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必修1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07课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带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必修1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07课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带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1-09 07:4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必修1
第3单元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649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审判中拒绝答复议会的指控,并在法庭上辩护道:“我是你们的国王,你们法定的国王!……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任,绝不回答一个非法的新权威的提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A.王权与法律的关系是当时英国政治面临的焦点问题
B.查理一世君权神授与议会君主立宪思想明显对立
C.议会的权威已经超越国王成为英国的权力中心
D.国王的存废问题成为议会讨论的重要议题
2.1660年4月,逃亡在荷兰的查理二世在协议条件下返回英国,登上国王宝座,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代。这里的“协议条件”主要是指
A.重新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B.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C.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
D.削弱议会的权力
3.钱乘旦指出:“革命(光荣革命)是以维护议会的权力为出发点的……但是当革命最终以“人民”的名义把权力放回到一个人手中时,那么革命又如何解释它的合理性呢?……一方面是专制王权重现的危险,另一方面是对革命深刻的疑惧。英国人不得不试图找寻解决的方法”。作者认为“光荣革命”
A.以避免军事独裁为主要目标
B.只是反对专制并不反对王权
C.是看似合理实际并不合理的
D.使人民成为国家的主权所在
4.“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材料中“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主要指当时英国
A.王权受到彻底限制
B.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工业资产阶级控制议会
5.钱乘旦认为,英国最符合“统一民族国家——建立专制王权——克服专制王权”这一进入现代化的常规路径,走得是最顺利的。英国在“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一步是
A.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
B.光荣革命的胜利
C.《权利法案》的颁布
D.两党制的形成
6.《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A.国家立法权力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内阁
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7.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A.君主制和议会制
B.君主制和共和制
C.立宪制和共和制
D.立宪制和议会制
8.1760年乔治三世继承英国王位,他通过收买或操纵下院的选票来提高王室的影响,但他必须通过议会来工作,所做的一切实际上是创立一个“国王之友”的新派别。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君主重新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B.君主立宪制尚未确立
C.议会依旧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D.责任内阁制名存实亡
9.在电影《女王》中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女王的私人秘书在通知女王于议会大选中获胜的布莱尔首相要来拜见时,女王对他的用词进行了纠正:“是准首相,罗宾。我还没有任命呢!”这一情景表明
A.英王仍然掌握着实权
B.首相就职前应该得到英王的任命
C.英王可以直接任命首相
D.《女王》情节出现了历史性错误
10.大卫是英国下议院议员,关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他津津乐道。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89年光荣革命的发生,标志着我国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
B.“我国君主立宪制的一个特点是责任内阁制,它名义上对国王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C.“议会的权力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统而不治’,但决定着首相的产生”
D.“它是总统制与联邦制的相结合,体现三权分立的一种较为完美的政治体制”
11.以下两种方式决定现代英国政府可否继续执政:第一种,首相明确地要求平民院就它是否信任政府举行表决;第二种,领衔反对党的领袖明确地向平民院提出对政府的谴责案即不信任案。这两种方式均需要平民院举行表决,以简单多数形成其态度。英国的这种政治体制
A.保留了一定的封建残余
B.确保了议会的集体统治
C.避免了国王的权力扩大
D.保证了议案的有效通过
12.18世纪中叶英国政治家威廉 庇特说:“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但是英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进入这间门槛已经破烂的房子。也就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表明英国政治制度的精髓是
A.法律至上
B.分权制衡
C.责任内阁
D.虚位君主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2小题。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历史学家马考莱在总结中世纪英国政治制度时说:国王的权力虽说很充分,却受三大宪政原则的限制。这“三大原则”是:其一,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立法。其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其三,国王必须按国家法律掌管行政,如果他违背法律,其谋臣及代办官员应负责任。
——陈晓极、苏艾平《英国封建政治的特质与宪政的生成》
材料二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
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册
(1)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英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法案中对议会和国王的权力又做出了怎样的规定。分析这些规定对英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许多原来的城市虽然已变成杳无人烟的荒村,从而被称为“衰败的市镇”,但仍有权选派代表出席会议。而新兴的工业城市虽人烟稠密,却没有取得选区的地位,无权派代表参加会议……另一方面剥夺了新兴城市的居民的选举权。
——《英国史讲义》
材料二
1832年6月,议会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口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在选民资格方面,城市居民年收入房租或者交纳房租10镑以上者有选举权;农村中年收入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享有选举权。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1832年后英国议会选举制度发生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社会历史原因。
(2)与《权利法案》内容相比较,指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不同。
人教必修1
第3单元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答案】A
【解析】查理一世认为自己的权力来自于上帝,是典型的君权神授学说,他面对的是议会的审判,故选A项。查理一世君权神授思想有体现,君主立宪思想没体现,更没有反映出两者的对立,不选B项。议会成为权力的中心是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不选C项。材料没有涉及国王的存废问题,不选D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2.
【答案】B
【解析】查理二世复辟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要求,其目的是要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故选B项,不选AC两项。“削弱议会的权力”与英国传统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不符,不选D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3.
【答案】B
【解析】材料提到,一方面是专制王权重现的危险,另一方面是对革命深刻的疑惧。英国人不得不试图找寻解决的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是为了巩固资产阶级革命已取得的成果。因此只是反对专制并不反对王权,故选B项。ACD三项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不选ACD三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光荣革命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4.
【答案】B
【解析】“光荣革命“剥夺了国王的权力,权力中心转移到议会,故选B项。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国王仍然拥有一定权力,不选A项。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是在18世纪,与“光荣革命”时间不符,不选C项。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是在1832年议会改革后,与“光荣革命”时间不符,不选D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议会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5.
【答案】C
【解析】“克服专制王权”即限制国王的权力,为此提供法律性保障的是《权利法案》,故选C项。AB两项只能说明推翻了前任国王的专制统治,但无法为实现永久性限制国王的专制权力提供保障,克伦威尔的独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便是例证,不选AB两项。D项两党制是议会政治发展的产物,与是否“克服专制王权”没有必然联系,不选D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6.
【答案】C
【解析】C项是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政变深远的社会意义,因为它的革命性不仅表现在当时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还推动了英国社会从封建到近代民主,“议会主权”、“王权逐渐受到削弱”,C项符合材料主旨,故选C项。根据材料信息,联系所学知识,AD两项描述的是政变之后的权力分配,不符合题意,不选AD两项。B项是从客观的角度,阐述了政变的结果,不符合题意,不选B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光荣革命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7.
【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中“‘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表明英国政治制度中“尊严的部分”是指君主制,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表明“效率的部分”指的是议会制,议会行使原来专制君主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故选A项。英国不是共和制,不选BC项。英国国王虽处于统而不治,但是国家的象征,与立宪制相比,更能符合出材料中的“尊严的部分”,不选D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君主立宪制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8.
【答案】C
【解析】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故选C项。英国责任内阁制在18世纪上半期形成,BD两项不符合史实,不选BD两项。英王乔治三世尽管提高了王室的影响,但“必须通过议会来工作”,说明国王的权力依然受到议会的制约,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不选A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议会制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9.
【答案】B
【解析】英国首相是由议会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担任,但首相就职必须得到英王的任命,这只是形式,故选B项。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没有实权,不选A项。英王不能直接任命首相,不选C项。这一情景材料中没有历史性的错误,不选D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君主立宪制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10.
【答案】B
【解析】英国的代议制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责任内阁制,内阁对议会负责。故选B项。A项表述在时间上和史实上均错误,不选A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并没有与总统制相结合,也不是三权分立原则的体现,君主立宪制限制的是君主的权力。D项指的是美国的政治制度,不选。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并不能决定首相的产生,英国国王任命首相也仅是形式,不选C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君主立宪制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11.
【答案】B
【解析】材料中“首相”“反对党的领袖”等均要向“平民院”负责,平民院表决来决定政治人物或政府命运,说明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故选B项。ACD三项没在材料中体现,不选ACD三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君主立宪制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12.
【答案】A
【解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表示未经主人允许,国王也不能进。表明公民的财产受法律保护,故选A项。美国共和制体现分权制衡,此处材料未体现,不选B项。责任内阁不是英国制度的精髓,也不是材料要说明的问题,不选C项。英国君主“统而不治”,但材料强调的是房子的所有权,不选D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君主立宪制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13.
【答案】(1)特点:国王的权力很充分,但受到宪政原则限制;建立议会,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2)规定:国王的征兵权、立法权和征税权转移到议会。(答出“国王的征兵权、立法权、征税权受到限制”也可)
影响: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解析】(1)解答本题需要在材料中找到有效信息加以概括。根据材料一中的“国王的权力虽说很充分,却受三大宪政原则的限制”可知:国王的权力很充分,但受到宪政原则限制;根据材料中“其一,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立法。其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可知当时英国拥有议会机构。
(2)通过材料的表述可知:国王的征兵权、立法权、征税权受到限制,权力转移到议会。这对英国政治发展的影响就是从此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这就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使得议会的权利逐渐增大,权利转到议会的手中,国王的权利大大受限。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14.
【答案】(1)变化:改变了选区分布不合理的状态,调整选区,重分议席(或取消且些旧的选区议席,增加新兴工业城市议席);以财产收入作为获得选举权的主要依据。
原因: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城市和人口分布发生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分享政治权利;工人群众支持改革。
(2)《权利法案》重在限制君主的权力;1832年以后的议会改革重在争取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
【解析】(1)从材料一及材料二的内容可知,由于工业革命的进行,一些老城市衰败,人口较少,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城市,但已回电选举制度、选区划分、代表的分配并没有做相应的调整,这引起了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不满,要求进行议会改革。
(2)首先要注意联系《权利法案》的内容,再结合材料“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在选民资格方面,城市居民年收入房租或者交纳房租10镑以上者有选举权;农村中年收入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亨有选举权”进行归纳总结,重点进行分析比较,从权力的变化思考作答。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的议会改革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