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温度 温度计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1温度 温度计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1-13 17:4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1温度 温度计 教案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课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因此上课时提出与温度相关的生活片断,使学生意识到严格控制温度的重要性,明确设计温度计的实际意义。注重科学探究,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通过动手制作一支简易温度计,让学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其进一步体会把温度变化转化成体积变化进而转化成高度变化的科学方法。通过学生亲历温度计的“制造”过程,加深对温度计测温原理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引导鼓励学生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且为其归纳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奠定了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温度”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温度”和“温度计”不仅仅是本章的预备知识,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温度的测量作为预备性知识和学生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学好它并会用它对今后其它仪器的学习很有帮助,也是今后继续学习热学知识的基础,并在生活、地理和化学学科中都有一定的益处。
2.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所学“温度”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其有一定的了解,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温度计是常用的一种工具,因此学生比较熟悉,但对于摄氏温度的规定方法、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大多数学生并不清楚,还需要详细讲解。从温度计这种工具的精巧设计体验科学的魅力,并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3、教学方式
讲授法、学生分组讨论法、引导探究法
4、教学准备
电教器材:视频片段、ppt
实验器材:自制温度计、三个烧杯、冷水、热水、温度计和体温计若干。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制温度计,经历认识温度计设计原理的过程。
(2)通过观察了解温度计的结构,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
(2)注重科学素质的培养,尝试与同学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摄氏温度的规定。
(2)正确使用温度计。
2.难点
(1)摄氏温度的规定、正确读写温度。
(2)正确使用温度计。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师:同学们刚从外面过来,感觉怎么样?
师:现在呢,感觉如何?
师:这种冷热的程度我们给它起个新名字,叫温度。
师:展示ppt,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学生:冷
学生:暖和了
学生记笔记
引出温度这个概念





一、摄氏温度
师:那么有没有同学知道生活中一个具体的温度值?
师:那你能不能把这个温度值写在黑板上。
师:“37”是温度的数值,“°C”是什么?
师:怎么读?
师:非常好,学完这节课,我们必须清楚,温度的单位读作摄氏度,那么平时我们说多少度多少度都是不规范的读法,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改过来。
下面请同学读一读这些温度:
师:那请大家来观看一段天气预报,看一看主持人读得规范吗?(播放天气预报)
二、温度计
师:你们觉得现在教室的温度是多少?
师:你是凭什么知道今天的气温的?为什么大家的感觉都不一样?
师: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凭感觉来判断温度的,但这种判断每次都是准确的吗?
师:看来大家都觉得凭感觉是不可靠的,接下来我们做一个小小实验,我这里有三杯水,下面请一位同学上来,将手同时放到左右两杯水中,然后告诉大家这杯水的温度高低情况如何?
师:那么两只手同时放到第三杯水里,然后告诉大家你的两手的感觉?
师:还有没有同学愿意再试一次?
师:同样一杯水,出现了不同的温度,看来人的感觉是不可靠的。要想准确判断和测量温度,我们应该选用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师:对于温度计,同学们一定不陌生,你
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温度计在哪吗?
师:就在我们中国,在上海的世博园里。(播放世博园最大温度计视频)
师:我们看到这个温度计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度计,而且它还有一个特殊意义,刚刚视频里说他是由什么改造而成的?
师:嗯,经过这样的改造呢,不但美观,而且环保。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一种理念,废物利用,而我们同学们在生活中也可以利用身边一些物品来做实验器材。
师:那么这节课,我们也尝试来设计一个温度计,我这里准备了一个装满红色水的小瓶子,中间插有一支细玻璃管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能不能用这只小瓶分辨出桌面上的两杯水哪杯温度高?哪杯温度低?
师:利用投影展示自制温度计放入热水和冷水时液柱中红墨水的变化。(液柱出现了变化)
师:同学们想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师:非常好,其实这就是一个简易的温度计,所以说,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师:其实我们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在几百年前发明温度计的时候和大家的想法一模一样。
师:我们看到自制的温度计,虽然能分辨出两杯水温度的高低,但却不能测出具体的温度值,我们可不可以对这个小瓶加以改进,让它测出具体的温度值?
师:刻度要怎样刻上去?
师:我们可以随便在水柱到达的地方刻上“0”吗?就好像如果在这儿刻上“0”,那就意味着现在的气温是0℃,可是现在的温度是0℃吗?
师:温度计上的刻度不是随便表示的,是又一定的标准的。0摄氏度: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记作0℃(关于“一个大气压”在后面的学习中会进一步的了解的)。100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记作100℃。1摄氏度:0℃和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个等份代表1℃。(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给小瓶刻上刻度的过程)
师:刻上温度值的小瓶就可以测量温度了,但是为了方便,我们可不可将它改进得更好一些?现在小组进行讨论,一会派代表来说。
师: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根据大家的这些意见,我们来看最终温度计的形状。(播放温度计改造的过程)
三、温度计的种类
师:这是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大家桌子上都放了一个实验室温度计和体温计,同学们观察并讨论下它们的区别。
师: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那么为什么各种温度计的量程不一样呢?
师:那为什么体温计有个缩口,目的是什么?
师:既然大家不知道,那我来解答下:
在温度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造一个很细的细管。这样,体温计放在嘴里水银柱可以上升到实际体温处,取出温度计以后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能退回玻璃泡,所以仍指示原来的温度。重新用体温计时,必须拿着体温计用力往下甩,让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这样才能使用,否则测量出的温度不准确.
师:那为什么温度计用水银、酒精、煤油这些液体?
引导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
学生1:我知道人体的体温是37°C。
学生1到黑板写出来
学生1:是温度的单位
学生1:摄氏度。
学生2活动。
学生3活动。
学生4活动。
学生认真听
不规范
学生有说20℃,有说22℃
学生:凭感觉,感觉不准吧
学生:不准确
学生5:一边高,另一边低
学生5:一个手热,一个手凉
学生6活动
学生:不知道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烟囱。
学生认真听
学生观察。(水柱升高,热水杯;水柱下降,冷水杯)
学生: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学生:只要刻上刻度就可以了。
学生不知道
学生:不是。
学生认真聆听并记笔记

学生讨论
1、玻璃管不封口,封上口
2、小瓶体积太大,把它缩小
3、液体换成热胀冷缩明显的
学生讨论
1、量程不同
2、分度值不同
3、大小外观不同
4、构造不同
5、所含液体不同
学生:用途不同
学生:不知道
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讨论
学生:水银、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性质比较明显。
利用人的体温来说明温度的表示方法
规范学生对温度的读法
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说明温度靠感觉是不准确的
拓展学生课外知识
利用自制温度计让学生理解温度计的构造、原理、摄氏温度的规定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温度计的最终形状
通过观察讨论来区分温度计和体温计
理解体温计有缩口的原因
知道温度计里常用液体





查阅相关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1、有的温度计上标有K,F这样的字母,表示什么意思?
2、为什么体温计要做成三棱柱的形状,在一个侧面涂上乳白剂,目的是什么?
3、除了这节课讲的温度计外,还有哪些温度计?
学生课下查资料
让学生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





7.1 温度 温度计
一 温度
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
单位:摄氏度(℃)
二、温度计
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2、摄氏温标的规定:
① 0℃的规定:
② 100℃的规定:
三、温度计的种类:
1、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等等
2、体温计与温度计的区别:
六、学习效果评价
1.学生在课上注意力能否集中。
2.学生能否正确回答问题。
3.学生讨论环节能否真正进行讨论,学生代表能否准确进行总结归纳。
七、教学设计的特色
1.从生活中的冷热感觉引入温度,学生体会更深。
2.通过播放天气预报片段,规范温度的读数,学生印象深刻。
3.学生亲自体验温度靠感觉是不准确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4.通过学生讨论,总结归纳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区别,真正做到课堂上以学生为主的理念。
八、教学反思
优点:整节课下来,学生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在讨论环节能积极的进行小组讨论,小组代表也能准确地进行归纳总结。
缺点:在播放视频环节,电脑出现了小失误,耽误了一点时间;由于准备的热水和温水温度差别不大,学生感受时效果没有那么明显。