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分层测评(一)
(建议用时:40分钟)
[学业达标]
1.史书记载:“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
【导学号:78720002】
A.采集经济的出现 B.种植经济的出现
C.渔猎经济的出现 D.畜牧经济的出现
【解析】 根据材料中神农“制耒耜,教民农作”可以判断这是种植经济的出现。
【答案】 B
2.史料记载:“所种之地,唯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
A.千耦其耘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铁犁牛耕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原始社会落后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
【答案】 C
3.下图是出土于甘肃省嘉峪关地区魏晋墓葬中的两幅壁画。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农业生产动力有了重大突破
B.犁耕技术已在西北地区出现
C.北魏均田制推动了农民垦荒
D.魏晋时期曲辕犁还没有出现
【解析】 农业生产的动力依然是牛耕,故A项错误;题干壁画是在嘉峪关地区发现的,说明在该地区出现了犁耕技术,故B项正确;犁耕技术与均田制并不存在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法得出曲辕犁是否出现这个结论,故D项错误。
【答案】 B
4.我国古代最早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在( )
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朝 D.西汉初年
【解析】 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日趋瓦解。战国时期,各国普遍实行变法和改革,将所有土地全部实行按亩收税,并允许自由买卖,这实际上是承认了土地私有。
【答案】 B
5.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地面积265顷,含带两山;明皇庄土地面积达37 000多顷。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土地兼并 B.豪强地主拥有强权
C.国家授田 D.土地私有
【解析】 材料中反映的现象是土地兼并,土地兼并是土地私有制不断膨胀的结果,土地私有是土地兼并的根源。
【答案】 D
[能力提升]
6.“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孟子的这段话在无意中揭示了当时( )
A.诸侯以土地作为主要财富
B.平民也能凭借本领效力诸侯
C.井田制已经土崩瓦解
D.诸侯国以扩充土地作为战争的主要目的
【解析】 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剧烈变化的时代。从材料中“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即为君主开辟田地,通过对这部分私田的纳税,从而使府库充足,这充分说明了井田制的瓦解。
【答案】 C
7.《管子·大匡》载:“赋禄以粟,案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B.赋与税都是以田为征收对象
C.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D.改革赋税制度发展农工商业
【解析】 由题干信息无法得出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故A项错误;赋与税是田租和各种徭役、兵役等杂税的总称,并不都是以田为征收对象,故B项错误;“案田而税”说明按田亩的多少收税,实际上等于国家承认个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故C项正确;D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排除。
【答案】 C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78720003】
材料一
春秋时期铁农具 战国时期铁农具
材料二
材料三 (王)大令众人曰,(xié)田。
——甲骨文中的记载
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
——《孟子·滕文公上》
(1)比较材料一中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的铁农具有何不同,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中的耕作方式最早出现于何时?
(3)材料三反映的耕作方式有何变化?
【解析】 第(1)问,对比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不同之处进行分析作答。第(2)问,读图可知,耕作方式为铁犁牛耕,铁犁牛耕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第(3)问,分析材料可知,反映了古代农业经营方式从大规模简单协作到个体农耕的转变。
【答案】 (1)春秋时期的铁农具与战国时期相比,较为笨重、粗糙。反映了战国时期冶铁技术的进步和铁器使用的进一步推广。
(2)出现于战国时期。
(3)商周时期,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春秋以后,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方式形成,男耕女织式的个体小农经济成为社会主要生产方式。
学业分层测评(二)
(建议用时:40分钟)
[学业达标]
1.画像砖源于战国时期,盛于两汉。它主要用于宫殿、庙宇祠堂及墓室的建筑装饰,生动反映了当时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状况。下图砖画体现了古代自然经济的一个特点,这一特点是( )
A.粗放经营 B.男耕女织
C.集体协作 D.农耕为主
【解析】 粗放经营不属于小农经济的特点,故A项错误;材料中有男耕女织的简单分工,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以家庭为生产单位,没有体现出集体协作,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除了农耕之外还有家庭手工业等,材料没有体现出以农耕为主,故D项错误。
【答案】 B
2.《颜氏家训》中说:“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可见当时的经济形态的特点是( )
A.合作经营 B.集体劳作
C.重农抑商 D.自给自足
【解析】 材料中“稼穑而食,桑麻以衣”是指种植庄稼和纺织桑麻;“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即不与外界接触而能充足的生活。综合判断,题干讲述的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A、B、C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答案】 D
3.《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
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
【解析】 由材料“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可知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这种生产能力决定他们“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故C项正确。
【答案】 C
4.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其基本特征有( )
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身生活所需,交纳赋税 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 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它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身消费和交纳赋税。但③说法太过绝对,因此排除含③的选项即可。
【答案】 A
5.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低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
【导学号:78720006】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风力水车
【解析】 耧车属于西汉时期出现的播种工具,故A项错误;“脚痛腰酸,高田车进低田出”说明是依靠人力的翻车,故B项正确;筒车是依靠水力,与题干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风力水车依靠风力,不是人力,故D项错误。
【答案】 B
[能力提升]
6.从西汉中期耦犁推广以来,中国古代的农业工具不是向大型、高效发展,而是逐步被改造得比较轻便灵巧。这说明古代农具( )
A.已经达到定型阶段 B.逐步走向停滞落后
C.适应小农经济需要 D.严重制约农业发展
【解析】 古代农具不断发展变化,定型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农具的轻便和灵巧不能说明农具走向停滞和落后,它是与中国小农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故B项错误,C项正确;农具的轻便和灵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 C
7.范仲淹在一篇赋中写道:“器以象制,水以轮济,假一毂(ɡǔ)汲引之利,为万顷生成之惠”。他所描述的工具是( )
A.翻车 B.筒车
C.水排 D.风力水车
【解析】 翻车又叫龙骨水车,不符合题干中材料的描述,故A项错误;筒车主要采用轮子转动汲水,符合题干中材料的描述,故B项正确;水排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不是灌溉工具,故C项错误;风力水车要借用风力作为动力,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B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78720007】
材料一 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
图一 二牛抬杠(北方地区) 图二 唐曲辕犁
——《国史概要》
注:曲辕犁(又称江东犁),操作较为灵便,特别适于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使用。
材料二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愚见贫农之家,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注:铁搭:农具名,有4至6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
——《太湖地区农业史》
(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并将两者联系起来,说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变化。
(2)根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耕作方面变化的表现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
【解析】 第(1)问,根据从东汉“二牛抬杠”(耦犁)到唐代曲辕犁回答农业的发展概况,可以联想到犁耕区域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第(2)问,根据材料二归纳耕作方面变化的表现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的直接影响。
【答案】 (1)农耕技术逐步普及,耕作技术不断进步,犁的改进更适合区域土质特点和耕作的需要。
(2)表现: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人力取代畜力。原因: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使用牛耕成本高。影响:耕作技术上出现倒退,农业难有突破;农业占用大量劳动力,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学业分层测评(三)
(建议用时:40分钟)
[学业达标]
1.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
【导学号:78720009】
A.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B.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解析】 由题干材料的表述不能看出当时的生产效率如何,故A项错误;由“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可见生产专业细化,由“官营手工业”可得出官府掌控,故B项正确;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供贵族消费,并不面向市场,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无法体现生产成本的高低,故D项错误。
【答案】 B
2.“绢帛绫绸叠满箱,将来裁剪做衣裳。公婆身上齐完备,剩下方才做与郎。”诗句中这些纺织产品的主要用途是( )
【导学号:78720010】
A.自我消费 B.对外出售
C.交纳赋税 D.捐赠礼品
【解析】 “公婆身上齐完备,剩下方才做与郎”体现了衣服主要自我消费,材料没有涉及对外出售、缴纳赋税和捐赠礼品等信息,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3.古罗马普林尼在《自然史》中写道:“中国产丝,织成锦乡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材料反映出( )
A.当时中国与罗马有直接贸易往来
B.苏州是当时著名丝织业中心
C.中国的丝织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D.当时罗马朝廷生活奢侈腐化
【解析】 题干主要反映了中国纺织业技术水平精湛,领先世界,故选C项。
【答案】 C
4.《清代外销瓷》一文作者认为:康乾时期大量外销并被西方人作为官窑精品收藏的外销瓷其实并不是官窑产品,而是出自民窑。作者的主要判断依据是( )
A.产品用途 B.釉色的区别
C.器物纹饰 D.产品质量
【解析】 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主要供政府和皇族使用,一般不会用于销售,而民营手工业的产品则主要是用于销售。根据题干中“大量外销”一词可知其体现的是产品的用途,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5.《左传·宣公三年》记载:“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这里用以铸鼎的“金”应该是( )
A.铁 B.青铜
C.黄金 D.钢
【解析】 铁在西周晚期出现,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夏商周是青铜时代,铸鼎的主要材料是青铜,故B项正确;黄金不可能用来铸鼎,故C项错误;灌钢法出现在南北朝,故D项错误。
【答案】 B
[能力提升]
6.(西周时期)“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官。凡执技以上市者:不贰市,不移官。”以上材料反映的是( )
【导学号:78720011】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私营手工业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7.《国语·齐语》载:“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鉏(锄)、夷、斤,试诸壤土。”这段史料说明春秋时期( )
A.青铜农具广泛使用 B.铁器在农业中使用
C.畜牧业发达 D.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解析】 商周时期,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主要用来铸造剑戟;而用铁来铸造松土的农具,因此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信息与畜牧业无关,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与之前农具的对比,无比判断农业耕作技术的变化,排除D项。
【答案】 B
8.制瓷业被称为“土与火的艺术”,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奋、智慧和创造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烧造成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唐五代时期,越窑生产的“秘色瓷”)玲珑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纹饰题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飘世界各地。
——浙江博物馆青瓷馆前言
材料二 万历时王世懋《二酉委谭摘录》说是“天下窑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因而他戏称之为“四时雷电镇”。
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浙江制瓷业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制瓷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特点?这能否说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什么?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浙江制瓷业发展的特征;影响可以从手工业发展对农业、商业的影响来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回答明清时期制瓷业的特点;第二小问,中国经济结构是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比较容易判断,由于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不能说明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答案】 (1)特征:历史悠久;工艺技术不断发展,产品精美;产品种类繁多;走向世界。
影响:有利于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2)特点:景德镇制瓷业繁荣发达(或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业中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民营手工业开始占据主要地位。
不能说明。因为在全国范围内,自然经济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学业分层测评(四)
(建议用时:40分钟)
[学业达标]
1.《战国策》记载:“(战国时)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齐都临淄)甚富而实,临淄之途,人肩摩。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材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是( )
①城市规模扩大 ②城市商业的发展 ③民间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④市坊之间没有严格界限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千丈之城”反映出城市的规模大,①正确;“甚富而实,临淄之途,人肩摩”说明商业繁荣,②正确;“斗鸡走犬,六博蹋鞠”体现出民间娱乐活动丰富,③正确;市坊的信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含④的选项即可。
【答案】 A
2.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有些故事情节与长安的“市”有关。以下场景在剧中不会出现的是( )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的内外店铺林立
C.“市”门按时开关
D.“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解析】 汉代的市坊还没有突破时空的限制,B项表述符合题意。
【答案】 B
3.古代旅途盗劫为患,商人的人身财产经常面临着威胁。唐朝时商人为降低财产安全的风险,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导学号:78720014】
A.将经营货款存放于柜坊
B.通过邸店借贷货款
C.求助于政府官员市舶使
D.通过“十三行”转运货款
【解析】 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借贷货款不是邸店的经营范围;市舶使主要负责海外贸易;“十三行”是清朝出现的负责对外贸易的机构。
【答案】 A
4.我国古代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逐渐打破,市分布在城中。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解析】 宋朝时,我国古代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逐渐打破,故选A项。
【答案】 A
5.历史学家钱乘旦说:“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这说明中国古代城市( )
A.商业发展无障碍 B.商人地位高
C.主要具有商业功能 D.主要具有政治功能
【解析】 中国古代城市的政治性、军事性很强,与材料中“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相符,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答案】 D
[能力提升]
6.北宋词人裴湘在《浪淘沙·汴州》中写道:万国仰神京,礼乐纵横。葱葱佳气锁龙城。日御明堂天子圣,朝会簪缨。九陌六街平,万物充盈。青楼弦管酒如渑。别有隋堤烟柳暮,千古含情。这一描写反映出北宋开封( )
A.商贸繁荣,娱乐活动众多
B.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商业都市
C.已经打破市、坊之间的界限
D.成为中外经济交流的枢纽城市
【解析】 “九陌六街平,万物充盈。青楼弦管酒如渑。”体现出商贸繁荣,娱乐活动众多,故A项正确。B、C、D三项无法从题干中得出,排除。
【答案】 A
7.16世纪,松江的棉布在全中国打开销路,徽州商人汇集到棉布生产地,他们携带资本,参与了从棉花到织布的生产全过程。这一材料反映( )
A.晋商的勃兴 B.徽商的崛起
C.粤商的发展 D.闽商的衰落
【解析】 根据材料关键词“徽州商人”可以推断出材料反映的是徽商的崛起,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无关,排除。
【答案】 B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78720015】
材料一 于长安及五都(即下面所说的五个重要的城市)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司市称师。市之地五都异之。置交承五人,钱府丞一人。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以令狐熙为汴州刺史。下车(到任)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杜绝)之。
——《隋书·令狐熙传》
材料三 两京诸市: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
——《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四 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四月十三日,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以来,不得禁止。
——《宋会要辑稿》
材料五 (宋代的记录)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客贩往来……曾无虚日。
——《梦粱录》
(1)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隋唐时期是如何进行商业管理的?
(2)与材料一比较,隋唐时期的商业管理与汉朝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3)材料四和材料五中反映两宋时期城市商业活动与隋唐相比,有哪些重大变化?
【解析】 第(1)问,从材料二可看出,隋朝的商业受到政府的限制,同时还禁止百姓沿街开设店铺;从材料三可看出,有市令等专门的官员管理市场,同时还有“日中”“日入前”的时间限制。第(2)问,首先要根据材料一归纳汉朝对商业的管理,然后找出相似的地方。从材料一看,汉朝对商业有如下管理:设置专门的官员管理市,如“市令”“市长”,据此再和隋唐比较即可得出结论。第(3)问,从材料四中“夜市自三鼓以来,不得禁止”可知此时已无时间限制;从材料五中“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可知店铺可随处开设。
【答案】 (1)禁止沿街开设店铺,有专门的交易场所市;有专门的政府官员进行管理;市的交易活动有时间限制。
(2)市中有官员进行管理。
(3)打破时间的限制,出现夜市;打破商业活动的地区限制,可以沿街开设店铺。
学业分层测评(五)
(建议用时:40分钟)
[学业达标]
1.乾隆时期,苏州地区“佣工之人,计日受值,各有常主。其无常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唤”。这种情况说明了( )
【导学号:78720018】
A.苏州失业人数较多
B.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
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D.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
【解析】 由材料中“佣工之人,计日受值”可知,当时苏州地区出现了雇佣关系,故选C项。其他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 C
2.从战国时期开始直至清朝前期,“重农抑商”政策一直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对上述问题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自给自足的生产特点使商品经济被轻视
B.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必须关心农民利益
C.农业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D.国家人口以农民为主,没有广阔的商品市场
【解析】 “重农抑商”是封建社会的一项基本政策,因为商业发展过度会威胁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基础,所以说B项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 B
3.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反映了( )
A.封建社会以农为本
B.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
C.封建社会商业兴盛
D.封建统治者重视商业和农业的发展
【解析】 “翻地块”就是发展农业,体现了“重农抑商”的农本思想。
【答案】 A
4.下列不属于清王朝实行抑商与海禁政策理由的是( )
A.“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B.“开矿必当聚众,聚众必当妨乱”
C.“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D.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反抗斗争
【解析】 A项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B项认为工商业扰乱治安,都属于实行抑商政策的理由;C项的意思是广设关卡征收商税,这是实行抑商政策的表现;D项是实行“海禁”政策的理由。
【答案】 C
5.清黄遵宪有诗曰:“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你认为诗中海禁的“大错”应表现在( )
①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②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③抑制了资本原始积累 ④导致了中国国势日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①③说法正确;②说法错误,因为在明清时期已经产生资本主义萌芽,这一点说法不符合史实;④导致了中国国势日衰,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也正确,故本题选D项。
【答案】 D
[能力提升]
6.明代张居正说:“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表明张居正的经济观点是( )
【导学号:78720019】
A.重商抑农 B.重农抑商
C.农商并重 D.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解析】 材料首先提出了商业与农业发展不均衡所导致的问题,之后“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阐述了农业与商业之间的关系,必须二者并重。重商抑农只侧重于商业,故A项错误;重农抑商只侧重于农业,故B项错误;材料实际上强调农商并重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材料认为农业与商业要同时协调发展,而没有先后之分,故D项错误。
【答案】 C
7.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一段描述:“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这段描述反映清政府( )
A.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B.绝对禁止中外贸易
C.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D.实行“海禁”政策
【解析】 材料描述了清政府对广州“十三行”外国商人的规定,与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清政府对外贸易政策,是限制而非绝对禁止中外贸易,故B项错误;材料中清政府的规定与重农无关,故C项错误;清政府对外贸易中的种种限制,反映了其实行“海禁”政策,故D项正确。
【答案】 D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5世纪前后的湖广地区已成为天下的谷仓,故有“湖广熟、天下足”谚语的出现……除粮食生产以外,也有为满足衣着生产的棉、麻、苎等,还有染料蓝靛、红花等以及其他手工业的生产原料。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
材料二 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明)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
材料三 清朝奉行“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对“客商资本稍多者”又行“劝借”,稍有不从,“轻则痛行笞责,重则连船拆毁,客商狼藉,号哭水次”,最终“多致卖船弃业”。
(1)根据材料一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农业经济高度发展,这会直接引发哪些变化?
(2)材料二中“暑袜店”主与制袜“合郡男妇”之间是什么关系?表明该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3)材料三表明清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是什么?结合材料说明这种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进行概括。第(2)问,根据“给筹取值”可判断出是雇佣关系,表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第(3)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
【答案】 (1)经济重心持续南移;剩余劳动力增多;农业产业结构变化;手工业原料富足;工场手工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关系:雇佣与被雇佣。新现象:资本主义萌芽。
(3)政策:“重农抑商”、“海禁”。影响:一方面促进了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另一方面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