加努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贪得无厌
一无所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