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杠杆 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5.1杠杆 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1-13 14:3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杠杆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知识
(1)知道什么是杠杆,并能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理解力臂的概念,能正确地找出杠杆的支点、动力和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
(3)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作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素质。
[重难点分析]
1.重点:五要素的区分,画力臂
2.难点:画力臂,力臂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的区别。
[教具]
杠杆、撬棍等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主要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出
杠杆
认识什么是杠杆

认识杠杆各部位名称
巩固认识

会画
力臂
能够在组合的杠杆中找到杠杆并区分五要素

以用撬棍挪动石头为例,引出杠杆
杠 杆
教师提问:什么是杠杆呢?下面利用撬棍总结一下。:
关键词:力、固定点、转动、硬棒。
教师汇总:
什么是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绕一个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做杠杆。
教师演示:以撬棍、羊角锤子为例分析以下问题:
同时介绍支点、动力、阻力的概念
1 固定点在哪里?
力作用在哪里,方向是怎样的?
杠杆如何转动?
教师演示:钓鱼竿的使用
二、杠杆的五要素
教师表述:为了认识杠杆和研究杠杆,我们必须熟悉几个杠杆上常用的名词
支点(O) :是整个硬杆绕着转动的点,叫做支点,
A 点、B 点分别称为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
  动力(F1 ):是人施力的,在使用杠杆过程中,人的这个力促使杠杆转动,所以称为动力。
  阻力(F2 ) 是阻碍杠杆转动的,起到阻碍杠杆转动的作用,所以称为阻力。
  动力臂(L1):图中的 L1 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我们把它叫做动力臂。
阻力臂(L2):图中的 L2 是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我们把它叫做阻力臂。
进一步的巩固五要素:
教师表述:
杠杆的平衡:指在力的作用下杠杆静止或者匀速转动
演示与分析:四个勾码相同,支点左侧的所有因素都相同。杠杆保持水平位置平衡
提问1:左侧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是否相等?
提问2:左侧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是否相等
汇总:由此可见力臂是影响杠杆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不是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
画力臂 在图中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教师演示撬棍力臂的画法
三、组合机械的拆分
有些工具是几个杠杆组合在一起工作的
教师提问: 在用钳子剪铁钉时你能找到几个杠杆?
教师提问:以杠杆一为例大家思考一下五要素应该如何画
提问:在指甲刀中可以拆分出那几个杠杆呢?
小节:找同学总结一下本节课的收获。

同组一起找到瓶起子、钓鱼竿的支点动力阻力

听、看、记

知道什么是杠杆的平衡


学生观察后回答。

同组同学一起完成后三个应用的分析,部分学生上黑板板图。
找同学在黑板上画出
学生讨论完成

  
练习和作业:

1画出力F的力臂用L表示
2 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时(如图),可将他视为一个杠杆,支点为O,他的重心在A点,支撑力为F,请画出支撑力F的力臂。
3、为了使杠杆保持静止,可以在A点拖加一个力F, 在图8中画出力F的示意图,并画出F的力臂用L表示 ,并思考力F有多少种画法?
4:如图两个人抬水,你能在这个现象中找到几个杠杆,并画出他们的五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