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下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3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下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3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1-09 14:3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美国苏联 当时担任美国驻苏参赞的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1945年5月8日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的是什么?结束:二战的欧洲战争开始:“冷战”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十四课
冷战中的对峙VS 冷战中的对峙什么是冷战政策? 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美国为何发起“冷战”?二战中的盟友敌对的双方战后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恺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杜鲁门(1945年)苏军总数达1140万 年产作战飞机40,000架
扩展了60万平方公里疆土
驻军欧亚许多地区,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 强大起来的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斯大林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
美苏国家利益之间冲突;
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之间矛盾 冷战中的对峙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冷战的信号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演说 冷战中的对峙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947年1946年“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的实质:
干涉别国内政、遏制共产主义、加紧控制其他国家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 冷战中的对峙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947年1946年“铁幕演说”1948年马歇尔计划推行冷战开始 从1948年到1952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我们每接受一笔贷款,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目的:
扶植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 冷战中的对峙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947年第一次柏林危机1946年“铁幕演说”1948年马歇尔计划推行冷战开始 1948年,西方国家将在德国占领区合并,实行货币改革。苏联切断西方占领区同柏林间的水陆交通和货运,并发行了新货币,这就是“柏林危机”。1949年9月20日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首都:波恩1949年10月7日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首都:柏林(东柏林) 冷战中的对峙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47年1949年第一次柏林危机1946年“铁幕演说”1948年推行马歇尔计划冷战开始NATO 总部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进攻。”集体防御 冷战中的对峙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47年1949年第一次柏林危机1946年“铁幕演说”1948年马歇尔计划推行冷战开始政治表现经济表现军事表现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1947年情报局成立 1947年,针对杜鲁门主义,由苏联、波兰等九个共产党和工人党组成的情报局成立,任务是加强联系、交流学习必要时协同行动. 1949年经济合作互助委员会成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这样共产党世界和西方世界就被区分开来了 … …一方采取行动,另一方就会采取反行动… …欧洲也像德国一样被冷战切成了两半。
--《全球通史》下两极格局形成 冷战中的对峙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47年1949年1947年第一次柏林危机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1949年经济合作互助委员会成立1946年“铁幕演说”1948年马歇尔计划推行情报局成立两极格局
最终形成冷战开始 冷战中的对峙 朝鲜战争 1953年7月,朝鲜停战签字仪式在板门店举行 冷战中的对峙 美苏争霸赫鲁晓夫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赫鲁晓夫争取与美国取得平等地位,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实质上也是一种霸权政策。 冷战中的对峙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47年1949年1947年第一次柏林危机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1949年经济合作互助委员会成立1946年“铁幕演说”1948年马歇尔计划推行情报局成立两极格局
最终形成冷战开始五六十年代70年代80年代以后美苏争霸越南战争1961年柏林墙事件古巴导弹危机五六十年代美苏争霸 冷战中的对峙古巴导弹危机
   冷战中的对峙古巴导弹危机
  u-2飞机拍摄到的苏联运送导弹的船只,这些导弹被大胆地成排放在甲板上 冷战中的对峙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漫画)越南战争1961年柏林墙事件古巴导弹危机五六十年代美苏争霸 既有缓和也有紧张, 美国占优势 美国退出越南战争苏军入侵阿富汗70年代美苏争霸尼克松访华美国:战略收缩
苏联:积极进攻高潮苏军撤出阿富汗80年代美苏争霸苏联:全球缓和
美国:强硬态度 有限缓和 冷战中的对峙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47年1949年1947年第一次柏林危机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1949年经济合作互助委员会成立1946年“铁幕演说”1948年马歇尔计划推行情报局成立两极格局
最终形成冷战开始柏林墙的修建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五六十年代70年代80年代以后苏联撤出阿富汗美苏争霸 冷战中的对峙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47年1949年1947年第一次柏林危机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1949年经济合作互助委员会成立1946年“铁幕演说”1948年马歇尔计划推行情报局成立苏联解体两极格局
最终形成冷战开始柏林墙的修建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五六十年代70年代80年代以后1991年底 冷战结束
两极格局结束
美苏争霸结束苏联撤出阿富汗美苏争霸 冷战中的对峙今日北约28个加盟国 冷战中的对峙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47年1949年1947年第一次柏林危机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1949年经济合作互助委员会成立1946年“铁幕演说”1948年马歇尔计划推行情报局成立苏联解体两极格局
最终形成冷战开始柏林墙的修建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五六十年代70年代80年代以后1991年底 冷战结束
两极格局结束
美苏争霸结束苏联撤出阿富汗美苏争霸 冷战中的对峙深度探究1:美苏为什么要展开“冷战”而非直接军事冲突?(组建互相对峙的军事集团、经济封锁、
外交对抗、发动代理人战争等)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 冷战中的对峙激烈的核军备竞赛1945年,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1949年,苏联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打破核垄断1952年,美国研制成功氢弹1953年,苏联研制成功氢弹1957年,苏联发射射程为8000千米第一枚洲际导弹。。。。。。在冷战的高峰时期,美苏两国所拥有的核武器分别超过了3万枚和4万枚有人统计,1946-1975年,美国总共有19次直接或间接发出使用核武器的威胁,苏联也多次准备按下核按钮。 冷战中的对峙深度探究2:美苏两极格局的对世界发展造成什么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两强相争,造成世界长期动荡不安,地区冲突不断; 冷战中的对峙 珍爱和平 反对战争 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曾多次为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作画,其中他所描绘的衔着橄榄枝的鸽子形象很快成为和平的象征,被人们称为“和平鸽”。 冷战中的对峙 珍爱和平 反对战争披头士乐队成员约翰·列侬和妻子小野洋子为反对越南战争,在世界12个主要城市进行反战宣传。 冷战中的对峙 珍爱和平 反对战争《生于七月四日》 朗卡维克原本是一位前途看好的军官,却在越战当中失去了双腿,他开始自暴自弃并且常遭怒于家人,他离开家乡后审视自己,发觉这场战争夺走了多少人命,到底是为谁而战?无法原谅祖国的他,立命反战争,并对这个背叛他的国家产生疑问… 冷战中的对峙 警钟长鸣
勿忘国耻
珍爱和平
反对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