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猜猜他们是谁? 这四人,出身悬殊,人生结局迥异,个人经历跌荡起伏,他们的个人命运都与秦朝末年发生的一件大事紧密相连。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嬴政(秦王)秦朝的巨大工程之一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坑秦始皇陵外景图秦朝的巨大工程之二秦始皇陵内部想象图当代人依据想象建立的阿房宫 秦朝的巨大工程之三秦朝的巨大工程之四秦长城材料一:
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徭役繁重这则材料说明当时秦朝一个什么社会现象?材料二: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赋税沉重这则材料又反映了当时秦朝一个什么社会现象?材料三:
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这一奇怪现象和秦国的法律条文又能给我们透露出当时秦朝的什么信息呢?“行者相伴于道,而死人日积于市”
“劓鼻盈蔂(luó),断足盈车” 刑罚严酷材料四:
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提出分封制度不能废除,他
认为:“不按照古代的规矩办事是行不通的。”
丞相李斯加以反驳:“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法令统一。
但是有一批读书人不学现在,却去学古代,对国家大事乱发
议论,在百姓中制造混乱。如果不加禁止,会影响朝廷的威
信。”李斯建议:
1.除了《秦记》、医药、种树等书籍以外,凡是有私藏 《诗》、《书》、百家言论的书籍,一概交出来烧掉;
2.谁要是再私下谈论这类书,死罪;
3.严禁私学,“以吏为师”。“焚书” 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五:
统一全国后,秦始皇就异想天开寻求长生不老之术。一些方士投其所好,为其寻找仙人和不死之药。然而,每次寻药都终不可得。方士们背后议论秦始皇“乐以刑杀为威”,“贪于权势”,“未可为求仙药”,并相约而逃,秦始皇闻之大怒,认为这些人不但求不到仙药,还诽谤他,“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
“坑儒”【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秦二世继位。】 胡亥,即秦二世(前230年-前207年),在位时间前210年~前207年,公子扶苏的弟弟,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秦二世的残暴统治指鹿为马第二章揭竿起义大泽乡渔阳陈
(“张楚”政权)咸阳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巨鹿之战秦朝于公元前207年灭亡。(BC221~BC207)第三章楚汉之争霸王别姬四面楚歌汉楚鸿沟项羽:
“西楚霸王”刘邦:
“汉王”《垓下曲》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可奈何?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公元前202
材料:《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思考:为什么刘邦取得了楚汉之争的最终胜利?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201年建立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