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分层测评(一)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2016·开封高二检测)下列说法不符合爱琴文明的是( )
A.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B.属于青铜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泉
C.被外来民族毁灭,其后进入更先进的文明城邦时代
D.是古希腊文明的重要发展阶段
【解析】 公元前12世纪,爱琴文明被从北方迁来的多利亚人所毁灭,使希腊进入了黑暗的荷马时代。
【答案】 C
2.古希腊城邦雅典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下列关于雅典城邦形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爱琴文明孕育了雅典城邦
B.雅典是希腊最大的城邦之一
C.13世纪中期,雅典城邦国家的雏形产生
D.提修斯是第一任执政官
【解析】 13世纪中期,雅典城邦国家的雏形诞生,提修斯成为第一任国王,但不是执政官。
【答案】 D
3.假如你是生活在公元前7世纪时雅典的司法官员,你在依照《德拉古法典》审理案件时,下列情形不能被判处死刑的有( )
A.不能还债的欠债人及其家属
B.犯各种罪责的人
C.盗窃蔬菜、水果的人
D.犯懒惰罪的人
【解析】 《德拉古法典》的显著特点就是严刑峻法。法典规定允许债权人把不能还债的债务人及其家属罚没为奴或出卖为奴,而不是判处死刑,A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A
4.公元前8世纪以后,随着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雅典的商业贸易日趋繁荣。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雅典人主要在地中海、大西洋沿岸经商 ②有些贵族也加入了经营工商业的行列 ③雅典人从商业贸易中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④雅典的工商业者在经营活动中为求吉利绝不使用奴隶劳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雅典人的经商活动主要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当时是奴隶制盛行的时代,雅典工商业者的经营活动绝不可能离开奴隶的劳动,排除①④,选择B项。
【答案】 B
5.对梭伦改革前雅典工商业奴隶主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经济上富裕
B.与贵族同处统治地位
C.政治上无权
D.在政治立场上与平民一致
【解析】 工商业奴隶主大多出身平民阶层,虽然经济上富裕,但政治上无权,因此与平民共同反对贵族专权。
【答案】 B
6.右图反映了古雅典某一阶层派别的主要经营形式,该派别的主张是( )
①反对贵族特权 ②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③主张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 ④主张大力发展工商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解析】 图片信息反映的是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他们经营商业,①②④都是他们的主张,故选B项。
【答案】 B
[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的诗句:“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许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据优势。”
材料二 下图是梭伦改革前夕,雅典贵族展开激烈辩论的情景。
(1)梭伦所说的“两方”是指什么?
(2)上述两个阶级产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 第(1)问,根据雅典城邦成员的组成即可回答。第(2)问,应根据贵族政治的表现回答。
【答案】 (1)贵族阶级和平民阶级。
(2)贵族独占政权;贵族占有大量土地。(或者回答贵族政治下贵族专权和压榨)
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与古代东方国家一样,在爱琴文明时代(约公元前20~前12世纪)与“荷马时代”(约公元前11~前9世纪),希腊各邦普遍实行君主制。约在公元前7世纪,希腊的君主制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贵族集体当政的国家体制。雅典的贵族政治也是在这个时期确立的。贵族制与君主制不同,它是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因此必须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它废除了个人独裁,建立了集体统治的观念。
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城邦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这一政治制度对民主政治的确立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解析】 第一小问,由材料中的“贵族集体当政”“集体领导”即可得出其特点;第二小问,由所学知识可知,贵族制建立了集体统治的法治原则,从而为国家权力进一步下移和实现民主政治提供了可能。
【答案】 特点:贵族政治,即贵族集体当政的国家体制。作用:贵族政治是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为雅典政体进一步向民主制方向演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有的平民都负了富人的债,他们或者是替富人耕种土地,缴纳5/6的收成,因而被称为“六一汉”或“塞特”,或者以自己人身作抵押,可以被债主押收,因而有的在本土成为奴隶,有的被卖到了外邦为奴。
材料二 基伦暴动十年后,德拉古受命立法,学者们推测,大概他的法律肯定了那早已不为平民所需要的贵族对平民的保护关系,赋予贵族夺取平民土地、将负债者及其妻儿卖为奴隶的权力,使平民的处境急剧恶化,债务奴役制广泛流行开来。
(1)从材料一中归纳平民抵押债务的主要形式有哪两种?从希腊的地理环境分析,当时的平民分化为哪两类?
(2)客观评价材料二中的《德拉古法典》在解决社会矛盾中的失与得,并谈谈其启示。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概括回答,材料一中平民抵押债务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财产(六一汉),一种是人身(债务奴隶);第二小问,平民分化结合史实回答即可。第(2)问,注意审题,评价《德拉古法典》的得与失两方面,启示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形式: “六一汉”和债务奴隶。两类:下层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
(2)失:力图以严刑峻法来维护贵族专权,没有保护平民的合法利益,国内形势更加紧张,平民开始酝酿暴动。
得:是雅典第一部成文法,对于抑制贵族专权有一定意义;且法律的成文化和公开化对于雅典政治走向民主也有重要意义。
启示:分析评价历史事物或现象一定要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发现其中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积极因素。
学业分层测评(二)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下列属于梭伦改革中的“解负令”措施的是( )
①废除所有债务,禁止借贷以人身作抵押 ②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 ③释放所有奴隶,给予其雅典公民权 ④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解负令”只适用于因欠债而沦为奴隶的雅典公民,而对于非雅典公民的奴隶是不适用的,故③错误;④是梭伦改革的措施,但不是“解负令”的内容。
【答案】 A
2.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肯定的是梭伦改革( )
A.颁布“解负令”,保障下层平民掌握土地
B.废除债务奴隶制,以法律保障平民人身自由
C.按照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打破贵族政治特权
D.创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扩大公民权
【解析】 由材料中“有产阶级……获得势力”“氏族制度……新的失败”可以判断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3.梭伦为打破贵族的专权,对国家权力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他执政时期,雅典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A.出席公民大会的人数越来越少
B.四百人会议被公民驱散
C.某人因买卖婚姻受到法律审判
D.某位奴隶有幸成为陪审员
【解析】 梭伦在改革中制订了一些新法律,明确禁止买卖婚姻,故C项有可能出现。A、B、D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 C
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梭伦采取的减轻社会痛苦的措施是简单而又严厉的。”以下措施中能充分说明梭伦对旧贵族“严厉”的是( )
①颁布“解负令” ②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③设立四百人会议 ④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⑤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 梭伦改革对旧贵族的“严厉”是指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削弱旧贵族权力的措施,⑤主要是为了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壮大雅典城邦的实力,排除,本题选A项。
【答案】 A
5.梭伦改革的基本特点是( )
A.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平民权益
B.大刀阔斧地向氏族贵族开刀
C.实实在在地实现了公民平等
D.完完全全地解放了所有奴隶
【解析】 梭伦改革的最主要特点即是“折中”色彩浓厚,虽然削弱了贵族的特权,但平民和奴隶的权利并没有得到完全满足,故A、C、D三项错误,本题选B项。
【答案】 B
6.“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 )
A.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
B.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
C.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
D.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梭伦改革的内容及特点。材料没有体现废除平民债务,故A项错误;材料显示梭伦改革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故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题干材料的第一句话体现了梭伦改革“中庸”的特点,第二句话说明梭伦改革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因此选择D项。
【答案】 D
[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以后发生了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从各方面来看,他们的政治体制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所有的土地都控制在少数人手中。……如果他们无力支付地租,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孩子都将失去自由。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梭伦改革的第一个重大措施是颁布“解负令”。然而“解负令”并不是平分土地,贵族阶级祖传的土地仍归贵族所有。第二项重大改革措施是按土地收入的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第一等级可任执政、司库及其他一切官职;第二等级与第一等级同,唯不得任司库;第三等级可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则依旧不得担任一切官职,但可以和其他等级一样任陪审法庭的陪审员。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 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足够的权力,既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又有财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韦斯特《梭伦:残篇36》
(1)根据材料一,指出“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概括梭伦采取消除“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二、三,梭伦对于贵族与大众之间的矛盾采取了怎样的处理原则?
【解析】 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相关内容及原则。第(1)问,说明当时贵族和平民矛盾激化;主要是围绕土地问题。第(2)问,回答梭伦改革的内容即可。第(3)问,说明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即中庸与调和,调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答案】 (1)原因:贵族独占政权;贵族控制所有土地。
(2)措施:经济上废除债务奴隶制,允许贵族保留祖传土地;政治上实行按财产的数量来划分等级参与政权的制度。
(3)原则:折中或中庸、调和。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是因故出卖,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梭伦
材料二 依据梭伦改革规定,雅典确立的财产等级和分享的政治权利。
等级
财产资格
分享的政治权利
第一等级
年收入达500
麦斗以上
有权担任执政官和司库等一切官职
第二等级
年收入达300~500
麦斗之间
有权担任除司库以外的一切官职
第三等级
年收入达200~300
麦斗之间
有权担任公卖官、警吏和国库监,无权担任执政官和司库
第四等级
年收入200麦斗以下
无权担任任何公职,但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投票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一切国家大事,还有权抽签当选陪审员,参与司法行政
(1)概括材料一中梭伦改革的措施,并指出它保护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2)材料二中的改革措施是什么?有何作用?
(3)材料二的规定实质是什么?贵族出身的梭伦为什么会在改革中触犯贵族的利益?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需根据材料回答,切勿回答梭伦改革的所有内容;第二小问,从材料分析可得出“解负令”维护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第(2)问的第一小问需根据材料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代表工商业奴隶主的利益,以财产不平等取代出身不平等;第二小问,根据贵族对雅典发展的阻碍回答。
【答案】 (1)措施:“解负令”(或废除债务奴隶制)。权利:人身自由。
(2)措施: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作用:打破了贵族对公职的独占权,平民的上层富裕工商业者获得了与贵族平等和担任高级公职的权利,平民的中下层也获得了一定的民主权利,为后来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3)实质:以财产不平等取代出身不平等。
原因:贵族专权(或旧体制)阻碍雅典城邦的发展;社会矛盾尖锐,威胁奴隶主统治。
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诚然,防止极贫极富,扶持中等阶层,使富有的自由民和贫苦的自由民都不致各走极端,是古典思想家们的政治信条。 因此,他们对“贫富有所协调”的理论构想,并非为了最终消灭穷人或富户,而是寻求社会力量的平衡。
——解光云《古典时期雅典城邦
对贫富差距的制度调适》
(1)为“防止极贫极富,扶持中等阶层”,梭伦采取了哪些经济措施?
(2)通过梭伦改革,其寻求社会力量的“平衡”是否达成,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解析】 第(1)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防止极贫,则颁布“解负令”;扶持中等阶层,则是采取了一些发展工商业的措施。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给出自己的判断;第二小问,梭伦改革划分四个等级,打破贵族权力垄断,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取得参政机会,缓和了社会矛盾,达成了相对平衡。(或第一小问,回答否,第二小问,财产等级取代血缘等级,平民拥有的政治权力还很有限,矛盾未彻底解决。)
【答案】 (1)措施: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鼓励发展工商业。
(2)是。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政体的权力分配原则,既赋予了平民以参政机会,又保留了贵族的既得权益,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促成了社会平衡。
否。以财产等级取代血缘等级,仍然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未能实现其正的平衡。(以上两种观点任答其一即可)
学业分层测评(三)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解负令”及其相关法令颁布的结果与影响不包括( )
A.贵族土地兼并未受到制约,继续保持优越的经济地位
B.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
C.平民与贵族一样成为有人身自由和公民权的公民
D.非债务奴隶越来越成为被奴役的对象
【解析】 B、C、D三项是“解负令”的影响,排除;A项与史实不符,梭伦曾颁布法令,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防止贵族任意兼并土地。
【答案】 A
2.公元前592年,公民特拉奥西古参加了雅典公民大会,但在选举国家公职人员时,却被告和他只有投票权,没有被选举权,他当时应属于( )
A.第一等级 B.第二等级
C.第三等级 D.第四等级
【解析】 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度,等级越高,享有的政治权利越多。特拉奥西古无权担任公职,也就是有选举权无被选举权,他应属于最后一个等级,即第四等级。
【答案】 D
3.奥运会和奥运精神产生于古代雅典并薪火相传。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政治文明同样影响最深远。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是( )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里克利
D.亚里士多德
【解析】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而梭伦改革的意义更是非凡,其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乃至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
【答案】 A
4.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
A.捍卫平民的权利
B.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
【解析】 梭伦的观点是他要保证平民的利益同时也使贵族不遭受不当损失,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他是主张政府需要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故选B项。
【答案】 B
5.下列图片的历史人物为希腊民主制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梭伦 克利斯提尼 伯里克利
①梭伦改革奠定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 ②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 ③克利斯提尼时期确立了“陶片放逐法”,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 ④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梭伦改革奠定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另外,克利斯提尼时期确立了“陶片放逐法”,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
【答案】 A
6.梭伦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措施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是( )
A.直接削弱了贵族专权的局面
B.奠定了民主政治制度的物质基础
C.扩大了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
D.壮大了雅典城邦的实力
【解析】 梭伦实施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措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答案】 B
[能力提升]
7.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梭伦)说:“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梭伦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
——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
(3)根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解析】 第(1)问中的弊端从“他们的奴隶地位”可以看出平民地位低下,从“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看出他们缺乏政治参与权;社会危机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雅典社会贵族和平民、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的关系分析。第(2)问,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回答的是政治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措施包括财产等级制和民主政治改革等。第(3)问,根本原因根据材料“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进行分析;根据“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以公正为本”等信息归纳梭伦的观念。
【答案】 (1)弊端:平民受到奴役;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
危机:导致贵族与平民、贵族与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矛盾的激化;社会动荡不安,阻碍经济发展。
(2)措施:解负令;财产等级制;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
(3)根本原因:阶级利益的对立。观念:公正观念;法治观念。
8.在古代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保证了公民一定程度的自由,为精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代有人评论说:梭伦改革对国家政权机构和司法制度进行了民主化改革……这些措施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材料二 最能体现人民权威的改革是克利斯提尼创立的“陶片放逐法”。如下图:
陶片
材料三 我国史学界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标志有不同的看法,其中的两种观点如下:
一种是“梭伦说”,认为梭伦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标志。
一种是“克利斯提尼说”,认为克利斯提尼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标志。
(1)根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梭伦对国家权力机构和司法制度进行了哪些改革?
(2)“陶片放逐法”的实施有何特点?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3)你同意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解析】 第(1)问,要注意从“国家权力机构和司法制度”方面进行回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第(3)问,任选其中一种观点,然后给出理由,要做到言之有理有据。
【答案】 (1)国家权力机构: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民都有权利参加公民大会;创立“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司法制度: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2)特点:简洁易行,适应性强;保密性原则,有利于保护当事人。意义:拓宽了民主监督的途径,加强了民众对政府的监督。
(3)同意第一种观点。理由:梭伦改革的斗争矛头指向贵族寡头政治,开始确立自由、民主、平等的原则,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由此而成为最高权力机关与最高司法机关;实行法治而非人治。同意第二种观点。理由:用10个新的地域部落代替4个传统的氏族部落,肃清了氏族制度残余;“五百人会议”起到监督或控制政府的作用;“十将军委员会”加强了军队的民主性;“陶片放逐法”对贵族政治形成威慑。
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大约公元前509年,克利斯提尼联合平民推翻了僭主政治,实行改革。他把雅典划分为10个地域部落,取代过去的4个氏族部落。同时,在每个部落中选50人组成“五百人会议”,控制国家权力,进一步削弱了贵族势力。还从每个部落选1人组成“十将军委员会”,实行“陶片放逐法”,防止僭主政治东山再起。这些措施进一步打击了贵族势力,推动了民主政治的确立。
(1)概括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措施及其历史意义。
(2)材料中的僭主政治是指什么事件?为防止该事件再次重演,克利斯提尼制定了什么法令?
(3)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史上有怎样的关系?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进行归纳。第(2)(3)问,既要结合材料又要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解答。
【答案】 (1)措施:把雅典划分为10个地域部落,成立“五百人会议”,控制国家权力;成立“十将军委员会”;实行“陶片放逐法”。意义:进一步打击了贵族势力,推动了民主政治的确立。
(2)事件:指公元前560年,庇西特拉图凭借武力夺取政权,建立个人独裁的僭主政治。法令:“陶片放逐法”。
(3)克利斯提尼改革是沿着梭伦开辟的道路进行的更深刻的民主政治改革;梭伦改革为克利斯提尼改革奠定了基础,而后者把前者发扬光大;两者都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课件10张PPT。巩固层·知识整合提升层·主题强化章末综合测评
贵族 解负令 财产等级 工商业 中间 文化 章末综合测评(一)
点击图标进入… 课件25张PPT。阶段一阶段二学业分层测评阶段三自然地理 荷马时代 城邦国家 公民大会 贵族 土地 土地兼并 平民 基伦 习惯法 贵族 平民 工商业奴隶主 债务奴隶制 武装起义 学业分层测评(一)
点击图标进入… 课件25张PPT。阶段一阶段二学业分层测评阶段三萨拉米岛 594 解负令 人身 财产 民主制度 公民大会 四百人会议 陪审法庭 人道 买卖婚姻 技艺人员 橄榄油 度量衡 工商业奴隶主 氏族贵族 民主政治 氏族制度 政治权利 氏族残余 重分土地 学业分层测评(二)
点击图标进入… 课件27张PPT。阶段一阶段二学业分层测评阶段三公民 民主政治 平民 城邦制度 民主政治 四 平民 五百人 军队 财产资格 陶片放逐 津贴 公民大会 五百人 陪审法庭 补贴 地中海 橄榄油 货币 建筑雕刻 手工业 银矿开采业 匹里尤斯 农业生产 伯里克利 学业分层测评(三)
点击图标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