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邹平双语学校一区15-16学年高二下二次达清考试--地理理(缺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滨州邹平双语学校一区15-16学年高二下二次达清考试--地理理(缺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1-10 09:0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邹平双语学校2015-2016达清考试
高二年级地理试卷(理科班)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在邹平,夏季常有这样一个现象:多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云层的反射强烈
B、大气的吸收强烈
C、大气的散射强烈
D、地面反射强烈
2、霜冻常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原因是
(  )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B、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作用强
C、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D、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3、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
A、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
B、不同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C、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
D、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
4、有关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面的冷热不均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B、大气的运动即是风
C、风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D、风向就是风的来向
5、下图(图2)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①>②
6、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之一是
(  )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台风与寒潮
C、地转偏向力
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7、气流处于上升状态的气压带是
(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热带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8、亚洲大陆上高压产生的时空条件是
(  )
A、冬季,北美大陆
B、7月,北大西洋
C、夏季,北太平洋 
D、1月,亚欧大陆
9、副热带的大陆东岸,降水较丰富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受
(  )
A、夏季风的影响
B、盛行西风的影响
C、台风的影响
D、信风的影响
10、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台风的影响
B、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C、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读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图3),据此回答11-13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1、下列气候类型的排序与图序吻合的是
(  )
A、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C、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12、以上气候因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3、乙图有可能是下列四个城市中的
(  )
A、北京
B、罗马
C、纽约
D、伦敦
图4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轨迹示意图,据此回答14-15题:
14、当地球绕日公转至图中④点与⑤点之间时,被亚洲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压带
B、副极地低压带
C、赤道低压带
D、极地高压带
15、当地球绕日公转至图中②点附近时,江阴的盛行风风向为(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16、有关副热带高压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布于南北纬30°附近
B、是热力作用形成的暖性高压
C、是动力作用形成的冷性高压
D、其两侧风带的风向为西南风和东北风
以下是某中学高一年级黄敏同学的日记片段“星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天,天终于放晴了,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地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我和妈妈拿着扫把也去帮忙。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二伯他们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据此回答17-20题:
17、从日记描述来看,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
(  )
①沙尘暴天气 ②冷锋过境 ③台风过境 ④寒潮过境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18、造成此天气系统过境无降水的可能原因是
(  )
A、过境前这里的空气为冷空气
B、过境前这里的空气比较干燥
C、过境前这里的空气做下沉运动
D、过境后这里的空气为暖空气
19、此日记记录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
A、春、夏季
B、夏、秋季
C、5-9月
D、12-3月
20、此日记记录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三江平原
二、综合题(共四大题,计40分)
21、读某地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图12),分析回答(13分):
(1)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①___________ ______,
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2)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其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①与③的关系
是__________________。
(4)实际大气中,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_。
此图表示的地区在___________(南或北)半球,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若此图是热力环流侧视图,A、B两处比较,________处温度较低,_________处气压较低。
(2)若此图是冬季季风环流侧视图,根据热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环流原理,可能是亚洲大陆的是________(A或B);
若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则A、B中________
处是城区。
(3)若此图为三圈环流中纬度环流侧视图,则A处为
______________气压带,B处为______________气压带,③处为_____________风带。
23、读图6“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和图7“甲、乙两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气压带A的名称是

,其形成原因是终年高温,盛行
气流。
(2)图6中G带的风向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7中位于亚欧大陆西岸全年受该风带控制的是
(甲/乙)城市,其气候特点是


(3)由于气压带、风带随
南北移动而移动,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图6中的
(填字母)控制;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

A.沙尘暴
B.寒潮
C.台风
D.大雾
(4)B带所处的亚欧大陆东岸受
的影响,形成雨热同期的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24、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完成下列各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按气压状况,①地为________中心,③地为________中心。
(2)图中②地吹________风,②与④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④地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试简述其原因。
(4)简述图中⑤地的天气变化过程。
(5)③地周围形成的锋面,会不会在①地周围存在?为什么?
学区:
班级:
姓名:
考号:
M
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