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综合测评(一)
(时间:60分钟 分值:90分)
1.(2016·衡阳高二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
材料二 梭伦在他的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许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是如何破除贵族的寡头专政的?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采取了什么措施? (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及其主要表现。(9分)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梭伦改革中对贵族打击方面的内容来回答;第二小问,首先明确“他们”指平民,根据材料一信息“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措施”是指废除债务奴隶制,使平民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赋予平民选举权。第(2)问,根据梭伦改革的内容,从梭伦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概括。
【答案】 (1)破除:实行财产等级制度,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
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利;赋予他们选举权(或表决权)。
(2)特点及表现:革命性——梭伦改革触及了土地占有关系和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中庸性——调解和平衡平民与贵族的关系,但两者的矛盾并未解决。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比其他任何人更能胜任的人,他的名字叫梭伦……他为雅典人制定出一套以中庸为其基本原则的法律,而中庸正是古希腊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龙《人类的故事》
材料二 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他不能再呆在家里说什么,“哦,我今天公务繁忙”或“天正在下雨,我最好呆在家里”。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参加市政会议,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
——房龙《人类的故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梭伦改革的中庸特点。(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改革最重要的影响。(6分)
【解析】 第(1)问,把握中庸的特点“不偏不倚”,既赋予了平民参政的权利,又保护了贵族的权利。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 (1)颁布“解负令”,改善了平民的经济状况;组建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提高了平民的政治地位;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保护贵族特权。
(2)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了制度保障,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为西方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雅典乡间居民步行进城,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近郊居民至少要提前一小时动身,远郊居民需提前六七个小时。
大会时间长短不定,处理例行公事仅需一个上午,较大议案可能要拖一天。至于难以抉择的重大问题,如战争与和平问题,常需召开多次会议才能决定。
为鼓励公民参政,大会向与会者发放补贴,起初为半天饭钱,后增加到一天半饭钱。这保证了广大平民作为大会主体的地位。
(1)材料所反映的会议是指什么?其主要权力有哪些?(6分)
(2)参加大会的每一个公民都可能被推选为各级官职吗?为什么?(3分)
(3)从参加大会人员的范围和决策方式分析大会的优点和缺点。(6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进行归纳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第(3)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 (1)会议:雅典的公民大会。权力:决定战争、媾和、选举国家公职人员等国家大事。
(2)不可能。因为雅典公民被划分为四个等级,而第四等级的公民只有选举权而无被选举权。
(3)优点:具有广泛的民主性。缺点:范围上只适应小国寡民的城邦,决策上烦琐拖沓,延误时间。
4.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
材料二 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
材料三 (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
(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
【解析】 第(1)问结合梭伦改革的内容来作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梭伦改革的背景或目的即缓和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与旧的奴隶主之间的矛盾作答;第二小问从“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对梭伦改革的内容有选择地作答。第(3)问的第一小问从梭伦改革的积极意义或影响作答;第二小问从梭伦改革的局限性作答。
【答案】 (1)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让大量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利;赋予他们选举权(或表决权)。
(2)阶层: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
缓释: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部分司法权转移到陪审法庭;最高决策权转移到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
(3)理由:拥护者:梭伦改革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或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反对者: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或贵族政治没有彻底改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Our constitution does not copy the laws of neighbouring states;we are rather a pattern to others than imitators ourselves. Its administration favours the many instead of the few;this is why it is called a democracy.——Perices
材料二 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至于他在公元前594年实现改革的方式,我们在这里可以不谈。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革命。它们如果不侵犯另一种所有制,便不能保护这一种所有制。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是牺牲封建的所有制以拯救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在梭伦所进行的革命中,应当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债务简单地被宣布无效了。详情我们虽然不大清楚,但是梭伦在他的诗中自夸说,他清除了负债土地上的抵押柱,使那些因债务而被出卖和逃亡到海外的人都重返家园。这只有通过公开侵犯财产所有权才能做到。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材料一中“pattern”一词在英文里有“模范,式样,模式”的意思,请分析文中“pattern”一词具体指什么?(7分)
(2)材料二中恩格斯认为梭伦改革解除债务的政策是对债权人的一种“侵犯”,为什么改革还得到人民的支持?(8分)
【解析】 第(1)问,要能读懂材料一的英文意思,可知“Pattern”的含义为完善的雅典民主政治规范。第(2)问,要掌握梭伦改革的特点及作用。
【答案】 (1)Pattern具体指雅典民主政治的规范,包括公民大会、四百人会议、公民陪审法庭等民主机构的运作方式。
(2)尽管梭伦改革解除债务的政策是对债权人的一种“侵犯”,但是这种“侵犯”是执行社会公正的结果,是公正地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措施,所以得到民众的支持。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让他们受到损害。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梭伦
材料二 梭伦把他个人一度掌握的很大权力和权威用在了制定和落实法律制度上。他更注意的不是他在权位上会怎样,而是他不在会怎样。……他不期望为雅典人制定“最好的法律”,而只是制定“他们愿意接受的最好的法律”。他也不主张数量和状态的平等,而主要是在法律面前的平等。正如他所说的:“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
——何怀宏《梭伦改革的两点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梭伦调解社会矛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中的哪些措施能体现这一思想。(9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梭伦“制定和落实法律制度”的看法。(6分)
【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中“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有优势”可知体现了公正、折中的思想,以此为出发点列举相关政策即可。第(2)问,要围绕两个方面去作答,一方面指出其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指出其存在的不足。
【答案】 (1)指导思想:公平思想(折中、中庸思想)。措施:颁布土地法令,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贵族和平民分享政治权益;建立“四百人会议”分享参政议政的权利等。
(2)梭伦改革“制定和落实法律制度”是为了奴隶制城邦的长治久安,使权力立足于法律并重归法治,促进了雅典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这种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章末综合测评(二)
(时间:60分钟 分值:9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侯问李克(李悝)曰:“为国如何?”对曰:“臣闻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文侯曰:“吾赏罚皆当,而民不与,何也?”对曰:“国其有淫民乎?臣闻之曰: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西汉)刘向《说苑·政理》
材料二 是时,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充分利用土地的教令)。以为地方百里,提封(国内)九万顷,除山泽、邑居参分(三分)去一,为田六百万亩。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不勤则损亦如之。地方百里之增减,辄为粟百八十万石矣。又曰:善为国者,使民毋伤而农益劝……是故善平籴者……故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也。行之魏国,国以富强。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李悝提出的对策及该对策所针对的制度。并概括该对策产生的积极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悝的基本思想,并指出李悝提出这一思想的主要目的。(7分)
【解析】 第(1)问,通过材料可以看到李悝反对世卿世禄制度,主张要赏罚分明,选贤予能,这些措施有利于打破贵族特权,促进社会发展。第(2)问,结合材料“尽地力”等关键词概括基本思想,结合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得出目的。
【答案】 (1)对策:赏罚分明,选贤任能。 制度:世卿世禄制度。积极影响:打破了旧势力的特权,选贤任能,改善吏治,促进了国力强盛、社会发展。
(2)基本思想:充分利用土地,增加粮食产量,维护社会各阶层利益,促进社会稳定。主要目的:使魏国富强,称霸诸侯。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吴起、商鞅变法比较简表
吴起变法(前386年~前381年)
商鞅变法
关系
蔡泽曰:“吴起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南收杨越,北并陈、蔡,破横散从(纵),使驰说之士无所开其口,禁朋党以励百姓,定楚国之政,兵震天下,威服诸侯。”
B
C
材料二 蔡泽曰:“今商君、吴起、大夫种(越国大臣)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僇辱而身全者,下也。”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1)结合所学知识,在吴起、商鞅变法比较简表的B位置填上商鞅变法与材料一内容相似的措施,据此指出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关系并填在C处。(8分)
(2)概括材料一、二中蔡泽对吴起与商鞅变法的评价。你是否同意其观点,并说明理由。(7分)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得出实行军功授爵制,打击旧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塞私门之请”得出杜绝私人的请托,“一楚国之俗”得出移风易俗,“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得出奖励耕战或重农抑商;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可得出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有一脉相承之处。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信息可知,蔡泽认为商君、吴起是有功绩的,世人都希望建功立业,性命和功名都得成全的,这是最好的愿望,功名可以使后世景仰而性命却失去的,这次一等了,性命虽得苟全,但声名却蒙受污辱,这就是最下的一等了,从而概括蔡泽对吴起与商鞅变法的评价;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问题,但要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答案】 (1)B:军功爵制(或废“世卿世禄”制,按军功授爵);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禁游客之民而显耕战之士(重农抑商)。C:商鞅变法借鉴了吴起变法的措施。(两次改革一脉相承)
(2)评价:肯定两人的功绩,但认为成就功名而失去性命,其成功不圆满(次等的成功)。观点可分两层次回答:
层次一:同意。理由:蔡泽的看法符合历史事实。
不同意。理由:判断改革成败不能只看改革者个人的命运。
层次二:不完全同意。理由:蔡泽的看法符合历史事实,但判断改革成败主要看改革的客观历史效果。(看其是否推动历史前进;积极成果是否得到维持。)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商鞅十分重视对法律制度的改革,他根据李悝的《法经》,制订了秦律。改“法”为“律”的做法,促进了古代中国法律观念的进步。变法过程中,商鞅全面贯彻法家“以法治国”和“明法重刑”思想,动用严刑重法,鼓吹轻罪重罚。
备注:《说文》对“法”的解释是“平之如水”,即强调法的公平;对“律”的解释是“均布”,即强调法律规范在适用上的普遍性和必行性,强调法律的实施。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变法在政治方面是怎样贯彻“以法治国”思想的。(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的法治思想与实践。(8分)
【解析】 第(1)问,可结合商鞅变法中有关政治方面军功爵制的制定、连坐法的实施进行回答;另外,材料中提到“他根据李悝的《法经》,制订了秦律”,也是其以法治国的重要体现。第(2)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应一分为二地看待。从材料“促进了古代中国法律观念的进步”“动用严刑重法,鼓吹轻罪重罚”可以看出其利弊,另外可以结合商鞅变法影响的相关知识进行补充。
【答案】 (1)说明:制定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用法律手段剥夺旧贵族特权;制定连坐法,强化统治;制定秦律,用法律形式固定各项改革制度。
(2)积极:体现中国古代法律观念的进步;有利于打击旧势力,稳定改革成果。局限:法律严苛细密,鼓吹轻罪重罚,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
——《商君书·说民》
材料二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黔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公任商鞅……(商鞅)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兵事,而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孝公十二年之制。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卷一·食货》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的思想主张。(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是如何实践其思想主张的?(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商鞅变法的结局。这种结局说明了什么?(7分)
【解析】 第(1)问,应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威”“刑”等。第(2)问,通过材料二总结变法的具体内容。第(3)问,商鞅变法的“结局”从材料三的最后一句提炼即可;“说明”可从商鞅变法成功的因素中提炼。
【答案】 (1)主张: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或实行法治。
(2)实践:严格户籍制度(什伍);实行连坐法;刑公族以立威;用流放边境的刑罚来压制舆论。
(3)结局:变法使秦国富强。
说明: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措施来做保证。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材料二 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荀子·议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8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7分)
【解析】 第(1)问要注意题干材料标点符号的断句作用及评判要点的方法与依据:第一个句号意即商鞅有国君的支持;第二个句号介绍三晋地区现状“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第三个句号介绍了“诱”三晋之人的目的“利其田宅”;第四个句号介绍“诱”具体措施;第五个句号介绍“诱”的结果“国富兵强,天下无敌”,这样层层递进。第(2)问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影响。
【答案】 (1)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
(2)是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措施的结果;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以专心应敌于外。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战国中叶,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太众”,他们“上逼主”、“下虐民”,以致“贫国弱兵”。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公元前383年,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变法的要点是:限制旧贵族,改变世袭的分封制;“度公族疏远者”,主张对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减削官吏的禄序,精减裁汰“无能”、“无用”和“不急”之官;下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吴起变法遭到旧贵族反对。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旧贵族杀害吴起,变法仅进行了一年多时间便中止。
——摘编自《中国通史》
(1)概括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主要不同之处。(6分)
(2)分析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9分)
【解析】 第(1)问,可从时代背景、具体内容、影响进行比较。第(2)问,可从人物性格、阶级立场、采取的方式或手段、所受阻力、民众的支持等方面思考。
【答案】 (1)吴起变法主要是针对时弊,以政治改革为主,商鞅变法是全面的改革,建立了较完备的制度。
(2)商鞅变法历时19年,分先后两次逐步推行,注重取信于民和制度保证。吴起变法抑制贵族,打击对象明确,但使自己孤立;变法急于求成,时间短暂,许多措施难以实施。
章末综合测评(三)
(时间:60分钟 分值:90分)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年),“徒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
——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二 太和九年(485年),“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卷一百一十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3分)
(2)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哪些改革措施?(6分)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6分)
【答案】 (1)按人口分配土地。
(2)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族典章制度;迁都洛阳。
(3)汉族先进文化;鲜卑民族传统。均田制影响了中国土地制度数百年;其他措施加速了鲜卑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2.风俗的演进和变化,往往反映了社会的演变和发展。古今中外社会的改革也往往涉及社会风俗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右图为鲜卑人乐俑。中国古代礼乐源自周礼,孔子的“仁”是对礼乐的高度浓缩,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重视沿用礼乐制度维护自身统治。
材料二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
材料三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北方安可不重?
——《洛阳伽蓝记》
(1)从材料一中鲜卑人礼乐文化的变化,你能得出什么认识?(8分)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是怎样着手进行风俗改革的。你如何评价这一改革?(7分)
【解析】 第(1)问,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二小问,可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习俗等领域展开分析。
【答案】 (1)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了汉族地主的支持;推动了北魏统治模式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但很大程度上全盘吸收汉族文化,与其习俗不大适应。
(2)风俗改革: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建立门阀制度;通婚姻;改籍贯等。评价: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北方少数民族的汉化与封建化进程;为隋唐大一统和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面临如何化解错综复杂的矛盾、巩固统治制度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北魏统治者进行了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的改革以太和十四年(490年)为分界大致上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在冯太后主政时以孝文帝的名义进行的改革;后一个阶段是孝文帝主政独立进行的改革。
材料二 下列图片反映了鲜卑族服装的变化
图一 汉服俑 图二 孝文帝出行图 图三 胡服俑
(1)在改革的第一阶段,北魏政府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2)材料二中图二中的服饰与图一、图三中的哪一服饰相似?为什么?(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简要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哪些进步意义?(5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要仔细观察图片,先得出与图一中服饰相似,再根据改革措施分析原因。第(3)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即可。
【答案】 (1)重点:建立各种新制度,取代难以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措施: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新的租调制。
(2)相似:图一汉服俑。原因: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移风易俗,禁穿胡服,改穿汉服。
(3)顺应了时代潮流,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州刺史牧民之官,自顷以来,遂各怠慢,纵奸纳赂,背公缘私。致令贼盗并兴,侵劫滋甚,奸宄之声屡闻。”
——《魏书·高祖纪二》
材料二 丁卯,诏曰:“置官班禄,行之尚矣;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先朝因循,未遑厘改。朕顾宪章旧典,始班俸禄……班禄以十月为始,季别受之。旧律,枉法十匹,义赃二十匹,罪死;至是,义赃一匹,枉法无多少,皆死。仍分命使者,纠按守宰之贪者。……三载一考,考即黜陟,上上者迁之,下下者黜之,中中者守其任。”
——《资治通鉴》永明二年
材料三 受禄者无不局(恐慌害怕),赂殆绝。然吏民犯他罪者,魏主率宽之,疑罪奏谳(审核)多减死徙边。岁以千计。都下决大辟(判处死刑),岁不过五六人;州镇亦简。
——《魏书·刑罚志》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北魏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导致这种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为解决材料一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北魏采取了哪些措施?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10分)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需要注意材料的关键词语“纵奸纳赂”、“贼盗并兴”等进行回答;第二小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问题:吏治日益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频频爆发。原因:北魏时官吏无俸禄,导致官吏贪污盛行,任意搜刮百姓。
(2)措施:制定俸禄制(班禄制),严厉整顿吏治;对官吏实行任期考核制度。作用:使吏治好转,社会矛盾缓和,政局安定,农民安心生产,北方农业得到迅速发展,为以后的改革创造了有利局面。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书……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 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1)材料一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援引材料说明孝文帝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和影响。你对这一措施的影响还有哪些补充阐述?(9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此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社会的影响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6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孝文帝的改革,题目比较简单,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的相关叙述回答即可。
【答案】 (1)措施:均田制。原因和影响:“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或海内安之)。补充:均田制限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吸引农民农耕定居(加速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民族间的服饰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使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或“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或“为隋唐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6.在古代改革中,往往都会涉及土地制度的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记载: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战国策》说商鞅“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废止“田里不粥(“粥”同“鬻”,音yù)”的原则。所谓“阡陌”,指“井田”中间灌溉的水渠以及与之相应的纵横道路,纵者称“阡”,横者称“陌”。“封疆”就是奴隶主贵族受封井田的界限。
材料二 均田制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国有土地还授的规定。按照这个规定,凡成年男子(年十五至七十)则从国有土地中授给露田(只准种庄稼,不准栽树之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此即所谓“正田”。如果需要休耕,则加倍授露田,称之为“倍田”。
——田雨《谈北魏均田制的内容与性质》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对土地制度做了怎样的改革?(5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北魏均田制的实行发挥了怎样的进步作用?(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商鞅变法和北魏均田制对土地所有权改革的不同点和对社会生产关系产生的相同影响。(6分)
【解析】 第(1)问,要突出土地制度在改革前后的变化。第(2)问,要注意站在经济发展的角度思考。第(3)问,第一小问,要侧重答出改革是否改变了土地的所有权性质;第二小问,要答出两次改革促进了社会生产关系的转型。
【答案】 (1)开阡陌废封疆,从法律上废除了奴隶制土地国有制,确立了封建的土地私有制。
(2)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一部分土地的使用权,提高了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3)不同点:商鞅变法改变了土地的所有权性质,而北魏均田制并没有改变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分配的土地仍属于国家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影响:两者都促进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
章末综合测评(四)
(时间:60分钟 分值:90分)
1.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从理财入手,进行了全方位的变法,但它最终却是以失败而告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明确提出,要像唐初魏征辅助李世民那样,“能以数年之间,而天下几致刑措,中国安宁,夷蛮顺服”,达到在北宋中叶再现“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材料二 对于王安石的变法,元丰年间的枢密院检详官梁焘曾指责说:青苗之钱未及偿,而责以免役;免役之钱未暇入,而重以淤田;淤田方下,而复有方田;方田未息,而迫于保甲。是徒扰百姓,使不得少休于圣泽。
——以上均摘自《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新探》
材料三 《宋史·王安石传》载:熙宁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神宗)忧形于色,……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个人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结合上述问题,进一步谈谈你对变法的认识。(8分)
【解析】 第(1)问,注意语言的学科性和逻辑性。第(2)问,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根本原因一定要透过材料表面信息看到其实质;关于认识一定要紧紧抓住命题意图来回答。
【答案】 (1)目的: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达到富国强兵、封建盛世的局面。
(2)急功好利,操之过急;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
(3)原因: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极力阻挠和反对。认识:变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最终不一定能成功,促成变法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2.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有为人垢病之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真正达到了“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
——摘编自程念棋《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
材料二 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近与低价,这叫似吸贵就贱,用近求远。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苏)辙曰:“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钱入民手……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恐鞭捶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续资治通鉴》
(1)材料一、二反映了王安石变法中的哪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了哪些成效?(4分)
(2)材料三中,苏辙抨击的是王安石的哪一项变法措施?抨击的理由是什么?(5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今政府的经济工作的建议。(6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中“市易”“市易司”说明是实行市易法,由材料二中“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说明是均输法;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府收入和市场垄断视角分析成效。第(2)问,第一小问,由“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说明是青苗法;第二小问,从“吏缘为奸”“州县之事不胜烦矣”等信息中概括答案。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建议可以从政府管理与市场发展关系角度思考作答。
【答案】 (1)措施:实行市易法和均输法。成效: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和流通的垄断;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措施:青苗法。理由:造成官吏徇私舞弊;增加了地方政府负担。
(3)政府不可垄断市场,越位经营;完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关注民生。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安石变法在变法的过程中没有新生力量冒出来,没有推动和支持变法的社会的基础。成功的变法在突破现有体制时,出现了新生力量,就商鞅变法而言,新生力量就是平民和农民……王安石各种各样的“新政”都是设计精巧的方案,但是在实践中全都碰了壁,不仅没有实现他当初的设想,反而打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交易。官员反对新法,因为新法伤害了官员的利益;民众怨声载道,因为民众没有从新法中得到实惠。于是新法必定失败。
——摘自新浪网读书博文《商鞅变法
和王安石变法的成败》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突破现有体制”在政治领域的表现。根据材料分析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一成一败的核心因素。(9分)
(2)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是当时非议最大的改革措施,根据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商鞅变法的政治方面的措施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注意结合材料信息,“王安石变法在变法的过程中没有新生力量冒出来,没有推动和支持变法的社会的基础”,从中可以得出二者成败的原因。第(2)问,难度较小,结合材料信息进行回答即可,从材料“官员反对新法,因为新法伤害了官员的利益,民众怨声载道,因为民众没有从新法中得到实惠”中,可以直接根据分析。
【答案】 (1)表现: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授爵制;实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因素:是否有新生力量的支持。(或是否有支持或推动社会变法的社会基础)
(2)青苗法实施后,许多地方官员强制农民“借贷”,民众没有从中得到实惠,缺乏社会(群众)基础;青苗法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抵制和反对。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文帝(467—499)是北魏第七位皇帝,谥号孝文皇帝。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颁布了均田令,495年正式迁都洛阳,命鲜卑贵族汉化,采用了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这些改革,加速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指北宋时期大臣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革北宋建国以来积弊的一场改革。新法立意虽好,但并未处理好具体实行的问题以及与反对者的关系,于是与反对者间长期反复地争斗,导致处于被批评的局面,但是一些具体措施还是保留了下来。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次改革在背景和目的上有何相同之处。(4分)
(2)从内容看两次改革的侧重点各是什么?改革的成效如何?(4分)
(3)两次改革各自的反对势力有哪些?列举王安石变法中“反对者”最不满的措施。(4分)
(4)我们从以上改革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3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两次改革中一个是少数民族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而进行的,一个是为摆脱危机而进行的,故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改革的成效”实际上就是要求回答改革的积极作用。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4)问,回答启示时要结合当前的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背景:都是在社会矛盾尖锐和激化的情况下进行的。目的:都是维护其统治。
(2)侧重点:前者是汉化政策;后者是理财策略。
成效:孝文帝改革促使了北方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推动了社会进步;王安石变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军事力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孝文帝改革:鲜卑上层旧贵族和守旧势力。王安石变法:大官僚大地主等势力。
措施: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免役法。
(4)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改革措施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客观实际,策略得当、用人得当;改革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修辞者不求大才,明经者不问大旨。师道既废,文风益浇。诏令虽繁,何以戒劝?士无廉让,职此之由。其源未澄,欲波之清,臣未之信也。傥国家不思改作,因循其弊,官乱于上,风坏于下,恐非国家之福也。”
——范仲淹《奏上时务书》
材料二 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二月,宋神宗以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议行新法。……熙宁四年二月,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以经义、策论试进士。……熙宁六年三月,置经义局,修《诗》《书》《周礼》“三经义”。……熙宁八年六月,颁《诗》《书》《周礼》“三经义”于学官。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
材料三 朱熹尝论王安石变法:“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宋史》
(1)材料一中范仲淹认为“官乱风坏”的源头是什么?他提出的解决途径是什么?结合所学列举其具体解决措施。(5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王安石和范仲淹取士主张的相同之处,并谈谈你对材料二中王安石取士措施的看法。(8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2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从“明经者不问大旨”“师道既废”“士无廉让,职此之由”可以概括出士人没有继承儒家的师道大旨;第二小问,从“官乱于上”可推断出官场的腐败,由此可知要采取的措施是整顿吏治和改革取士制度;第三小问,联系所学知识从整顿吏治和取士两个角度组织答案。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以经义、策论试进士”的信息并结合材料一可以归纳出答案;第二小问,看法从培养人才、为改革服务等角度组织答案。第(3)问,材料中“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说明用人不当,从“卒之群奸肆虐”可以概括出危害百姓的现象,联系所学从改革阻力角度回答。
【答案】 (1)源头:士人没有继承儒家的“师道”大旨。
途径:清明吏治;改革取士制度。
措施:吏治:改革文官升迁方法;严格“恩荫”制度。(任答一点即可)
取士:改革贡举制(改革科举制)。
(2)相同:都主张取士不以词赋、明经为主(重策论)。
看法:有利于培养人才和改革的中坚力量;有利于推动改革进程;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任答两点即可)
(3)因素:与守旧派发生冲突;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民之所以有贫富者,由其材性智愚不同。富者智识差长,忧深思远,宁劳筋骨,恶衣菲食,终不肯取债于人。故其家常有盈余,而不至狼狈也。贫者……一醉日富,无复盈余,急则取债于人,积不能偿,至于鬻妻卖子,冻馁填沟壑,而不知其悔。是以富者常借贷贫民以自饶,而贫民常假贷富民以自存,虽苦乐不均,然犹彼此相贵以保其生也。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材料二 彼富民为之则害民,今县官为之乃所以利民也。青苗钱令民愿取则与之,不愿者消不强焉。收获之际令以中价折纳谷麦,此乃所以救贫者之乏,息富民之贪暴也。
——《宋会要辑稿·良贷》
(1)材料一认为造成当时贫富不均的原因是什么?当时的实际原因是什么?(6分)
(2)材料一中观点的实质是什么?(3分)
(3)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待青苗法的态度有何不同?二者的根本分歧在哪里?(6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可直接引用材料有关内容回答;第二小问,要结合北宋当时的社会背景来回答。第(2)问的实质体现了作者的阶级属性。第(3)问,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判断其态度,从材料中找出导致其分歧的依据。
【答案】 (1)“材性智愚不同”。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农民负担沉重。
(2)维护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3)前者反对实行青苗法,后者则主张实行。前者主张维护高利贷盘剥,后者认为高利贷盘剥是害民。
章末综合测评(五、六章)
(时间:45分钟 分值:9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加尔文认为教会不可能救世赎罪,上帝早已预定了一切。得救与否由上帝决定,最重要的不是因信称义,而是坚持圣洁的生活。加尔文鼓励经商致富、放贷取利,认为正当的经济活动是增加上帝荣耀的一种途径。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神学思想强调: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他认为一个人应该通过虔诚的信仰来获得免罪,达到“灵魂得救”,而虔诚的信仰来自崇敬上帝和对于《圣经》的心领神会;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和上帝交往,不须通过教会和教士的媒介;否认需要履行种种“圣礼”,即教会规定的一套繁缛的礼拜仪式、朝拜圣地以及向教会输赠等“善行”,来实现自己的信仰。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加尔文和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上的异同点。(12分)
(2)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宗教改革的实质。(3分)
【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归纳其异同即可。第(2)问,“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反映,据此作答即可。
【答案】 (1)同:都反对罗马教廷和罗马教皇的统治;都认为可以借助《圣经》直接与上帝沟通,无需经过教会;都主张简化教仪。
异:加尔文认为人可以“因行称义”(通过坚持圣洁的生活和行为得到救赎);路德认为人应该“因信称义”(通过信仰得到救赎)。
(2)实质:是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政治运动。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另一个重要法案是1534年通过的《至尊法案》。它把宗教改革5年来国王取得的权力综合起来,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唯一和至高无上的首脑,拥有决定一切宗教事务的权力,包括推荐神职人员、规定教义……至此罗马教皇在英国的权威被彻底摧毁。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如果教皇命令作恶,或禁止修德,教会就必须坚信作恶是好事,修德是坏事……必然坚信,凡教皇指示的便是善,凡教皇禁止的便是恶。
(1)分别概括上述材料的根本主张。(4分)
(2)材料一体现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一矛盾在17世纪的英国又有何变化?试分析其原因。(7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的实质各是什么?(4分)
【解析】 本题考查提炼概括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第(1)问要抓住两则材料的关键信息概括。第(2)问要结合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史实加以分析说明。第(3)问要透过材料分析实质。
【答案】 (1)材料一:加强王权,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材料二:加强和承认罗马教皇的权威地位。
(2)主要矛盾:王权与教权的矛盾。变化:资产阶级和王权的矛盾。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不满国教成为专制王权的统治工具,要求改革;加尔文教的传播及影响。
(3)实质:材料一,加强日益强大的王权。材料二:巩固天主教的神权地位。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主张基督教贵族“应该发号施令,从此不准任何俸禄再落入罗马手中,并且以后一切委任都不得从罗马领受,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宗教改革的起因当中有一个原因,即是圣经只能由圣职人员阅读。一般信徒无法阅读到圣经……在宗教改革的运动中,一项中国的科技发明,为这一运动的推动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维基百科《宗教改革》
(1)材料一反映的实质是什么?他阐述了怎样的宗教改革理论?(8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中国的科技发明是什么?为什么它会推动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7分)
【解析】 第(1)问“实质”从材料一看是希望德意志摆脱罗马教皇、教廷的控制;“宗教改革理论”宣扬的是“因信称义”。第(2)问,《圣经》为普通的教徒所阅读得益于中国印刷术的发明,然后分析其与宗教改革的关系。
【答案】 (1)实质:使德意志民族从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理论:“因信称义”。
(2)发明:印刷术。原因:《圣经》的大量印刷,信徒皆可自主阅读和独立理解,有助于否定教皇和教会的特权地位。文艺复兴的许多文艺作品被更广泛传播,有利于思想解放。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学者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一场“反现代化”运动。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他不得不推行某种程度的“现代化”,但实行“现代化”是为了不让它破坏原有的社会结构,是用现代化的形式来抵抗现代化的实质,是“现代化的延误”。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阿里为什么“不得不推行某种程度的‘现代化’”?有何主要表现?(10分)
(2)你是否同意“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一场‘反现代化运动’……是‘现代化的延误’”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5分)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实际考查的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原因,可以从内忧——政治、经济、外患——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重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考查的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可以从经济、军事等方面作答。第(2)问是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果同意,可以从改革的局限性方面作答;如果不同意,可以从改革的积极作用方面加以阐述。
【答案】 (1)原因:西方列强入侵,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内政局动荡;经济残破。表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建立现代化的工厂;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建立一支新式的陆海军。
(2)同意:穆罕默德·阿里的政治改革未变革封建制度,没有实现向现代化的根本突破。不同意: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建立了近代机器大工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埃及的现代化。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穆罕默德·阿里统治之前,埃及的教育十分落后,全都是宗教性的,缺乏世俗教育……穆罕默德·阿里执政以后,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在各地新建许多专科学校,如工程学校、炮兵学校……农学院等,用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他还创办了世俗小学和中学……实行免费教育……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阿里还开办了一所语言学校,培养埃及本国的翻译人员,把大批军事和科技书籍翻译成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
材料二 阿里发展工业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庞大的军事帝国,因此工厂的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带来任何利润,从而使工厂得不到扩大再生产的资金;而厂长大多是一些现役或退役军官,对组织生产一窍不通,对贪污和剥削工人却颇为在行;此外,外国商人将一些老式的、使用过的,或完全报废的机器高价卖给埃及政府,这一切造成工厂产量下降,亏损巨大,难以维持下去。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岳麓版教材
(1)根据材料一,概括穆罕默德·阿里教育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中存在哪些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解析】 第(1)问,材料一是埃及在向近代化迈进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改革,正是穆罕默德·阿里在文化领域的改革,为埃及培养了各种人才,从而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解题的关键在于要具体结合材料进行归纳分析。第(2)问,材料二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问题,这些弊端的存在是导致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的重要因素,出现这些弊端的原因应该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目的和他的阶级属性来考虑。
【答案】 (1)建立各类专业学校,为改革和建设培养人才;创办世俗学校;派遣留学生;开办语言学校,培养翻译人才。
(2)问题:工业生产资金匮乏;管理不善,腐败盛行;外国商人挟技居奇。原因: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没有变革封建生产关系,这是封建管理体制的必然产物。
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中国的洋务运动都是19世纪在西方工业革命影响下的近代化改革,两国的改革有着相似的措施和相同的历史使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1 中国·江南制造总局 图2 埃及·近代工厂
材料二 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的主现目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辆列车。
——《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材料三 穆罕默德·阿里的历史意义在于他是第一个意识到西方技术的意义并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的中东的统治者,他取得的成就很多,都是革命的……由于拿破仑的远征和穆罕默德·阿里的极其巨大的努力,埃及在阿拉伯世界中成为西方思想的最重要的桥头堡。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洋务运动和阿里改革的措施有哪些?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填下表。(7分)
项目
改革
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教育
中国洋
务运动
埃及穆罕
默德·阿
里改革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埃两国在近代工业化改革进程中的共同之处。(4分)
(3)两国改革有何共同影响。(4分)
【解析】 本题属于比较类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可通过回顾教材相关内容回答。第(2)问要通过回顾中埃两国在创办近代工业过程中的特点,分析归纳其共同点。第(3)问在回答影响时主要立足于其对近代化的影响。
【答案】 (1)
项目
改革
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教育
中国洋
务运动
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建立新式军队
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
埃及穆罕
默德·阿
里改革
建立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
确立土地私有制度;发展农工商业
改造旧军队,建立新式军队
实行开放政策,向西方学习
(2)在工业化改革中,都注重发展官办工业,而抑制私人工业的发展;都优先发展重工业,相应发展民用工业;都是封建的官办工业,采用封建衙门式管理,缺乏发展动力。
(3)两国的改革在客观上都冲击了封建的自然经济,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培养了一批具备科学知识和进步思想的青年人才,有利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成为两国近代化的开端。
章末综合测评(六)
(时间:60分钟 分值:9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克里米亚)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
(1856年3月19日)》
材料二 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的数十年间,西欧因决定性地促成了俄国的工业化而进一步削弱了俄罗斯的旧制度。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 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 620 000人,进而又上升到1898年的3 000 000人……在1917年投入俄罗斯工业的5亿英镑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由外国投资构成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就克里米亚战争的目的与结果两方面,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6分)
(2)克里米亚战争前后,西欧国家与俄国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对材料二中“西欧因决定性地促成了俄国的工业化而进一步削弱了俄罗斯的旧制度”的认识。(9分)
【解析】 第(1)问,亚历山大二世认为克里米亚战争的目的是“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实际上是为了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亚历山大二世认为“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实际上俄国战败。第(2)问,第一小问,克里米亚战争前西欧国家与俄国争霸,根据材料二可知,克里米亚战争后,“在1917年投入俄罗斯工业的5亿英镑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由外国投资构成的”,说明西欧国家对俄国输出资本;第二小问,西欧国家的资本输出推动了俄国的工业化,俄国的工业化进一步削弱了俄罗斯的沙皇专制制度。
【答案】 (1)目的: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
结果:战败。
(2)变化:西欧国家由与俄国争夺霸权的战争对手,发展成战后俄国的主要资本输出国(或成为对俄投资的主要国家)。
认识:(分层次给分)
①第一层次:外国资本对俄国工业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促进作用,其中仅在1917年投入俄罗斯工业的5亿英镑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由外国投资构成的。
②第二层次:促成俄国工业化的主要因素是俄国农奴制改革;外国资本也对俄国工业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1年改革是国内外形势挑战的结果,当时的俄国,危机和机遇并存,沙皇政府的当权者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实行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分配。
材料二 自由派和农奴主当中的大多数都对沙皇诏书表示热烈欢迎,称赞它“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危机和机遇并存”?沙俄政府是怎样“实行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分配”的?(12分)
(2)你是否赞同材料二中“它‘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这一观点?说明理由。(3分)
【解析】 第(1)问中“危机和机遇”指的是农奴制危机和工业革命的机遇;沙俄政府的“利益分配”主要指农民与地主之间的利益调整,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是指农奴制改革在俄国历史上的地位,它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答案】 (1)危机:农奴制面临全面危机。机遇:工业革命的影响。
利益分配:农民获得份地和人身自由;地主占有最好的土地,并利用村社控制农民。
(2)赞同。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或近代化道路)。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 600
7 954
1879年
187
42 000
51 937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
材料二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材料三 列宁则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同时他又说:“1861年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就完成了欧洲某些老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完成的转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有何影响?(6分)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认识的基本依据。(3分)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认识的基本依据。(6分)
【解析】 第(1)问,实际上要求结合所给材料分析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经济近代化的影响,分析时要结合材料一中的数据。第(2)、(3)问,根据所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即可。
【答案】 (1)从机器制造业来看,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机器制造业企业数量增加,产值迅速提高。从工业产量来看,石油、煤、钢、铁和棉纺织业产量均迅速增加。由此可见,农奴制的废除使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获得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近代化水平的明显提高。
(2)颁布解放法令,使农奴成为自由的人。
(3)农民必须通过“赎买”才能获得土地,没有满足农民无偿获得土地的要求;农奴的“解放”和“赎金”使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获得了一定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贵族拖延解放农奴,顽固地坚持自己不正当的权利……那么,对于被驯服、无辜的、对专制制度重新燃起怒火的农民来说,解放的命令到来太晚的话,那时他们向老爷头上抛出的斧子,即使是命令和镇压,贵族的脖子和头也不再相连了。
把农民从地主压迫中解放出来!……职业的革命家不会赞同这种方式,但我们仍坚持我们的原则……我们诚挚地选择人类和平发展的道路。
——赫尔岑《钟声》
材料二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对莫斯科贵族代表发表演说,表达解放农民的意向。赫尔岑立即致信亚历山大二世,称颂他为“开创俄国历史新纪元的活动家。”……1858年,赫尔岑写道:“亚历山大二世辜负了在他刚继位时俄国人民对他的期望。……沙皇很想把手伸向农民,农民也很想握住他。可是他们的手无法握在一起。俄国现在仍然是贵族的舞台!”
——张建华《政治激进主义与近代俄国政治》
(1)根据材料一,概括赫尔岑的主要观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赫尔岑对亚历山大二世的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沙皇很想把手伸向农民”的社会背景。(9分)
【解析】 第(1)问,由材料一“如果贵族拖延解放农奴”可以得出解放农奴由材料一“职业的革命家不会赞同这种方式,但我们仍坚持我们的原则……选择人类和平发展的道路”可以得出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和平变革。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中“可是他们的手无法握在一起。俄国现在仍然是贵族的舞台”可以得出转变的原因是农奴制改革进展缓慢;第二小问,结合阶级矛盾和当时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来作答。
【答案】 (1)观点:解放农奴;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和平变革。
(2)原因:农奴制改革进展缓慢。
背景: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激起了农民的反抗;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材料二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9分)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6分)
【解析】 第(1)问考查克里米亚战争。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即可。第(2)问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及其评价。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可以从经济、生产关系等方面考虑;第三小问可以从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等方面回答。
【答案】 (1)目的: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结果:战败。影响: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
(2)举措:推行农奴制改革。积极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农奴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生活有所改善。局限性: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但是解放条款上的种种平衡措施令大多数农民不满意。政府对土地所有者失去的土地和在这些土地上耕种的农奴进行补偿。农奴获得了自由,逐渐免除了劳作义务,并有机会成为土地所有者。但是农民没有获得什么政治权利,还不得不为所获得的土地交纳赎金。很多失望的农民认为,统治者是在强迫他们为本来就是他们的土地付钱……大多数人发现他们背上了一辈子的债务——这是造成疏远和激进的根源。解放农奴几乎没有带来农业产量的增加。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解放宣言》更重大。在美国,《解放宣言》仅关系到少数黑人,而在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涉及占压倒多数的人口。解放农奴的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致于其他一系列改革证明是不可避免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作者对1861年改革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该观点一致的改革措施。(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1861年改革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他一系列改革”的主要措施。(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他们评价1861年改革的不同视角,据此说明历史认识的特点。(7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解放条款上的种种平衡措施令大多数农民不满意”说明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而“解放农奴几乎没有带来农业产量的增加”则说明改革没有促进农业的发展;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农奴制改革内容的经济措施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从“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解放宣言》更重大”的信息可以归纳出民主范围的扩大;第二小问,可以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军事等近代化的改革内容归纳总结。第(3)问,第一小问,材料一中“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说明是从协调各阶层利益角度,材料二中“在美国,《解放宣言》仅关系到少数黑人,而在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涉及占压倒多数的人口”说明从美俄两国解放奴隶的视角评价;第二小问,属于开放型试题,可以从作者立场、评价视角和选取材料等角度分析作答。
【答案】 (1)观点:认为改革激化社会矛盾,没有促进农业的发展。措施:农民可以通过高额赎买获取土地。
(2)评价:扩大民主范围。
措施:中央与地方的政治改革,如建立各级法院等。(列举其他措施也可)
(3)视角:材料一:从协调各阶层利益的结果的视角。
材料二:从美俄比较的视角,农奴解放和获得政治权利。
特点:作者立场不同、视角不同、选取材料不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评价结论也不同。(回答一点即可)
章末综合测评(七)
(时间:60分钟 分值:9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得我国无用之物,而失我国有用之宝,导致奢侈淫逸,失我国有用之货,缺衣食品店之资,器用之本。
——《日本政治史》
材料二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外国历史大事集》
材料三 1871年10月16日,日本派出使团,任务是:一、借政体更新,为笃友亲善而修聘门礼。二、借修改条约,向各国政府阐明并洽商我国政府之目的与期望。三、实地考察欧美各国最开化、昌盛之体制……以求行之于我国国民之略……一日本使员记载:此次出使欧美,就其实地,察其形势……深深悟出,欲宇内建立不羁之国,必富国强兵自不待言,而欲富国强兵,务从殖产兴业入手,切实谋求进步发展。
——《日本政治史》
材料四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1)材料一、二在对待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派团出使欧美的目的。(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如材料四所说的“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经济、政治改革措施?(6分)
(4)综上所述,我们从中获得的重要启示是什么?(2分)
【解析】 第(1)问,分别从材料中概括其态度,然后比较其不同,即由排斥到学习。第(2)问,材料三非常清楚地说明了其原因,注意总结。第(3)问,从矛盾和不符合的角度回答,其实就是回答日本学习西方过程中保留的自己的一些东西。第(4)问,结合前面三问的答案总结启示。
【答案】 (1)由排斥到引进(学习)。
(2)修改不平等条约,建立平等关系;学习欧美先进制度;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富国强兵。
(3)经济:国家扶植和发展国营企业、私人企业。
政治: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加强天皇制。
(4)学习外来文明要和本国国情相结合(或创新发展与继承传统相结合)。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维新后,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把全国的农业也纳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因此,新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就是必须解决土地问题……明治政府在农民斗争的压力下,担心丧失“民心”,可又害怕真正彻底的土地革命,终于采取了自上而下实行改革的办法。
——伊文成等著《明治维新史》
材料二 在东方后进国的日本,资本原始积累这一历史过程,与英国和其他西欧先进国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日本地主制度下的资本原始积累,其主要特点不是农民生产手段的被完全剥夺,而是农民剩余产品(剩余劳动)的被剥夺。其剥夺的主要方式,是国家征收地税。
——万峰《日本资本主义史研究》
材料三 改革中获益最多的是地主阶级,地主的地租直接来自佃农的剩余劳动以及部分必要劳动,而不是来自农业资本家的超额利润,这种地租显然带有封建地租的色彩。而地税改革给广大佃农带来的却只有苦难……地税改革后的日本农村,每年都有大批农户丧失土地,或沦为佃户,或加入城市产业后备军的队伍。
——穆良平《日本地税改革探讨》
(1)根据材料一,归纳明治维新后日本农业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地税改革的作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在土地和地税改革方面的相关内容。(5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明治维新期间的农业改革。(4分)
【解析】 第(1)问,可依据“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把全国的农业也纳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农民斗争”等信息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可从材料二中“日本地主制度下的资本原始积累”入手回答;第二小问联系教材知识回答。第(3)问,从农业改革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和局限性等角度辩证分析回答。
【答案】 (1)商品货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资本主义的发展;农民斗争的推动。
(2)作用:促进了日本的资本原始积累。内容:土地: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地税:按地价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
(3)评价:保留浓厚封建色彩;给农民带来灾难;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佩里率美国军舰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唯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
——[美]帕尔默·科尔顿《近代世界史》
材料二
外国商人检验日本出口的生丝 萨摩藩建立的机械工场旧址
(1)材料一中的“盟友”指哪些人?(3分)
(2)材料二中两幅图反映了日本当时怎样的社会状态?(8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4分)
【解析】 第(1)问,结合19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状况分析出对幕府统治不满的力量和阶层。第(2)问,观察图片得出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日本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第(3)问,从民族危机和经济发展的角度概括出日本社会变革的条件。
【答案】 (1)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工场主、大商人;不满幕府统治的中下级武士;受幕府排挤的西南诸藩。
(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生丝和茶叶等生产部门,出口的大量增加刺激了生产的发展;在长期受幕府排挤的长州、萨摩等西南诸藩,大名们看到了幕府的软弱无能,开始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一方面加剧了日本的社会危机;另一方面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日本的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4. “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 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
——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
材料二 (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
——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4分)
(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9分)
(3)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2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太政官发布……布告”“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概括。第(2)问从材料一“趋之若鹜”地追求所谓时尚到材料二对西方文明的理性对待,可以总结出态度上的变化,而这一变化的原因要结合近代日本的国际、国内形势作答。第(3)问这一错误的实质即是只学习西方文明之虚表,而未学习西方文明之内涵。
【答案】 (1)特征:自上而下推行;涉及范围广泛;国民竞相效仿;学习西方表面化。
(2)变化: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前因: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况。后因:全盘西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
(3)实质:片面理解西方文明(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
5.向西方学习是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派使节团考察西方。实地接触西方世界后,对成员们的思想引起了巨大的冲击,使之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正如随行的福田德兰所说的,在西方文明面前,他们“简直像乡下姑娘来到了上野火车站,看到行走着的时髦女郎时,愈觉得自己土里土气,恨不得钻进地洞里去”。大久保利通也发出了“深感我们不适应这个世界”的感慨……因而最终他们“无所畏惧地放弃了自己的喜好,吸纳了外国的文明”。
——吴廷谬《日本史》
材料二 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在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少。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使节团成员接触西方后的感受。分析他们有此感受的主要原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时代的西化给日本带来的重要影响。(3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日本西化取得成功的原因。(6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看到行走着的时髦女郎时,愈觉得自己土里土气”可得出羡慕西方文明,从材料“对成员们的思想引起了巨大的冲击,使之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可得出有强烈自卑感;第二小问,结合当时日本是封建主义国家,受外国侵略的史实总结即可。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产生的影响。第(3)问,结合古代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可知,日本有吸纳先进文明的传统;从两则材料可知,日本学习西方不是盲目的,并且是全面的,这些因素有利于日本西化的成功。
【答案】 (1)感受:羡慕西方文明,具有强烈的自卑感。原因:当时的日本远远落后于西方,落后于世界。
(2)影响:促进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改变了落后的状态,成为亚洲强国,为对外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原因:日本向他国学习,吸纳先进文明的传统;根据国情有选择地学习西方文明;进行经济、政治等全方位改革。
6.日本经由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道路,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明治维新的性格规定着近代以来日本的性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1年闰4月27日公布了《政体书》。这是明治政府的政治体制和组织法令。它根据《五条誓文》原则,参考了《令义解》《西洋事情》(福泽谕吉著)等。规定:“天下权力皆归太政官,使政令无出二途之患”,以谋求政令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太政官(相当于总理大臣)之下,设议政(立法)、行政、刑法(司法)三官(权)。……
体现君主和官僚构成的中央集权统一国家原则。
——吴廷谬《日本史》
材料二 在统治人民方面,在公布《五条御誓文》(即《五条誓文》)的同时,对一般平民公布了《五榜揭示》。此文规定:要遵守“五伦之道”:严禁结党、强诉(指人民的团结和向政府提出要求);基督教被作为邪教而加以禁止等等。
——[日]依田憙家《简明日本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政府为建立近代政治体制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对日本政治体制的走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在变革社会关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日本平民的政治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双重影响?(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治维新存在怎样的“性格”?(3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的“以谋求政令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和教材中明治维新的内容三权分立,废藩置县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转型所起的作用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教材明治维新在政治改革中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废除封建身份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保留封建统治原则;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3)问结合第(1)问和第(2)问,参考明治维新改革的局限性,可以得出性格为开放性与封闭性并存。
【答案】 (1)措施:政令统一(中央集权);三权分立;废藩置县。
影响: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
(2)措施:废除封建身份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保留封建统治原则。
影响:平民享有政治权利的同时,也受到了严格限制。
(3)性格:开放性与封闭(保守)性并存。
章末综合测评(八)
(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欲求御外之术,唯有力图自治,修明前圣制度,勿使有名无实;而于外人所长,亦勿设藩篱以自隘,斯乃道器兼备,不难合四海为一家。
——《李鸿章》
材料二 严复说:“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
——《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日本明治维新政治家、革新家大久保利通说:“英、美、法等国的开化,高我数层,(日本无论如何模仿)也望尘莫及,我认为德、俄两国必有很多东西可以成为我们的准绳。”
——《明治维新史》
材料四 康有为说:“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1898年6月16日,光绪皇帝召见康有为,康有为向皇帝提出改革方案:政治方面要求“假日本为向导,以日本为图样”。
——《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鸿章提出“道器兼备”的含义是什么。实践的结果又如何?(4分)
(2)材料二中严复提出的“治标”和“治本”的含义各是什么?与李鸿章提出的“道器兼备”有什么不同?(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日本政治家主张效法德、俄,而康有为主张中国应“以日本为图样”?(7分)
【解析】 解答本题要准确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结合时代背景及所学知识回答,注意语言要准确,有条理。第(1)问,准确理解“道器兼备”的含义,指出洋务运动即可;第(2)问,从严复的阶级属性及其主张进行理解。第(3)问,从日本与中国当时的国情出发分析。
【答案】 (1)含义: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结果: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但甲午战败宣告其破产。
(2)“治标”指学习西方的技术,“治本”指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不同:两者性质不同,严复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
(3)德、俄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且保留了专制主义的传统,日本是在天皇的领导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变革。康有为认为日本因变革而强盛,并且是在君主的领导下进行的,中国也应该向日本学习,在君主的领导下进行变革。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当时很闭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
(注:严家弄,作者故居所在地,原为杭州城郊)
——夏衍《懒寻旧梦录》
材料二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材料一中“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反映了戊戌变法运动的什么情况?(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皇帝的方向”是什么,分析为什么说维新派“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9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这一历史改革。第(1)问解答时注意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乡下”“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皇帝和皇太后‘驾崩’……通知”等。“乡下”意指农村,联系史实可知,戊戌变法对当时的农村影响较小,从而得出:戊戌变法未得到广大群众支持等信息,由此组织答案。第(2)问应注意材料二中最后一段文字“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意指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存在激进的、操之过急的心态,对变法结果及当时的情形估计不足。由此结合所学知识,理解“皇帝的主向”以及分析维新派扼杀了“进步”的原因。
【答案】 (1)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严重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2)救亡图存,变法图强。维新派缺乏经验,计划轻率,急于求成,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结果适得其反。
3.在1898年的晚清时期,以康有为为首的一批官员进行了一系列以维新为目的的变法,内容包括对当时传统教育制度进行大幅改造,并涉及对具有上千年历史的科举制度的调整以及新式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列强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中一次次地向晚清帝国展示着他们的坚船利炮、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康有为透过这些表面现象看到了背后的本质。他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能有坚船利炮、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是因为他们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养,而且“立科以励智学”。“才智之民多则强国,才智之士少则弱国”,而当时的中国依然以科举八股评判知识分子才智之高下,导致各种专业人才非常匮乏。因此,“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中国要走富强之路,必须从教育入手,积极培养一大批具有变通求新的素质与能力的人才。这是康有为变通求新思想的根本所在。
——李永贤《康有为变通求新思想中的教
育创新之智慧》
(1)在康有为看来,当时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近代教育具有怎样的重大差距?(6分)
(2)结合材料回答,在光绪帝颁布的《定国是诏》中,是怎样体现康有为教育改革思想的?(9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对中国教育的改革。第(1)问,要注意找到中西教育比较的角度。第(2)问,实际上要求答出百日维新在文教方面的改革措施。
【答案】 (1)在学习内容上:中国主要是四书五经;西方主要是近代科技与民主思想。在教育作用上:中国教育培养不出实际有用的人才;西方教育推动了军事、科技以及物质文明的发展。
(2)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在各地成立中小学堂,在京师设立大学堂,筹设铁路、矿务和医科等专门学堂;鼓励私人办学,选派学生到海外留学;准许民间创办报馆、学会;设立译书局,组织翻译外国书刊。
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1898年,(一系列)挫折激发了雄心勃勃但过早夭折的百日维新。这场运动的领导人是学者康有为和梁启超,他们印刷了一系列小册子,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为帝国体系下发生的巨变进行辩护。康有为和梁启超并不追求保持中国的农业化社会和文化传统,而是寻求再造中国并使之转变为强有力的现代化工业社会。
——据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康、梁为“寻求再造中国并使之转变为强有力的现代化工业社会”而追求的核心。(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康有为通过“重新解释……儒家思想”,为实现近代中国“巨变进行辩护”的原因。其做法与百日维新“过早夭折”有何内在联系?(9分)
【解析】 第(1)问,“寻求再造中国并使之转变为强有力的现代化工业社会”而追求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维新思想的核心,即要求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第(2)问的第一小问,一方面注意其策略性,意图减少阻力,另一方面还要看到其阶级局限性;第二小问要求分析这种做法和变法失败的联系,维新派未能与封建因素(势力)彻底决裂,是导致其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从中总结即可。
【答案】 (1)核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2)原因: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减少变法阻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联系:维新派未能与封建因素(势力)彻底决裂,是导致其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戊戌变法》
材料二
材料三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康有为维新思想有什么特点?这种宣传方法有什么利弊得失?(6分)
(3)有人认为,百日维新颁布的一切法令,除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得以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是失败的;也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戊戌变法有特别的意义,为中国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功不可没。你同意哪种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3分)
【解析】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背景、维新思想的特点及评价。第(1)(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即可。第(3)问属于开放性的问题,可任选一种观点,阐述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
(2)特点:“托古改制”,把传统的儒家思想和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相结合。利:有利于减少改革阻力;弊:暴露了康有为等维新派的软弱性。
(3)第一种:没有实现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初衷。第二种: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冲击了中国传统政治体制。
6.戊戌变法是以康梁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它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走上现代化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维新党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举世都为之震动。比起这个青年的中国来,就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也瞠乎其后。
——《字林西报》
材料二 百日之间,维新之诏,联翩而下,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
——黄鸿寿《清史记事本末》
材料三 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
材料四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1)据材料一、二,指出时人对变法的“节奏”持怎样的看法?你如何看待这样的改革“节奏”?(5分)
(2)你认为材料三中对于变法失败根本原因的认识,是否正确?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4分)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戊戌变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的历史依据。(6分)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中关键的词语“变法神速”“一日千里之势”即可回答。第二小问应结合戊戌变法兴起的背景,维新派大刀阔斧的改革,正好反映了维新派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迫切愿望;同时也要看到他们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不利影响,为以后改革的失败埋下了隐患。第(2)问,材料三的观点是正确的。“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是指戊戌变法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是指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这些原因正是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所以观点正确。第(3)问,关键是对“现代化”的理解,其包括政治的民主化、经济的工业化、思想文化的现代化,从这三方面回答即可。
【答案】 (1)看法:节奏很快。评价:一方面反映了维新派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的迫切愿望;另一面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为改革失败埋下隐患。
(2)正确;说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软弱。
(3)历史依据:倡导开国会、定宪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宣传西方民主思想;促进民族意识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