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二:模块综合检测 (1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二:模块综合检测 (1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1-10 12:3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模块综合检测
(时间:60分钟 分值:90分)
1.(2016·全国甲卷)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太平天国后期,洪仁?苊?芾沓???岢隽艘幌盗姓?胃镄轮髡拧K?衔??杂凇笆赖廊诵摹惫叵瞪醮蟮氖挛瘢?Α傲⒎ㄒ晕?肌保?⒎ㄕ哂Α岸聪ぬ烊诵郧椋?熠细鞴?缃獭薄K?衔?笔笔澜绺鞴?校?拦?袄褚甯蛔恪保?捌淞λ淝慷?磺至枇诎睿?薪鹨?蕉?斜鸢钊死床桑?鸢钊擞心苷卟崃⑽?佟薄K?⒁獾矫拦?鞍畛ぁ?(即总统)“五年一任”,并非终身制,国家大事则由“各省”(即各州)公议决定,官员选任在规定时间、地点匿名投票产生,“以多人举者为贤能也,以多议是者为公也”。他重视邮政、新闻报纸的作用,主张“设书信馆以通各省郡县市镇公文;设新闻馆以收民心公议”。他认为下情上达、官员匿名投票推举是实现“权归于一”的重要手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据洪仁?蹲收?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洪仁?恼?沃髡偶捌淠康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洪仁?晕鞣矫裰髦贫鹊娜鲜丁?(7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洪仁?恼?沃髡牛???莶牧系娜?愫?宕印傲⒎ā薄ⅰ鞍畛ぁ焙汀肮僭薄钡娜沃啊ⅰ坝收?⑿挛疟ㄖ降淖饔谩比?矫嬷鸬愀爬ǎ缓槿诗政治主张的目的主要是根据《资政新篇》颁布的历史背景分析作答。第(2)问根据材料中洪仁?晕鞣矫裰鞯谋硎龇治觯?惨?悸呛槿诗个人的经历,分析角度一方面要看到他对西方民主的先进之处的认识,另一方面亦要看到其认识的肤浅,还要考虑到不切实际的特点。21*cnjy*com
【答案】 (1)主张:权力集中;强调法律和制度的重要性;学习西方的某些制度和做法;希望各国和平相待;重视民心民意。目的:服务于现实,试图重振太平天国。(2)对西方政治制度有一定了解;认识模糊不清;有一定先进性;由此提出的主张不符合实际。
2.(2016·全国丙卷)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1895年,严复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他认为,开民智是今日一大要政。
1905年,严复在与孙中山交谈中说:“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之于丁。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乎!”
1915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组建筹安会,严复参与其中。同时他认为:“吾因知中国民智卑卑,号为民主,而专制之政不得不阴行其中,但政体改变,已四年矣。袁公既有其实,何必再居其名。”2-1-c-n-j-y
——摘编自《严复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严复关于“民智”的认识。(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在不同历史时期严复的“民智”主张。(10分)
【解析】 (1)问根据材料“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以中国……民智之卑……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乎”概括。(2)问结合严复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阶级属性,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895年”“1905年”“1915年”分别从三个历史时期即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北洋政府时期进行客观评价,注意重点指出不同历史时期严复思想的不同影响。
【答案】 (1)民智低下;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开民智是实行民主的先决条件。
(2)戊戌时期,主张开民智,宣传启蒙思想,为变法提供思想武器,推动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意义;辛亥时期,认为民智未开,主张改良;北洋政府时期,以民智未开为由,与专制妥协。21cnjy.com
3.(2015·全国卷Ⅰ)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指《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宣言中所举诸项,如放弃暴动政策与赤化运动,取消苏区与红军,皆为集中力量,救亡御侮之必要条件……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www.21-cn-jy.com
——引自《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1937年9月23日)
材料二 中国国民政府蒋主席于抗战胜利后,邀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先生,商讨国家大计……兹特发表会谈纪要如下:
一、关于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一致认为:中国抗日战争业已结束,和平建国的新阶段,即将开始,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
……
五、关于党派合法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承认国民党、共产党及一切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政府方面表示:各党派在法律之前平等,本为宪政常轨,今可即行承认。21教育网
——引自《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1945年10月10日)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抗战胜利前后各党派地位发生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党派地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9分)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清题目并能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第(1)问依据材料“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各党派在法律之前平等”等信息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抗战胜利的影响、国内和平力量、当时的国际因素等加以分析;第二小问从政治民主化以及对后来政治制度所产生的影响等角度作答。2·1·c·n·j·y
【答案】 (1)抗战时期,各党派集中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抗战胜利后,各党派在宪政原则下地位一律平等。(2)原因:抗战胜利,国共两党军事、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多数政党和国内和平民主力量的推动;美、苏等国际因素的制约。影响:进一步加强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民主力量,推进了国内政治民主化进程;为以后构建多党合作奠定基础。【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2015·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9年,围绕着“人类应该在怎样的基础上缔造自己的社会?”,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辩论正在六边形的国土上展开。在争论的双方中,一方打着维护历史传统的旗号,积极鼓吹神赋权利、等级制度和行业组合;另一方则宣扬人类的创造性,主张天赋权利以及理性和正义。这场涉及哲理的政治辩论的关键所在,一言以蔽之,就是确认占法国人口2/3的第三等级拥有何种地位。
——摘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二 《1791年宪法》是法国从传统的贵族社会跨入近代公民社会的法律标志。它规定,年满25岁的男子为公民,又提出财产资格限制,“至少已经缴纳了相当于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者享有选举权,为积极公民;未达到者无选举权,是消极公民。《1793年宪法》取消了积极公民与消极公民的划分。第二共和国时期,法国选民人数猛增至900多万。21·世纪*教育网
——摘编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1)材料一中大辩论的焦点是什么?为什么会成为焦点?(6分)
(2)材料二中法国是如何扩大民众选举权的?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这一进程的主要因素。(10分)【来源:21cnj*y.co*m】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提取材料“确认占法国人口2/3的第三等级拥有何种地位”的信息作答;第二小问从争论双方(国王、第三等级)的地位(目的)作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提取材料中“《1791年宪法》……提出财产资格限制”“《1793年宪法》取消了积极公民与消极公民的划分”的信息作答;第二小问结合18世纪的时代背景,从思想、政治等角度分析作答。
【答案】 (1)焦点:第三等级的地位。原因:国王实行专制统治,维护等级制度;第三等级占人口多数,是税收的主要承担者。【出处:21教育名师】
(2)扩大:法律保障;降低、取消财产等限制。因素:启蒙思想的传播;多次革命的推动;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他们在自然法的范围内,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而毋需得到任何人的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虽然人具有处理他的人身或财产的无限自由,但是他并没有毁灭自身或他所占有的任何生物的自由。……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
——洛克《政府论》(下)
材料二 19世纪初,伦敦某工厂因老板拖欠工资并擅自扣留工人的私人物品,愤怒的工人开展罢工,并阻断工厂所在街区的交通。有些工人爬上高楼,威胁要跳楼自杀,一些人趁乱砸坏工厂及附近街区的许多房子……
——《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概述材料一的基本主张。(6分)
(2)依据材料一的观点,对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加以分析。(8分)
【解析】 第(1)问要依据材料一信息逐一归纳,但不要照搬原材料。第(2)问要依据材料二中对财产权、自由权、平等权等的侵害并结合洛克的主张加以概括。【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1)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保护私有财产;个人的自由要受到一定制约(受自然法的限制);个人权利不受他人侵害,也不得侵害他人权利。
(2)老板侵犯了工人的财产权,工人有维护自身财产的权利;工人阻断交通、砸坏其他人的房子,侵害了他人的自由和财产权;跳楼自杀不是个人的自由权利。(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1*cnjy*com
6.(2015·保定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
——《人权宣言》(1789年由法国制宪会议通过)
材料二 1215年,英王约翰同贵族代表签订《大宪章》,规定:非经同级贵族依法审判,任何自由民不受拘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公权、放逐、伤害搜查和逮捕等;由25名贵族组成一个委员会,监督大宪章的执行;国王如有违反,可对其采取剥夺土地没收财产等手段予以制裁。
167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人身保护法》,规定没有法庭的逮捕令,不得拘役和羁押任何人;被逮捕的臣民及其亲友均可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状。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规定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得征税;向国王请愿是臣民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干涉;议员在议会中的演说、辩论及议事是自由的。www-2-1-cnjy-com
(1)结合材料一,指出《人权宣言》所体现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时代背景。(8分)
(2)结合材料二概括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7分)
【解析】 第(1)问中第一小问,特点从材料一中“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的信息可归纳出主张法治。第二小问时代背景结合《人权宣言》颁布的时代,联系相关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来进行归纳即可。第(2)问特点从材料二中“《大宪章》对国王权利的限制”“《权利法案》的规定”可归纳出国王的经济与政治特权逐渐被限制,议会的权利得到保障;从材料二中“《人身保护法》的内容”可归纳出臣民的权利从人身、财产权逐渐扩大到政治权利,资产阶级革命后近代人权得到发展。21·cn·jy·com
【答案】 (1)特点:主张法治或以自然法、天赋人权为基础。背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大革命的推动;人文主义和启蒙运动的推动。
(2)特点:国王的经济与政治特权逐渐被限制;议会的权利得到保障;臣民的权利从人身、财产权逐渐扩大到政治权利;资产阶级革命后近代人权得到发展。(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