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力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1力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1-10 15:5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力 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预习案
【预习导学】
1. 叫做力。物理学中力通常用字母 表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我们在讨论一个力时一定存在 个物体,一个是 另一个是 。因此力不能离开良个物体而单独存在。如图所示:足球运动员在踢球时,相对足球来说是 对 施力,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21教育网
3.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物理学中,把力的单位定为 ,简称 ,符号是 。托起 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体验1N的力的大小。)
4.我们将 叫做力的三要素.
探究案
一、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用手用力拍击桌面,手有何感觉?
分析:手拍击桌子,手是 ,桌子是 ;(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但手感觉到疼,说明手对桌子施力的同时,又受到了桌子对手的 ,此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在这个过程中手是 物体又是 物体。同时桌子是 物体又是 物体。www.21-cn-jy.com
2.用自己的左手用力拍击自己的右手,是否只有右手感到疼?
分析:左手拍击自己的右手,左手是 ,右手是 ;(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但左手也感觉到疼,说明左手拍击自己的右手的同时,受到了右手给左手的 ,此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2·1·c·n·j·y
3.结论: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 。也就是说 。21·世纪*教育网
4.人推车时,是 和 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www-2-1-cnjy-com
探究并思考:
不接触的两个物体间能产生力的相互作用吗? 请举例说明。


二、力的单位
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物理学中,把力的单位定为 ,简称 ,符号是 。托起 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体验1N的力的大小。)
三、力的作用效果
课本图3-3甲图,篮球运动员用力将球推出去,力使物体由 变为 。垒球运动员接住垒球,可以使运动的垒球 发生改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课本图3-3乙图,足球运动员用头将足球顶回去,力使球由 变为 。男生用力将拉力器拉开,改变了拉力器的 。2-1-c-n-j-y
(注: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从运动到静止,是由快变慢,还是由慢变快;还是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21*cnjy*com
结论: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 发生改变。
四、力的三要素
什么因素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呢?(即什么因素会影响力去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效果、或影响力去改变物体的形状的效果呢?)【来源:21cnj*y.co*m】
探究一:
拉弹簧时,所用的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 ;用的力越小,弹簧被拉得越 。
骑自行车时,蹬车的力越大,自行车运动的越 。蹬车的力越小,自行车运动的越 。
这说明:力 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探究二:
我们用力拉弹簧,弹簧会 ;用力压弹簧,弹簧会 ;
司机师傅向左打方向盘,汽车会向 拐弯;向右打方向盘,汽车会向 拐弯。
我们要把螺母拧紧,一般来说应该向顺时针方向用力,如果沿着逆时针方向用力,就会将螺母 。
这说明:力 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探究三:
推门实验(仿照下图):用力推门,每次手的位置距离门轴远近不同。体会手在不同位置时施力的不同效果。
当手距门轴越远(点A)时,越 力;距门轴越近(点B)时,越 力.(省费)
(注:力作用在物体上的点叫力的作用点)
这说明:力 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总结: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力的 、 和 有关。
五、力的示意图
力看不见摸不着,那么怎样去表示力呢?
在物理学中通常用 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 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 , 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 越大,线段应越长。这样,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都表示出来。21cnjy.com
【导学测评】
1、人推车时,是 和 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 ,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体是 。21·cn·jy·com
2、力的 、 、 称为力的三要素。
3、游泳的人,手脚用力向后划水,人就能向前进,这表明,人向后给水作用力的同时受到了 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4、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用50N沿水平方向推桌子的力
5、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其结果是( )
A、甲仍然静止,乙被推开
B、乙受到甲的力,甲不受推力作用
C、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
D、甲、乙同时相对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