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苏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01-08 15:0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裂解的目的是提高柴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B.“神州七号”的防护层中含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属于不饱和烃
C.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可以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D.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化学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B.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C.乙炔的电子式:
D.2﹣乙基﹣1,3﹣丁二烯分子的键线式:
3.下列物质液体混合用分液漏斗能分离两组分的是(  )
A.乙醇和乙酸
B.乙醛和水
C.甲苯和水
D.苯和溴苯
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丙醇和2﹣丙醇
B.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C.间二溴苯仅有一种空间结构可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D.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同分异构体由于结构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一定不相似
B.同系物一定同类,且电子数之差一定为8的整数倍
C.凡是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彼此一定是同系物
D.两种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则两者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5g甲基(﹣CH3)所含有的电子数是10
NA个
B.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的原子总数为0.5
NA个
C.4.2g
C3H6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一定为0.1NA
D.常温下,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3NA个
7.下列事实不能说明有机物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相连时而产生相互影响的是(  )
A.邻甲基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苯甲醇不能
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
C.苯与液溴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反应,而苯酚与浓溴水混合就能发生反应
D.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二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后者产生的氢气比前者多
8.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A.
利用图所示装置检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B.
利用图所示装置配置银氨溶液
C.
利用图所示装置证明H2CO3酸性强于苯酚
D.
利用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9.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加成、消去、氧化、还原五种反应的是(  )
A.CH3﹣CH═CH﹣CHO
B.
C.HOCH2﹣CH2﹣CH═CH﹣CHO
D.
10.以石化产品乙烯、丙烯为原料合成厌氧胶的流程如图.
关于该过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加聚
B.物质A含有两种官能团
C.物质B催化氧化后可以得到乙醛
D.1mol物质D最多可以消耗2molNaOH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小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某化合物6.4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8.8g
CO2和7.2g
H2O.下列说法正确(  )
A.该化合物仅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
C.无法确定该化合物是否含有氧元素
D.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12.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编号(  )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向1mL
1%的NaOH溶液中加入2mL
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mL有机物X,加热煮沸后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验证X结构中不含有醛基
B
在混有少量苯酚的苯中滴加足量溴水,充分振荡后过滤
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
C
溴乙烷与NaOH溶液加热至不再分层,冷却后加稀硝酸至酸性,再滴加AgNO3溶液
验证卤素原子为溴原子
D
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检验气体中含有乙烯
A.A
B.B
C.C
D.D
13.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6H5O﹣+CO2+H2O→2C6H5OH+CO32﹣
B.甲醛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并加热:HCHO+2[Ag(NH3)2]++2OH﹣HCOO﹣+NH4++2Ag↓+3NH3+H2O
C.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CO32﹣+2CH3COOH═CO2↑+H2O+2CH3COO﹣
D.乙醛与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后加热至沸腾:CH3CHO+2Cu(OH)2+OH﹣Cu2O↓+CH3COO﹣+3H2O
15.CPAE是蜂胶的主要活性成分,由咖啡酸合成CPAE路线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苯乙醇属于芳香醇,它与邻甲基苯酚互为同系物
B.1
mol
CPAE最多可与含3
mol
NaOH的溶液发生反应
C.不能用FeCl3溶液可以检测上述反应中是否有CPAE生成
D.咖啡酸、苯乙醇及CPAE都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消去反应
 
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80分)
16.按要求书写:
(1)甲基的电子式  ;
(2)系统命名:  ;
(3)相对分子质量为72且沸点最低的烷烃的结构简式  ;
(4)分子式为C5H12O的饱和一元醇有多种,不能发生催化氧化的醇分子结构简式  .
17.按要求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甲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后在100℃时发生反应:  
②2﹣甲基﹣1,3﹣丁二烯与等物质的量的溴在60℃时发生1,4﹣加成的反应:  
③乙醛与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
18.有一种有机物X的键线式如图所示.
(1)X的分子式为  .
(2)有机物Y是X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则Y的结构简式是  .
(3)Y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X与足量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环状的饱和烃Z,Z的一氯代物有  种.
19.有机物A常用于食品行业.已知9.0g
A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分别增重5.4g和13.2g,经检验剩余气体为O2.
(1)A分子的质谱图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知其相对分子质量是90,则A的分子式是  .
(2)A能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A一定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
(3)A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峰面积之比是1:1:1:3,则A的结构简式是  .
(4)0.1mol
A与足量Na反应,在标准状况下产生H2的体积是  L.
(5)A在一定条件下可聚合得到一种聚酯,用于制造手术缝合线,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0.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体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表:


溴苯
密度/g cm﹣3
0.88
3.10
1.50
沸点/℃
80
59
156
水中溶解度
微溶
微溶
微溶
按下列合成步骤回答问题:
(1)在a中加入15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中小心加入4.0mL液态溴.再将b中的液溴慢慢加入a中,充分反应.装置a中主要反应:  ;装置d的作用  .
(2)反应过程中,a外壁温度升高.为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采用装置c进行冷凝回流,回流的主要物质有  .
②利用温度计控制温度,适宜的温度范围为  (填序号).
A.>156℃B.59℃﹣80℃C.<59℃
(3)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①向a中加入10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②滤液依次用10mL水、8mL
10%的NaOH溶液、10mL水洗涤.
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
步骤②中NaOH溶液洗涤的主要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4)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  ,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  (填序号).
A.分液
B.过滤
C.蒸馏
D.萃取
(5)在该实验中,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  (填序号).
A.25mL
B.50mL
C.250mL
D.500mL.
21.从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的精油中含有甲、乙两种成分:
(1)①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甲和乙中含有碳碳双键,方案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
②请写出甲的一种能同时满足下列3个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a.苯环上有两个不同的取代基
b.能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c.遇FeCl3溶液呈现紫色
(2)由甲转化为乙的过程为(已略去无关产物):甲乙
Y的结构简式  ,设计步骤Ⅰ的目的是  .
(3)1mol乙最多可与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4)写出乙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PTT是近几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热塑性聚酯材料,具有优异性能,能作为工程塑料、纺织纤维和地毯等材料而得到广泛应用.其合成路线可设计为:
其中A、B、C均为链状化合物,A能发生银镜反应,B中不含甲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  
(2)写出一种满足下列条件的A的同系物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式为C4H6O
②含有1个﹣CH3
(3)1mol
C可与足量钠反应生成  L
H2(标准状况).
(4)由物质C与D反应生成PTT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
23.化合物F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它的合成路线如下:
(1)化合物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和  ,
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2)写出化合物C与乙酸反应生成酯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  .
(4)某化合物是D的同分异构体,且分子中只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写出该化
合物的结构简式:  (任写一种).
(5)请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苯酚(
)和CH2=CH2为原料制备
有机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裂解的目的是提高柴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B.“神州七号”的防护层中含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属于不饱和烃
C.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可以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D.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化学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分析】A.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丙烯、丁二烯、丁烯、乙炔等;
B.聚四氟乙烯中不含碳碳不饱和键且只含C、F元素不含氢元素;
C.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煤的气化是煤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形成H2、CO等气体的过程,煤的液化是将煤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利用煤产生的H2和CO通过化学合成产生液体燃料或其他液体化工产品的过程.
【解答】解:A.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丙烯、丁二烯、丁烯、乙炔等,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柴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故A错误;
B.聚四氟乙烯中不含碳碳不饱和键且只含C、F元素不含氢元素,所以不属于不饱和烃,故B错误;
C.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应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题意,故C正确;
D.煤的气化是煤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形成H2、CO等气体的过程,煤的液化是将煤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利用煤产生的H2和CO通过化学合成产生液体燃料或其他液体化工产品的过程,故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化学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故D正确;
故选CD.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B.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C.乙炔的电子式:
D.2﹣乙基﹣1,3﹣丁二烯分子的键线式:
【考点】电子式.
【分析】A.聚丙烯的结构单元的主链含有2个C原子;
B.图为球棍模型,黑色球代表C原子;
C.乙炔的结构式为H﹣C≡C﹣H,C、H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C、C之间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
D.键线式表示方法:碳碳键用线段来表现,画出键线式.拐点和端点表示碳原子,碳原子,H不必标出,杂原子(非碳、氢原子)不得省略,并且其上连有的氢也一般不省略;
【解答】解:A.聚丙烯为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故A错误;
B.图为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为,不是比例模型,故B错误;
C.乙炔的结构式为H﹣C≡C﹣H,C、H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C、C之间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故C错误;
D.2﹣乙基﹣1,3﹣丁二烯的结构简式为,键线式中用短线“﹣”表示化学键,端点、交点表示碳原子,C原子、H原子不需要标出,所以2﹣乙基﹣1,3﹣丁二烯的键线式为:,故D正确;
故选:D.
 
3.下列物质液体混合用分液漏斗能分离两组分的是(  )
A.乙醇和乙酸
B.乙醛和水
C.甲苯和水
D.苯和溴苯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分析】两种液体互不相溶,混合时分层,则可利用分液漏斗分离,若液体相互溶解不能利用分液漏斗分离,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乙酸和乙醇混合后不分层,用分液漏斗不能分离,故A不选;
B.乙醛和水混合后不分层,用分液漏斗不能分离,故B不选;
C.甲苯和水混合后分层,用分液漏斗能分离,故C选;
D.溴苯和苯互混合后不分层,用分液漏斗不能分离,故D不选;
故选C.
 
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丙醇和2﹣丙醇
B.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C.间二溴苯仅有一种空间结构可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D.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考点】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分析】A.核磁共振氢谱能判断氢原子种类和各种氢原子个数之比;
B.乙烯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乙烷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
C.间二溴苯只有一种空间结构,应该用邻二溴苯判断;
D.石油裂解可以得到甲烷和乙烯,苯可通过煤的干馏获得.
【解答】解:A.核磁共振氢谱能判断氢原子种类和各种氢原子个数之比,1﹣丙醇、2﹣丙醇中H原子种类数目分别是4、3,所以可以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丙醇、2﹣丙醇,故A正确;
B.乙烯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乙烷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所以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应该用溴水,故B错误;
C.无论苯环是否为单双键交替的结构,间二溴苯都只有一种结构,应该用邻二溴苯判断,邻二溴苯只有一种结构,证明苯环中不含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故C错误;
D.石油裂解可以得到甲烷和乙烯,苯可通过煤的干馏获得,所以通过石油分馏得不到苯,故D错误;
故选A.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同分异构体由于结构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一定不相似
B.同系物一定同类,且电子数之差一定为8的整数倍
C.凡是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彼此一定是同系物
D.两种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则两者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考点】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
【分析】A.同分异构体又称同分异构物.是指有着相同分子式的分子;各原子间的化学键也常常是相同的;但是原子的排列却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它们有着不同的“结构式”.许多同分异构体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化学性质;
B.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C.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其分子结构不一定相似;
D.两种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也相同,则它们的最简式必定相同,最简式相同的化合物可能是同分异构体,也可能是非同分异构体.
【解答】解:A.同分异构体的种类很多,有官能团异构,性质不相似,但还有其他异构,如位置异构,如1﹣丁烯和2﹣丁烯,都是烯烃,性质相似,故A错误;
B.同系物结构相似,一定同类;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故电子数之差一定为8的整数倍,故B正确;
C.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其分子结构不一定相似,如CH2=CH2与,故C错误;
D.两种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也相同,则它们的最简式必定相同,最简式相同的化合物可能是同分异构体,也可能是非同分异构体,如CH3(CH2)2CH3和CH3CH(CH3)2是同分异构体,而CH2=CH2和CH2=CH﹣CH3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故选B.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5g甲基(﹣CH3)所含有的电子数是10
NA个
B.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的原子总数为0.5
NA个
C.4.2g
C3H6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一定为0.1NA
D.常温下,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3NA个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A.甲基中含有9个电子,15g甲基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9mol电子;
B.标准状况下CHCl3的状态不是气体;
C.C3H6分子中不一定含有碳碳双键;
D.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为CH2,根据最简式计算出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及数目.
【解答】解:A.15g甲基(﹣CH3)的物质的量为:
=1mol,1mol甲基中含有9mol电子,所含有的电子数是9
NA个,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CHCl3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B错误;
C.C3H6可能为环丙烷,其分子中不一定含有碳碳双键,故C错误;
D.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14g最简式CH2,含有最简式为物质的量为:
=1mol,则混合物中含有原子的总物质的量为3mol,含有的总原子数为3NA个,故D正确;
故选D.
 
7.下列事实不能说明有机物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相连时而产生相互影响的是(  )
A.邻甲基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苯甲醇不能
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
C.苯与液溴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反应,而苯酚与浓溴水混合就能发生反应
D.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二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后者产生的氢气比前者多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A.二者都含有羟基,但烃基不同;
B.苯、甲烷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苯可以,说明苯环对甲基的影响;
C.苯酚与浓溴水混合就能发生反应,说明含有﹣OH时,苯环上的氢原子更活泼;
D.乙醇和乙二醇都含有羟基,但羟基数目不同.
【解答】解:A.二者都含有羟基,但烃基不同,苯环对羟基的影响导致酚羟基比较活泼,具有酸性,可说明,故A不选;
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说明H原子与苯基对甲基的影响不同,甲苯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说明苯环的影响使侧链甲基易被氧化,故B不选;
C.苯酚与浓溴水混合就能发生反应,说明含有﹣OH时,苯环上的氢原子更活泼,可说明,故C不选;
D.乙醇和乙二醇都含有羟基,但羟基数目不同,生成氢气的量不同,不是说明机物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相连时而产生相互影响的事实,故D选.
故选D.
 
8.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A.
利用图所示装置检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B.
利用图所示装置配置银氨溶液
C.
利用图所示装置证明H2CO3酸性强于苯酚
D.
利用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试管中不会生成乙烯,且乙醇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向硝酸银中滴加氨水,至最初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制备银氨溶液;
C.醋酸易挥发,挥发出来的醋酸能够与苯酚钠反应,干扰了检验结果;
D.乙酸乙酯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易发生倒吸.
【解答】解:A.图示装置的试管中没有溴乙烷、氢氧化钠,且乙醇易挥发,挥发出的乙醇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
B.向硝酸银中滴加氨水,至最初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制备银氨溶液,则图中装置可制备银氨溶液,故B正确;
C.挥发出的醋酸能够与苯酚钠反应,该装置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能够与乙酸乙酯反应,吸收乙酸乙酯应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且导管不能深入溶液中,否则会发生倒吸现象,该装置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故D错误;
故选B.
 
9.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加成、消去、氧化、还原五种反应的是(  )
A.CH3﹣CH═CH﹣CHO
B.
C.HOCH2﹣CH2﹣CH═CH﹣CHO
D.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OH、﹣COOH可发生酯化反应,碳碳双键、﹣CHO可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CHO可发生还原反应,﹣OH可发生消去反应,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含碳碳双键、﹣CHO,可发生加成、氧化、还原,故A不选;
B.含﹣OH可发生酯化、消去、氧化反应,故B不选;
C.含﹣OH可发生酯化、消去、氧化反应,含碳碳双键、﹣CHO,可发生加成、氧化、还原,故C选;
D.﹣CHO,可发生加成、氧化、还原,﹣COOH可发生酯化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D不选;
故选C.
 
10.以石化产品乙烯、丙烯为原料合成厌氧胶的流程如图.
关于该过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加聚
B.物质A含有两种官能团
C.物质B催化氧化后可以得到乙醛
D.1mol物质D最多可以消耗2molNaOH
【考点】有机物的合成.
【分析】由合成流程可知,E中含8个C原子,D中含3个C原子,丙烯氧化生成C,C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结合D的分子式可知,则C为CH2=CHCHO、D为CH2=CHCOOH.B与D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E,应是发生酯化反应,结合E的分子式可知,应是1分子B与2分子D发生酯化反应,故B为HOCH2CH2OH,则E为CH2=CHCOOCH2CH2OOCCH=CH2,E发生加聚反应得到F.由B的结构可知,乙烯与氯气或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A为1,2﹣二卤代烃,A水解得到乙二醇,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丙烯氧化生成C,C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结合D的分子式可知,则C为CH2=CHCHO、D为CH2=CHCOOH.B与D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E,应是发生酯化反应,结合E的分子式可知,应是1分子B与2分子D发生酯化反应,故B为HOCH2CH2OH,则E为CH2=CHCOOCH2CH2OOCCH=CH2,E发生加聚反应得到F.由B的结构可知,乙烯与氯气或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A为1,2﹣二卤代烃,A水解得到乙二醇,
A.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④是CH2=CHCOOCH2CH2OOCCH=CH2发生加聚反应得到F,故A正确;
B.物质A为1,2﹣二卤代烃,只有一种官能团,故B错误;
C.B为HOCH2CH2OH,催化氧化得到OHC﹣CHO,故C错误;
D.D为CH2=CHCOOH,1mol物质D最多可以消耗1molNaOH,故D错误;
故选A.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小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某化合物6.4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8.8g
CO2和7.2g
H2O.下列说法正确(  )
A.该化合物仅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
C.无法确定该化合物是否含有氧元素
D.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考点】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
【分析】化合物燃烧生成8.8gCO2和7.2gH2O,根据元素守恒则一定含有C、H元素,根据n=计算二氧化碳、水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有机物中C、H原子数目之比,根据m=nM计算C、H元素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判断化合物中是否含有O元素.
【解答】解:化合物燃烧生成8.8gCO2和7.2gH2O,根据元素守恒则一定含有C、H元素,
8.8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2mol,n(C)=n(CO2)=0.2mol,m(C)=0.2mol×12g/mol=2.4g,
7.2g水的物质的量为=0.4mol,n(H)=2n(H2O)=0.8mol,m(H)=0.8g,
故化合物中N(C):N(H)=0.2mol:0.8mol=1:4,
由于m(C)+m(H)=2.4g+0.8g=3.2g<6.4g,所以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该化合物为烃的含氧衍生物,
综上分析可知,AC错误,BD正确,
故选BD.
 
12.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编号(  )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向1mL
1%的NaOH溶液中加入2mL
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mL有机物X,加热煮沸后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验证X结构中不含有醛基
B
在混有少量苯酚的苯中滴加足量溴水,充分振荡后过滤
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
C
溴乙烷与NaOH溶液加热至不再分层,冷却后加稀硝酸至酸性,再滴加AgNO3溶液
验证卤素原子为溴原子
D
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检验气体中含有乙烯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醛基时,必须是在碱性条件下;
B.苯酚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溴苯、苯和溴能互溶;
C.卤代烃水解后生成NaX,在酸性条件下与硝酸银反应生成AgX,利用沉淀的颜色可取代卤素原子;
D.乙醇易挥发,挥发出的乙醇也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解答】解:A.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醛基时,必须是在碱性条件下,该实验中NaOH不足导致NaOH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不是碱性,所以实验不成功,故A错误;
B.苯酚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溴苯、苯和溴能互溶,应该用NaOH和苯酚反应生成可溶性的苯酚钠,然后分液除去苯中的苯酚,故B错误;
C.卤代烃中加入足量NaOH水溶液,加热,水解后生成NaX,在酸性条件下与硝酸银反应生成AgX,利用沉淀的颜色可取代卤素原子,故C正确;
D.挥发出来的乙醇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干扰了乙烯的检验,应该用溴水检验乙烯,故D错误;
故选C.
 
13.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考点】真题集萃;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COOH、﹣OH、碳碳双键、醚键等,结合羧酸、醇、烯烃的性质来解答.
【解答】解:A.分子中含﹣COOH、﹣OH、碳碳双键、醚键,共4种官能团,故A错误;
B.含﹣COOH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含﹣OH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故B正确;
C.不是苯环,只有﹣COOH与NaOH反应,则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2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故C错误;
D.碳碳双键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双键与﹣OH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原理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6H5O﹣+CO2+H2O→2C6H5OH+CO32﹣
B.甲醛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并加热:HCHO+2[Ag(NH3)2]++2OH﹣HCOO﹣+NH4++2Ag↓+3NH3+H2O
C.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CO32﹣+2CH3COOH═CO2↑+H2O+2CH3COO﹣
D.乙醛与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后加热至沸腾:CH3CHO+2Cu(OH)2+OH﹣Cu2O↓+CH3COO﹣+3H2O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A.不符合反应的客观事实;
B.甲醛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1mol的甲醛中含有2mol的醛基;
C.小苏打为碳酸氢钠,碳酸氢根离子为弱酸的酸式根离子,不能拆;
D.乙醛与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后加热至沸腾,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铜、醋酸钠和水.
【解答】解:A.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C6H5O﹣+CO2+H2O→C6H5OH+HCO3﹣,故A错误;
B.甲醛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原理为:HCHO+4[Ag(NH3)2]++4OH﹣4Ag↓+(NH4)2CO3+6NH3+2H2O,故B错误;
C.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离子方程式:HCO3﹣+CH3COOH═CO2↑+H2O+CH3COO﹣,故C错误;
D.乙醛与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后加热至沸腾,离子方程式为::CH3CHO+2Cu(OH)2+OH﹣Cu2O↓+CH3COO﹣+3H2O,故D正确.
故选:D.
 
15.CPAE是蜂胶的主要活性成分,由咖啡酸合成CPAE路线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苯乙醇属于芳香醇,它与邻甲基苯酚互为同系物
B.1
mol
CPAE最多可与含3
mol
NaOH的溶液发生反应
C.不能用FeCl3溶液可以检测上述反应中是否有CPAE生成
D.咖啡酸、苯乙醇及CPAE都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消去反应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A.苯乙醇属于芳香醇,邻甲基苯酚属于酚,为不同类别物质;
B.2个酚﹣OH及﹣COOC﹣均与NaOH反应;
C.咖啡酸、CPAE均含酚﹣OH;
D.咖啡酸、CPAE不会发生消去反应.
【解答】解:A.苯乙醇与邻甲基苯酚属于不同类物质,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故A错误;
B.1
mol
CPAE含2mol酚羟基消耗2molNaOH,1
mol
酯基水解也消耗1mol
NaOH,共消耗3
mol,故B正确;
C.反应物咖啡酸中也含有酚羟基,无法检测,故C正确;
D.咖啡酸、CPAE不会发生消去反应,含苯环可发生加成,含﹣OH均可发生取代,故D错误;
故选BC.
 
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80分)
16.按要求书写:
(1)甲基的电子式  ;
(2)系统命名: 2,6二甲基辛烷 ;
(3)相对分子质量为72且沸点最低的烷烃的结构简式 CH3C(CH3)2CH3 ;
(4)分子式为C5H12O的饱和一元醇有多种,不能发生催化氧化的醇分子结构简式 HOC(CH3)2CH2CH3 .
【考点】电子式.
【分析】(1)甲烷去掉一个氢原子剩余部分为甲基,1个甲基含有9个电子;
(2)主链有8个电子的烷烃,2,6号碳上各有1个甲基;
(3)设烷烃的分子式为CxH(2x+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72,列出方程式进行计算x值,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4)先书写戊基﹣C5H11异构体,戊基异构数目等于戊醇的异构体数目;能被氧化成醛必须是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含有至少2个氢原子.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必须是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
【解答】解:甲烷去掉一个氢原子剩余部分为甲基,1个甲基含有9个电子,碳原子与3个氢原子各共用1对电子,电子式:;
故答案为:;
(2)主链有8个电子的烷烃,2,6号碳上各有1个甲基,系统命名为:2,6二甲基辛烷;
故答案为:2,6二甲基辛烷;
(3)设烷烃的分子式为CxH(2x+2),
则14x+2=72,解得x=5,
所以该烷烃的分子式为C5H12,
分子式为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主链有5个碳原子的:CH3CH2CH2CH2CH3,
主链有4个碳原子的:CH3CH(CH3)CH2CH3,
主链有3个碳原子的:CH3C(CH3)2CH3;
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故CH3C(CH3)2CH3,
故答案为:CH3C(CH3)2CH3.
(4)戊基﹣C5H11可能的结构有:﹣CH2CH2CH2CH2CH3、﹣CH(CH3)CH2CH2CH3、﹣CH(CH2CH3)2、﹣CHCH(CH3)CH2CH3、﹣C(CH3)2CH2CH3、﹣CH(CH3)CH(CH3)2、﹣CH2CH2CH(CH3)2、﹣CH2C(CH3)3,则戊醇的可能结构有8种;能被氧化成醛必须是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含有至少2个氢原子,结构简式分别是:CH3CH2CH2CH2CH2OH、CH3CH2CH(CH3)CH2OH、CH3CH(CH3)CH2CH2OH、CH3C(CH3)2CH2OH,共4种;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必须是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结构简式为:HOC(CH3)2CH2CH3;
故答案为:HOC(CH3)2CH2CH3.
 
17.按要求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甲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后在100℃时发生反应:  
②2﹣甲基﹣1,3﹣丁二烯与等物质的量的溴在60℃时发生1,4﹣加成的反应: CH2=CH﹣CH=CH2+Br2→CH2Br﹣CH=CH﹣CH2Br 
③乙醛与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①甲苯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酸加热反应生成2,4,6﹣三硝基甲苯和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
②60℃时1,3﹣丁二烯与溴1:1发生1,4加成反应生成1,4﹣二溴﹣2﹣丁烯;
③乙醛含有醛基,在加热条件下可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生成醋酸铵、银、氨气和水.
【解答】解:①甲苯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酸加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2,4,6﹣三硝基甲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②60℃时1,3﹣丁二烯与溴1:1发生1,4加成反应生成1,4﹣二溴﹣2﹣丁烯,反应方程式为CH2=CH﹣CH=CH2+Br2→CH2Br﹣CH=CH﹣CH2Br,
故答案为:CH2=CH﹣CH=CH2+Br2→CH2Br﹣CH=CH﹣CH2Br;
③乙醛和银氨溶液反应生成乙酸铵、水、Ag、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故答案为: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18.有一种有机物X的键线式如图所示.
(1)X的分子式为 C8H8 .
(2)有机物Y是X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则Y的结构简式是  .
(3)Y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X与足量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环状的饱和烃Z,Z的一氯代物有 2 种.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1)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判断有机物的分子式,的分子式为C8H8;
(2)Y中含有苯环和乙烯基;
(3)Y中含有苯环,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4)根据氢原子的种类等于一氯代物的种类,环状的饱和烃Z,存在2种位置的H,如图;

【解答】解:(1)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为C8H8,故答案为:C8H8;
(2)Y中含有苯环和乙烯基,其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3)Y中含有苯环,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4)根据氢原子的种类等于一氯代物的种类,环状的饱和烃Z,存在2种位置的H,如图,则一氯代物有2种,故答案为:2.
 
19.有机物A常用于食品行业.已知9.0g
A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分别增重5.4g和13.2g,经检验剩余气体为O2.
(1)A分子的质谱图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知其相对分子质量是90,则A的分子式是 C3H6O3 .
(2)A能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A一定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羧基 .
(3)A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峰面积之比是1:1:1:3,则A的结构简式是 CH3CH(OH)COOH .
(4)0.1mol
A与足量Na反应,在标准状况下产生H2的体积是 2.24 L.
(5)A在一定条件下可聚合得到一种聚酯,用于制造手术缝合线,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考点】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
【分析】(1)根据浓硫酸增重5.4g为水的质量,碱石灰增重13.2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计算氧元素的质量,进而计算最简式,再结合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分子式;
(2)A能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A一定含有羧基(﹣COOH);
(3)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说明分子中含有4种H原子,峰面积之比是1:1:1:3,则4种H原子的数目之比为1:1:1:3,结合分子式判断分子结构;
(4)结合有机物的结构判断与钠的反应,进而计算生成氢气的体积;
(5)根据有机物A的结构与酯化反应原理书写反应方程式.
【解答】解:(1)5.4g水的物质的量为:
=0.3mol,n(H)=0.6
mol,13.2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
=0.3mol,n(C)=n(CO2)=0.3
mol,此有机物9.0g含O元素质量:9.0g﹣0.6g﹣0.3×12
g=4.8
g,n(O)==0.3
mol,故n(C):n(H):n(O)=0.3mol:0.6mol:0.3mol=1:2:1,即实验式为CH2O,设分子式为(CH2O)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可得30n=90,解得:n=3,故有机物A为C3H6O3,
故答案为:C3H6O3;
(2)A能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A一定含有羧基(﹣COOH),
故答案为:羧基;
(3)有机物A为C3H6O3,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峰面积之比是1:1:1:3,则分子中4种H原子的数目为1、1、1、3,分子中含有1个﹣COOH、1个﹣CH3、1个CH、1个﹣OH,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OOH,
故答案为:CH3CH(OH)COOH;
(4)有机物A含有﹣OH和﹣COOH,都能与Na反应生成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方程式可知0.1molA与足量Na反应生成氢气0.1mol,在标准状况下产生H2的体积是:0.1mol×22.4L/mol=2.24L,
故答案为:2.24;
(5)有机物A含有﹣OH和﹣COOH,聚合反应得到聚酯的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20.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体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表:


溴苯
密度/g cm﹣3
0.88
3.10
1.50
沸点/℃
80
59
156
水中溶解度
微溶
微溶
微溶
按下列合成步骤回答问题:
(1)在a中加入15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中小心加入4.0mL液态溴.再将b中的液溴慢慢加入a中,充分反应.装置a中主要反应: 2Fe+3Br2═2FeBr3, ;装置d的作用 吸收HBr和溴蒸气;防止倒吸 .
(2)反应过程中,a外壁温度升高.为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采用装置c进行冷凝回流,回流的主要物质有 C6H6、Br2 .
②利用温度计控制温度,适宜的温度范围为 C (填序号).
A.>156℃B.59℃﹣80℃C.<59℃
(3)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①向a中加入10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②滤液依次用10mL水、8mL
10%的NaOH溶液、10mL水洗涤.
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
步骤②中NaOH溶液洗涤的主要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Br2+2NaOH=NaBr+NaBrO+H2O ;
(4)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 苯 ,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 C (填序号).
A.分液
B.过滤
C.蒸馏
D.萃取
(5)在该实验中,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 B (填序号).
A.25mL
B.50mL
C.250mL
D.500mL.
【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分析】(1)实验室合成溴苯是苯与液溴在铁粉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HBr与液溴易挥发,而苯的卤代反应是放热的,尾气中有HBr及挥发出的Br2,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防止污染大气;
(2)①苯与液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同时还能放热,而反应物苯和液溴都易挥发,为减少反应物挥发并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将苯和液溴冷凝回流;
②为减少反应物挥发并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可以通过温度的控制来实现,只要温度低于二者的沸点就可以了;
(3)溴苯中含有溴,加NaOH溶液,把未反应的Br2反应洗到水中;
(4)由分离操作可知,分离出的粗溴苯中含有未反应的苯,分离互溶的液体,根据沸点不同,利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
(5)根据制取溴苯所加的液体的体积以及溶液的体积一般不超容器的,不少于来解答.
【解答】解:(1)实验室合成溴苯是苯与液溴在铁粉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反应方程式为2Fe+3Br2═2FeBr3,;HBr与液溴易挥发,而苯的卤代反应是放热的,尾气中有HBr及挥发出的Br2,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防止污染大气,倒扣漏斗还能防止倒吸;
故答案:,;吸收HBr和溴蒸气;防止倒吸;
(2)①苯与液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同时还能放热,而反应物苯和液溴都易挥发,为减少反应物挥发并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将苯和液溴冷凝回流;
故答案为:C6H6、Br2;
②根据表中苯和液溴的沸点,选择控制温度,确保温度在二种反应物的沸点之下,则应选择温度为低于59℃;
故答案为:C;
(3)溴苯中含有溴,加NaOH溶液,把未反应的Br2变成NaBr和NaBrO洗到水中,方程为:Br2+2NaOH=NaBr+NaBrO+H2O;
故答案为:Br2+2NaOH=NaBr+NaBrO+H2O;
(4)反应后得到的溴苯中溶有少量未反应的苯,苯和溴苯互溶,但苯的沸点低,所以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溴苯留在母液中;
故答案为:苯;C;
(5)操作过程中,先在a中加入15mL无水苯,在b中小心加入4.0mL液态溴,最后向a中加入10mL水,共约30mL,所以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50mL;
故答案为:B.
 
21.从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的精油中含有甲、乙两种成分:
(1)①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甲和乙中含有碳碳双键,方案是否可行 不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
②请写出甲的一种能同时满足下列3个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a.苯环上有两个不同的取代基
b.能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c.遇FeCl3溶液呈现紫色
(2)由甲转化为乙的过程为(已略去无关产物):甲乙
Y的结构简式  ,设计步骤Ⅰ的目的是 保护碳碳双键,防止被氧化 .
(3)1mol乙最多可与 保护碳碳双键,防止被氧化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4)写出乙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6H5CH=CHCHO+2Cu(OH)2C6H5CH=CHCOOH+Cu2O↓+2H2O .
【考点】有机物的合成.
【分析】(1)①根据甲、乙的结构简式可知,其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羟基、醛基等都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a.苯环上有两个不同的取代基,说明苯环上含有两个取代基且取代基不同;b.能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说明含有碳碳双键;c.遇FeCl3溶液显呈现紫色说明含有酚羟基,据此写出其结构简式;
(2)甲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中羟基被氧气氧化生成含有醛基的Y,Y的结构简式为:,Y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这样可以保护甲中的碳碳双键;
(3)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有苯环、醛基和碳碳双键,据此确定氢气的物质的量;
(4)乙被新制氢氧化铜氧化生成C6H5CH=CHCOOH,据此写出反应方程式;
【解答】解:(1)①根据甲、乙的结构简式可知,其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羟基、醛基等都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甲和乙中含有碳碳双键,故答案为:不可行;
②a.苯环上有两个不同的取代基,说明苯环上含有两个取代基且取代基不同;b.能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说明含有碳碳双键;c.遇FeCl3溶液显呈现紫色说明含有酚羟基,则其同分异构体有:、等,
故答案为:;
(2)甲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中羟基被氧气氧化生成含有醛基的Y,Y的结构简式为:,Y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这样可以保护甲中的碳碳双键,所以设计步骤Ⅰ的目的是保护碳碳双键,防止被氧化,
故答案为:;保护碳碳双键,防止被氧化;
(3)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有苯环、醛基和碳碳双键,所以1mol乙最多可与
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故答案为:5;
(4)乙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5CH=CHCHO+2Cu(OH)2C6H5CH=CHCOOH+Cu2O↓+2H2O,
故答案为:C6H5CH=CHCHO+2Cu(OH)2C6H5CH=CHCOOH+Cu2O↓+2H2O.
 
22.PTT是近几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热塑性聚酯材料,具有优异性能,能作为工程塑料、纺织纤维和地毯等材料而得到广泛应用.其合成路线可设计为:
其中A、B、C均为链状化合物,A能发生银镜反应,B中不含甲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CH2=CHCHO 、 HOCH2CH2CHO 
(2)写出一种满足下列条件的A的同系物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式为C4H6O
②含有1个﹣CH3
(3)1mol
C可与足量钠反应生成 22.4 L
H2(标准状况).
(4)由物质C与D反应生成PTT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
【考点】有机物的合成.
【分析】A、B、C均为链状化合物,A能发生银镜反应,则A是醛,A的不饱和度==2,则A的不饱和度为2,A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O,A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B中不含甲基,则B结构简式为HOCH2CH2CHO,B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C结构简式为HOCH2CH2CH2OH,对二甲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对二苯甲酸,则D结构简式为,CD发生缩聚反应生成PTT,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B、C均为链状化合物,A能发生银镜反应,则A是醛,A的不饱和度==2,则A的不饱和度为2,A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O,A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B中不含甲基,则B结构简式为HOCH2CH2CHO,B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C结构简式为HOCH2CH2CH2OH,对二甲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对二苯甲酸,则D结构简式为,CD发生缩聚反应生成PTT,
(1)通过以上分析知,A结构简式为CH2=CHCHO,B结构简式为HOCH2CH2CHO,故答案为:CH2=CHCHO;HOCH2CH2CHO;
(2)分子式为C4H6O,含有1个﹣CH3的醛类物质的结构可能是,
故答案为:;
(3)中有2个羟基,都可以和钠反应,所以1摩尔C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1摩尔氢气,体积为22.4升,故答案为:22.4;
(4)D为对苯二甲酸,和C可以发生缩聚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是缩聚反应,
故答案为:;缩聚反应.
 
23.化合物F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它的合成路线如下:
(1)化合物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羰基 和 醛基 ,
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
(2)写出化合物C与乙酸反应生成酯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  .
(4)某化合物是D的同分异构体,且分子中只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写出该化
合物的结构简式:  (任写一种).
(5)请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苯酚(
)和CH2=CH2为原料制备
有机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考点】有机物的合成.
【分析】根据题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可知,由A到C的变化分别是:在苯酚的对位上发生加成反应引入了一个烷烃基(丁基),然后苯环上发生与氢气的加成,变为环己烷,据此可以推断出B的结构简式为:,然后C中醇羟基被氧化生成酮基,即得到D,E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
(5)苯酚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对羟基乙苯,对羟基乙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4﹣乙基环己醇,4﹣乙基环己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3﹣乙基环己烯,3﹣乙基环己烯发生氧化反应生成OHCCH2CH(CH2CH3)CH2CH2CHO,OHCCH2CH(CH2CH3)CH2CH2CHO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解答】解:根据题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可知,由A到C的变化分别是:在苯酚的对位上发生加成反应引入了一个烷烃基(丁基),然后苯环上发生与氢气的加成,变为环己烷,据此可以推断出B的结构简式为:,然后C中醇羟基被氧化生成酮基,即得到D,E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
(1)化合物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羰基和醛基,B发生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生成C,
故答案为:羰基;醛基;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2)C含有醇羟基,乙酸中含有羧基,两者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类,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3)依据分析可知B为:,故答案为:;
 (4)D的分子式为:C10H18O,某化合物是D的同分异构体,且分子中只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故此有机物满足对称结构即可,可以为:等,
故答案为:;
(5)要以苯酚()和CH2=CH2为原料制备有机物,可以先用苯酚与乙烯加成反应生成对乙基苯酚,对乙基苯酚加成生成对乙基环己醇,对乙基环己醇消去生成3﹣乙基环己烯,3﹣乙基环己烯氧化生成产物,故流程为:,
故答案为:.
 
2017年1月8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